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注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66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塞式注灌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农用灌溉用具,具体是一种活塞式注灌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农作物种植、生长中,为了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需经常向农作物灌水,尤其是干旱少雨的季节或地区,更需经常频繁地向农作物灌水。传统的灌溉方式是直接向地表灌水,这种方式极易造成土地板结,灌入的水在地表蒸发量大,水利用率低,因此采用向地下注灌水的方式抗旱保苗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活塞式注灌器,使用注灌器向地下苗根注水,解决向地表灌水土地易板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活塞式注灌器由手柄、支架、动力曲柄、工作筒、枪针构成,支架内侧有滑道,支架通过锁紧环连接工作筒,工作筒与枪针之间装有单流阀;工作筒上部开有进水口,顶端装有压盖,筒内装有活塞,内筒壁与活塞之间有密封件,活塞拉杆从压盖中心穿过通过支撑连杆连接动力曲柄;活塞上部有进水口,下部有出水口;所述活塞拉杆的下端装有密封胶垫。
使用前用手反复压动动力曲柄,将水箱里的水吸入到工作筒内,然后再将枪针用力插入距禾苗50mm处的地下,此时将动力曲柄上抬,在活塞拉杆的带动下活塞上行,单流阀关闭,进入工作筒里的水通过活塞的进出水口流入到工作筒的下部。当活塞下行时,活塞的出水口被活塞拉杆下端的胶垫关闭,单流阀打开,在动力曲柄压力的作用下,工作筒里的水通过枪针被挤压到禾苗的根部,与此同时活塞下行产生的负压又将水箱里的水吸入到工作筒内,如此往复操作,对禾苗进行注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实用、省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1手柄、2支架、3动力曲柄、4锁紧环、5工作筒、6活塞、7单流阀、8枪针、9活塞拉杆、10支撑连杆、11管线、12水箱、13进水口、14出水口、15密封件、16密封胶垫五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节水注灌器是由手柄1、支架2、动力曲柄3、工作筒5、枪针8构成,支架2内侧有滑道,工作筒5内装有活塞6。锁紧环4卡在工作筒5上端外侧,支架2焊接在锁紧环4的两侧,通过锁紧环4连接工作筒5。工作筒5与枪针8之间装有的单流阀7,单流阀7内装有弹簧,用于控制工作筒5内的水,使工作筒5内的水在外力作用下自然流出。工作筒5上端装有压盖,工作筒5由管线11连接水箱12。
图2提供了手柄1、支架2、动力曲柄3、锁紧环4、活塞拉杆9、支撑连杆10之间的连接关系,支撑连杆10两端外侧装有滑环,滑环装在支架2内侧的滑道内,并可在滑道内上下滑动。
图3提供了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活塞包括活塞6、活塞拉杆9、密封件15,活塞6上部有进水口13,下部有出水口14。密封件15为皮碗式,用于工作筒5的筒壁与活塞之间的密封。活塞拉杆9的上端从压盖中心穿过,通过销钉连接支撑连杆10。活塞拉杆9的下端装有密封胶垫16,用于关闭或打开出水口14。支撑连杆10通过销钉连接动力曲柄3。压动动力曲柄3,动力曲柄3通过活塞拉杆9带动活塞6,使活塞6在工作筒5内上下移动。
权利要求1.一种活塞式注灌器,其特征在于该注灌器由手柄(1)、支架(2)、动力曲柄(3)、工作筒(5)、枪针(8)构成,支架(2)内侧有滑道,支架(2)通过锁紧环(4)连接工作筒(5),工作筒(5)与枪针(8)之间装有单流阀(7);所述的工作筒(5)上部开有进水口,顶端装有压盖,筒内装有活塞(6),内筒壁与活塞(6)之间有密封件(15),活塞拉杆(9)从压盖中心穿过通过支撑连杆(10)连接动力曲柄(3);所述的活塞(6)上部有进水口(13),下部有出水口(14);所述活塞拉杆(9)的下端装有密封胶垫(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注灌器,其特征在于工作筒(5)的内筒壁与活塞(6)的密封件(15)为皮碗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活塞式注灌器,该注灌器由手柄、支架、动力曲柄、工作筒、枪针构成,支架内侧有滑道,支架通过锁紧环连接工作筒,工作筒与枪针之间装有单流阀;所述的工作筒上部开有进水口,顶端装有压盖,筒内装有活塞,内筒壁与活塞之间有密封件,活塞拉杆从压盖中心穿过通过支撑连杆连接动力曲柄;所述的活塞上部有进水口,下部有出水口;所述活塞拉杆的下端装有密封胶垫。使用注灌器向地下苗根注水,解决向地表灌水土地易板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实用、省力。
文档编号A01G29/00GK2850261SQ200520036908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0日
发明者杨臣 申请人:杨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