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拖网网袖和网口的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61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扩张拖网网袖和网口的网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船拖网作业中扩张拖网网袖和网口用的网板。
背景技术
拖网网板连接于渔船和拖网渔具之间,利用其在水下拖曳过程中所产生的侧向扩张力来保证网袖和网口有效展开,从而达到捕鱼的功效。因此,网板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拖网的渔获效率。我国单船拖网渔业常用的网板有矩形平面网板、V形网板、椭圆型双叶栅网板和立式机翼形网板四种。矩形网板是最早使用的网板,由于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因此,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我国远洋虾拖网和臂架拖网渔业,但是,其水动力性能较差;V形网板问世于上世纪50年代,这种网板由面板、加強筋、拖铁、弓形架组成,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稳定性好,因此,我国小型单船拖网渔业多数使用这种网板,其主要缺点是扩张性能差,基本上与矩形平面网板相似;椭圆型双叶栅网板是原苏联最常用的网板,我国主要用于294~441千瓦拖网渔船,该网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扩张性能也优于矩形平面网板和V形网板,但造价高、维修麻烦、自重大;立式机翼形网板又称为底层大展弦比矩形曲面网板,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中型单船底拖网渔业,其最大优点是网板的扩张性能明显高于前述三种网板,但是,其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在劣质海底使用时,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网板的扩张性能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上面板、上加強筋、网板顶盖、曳纲板、下面板、下加强板、前拖铁、中拖铁、后拖铁、三角架组成,其特征是网板的迎流一侧由中部向两端制成10°后退角;网板上下板面呈钝角相连,板面夹角为156°;网板曲面的曲率为14%,展弦比为1.60。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了最佳的板面折角和展弦比,使网板在工作状态获得最佳的水动力特性,实验证明当冲角为20°时,升力系数达1.55,阻力系数为0.57,升阻比为2.72,网板的扩张性、稳定性均显著优于现有四种底拖网板。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示意图;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在曳纲板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见附图1和附图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面板1、上加強筋2、曳纲板3、下面板4、网板顶盖5、下加强板6、前拖铁7、中拖铁8、后拖铁9、三角架10组成全钢结构V型曲面网板;网板周围轮廓基本成矩形状,网板的前缘和后缘均焊圆钢加强;网板顶端连接网板顶盖,网板顶盖由钢板框和圆钢焊接组成;网板底部装拖铁,底部拖铁由多层钢板焊接组成;网板背面的周边和中部焊加強板以利于提高网板的整体强度;网板上下板连接处设三角架座和转动三角架;网板迎流一侧由中部向两端分别制成10°后退角,以利于提高网板的水动力性能;网板上下板面呈156°钝角相连(见附图2),以保持网板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网板板面曲率为14%,网板的展弦比为1.60;网板拖铁与下面板间的夹角为105°。这种网板扩张性、稳定性均显著优于现有四种底拖网板,在拖曳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使倒伏在海底,也能迅速恢复正常状态。
权利要求1.扩张拖网网袖和网口的网板由上面板、上加強筋、网板顶盖、曳纲板、下面板、下加强板、前拖铁、中拖铁、后拖铁、三角架组成,其特征是网板的迎流一侧由中部向两端制成10°后退角;网板上下板面呈钝角相连,板面夹角为156°;网板曲面的曲率为14%,展弦比为1.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拖网网袖和网口的网板,其特征是网板拖铁与下面板间的夹角为105°。
专利摘要扩张拖网网袖和网口的网板,本实用新型涉及拖网网板,需要解决提高网板扩张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上面板、上加强筋、网板顶盖、曳纲板、下面板、下加强板、前拖铁、中拖铁、后拖铁、三角架组成,其特征是网板的迎流一侧由中部向两端成10°后退角;网板上下板面呈钝角相连,板面夹角为156°;网板曲面的曲率为14%,展弦比为1.60;网板拖铁与下面板间的夹角为105°。本实用新型用于单船拖网作业的网板。
文档编号A01K73/045GK2798586SQ20052004320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6日
发明者王明彦, 张勋, 郁岳峰, 徐宝生, 王锦浩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