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066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生物有机微量元素螯合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有机螯合微肥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蛋白质废弃物水解后生成复合氨基酸,再加入微量元素与其螯合制得氨基酸螯合物;再将氨基酸螯合物与有益微生物菌群(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和高效有机肥三者相融合,制得生物有机螯合微肥。该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具有吸收率高、肥效速缓兼备、改良和活化土壤、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并具有显著的固氮、解磷、解钾,促进作物生长的功能。可使大田作物增产10-20%,蔬菜及瓜果增产20-45%以上,增产几率为100%,可减少10%-30%化肥施用量。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绿色食品专用肥。并能提高作物的抗病害能力,用该肥拌种可完全替代杀菌剂。有效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提高其生物活性,从而,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的能力,具有肥效高、品质好、成本低、用量少、无污染、无毒害、抗逆强、促早熟、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优点。
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有机螯合微肥生产的具体技术路线为蛋白废弃物经水解后,加入微量元素螯合,生成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再加入生物菌和载体,经过干燥得产品,具体工艺路线见附


图1。附
图1是生产固态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工艺流程图。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有机螯合肥料的生产实施例1在反应器内加水100ml,加入浓盐酸100ml,加浓磷酸10ml,加入蛋白废弃物200g,在100℃条件下水解,并保持20h,将水解液冷却至60℃,加入硫酸铜50g,加热至100℃,沸腾0.5h。将此螯合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0.01%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混合。再用发酵鸡粪500g吸附上述液体,在干燥机上干燥后,粉碎装袋。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实施例2在反应釜内加水400ml,加入浓盐酸400ml,加浓磷酸20ml,加入毛发800g,在100℃—110℃条件下水解,并保持18h,将水解液冷却至60℃,加入硫酸铜50g,加热至100°C,并保持0.5h。将此螯合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0.01%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混合。即得液态生物有机螯合微肥产品,具体工艺路线见附图2。附图2是生产液态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工艺流程图。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有机螯合微肥主要以动植物蛋白废弃物(毛发、蹄角、皮、革、血、水产品加工下脚料、鱼浆、菜籽饼等)、金属元素(Fe、Cu、Zn、Mn、Se、B、Mo、Ca、Mg等)的化合物、有益微生物菌等为原料。经蛋白水解、螯合等工艺制成的主要成分为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有益微生物菌、高效有机肥的复合型生物螯合肥料。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其特征在于金属元素(Fe、Cu、Zn、Mn、Se、B、Mo、Ca、Mg等)主要以氨基酸螯合物形态存在。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有益微生物菌(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
4.由权利要求1,2,3所述的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其特征在于所加入载体为如鸡粪、牛粪、鸭粪、猪粪、草炭、沸石粉、稻壳粉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5.由权利要求1,2,3所述的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其特征在于经加工制成固体肥料或以液体肥P料施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制备方法是,先将蛋白废弃物原料水解生成复合氨基酸,再加入微量元素使其与复合氨基酸螯合生成氨基酸螯合物;再将氨基酸螯合物与有益微生物菌(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和高效有机肥三者科学地融合而成生物有机螯合微肥。该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具有肥料利用率高、肥效速缓兼备、改良和活化土壤、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该肥料有显著的固氮、解磷、解钾,促进作物生长的功能。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无污染、无毒害。该产品具有肥效高、品质好、成本低、用量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优点。
文档编号C05F11/08GK1721371SQ200410063079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4日
发明者吕景才, 赵元凤, 汪松林 申请人:大连水产学院, 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