芹菜速长增白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25阅读:47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芹菜速长增白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物,专指促进芹菜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6-(N-苄基)氨基嘌呤是一种合成的细胞分裂素,简称6-BA,其分子式为C12H11N5,分子量为225.2,是一种常用的市购化学产品。在《农药商品大全》的第729~730页中有详细介绍,该书由李布青主编,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1996年2月第1次印刷,1998年8月第2次印刷。6-(N-苄基)氨基嘌呤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盐酸,它能诱导芽的形成,促进侧芽生长、加快细胞分裂、减少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分解,具有抑制衰老的作用,这种植物生长调节素主要用于瓜果和经济类花卉的生产。它在瓜果生产中的应用目的是防止落花落果,促进座果率;在花卉生产中的应用目的是促进花卉的开花和保鲜;它在蔬菜的保鲜方面也有应用的报道;但将它应用于蔬菜生长,末见报道。
赤霉素是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九二O],其分子式C19H22O6,分子量为346.39,它具有促进种子发芽、加速植物生长、促使植物提前开花结果的作用。它能促进植物茎的伸长,叶的扩展,打破植物休眠,促进发芽等,对水稻、蔬菜、花生、蚕豆、葡萄、柑桔、棉花等有显著增产作用;在芹菜收获前20~30天前用浓度为20r/ml、100r/ml各喷一次可增产30%以上。这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9月第3次印刷的《农用化学品》化工产品手册的317~318页中已有详细记载。
氮酮为强烈渗透剂,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酮、醚等,是无色透明、无毒、无刺激性油状液体,广泛应用于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该产品全国均有产销,如河南新乡高金化学有限公司、南京龙潭精细化工厂等。
将上述物品组合为芹菜速长增白剂,在国内外没有检索到相关的文献。
芹菜为大家熟知的蔬菜品种,它的品种较多,有水芹、旱芹、割芹、药芹、西洋芹等,它们的食用价值很高,芹菜越嫩白口感越好,但芹菜的嫩白期较短,易老化,如何延长芹菜的嫩白期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芹菜速长增白剂,它能促进芹菜快速生长,延长嫩白期,提高芹菜品质和产量。
本发明所述的芹菜速长增白剂是一种用如下原料配制获得的液体6-(N-苄基)氨基嘌呤(固态);赤霉素(固态);乙醇;片碱(NaOH);氮酮;纯净水。
其中6-(N-苄基)氨基嘌呤的重量百分比为0.01%~10%;赤霉素的重量百分比为0.05%~1.5%;乙醇的重量百分比为0.5%~1%;片碱(NaOH)的重量百分比为0.5%~1.5%;氮酮的重量百分比为0.01%~0.02%;其余为纯净水。
其配制方法是按上述重量百分比购买配齐6-(N-苄基)氨基嘌呤、赤霉素、乙醇、片碱(NaOH)、氮酮和纯净水,将片碱放入适量的纯净水中搅拌得ZaOH溶液,再将6-(N-苄基)氨基嘌呤加入上述ZaOH溶液中并搅拌,使之溶解得6-(N-苄基)氨基嘌呤溶液;用乙醇将赤霉素溶解后待用,然后将配制好的赤霉素溶液加入6-(N-苄基)氨基嘌呤溶液中,并加入足量的纯净水,最后再加入氮酮即可获得本发明所述的芹菜速长增白剂。
由于本发明的有效组份是6-(N-苄基)氨基嘌呤和赤霉素,所需的化学助剂为片碱、乙醇,所用辅助原料为氮酮,填料为纯净水,这些化学物品均为市场易购商品,且本发明的配制方法也为常规的配制方法,无需特种设备,因而生产成本低廉,本发明人在多年试验对比中发现,在芹菜株高为5-8cm时使用本发明,对芹菜叶面进行喷洒,可促使芹菜加快分裂和生长,由于芹菜的组织细胞快速生长,使得芹菜来不及产生光合作用,叶绿素来不及形成,使得芹菜生长快速且色泽嫩白,具有无毒无害的优点。
在芹菜的生长中只要适时使用本发明,芹菜便能速长、增白。在同地试验中,使用本发明所产出的芹菜与未使用本发明所产出的芹菜相比,芹菜的收获期可提前15天左右,产量可提高30%以上,芹菜的嫩白期延长30天左右,与同期芹菜相比,其口感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以1.5%的芹菜速长增白剂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本发明中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6-(N-苄基)氨基嘌呤的重量百分比为1.4%;赤霉素的重量百分比为0.1%;
氮酮的重量百分比为0.01%;片碱的重量百分比为1%;乙醇的重量百分比为0.5%;其余为纯净水。
其具体配制方法是以配制100千克为例,取6-(N-苄基)氨基嘌呤1.4千克、赤霉素0.1千克、片碱1千克、乙醇0.5千克、氮酮10克。
①用0.5千克的乙醇将0.1千克的赤霉素溶解后待用;②取20千克的纯净水并加热至100℃,在一个清洁的塑料容器中放入片碱1千克,取上述加热过的纯净水10千克倒入塑料容器中并搅拌,待片碱全部溶解后得ZaOH溶液,再将1.4千克的6-(N-苄基)氨基嘌呤加入该容器中,均匀搅拌,待6-(N-苄基)氨基嘌呤全部溶解后,再加入常温的纯净水80千克,搅拌五分钟。
③当上述溶液冷却后,将氮酮10克和溶解了的赤霉素液体加入上述溶液中,并补足纯净水,搅拌均匀后即可获得浓度为1.5%芹菜速长增白剂。
本发明所述的芹菜速长增白剂的浓度范围较大,在0.51%~11.5%之间,其浓度是以溶液中所含有的6-(N-苄基)氨基嘌呤的百分含量和赤霉素的重量百分含量的和来定义的,其配制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配制方法相同,只是各组分的选用量不同而以。
不管本发明的浓度高低,本发明的使用浓度应控制在0.0015%~0.002%之间,本发明应在芹菜生长的早期使用,即在芹菜株高为5~8厘米的期限内使用,其使用方式为叶面喷洒。
本发明人先后在上海浦东、江苏金坛、安徽滁州、江西南昌、福建莆田、湖北荆州、广东番禺、山东济南等地连续3年进行实地对比试验,其效果都很好,芹菜的收获期能提前10~15天,产量提高30%左右,芹菜的嫩白期延长25~30天,与同期的芹菜相比,其口感好,且能保鲜,耐储存。
权利要求
1.一种芹菜速长增白剂,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6-(N-苄基)氨基嘌呤 0.01%~10%;赤霉素 0.01%~1.5%;乙醇 0.5%~1%;片碱(NaOH) 0.5%~1.5%;氮酮 0.01%~0.02%;其余为纯净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6-(N-苄基)氨基嘌呤、赤霉素、氮酮、乙醇、片碱和纯净水配制成的芹菜速长增白剂,它们的重量百分比为6-(N-苄基)氨基嘌呤0.01%~10%;赤霉素0.01%~1.5%;氮酮0.01%~0.02%;乙醇0.5%~1%;片碱0.5%~1.5%;其余为纯净水,其配制方法为常规的配制方法,在芹菜株高为5-8cm时使用本发明,芹菜叶面吸收后长势快,可促使芹菜组织细胞分裂和生长,使芹菜来不及产生光合作用,叶绿素来不及形成,从而达到速长、增白的目的,在芹菜的生长中只要适时使用本发明,芹菜便能速长、增白,且收获期可提前15天左右,产量可提高30%以上,芹菜的嫩白期可延长20~25天。
文档编号A01N43/90GK1483322SQ0313222
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0日
发明者王锡保 申请人:王锡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