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烟雾机气流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2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常温烟雾机气流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常温烟雾机上的搅拌装置的结构改进,属于农业植保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常温烟雾机主要由喷射部件、药液箱、搅拌装置、空气压缩机几部分组成。工作时搅拌装置保持对药液箱中药液搅拌,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从喷射部件的喷头中喷出时产生负压,将药液箱中的药液吸出,随气流喷射出去,同时喷头后的轴流风机产生的空气流使喷头喷出的气、液混合流进一步雾化后喷洒出去。据申请人了解,已有常温烟雾机的搅拌采用纯机械搅拌方式,需要减速器、软轴等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常温烟雾机纯机械搅拌装置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经济、并具有良好搅拌效果的常温烟雾机气流搅拌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常温烟雾机气流搅拌装置包括箱体、通气管,所述箱体中部突起,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固定在箱体上并与进气管相连,下端与环形管相连通,所述环形管内、外圆周制有喷气孔。
当将进气管与压缩空气源连接后,压缩空气将通过通气管进入环形管,并从喷气孔中喷出,由于环形管位于药液面之下,而箱底中部突起,因此喷出的气流可以形成沸腾式搅拌,使药液成份均匀,不存在搅拌不到的“死区”,达到所需的理想搅拌效果。显然,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依靠气流搅动,因此省去了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简化了结构,在保证搅拌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制造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由
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常温烟雾机气流搅拌装置的箱体6的底面中部制成突起的倒锥形,从而避免了搅拌“死区”的存在。通气管1通过连接头3安装在药液箱4上,上端的通孔与进气管相连(图中未示出),下端插装在三通接头5的一端,该三通接头5的另两端分别与塑料C形环管2的两头插接连通,该C形环管2的内外圆周上分布有基本均布的喷气孔。包括箱体、通气管,所述箱体中部突起,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固定在箱体上并与进气管相连,下端通过三通接头与环形管相连通,所述环形管内、外圆周制有喷气孔。
当进气管与气源接通后,压缩空气将通过通气管1进入塑料C形环管2,再从喷气孔中喷出。由于C形环管2安置在药液箱4的底部,而箱体6的底部中央突起,且喷气孔在环管2内外圆周基本均布,因此喷出气流产生的沸腾式搅拌效果十分理想,药液混合均匀。
由于依靠气流搅动,因此本实施例搅拌装置的结构大大简化,制造成本明显降低。
除以上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以及进一步的改进。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诸如上述的进一步改进,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常温烟雾机气流搅拌装置,包括箱体、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中部突起,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固定在箱体上并与进气管相连,下端与环形管相连通,所述环形管内、外圆周制有喷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常温烟雾机气流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面中部制成突起的倒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常温烟雾机气流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下端插装在三通接头的一端,该三通接头的另两端分别与塑料C形环管的两头插接连通,该C形环管的内外圆周上分布有基本均布的喷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常温烟雾机气流搅拌装置,属于农业植保机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箱体、通气管,所述箱体中部突起,所述通气管的上端固定在箱体上并与进气管相连,下端与环形管相连通,所述环形管内、外圆周制有喷气孔。当将通气管安装在药液箱上并将进气管与压缩空气源连接后,压缩空气将通过通气管进入环形管,并从喷气孔中喷出,喷出的气流可以形成沸腾式搅拌,使药液均匀,不存在搅拌不到的“死区”。显然,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依靠气流搅动,因此省去了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简化了结构,在保证搅拌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A01M7/00GK2610655SQ03219
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3日
发明者吴萍, 汤伯敏, 杨喜明, 梁建, 林光武 申请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