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7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使用清洗液而从附着有泥沙、玻璃片等附着物的塑料废材将附着物机械地、物理地分离除去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对应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方面,使用农业用乙烯树脂薄片及一般废弃物中所含有的塑料废材来进行热或者资源性地循环。但是,在循环的处理阶段中,附着在塑料废材上的附着物引起了破碎机的刀刃或成形机的挤压模较快地磨损、或者附着到材质分选装置内等的问题。
以前,使用将塑料废材投入到水等的清洗液中、通过搅拌将附着在废材上的附着物除去清洗的湿式清洗装置,但有需要大量的清洗液、还有需要清洗液的后处理设备及干燥设备等,设备·作业成本变高的问题。
因此,提案有各种在清洗过程中不使用清洗液的干式清洗装置。例如,在特开2002-316101号公报、特开2002-316104号公报中,记述了在壳体内设有输送用螺旋及具有向其下游侧突设的搅拌棒的旋转轴的干式清洗装置。根据该装置,通过利用旋转轴的旋转在壳体内旋转的搅拌棒将从形成于壳体的一端部上的废材投入口投入的塑料废材搅拌,通过废材彼此相互摩擦而将附着在废材表面上的附着物分离除去。
但是,仅通过搅拌棒的旋转使废材彼此摩擦来将牢固地附着在表面上的附着物分离除去的作用是有限度的。与此相对应,在用搅拌棒搅拌废材时,在壳体的排出口上设有加压机构,由此将废材在壳体内装满形成过紧密状态来作为对策。在这种情况下,仅通过用搅拌棒搅拌,虽然能够促进废材彼此的摩擦,但难以获得充分的清洗作用。而且,在该装置中,为了使用搅拌棒使废材彼此的摩擦变得有效,需要将废材粗破碎成预定尺寸的预处理,有设备·作业成本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进行预处理而能够从塑料废材上将附着物简单且有效地除去的干式清洗装置。
本发明是从附着有泥沙、玻璃片等附着物的塑料及橡胶等塑料废材将附着物分离除去的塑料废材清洗装置,具有以下的构成。
本发明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备有在一端部形成有投入塑料废材的废材投入口、在另一端部形成有将分离除去了附着物的塑料清洗材料排出的清洗材料排出口、并且形成有将从塑料废材分离除去的附着物排出的附着物排出口的搅拌壳体,旋转自如地设在搅拌壳体内的旋转轴,和在搅拌壳体内突设在旋转轴上、附设有打击并破碎塑料废材的打击块的多个搅拌臂。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搅拌时一边通过附设于搅拌臂上的打击块将投入到搅拌壳体内的塑料废材打击破碎一边进行搅拌,所以能够将附着在塑料废材上的附着物强行地、机械地分离除去。因而,即使塑料废材为薄片状,也能够将附着物简单且有效地分离除去。
此外,本发明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备有在一端部形成有投入塑料废材的废材投入口、在另一端部形成有将分离除去了附着物的塑料清洗材料排出的清洗材料排出口、并且形成有将从塑料废材分离除去的附着物排出的附着物排出口的搅拌壳体,旋转自如地设在搅拌壳体内的旋转轴,和在搅拌壳体内突设在旋转轴上的多个搅拌臂;在搅拌壳体中附设有与由搅拌臂搅拌的塑料废材接触并使其向下游侧方向转移的旋条突起。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一边被搅拌臂打击一边被搅拌的塑料废材与旋条突起接触,搅拌臂的打击形成的机械力被有效地传递给塑料废材,能促进附着物的分离除去。此外,由于塑料废材沿着旋条突起的棱线向下游侧移动,所以能够根据旋转轴的轴心方向与旋条突起的棱线所成的进给角及平均高度等来调整、确保清洗塑料废材所需要的在搅拌壳体内的滞留时间。
此外,本发明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备有在一端部形成有投入塑料废材的废材投入口、并形成有将从塑料废材分离除去的附着物排出的附着物排出口的搅拌壳体,连续设置在搅拌壳体的后端、形成有将分离除去了附着物的塑料清洗材料排出的清洗材料排出口的排出壳体,遍及搅拌壳体及排出壳体内旋转自如地设置的旋转轴,在搅拌壳体内突设在旋转轴上、附设有打击并破碎塑料废材的打击块的多个搅拌臂,和在排出壳体内、设在旋转轴上、具有向搅拌臂一侧突设的多个销的旋转板;清洗材料排出口形成于比旋转板的外周靠外的径向外侧。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附设于搅拌臂上的打击块,塑料废材被搅拌臂一边打击破碎一边进行搅拌,能够将附着在塑料废材上的附着物强行地、机械地分离除去。进而,由搅拌臂清洗处理后的塑料废材与突设于在排出壳体内旋转的旋转板上的销接触,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一边与销干涉一边向旋转板的径外方向移动。因此,由搅拌臂一次清洗后的塑料废材与销摩擦或废材彼此间摩擦,从而进一步促进附着物的分离除去。另外,从增大接触机会的立场出发,突设在搅拌臂一侧的销的数量优选为较多。
此外,本发明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备有在一端部形成有投入塑料废材的废材投入口、并且形成有将从塑料废材分离除去的附着物排出的附着物排出口的搅拌壳体,连续设置在搅拌壳体的后端、形成有将分离除去了附着物的塑料清洗材料排出的清洗材料排出口的排出壳体,遍及搅拌壳体及排出壳体内旋转自如地设置的旋转轴,在搅拌壳体内突设在旋转轴上的多个搅拌臂,和在排出壳体内、设在旋转轴上、具有向搅拌臂一侧突设的多个销的旋转板;清洗材料排出口形成于比旋转板的外周靠外的径向外侧。
在这种情况下,被搅拌臂一边打击一边搅拌而分离除去了附着物的一次清洗材料进而与销摩擦或废材彼此摩擦,从而进一步促进附着物的分离除去。
在上述的清洗装置中,即使在没有备有旋条突起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搅拌壳体中附设与由搅拌臂搅拌的塑料废材接触并使其向下游侧方向转移的旋条突起。
进而,在备有旋转板的清洗装置中,优选为旋转板相对于排出壳体偏心地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旋转板的径外方向的外周部、于旋转板的外周面与排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一次清洗的塑料废材的存留处。由于通过旋转板的旋转使销相对于存留在该存留处的塑料废材反复接触、搅起,所以能够促进废材与销、废材彼此表面的摩擦,能够更加促进附着物的分离除去。
此外,在备有旋转板的清洗装置中,优选地在突设于旋转板上的外周部的销的一部分或全部上附设有通过旋转板的旋转将塑料废材搅起的搅起翼。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将堆积在排出壳体的下部的处理物向上方搅起、搅拌。
此外,在备有旋转板的清洗装置中,优选为,在排出壳体上,设有在旋转板的径外方向的外侧将从塑料废材分离的附着物向径外方向排出而将塑料废材或塑料清洗材料(在不需要特别区分两者的情况下,有时称为“塑料材料”)留在内侧的多孔板,和将通过该多孔板被排出的附着物向排出壳体外排出的附着物排出口。
由于塑料材料与其附着物尺寸差别很大,所以通过将适当地设定了孔尺寸(网眼尺寸)的多孔板设在排出壳体内,在排出壳体内,使只有从塑料废材分离的附着物通过多孔板而能够简单地从塑料材料分离。能够容易地将分离的附着物从设在排出壳体上的附着物排出口排出。
此外,在备有未附设打击块的搅拌臂的清洗装置中,优选地使搅拌臂构成为具有对塑料废材施加向下游侧的输送力的螺旋角的叶片。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对塑料废材不需要破碎的、例如片状或小块状的废材施加机械的打击力来将附着物分离除去,并且施加向下游侧的输送力。此外,通过适当地设定叶片的宽度、螺旋角,能够确保清洗塑料废材所需要的在搅拌壳体内的滞留搅拌时间。
此外,在本发明的清洗装置中,优选为设有向搅拌壳体的废材投入口投入塑料废材的螺旋输送器。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适量的塑料废材塞满到搅拌壳体内而形成适度的充满度,能够有效地增加搅拌臂的机械打击力,并能够促进由废材彼此的摩擦而产生的将附着物分离除去的作用。
此外,在本发明的清洗装置中,优选为,在搅拌壳体中,设有在搅拌臂的径外方向的外侧将从塑料废材分离的附着物向径外方向排出而将塑料废材或塑料清洗材料留在内侧的多孔板。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简单地将通过多孔板的附着物与不通过多孔板的处理材料分离,能够容易地将附着物从设在搅拌壳体上的附着物排出口排出。
此外,在本发明的清洗装置中,优选地设有将从清洗材料排出口排出的塑料清洗材料运出的螺旋输送器。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抑制清洗材料的排出量,所以能够保持将塑料废材紧密地装入搅拌壳体或者还有排出壳体内的状态,除了由搅拌臂或者还有打击块对塑料废材的机械打击力,还能提高废材彼此间的摩擦作用,能够促进附着物的分离除去。
此外,在本发明的清洗装置中,优选地设有将从清洗材料排出口排出的塑料清洗材料和从附着物排出口排出的附着物的任一方或双方与搅拌壳体内的空气一起吸引进行回收的吸引回收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从清洗装置内将塑料清洗材料、附着物与空气一起吸引,能够将它们容易而可靠地向清洗装置外排出。还能够通过空气流使清洗装置内的塑料材料的温度降低。因此,能够防止在紧密地装入塑料材料的情况下易于发生的、由塑料材料的熔融而导致的相互熔接,进而能够确保作业的稳定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清洗装置中,优选为,旋转轴在两端部分别被旋转自如地支承的双支承构造。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清洗装置内的处理物的充满度较高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足够的驱动力传递给旋转轴,能够对塑料废材施加强有力的清洗作用。此外,即使为了缩短清洗时间而使旋转轴高速旋转,也能够确保其旋转稳定性,耐久性较好。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表示打击块的安装状态的搅拌臂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4是设在搅拌壳体的内周部、附设有旋条突起的筒状多孔板的从内侧观察的局部展开图。
图5是表示设有将塑料清洗材料及附着物与空气流一起排出的吸引回收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截面俯视图。
图6是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俯视图。
图7是图6的A线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8是表示设有吸引回收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截面俯视图。
图9是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A-A线剖视图。
图11是表示设有吸引回收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截面俯视图。
图12是有关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的主要部分截面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这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图1及图2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备有两端封闭、以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的方式设置的圆筒状的搅拌壳体1。在该搅拌壳体1的前端侧(上游侧)的端板的上部形成有用于投入塑料废材的废材投入口2,在后端侧(下游侧)的端板的下部形成有用于将清洗后的塑料清洗材料排出的清洗材料排出口3,进而,在中央下部形成有将从塑料废材分离除去的附着物排出的附着物排出口4。
在搅拌壳体1上,附设有用于将塑料废材投入到壳体内的废材投入用螺旋输送器6,其排出部安装在废材投入口2上。此外,附设有用于将塑料清洗材料从壳体排出的清洗材料排出用螺旋输送器7,其供给部安装在清洗材料排出口3上。通过设置清洗材料排出用螺旋输送器7,能够将清洗后的塑料清洗材料定量地排出到外部。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废材投入用螺旋输送器6,能够将塑料废材定量地挤入到搅拌壳体1内。
因此,能够使塑料废材以一定程度的紧密状态充满到搅拌壳体1内,能够使塑料废材的表面成为相互接触的状态。因而,除了由附设在后述的搅拌臂13上的打击块15、16的打击、破碎作用,还能促进塑料废材的表面摩擦、即塑料废材的表面彼此的摩擦,能够提高清洗作用。
旋转轴9在搅拌壳体1的内部配置为同心状,该旋转轴9的两端部在搅拌壳体1的外侧由轴承旋转自如地把持两端而受到支承。旋转轴9的一端部(在图例中为前端部)经由传动带10联动连结在旋转驱动用马达11上。此外,在搅拌壳体1内,在旋转轴9上,由向径外方向突设的多个搅拌臂13形成的搅拌臂列以一定间隔夹持在固定突缘14上,拆装自如地由螺栓连结。如图3中放大表示,在搅拌臂13上,其前端部嵌接着长方体状的第1打击块15,此外在其中央部嵌接着旋转方向前端做成刀刃状的截面为梯形的第2打击块16。它们通过螺栓连结而可更换地安装在搅拌臂13上。通过将打击块15、16附设在搅拌臂13上,即使塑料废材为薄片状,通过搅拌臂13的旋转,也能够将废材一边打击、破碎一边搅拌,能够有效地将废材上附着的附着物分离除去。
此外,在搅拌壳体1上,从其内表面隔开规定的间隙而附设有筒状的多孔板18。该多孔板18如图4放大所示,开设有多个使塑料废材残留在内侧、使附着物向外侧通过的细孔19。细孔19的孔径(网眼尺寸)d如果过大则塑料废材会通过,如果过小则容易发生网眼堵塞,所以通常设定为φ3~φ10mm左右,优选地设定为φ5~φ8mm左右。通过设置这种多孔板18,能够在搅拌壳体1内将从塑料废材分离除去的附着物在壳体内与塑料材料简单地分离。另外,多孔板18在图例中由形成有多个细孔19的网板形成,但也可以由将钢线编成网状的网状材料形成。
在多孔板18的内周面上设有多列旋条突起21。该旋条突起21在图例中是对角钢(等边角钢)进行加工,使其沿着多孔板18的内周面呈进给角γ(角钢的棱线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心方向所成角度)。此外,角钢的两边随着向下游侧延伸棱线的高度以呈倾斜角α而变低的方式逐渐变小。另外,在图4中上侧表示上游侧,下侧表示下游侧。
通过适当地设定旋条突起21的进给角γ、倾斜角α、平均高度,能够调整、确保分离除去附着物所需要的在搅拌壳体1内的滞留时间,并且能够将塑料废材可靠地向下游侧进给。
如果进给角γ过小则进给速度变快而难以确保所需要的清洗时间,另一方面,如果进给角γ过大则在壳体内的滞留较好,但却导致清洗效率的降低。一般在0°~60°、优选为5°~30°的范围内适当地设定γ即可。此外,如果平均高度较低、倾斜角α过大,则进给作用、进而向下游侧的进给速度降低,而在壳体内的滞留较好。倾斜角α通常可以设定为0°~30°左右,优选地设定为5°~15°左右即可。
通过设置旋条突起21,塑料废材与旋条突起21接触,由搅拌臂13还有打击块15、16对废材施加的机械力被有效地传递,促进了附着物的分离除去。此外,如上述那样,能够调整、确保分离除去附着物所需要的在搅拌壳体1内的滞留时间。
另外,作为旋条突起21的形式,其截面形状并不如图例那样限于三角形状,而能够做成方形形状、半圆形状等适当的形状。
在此,沿着塑料废材的流经路线说明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来清洗塑料废材时的各部分的动作。
通过废材投入用螺旋输送器6从废材投入口2以适度的密度塞满、投入到搅拌壳体1内的塑料废材一边受搅拌臂13及附设于其上的打击块15、16打击、破碎一边被搅拌。此时,与设在多孔板18的内周面的旋条突起21接触,机械力被有效地传递。因此,促进了附着物的分离除去。此外,还沿着旋条突起21向下游侧依次进给,由各列带打击块15、16的搅拌臂13反复进行打击、破碎。此时,从塑料废材分离的附着物在搅拌壳体1内通过多孔板18被收集,从附着物排出口4排出。另一方面,除去了附着物的塑料清洗材料由清洗材料排出用螺旋输送器7从形成于下游侧后端部的清洗材料排出口3向外部排出、回收。
在第1实施方式中,为使塑料废材以适度的密度充满搅拌壳体1内以促进清洗作用,设置了废材投入用螺旋输送器6及清洗材料排出用螺旋输送器7。但是,并不一定需要这些螺旋输送器,也可以将塑料废材从废材投入口2直接投入,而且也可以将塑料清洗材料从清洗材料排出口3直接排出。其理由是,由于在搅拌臂13上附设有打击块15、16,通过搅拌臂13的旋转一边打击、破碎塑料废材一边强有力地进行搅拌,所以即使不使塑料废材紧密地充满到搅拌壳体1中也能够将附着在塑料废材上的附着物有效地分离除去。
此外,对于打击块,也可以不需要如该实施方式那样附设2种打击块,而可以附设任一种,此外其形式也可以是俯视为三角形状等的其它形式。总之,只要从搅拌臂13形成有角的突出部就可以。此外,即使在未设有螺旋输送器的情况下,如果不需要严格地进行清洗时间管理,也不一定要设置上述旋条突起21。此外,多孔板18是沿着搅拌壳体1的内周面附设的,但也可以仅以覆盖附着物排出口4的方式设置。
进而,对于将塑料清洗材料及附着物从搅拌壳体1的排出、回收,可以不用螺旋输送器等的机械的输送机构,而是如图5所示,可以使用从搅拌壳体1内吸引空气来进行回收的吸引回收装置。在图例中,设有将塑料清洗材料与空气流一起从形成于搅拌壳体1的后端部的上部的清洗材料排出口3回收的第1吸引回收装置26,和将附着物与空气流一起从附着物排出口4回收的第2吸引回收装置27。第1、第2吸引回收装置26、27分别由吸气鼓风机28,和从利用该吸气鼓风机28吸气而生成的、来自搅拌壳体1内的空气流中将塑料清洗材料及附着物分离的固气分离装置29构成。在使用这种吸引回收装置时,优选地在搅拌壳体1上适当地设置空气流入口。作为固气分离装置29,并不限于图例的旋风集尘器,可以使用例如袋式集尘器、集尘箱(形成有空气流的滞留部、用该滞留部将固体从气体分离的装置)。
由于通过设置吸引回收装置26、27,将塑料清洗材料及附着物由空气流承载排出,所以能够将它们可靠地向装置外排出。进而,能够降低装置内的温度,即使在塑料废材或清洗材料过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因它们熔融而熔接,能够确保作业的稳定性。
以下说明有关其它实施方式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附以相同的标记而省略或简略其说明,着重说明不同点。
图6表示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将搅拌壳体1A的后端部开口,并具有与该开口连续设置的排出壳体31。在搅拌壳体1A上形成有废材投入口2和附着物排出口4,但没有形成清洗材料排出口。
排出壳体31由与搅拌壳体1A的后端开口连通的大径部32,和与该大径部32的后部连续形成的、后端封闭的小径部33构成。将大径部32及小径部33做成圆筒状,如图7所示,大径部32相对于搅拌壳体1的中心线偏心地配置,另一方面,小径部33与搅拌壳体1A配置为同心状。在大径部32的内周部上,与搅拌壳体1A同样,附设了开设有多个细孔的圆筒状的多孔板18A。
在搅拌壳体1A及排出壳体31的内部,将旋转轴9A配置为与搅拌壳体1A同心状,该旋转轴9的两端部在搅拌壳体1A及排出壳体31(小径部33)的外侧由轴承把持两端而受到支承,并旋转自如,前端部经由传动带10联动连结到旋转驱动马达11上。
在搅拌壳体1A内,在旋转轴9A的外周部上,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突设着多个附设有打击块15、16的搅拌臂13。另一方面,在排出壳体31的小径部33内,圆形的旋转板37与旋转轴9A垂直地固定着。在旋转板37的外周面与上述小径部33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在旋转板37的前表面(上游侧面),向搅拌臂13一侧突设有多个销38,并使它们包容在大径部32内。在销38中的最外周部的销38上设有通过旋转板37的旋转将存留于大径部32的下部的塑料材料向上方搅起的搅起翼39。
此外,在大径部32的上部,如图7所示,于旋转板37的外侧的、从旋转板37的中心(旋转轴9A的中心)向大径部32的中心C的方向上形成有清洗材料排出口3A。在该清洗材料排出口3A上附设有备有上方开口的回收桶43的清洗材料排出用螺旋输送器7A。
此外,在大径部32的外周下部,沿着外周的切线方向形成有附着物排出口4A。另外,该附着物排出口4A也可以开设在大径部32的外周下端部。旋转板37由于相对于上述大径部32偏心地配置,所以在大径部32内,旋转板37的外周部与附设于大径部32的内侧的圆筒状的多孔板18间朝向旋转板37的旋转方向变窄的区域S成为通过旋转板37的旋转被搅起、未被回收桶43收容的塑料清洗材料或废材的存留处。因此,其一边由设于旋转板37的最外周部的带搅起翼39的销38搅拌,一边被有效地搅起。
根据该第2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除了在搅拌壳体1A内的清洗,还附加有在排出壳体31内通过旋转板37的销38进行的清洗,进一步促进附着物的分离排除。即、在搅拌壳体1A内一次清洗的塑料废材向下游方向的流动被旋转板37堵住,并且与突设在旋转板37上的销38接触,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径外方向一边与销38干涉一边移动。因此,一次清洗的塑料材料与旋转板37上的销38摩擦、或一次清洗材料彼此之间摩擦,而且在旋转板37的外周部,一次清洗材料与处于静止状态的固定销40干涉而激烈地摩擦。通过这些作用,促进了附着于塑料材料表面上的附着物的分离除去。向旋转板37的外周飞散的清洗材料其一部分被回收桶43收容而回收。另一方面,未被回收桶43回收的清洗材料降落到通过将旋转板37与排出壳体31偏心配置而形成的存留处S中,存留于存留处S的清洗材料再次与旋转板37的销38干涉、被搅起,进而与固定销40干涉,所以更进一步促进了附着物的分离除去。
在第2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不一定需要附设在搅拌壳体1的多孔板18上的旋条突起21。此外如图8所示,可以设置从清洗材料排出口3A将塑料清洗材料、从附着物排出口4、4A将附着物与空气流一起回收的吸引回收装置26、27。由此,能够顺利地回收塑料清洗材料、附着物,并且能够将搅拌壳体1A及排出壳体31的内部冷却,能够防止因塑料材料的摩擦而发生熔融。
接着,有关第3实施方式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如图9及图10所示。
该清洗装置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图1、图2)搅拌臂不同。即、该实施方式的搅拌臂13A构成为具有对塑料废材施加向下游侧的输送力的螺旋角的搅拌叶片,在图例中,向相互成直角方向延伸的4片搅拌叶片分别拆装自如地由螺栓连结到安装面做成平坦面的旋转轴9B上,这种搅拌叶片列在轴向设有3列。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搅拌臂13A没有像第1实施方式那样备有打击块15、16,所以虽然有打击力,但几乎不能期望有破碎力。因此不是面向大的薄片状的塑料废材的搅拌清洗,而是适用于不需要破碎的片状材料、块状材料的清洗。此外,为了充分保证将附着物从塑料废材分离除去的作用,作为构成必须备有旋条突起21。
作为搅拌臂13A,不一定需要用于施加输送力的螺旋角,而可以取各种形式作为其形式。此外,一个搅拌叶片列上搅拌叶片的数量、搅拌叶片列的数量是任意的,不限于图例。
此外,如图11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可以设置将塑料清洗材料从清洗材料排出口3、将附着物从附着物排出口4与空气流一起回收的吸引回收装置26、27。由此,能够顺利地回收塑料清洗材料、附着物,并且能够将搅拌壳体1的内部冷却,能够防止塑料材料因摩擦而熔融。
进而,有关第4实施方式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如图12所示。
该清洗装置相对于第2实施方式(图6、图7)搅拌臂不同,该第4实施方式的搅拌臂13A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构成为具有对塑料废材施加向下游侧的输送力的螺旋角的搅拌叶片。该搅拌臂13A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由螺栓连结到旋转轴9B上。
该第4实施方式也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适用于清洗不需要破碎的片状材料、块状材料。在第4实施方式中,由于除了在搅拌壳体1A内的一次清洗之外,还有由突设于旋转板37上的销38形成的二次清洗,清洗作用较好,所以不一定需要在第3实施方式中所必须的旋条突起21。此外,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参照图8),可以设置将塑料清洗材料从清洗材料排出口3A、将附着物从附着物排出口4、4A与空气流一起回收的吸引回收装置26、27。由此,能够顺利地回收塑料清洗材料、附着物,并且能够将搅拌壳体1A及排出壳体31的内部冷却。
通过以上公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是从附着有泥沙、玻璃片等附着物的塑料废材将附着物分离除去的塑料废材清洗装置,备有在一端部形成有投入塑料废材的废材投入口、在另一端部形成有将分离除去了附着物的塑料清洗材料排出的清洗材料排出口、并形成有将从塑料废材分离除去的附着物排出的附着物排出口的搅拌壳体,旋转自如地设在上述搅拌壳体内的旋转轴,和在上述搅拌壳体内突设在上述旋转轴上、附设有打击并破碎塑料废材的打击块的多个搅拌臂。
2.一种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是从附着有泥沙、玻璃片等附着物的塑料废材将附着物分离除去的塑料废材清洗装置,备有在一端部形成有投入塑料废材的废材投入口、在另一端部形成有将分离除去了附着物的塑料清洗材料排出的清洗材料排出口、并且形成有将从塑料废材分离除去的附着物排出的附着物排出口的搅拌壳体,旋转自如地设在上述搅拌壳体内的旋转轴,和在上述搅拌壳体内突设在上述旋转轴上的多个搅拌臂;在上述搅拌壳体中附设有与由上述搅拌臂搅拌的塑料废材接触并使其向下游侧方向转移的旋条突起。
3.一种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是从附着有泥沙、玻璃片等附着物的塑料废材将附着物分离除去的塑料废材清洗装置,备有在一端部形成有投入塑料废材的废材投入口、并形成有将从塑料废材分离除去的附着物排出的附着物排出口的搅拌壳体,连续设置在上述搅拌壳体的后端、形成有将分离除去了附着物的塑料清洗材料排出的清洗材料排出口的排出壳体,遍及上述搅拌壳体及排出壳体内旋转自如地设置的旋转轴,在上述搅拌壳体内突设在上述旋转轴上、附设有打击并破碎塑料废材的打击块的多个搅拌臂,和在上述排出壳体内、设在上述旋转轴上、具有向上述搅拌臂一侧突设的多个销的旋转板;上述清洗材料排出口形成于比上述旋转板的外周靠外的径向外侧。
4.一种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是从附着有泥沙、玻璃片等附着物的塑料废材将附着物分离除去的塑料废材清洗装置,备有在一端部形成有投入塑料废材的废材投入口、并形成有将从塑料废材分离除去的附着物排出的附着物排出口的搅拌壳体,连续设置在上述搅拌壳体的后端、形成有将分离除去了附着物的塑料清洗材料排出的清洗材料排出口的排出壳体,遍及上述搅拌壳体及排出壳体内旋转自如地设置的旋转轴,在上述搅拌壳体内突设在上述旋转轴上的多个搅拌臂,和在上述排出壳体内、设在上述旋转轴上、具有向上述搅拌臂一侧突设的多个销的旋转板;上述清洗材料排出口形成于比上述旋转板的外周靠外的径向外侧。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在上述搅拌壳体中附设有与由上述搅拌臂搅拌的塑料废材接触并使其向下游侧方向转移的旋条突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在上述搅拌壳体中附设有与由上述搅拌臂搅拌的塑料废材接触并使其向下游侧方向转移的旋条突起。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上述旋转板相对于上述排出壳体偏心地配置着。
8.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在突设于上述旋转板上的外周部的销的一部分或全部上附设有通过上述旋转板的旋转将塑料废材搅起的搅起翼。
9.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在上述排出壳体上,设有在上述旋转板的径外方向的外侧将从塑料废材分离的附着物向径外方向排出而将塑料废材或塑料清洗材料留在内侧的多孔板,和将通过该多孔板被排出的附着物向排出壳体外排出的附着物排出口。
10.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上述搅拌臂构成为具有对塑料废材施加向下游侧的输送力的螺旋角的叶片。
11.如权利要求1至4以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设有向上述废材投入口投入塑料废材的螺旋输送器。
12.如权利要求1至4以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在上述搅拌壳体中,设有在上述搅拌臂的径外方向的外侧将从塑料废材分离的附着物向径外方向排出而将塑料废材或塑料清洗材料留在内侧的多孔板。
13.如权利要求1至4以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设有将从上述清洗材料排出口排出的塑料清洗材料运出的螺旋输送器。
14.如权利要求1至4以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设有将从上述清洗材料排出口排出的塑料清洗材料和从上述附着物排出口排出的附着物的任一方或双方与搅拌壳体内的空气一起吸引进行回收的吸引回收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至4以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上述旋转轴在两端部分别被旋转自如地支承。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塑料废材干式清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备有在一端部形成有废材投入口、在另一端部形成有将清洗后的塑料清洗材料排出的清洗材料排出口、并形成有将附着物排出的附着物排出口的搅拌壳体,旋转自如地设在该搅拌壳体内的旋转轴,和在该搅拌壳体内突设在旋转轴上、附设有打击并破碎塑料废材的打击块的多个搅拌臂。由此,能够不进行预处理而将附着物从塑料废材简单且有效地除去。
文档编号B02C13/00GK1608818SQ20041008824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1日
发明者味好贤一, 釜濑俊英, 西昌彦 申请人:日本阿尔斯泰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