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联合收割机杂余复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6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谷物联合收割机杂余复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联合收割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杂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杂余处理装置,例如由本申请人生产的谷神-2系列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杂余处理,是在清选室一侧设置有一复脱器,该复脱器采用抛扔筒式结构,制件容易损坏,故障率高,而且容易堵塞,影响联合收割机的正常作业,降低收获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故障率低、复脱效果好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杂余复脱装置。
本实用新型谷物联合收割机杂余复脱装置,是在现有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清选室和脱粒室之间设置有一杂余升运器,该杂余升运器的下端位于清选室底壳处,并与杂余底搅龙端部位置对应,该杂余升运器的上端与脱粒室的轴流滚筒(第二滚筒)上盖上的进料孔连接。
如上所述谷物联合收割机杂余复脱装置,其杂余升运器具有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封闭式筒体,筒体内安装有刮板链条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易损件,便于维护,有效解决了现有谷物联合收割机杂余复脱装置故障率高的缺陷,提高了收割机的作业效率;由于本装置是将杂余送回轴流滚筒进行复脱,并且形成循环,因而提高了复脱效果。本实用新型基本不需要改变现有收割机其它部分的结构形式,因而便于实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所示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余复脱装置是在现有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清选室6和脱粒室11之间设置一台杂余升运器7,该杂余升运器7的下端位于清选室底壳处,并与杂余底搅龙12端部位置对应,该杂余升运器7的上端与脱粒室的轴流滚筒上盖9上的进料孔13连接。杂余升运器7具有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封闭式筒体,筒体内通过下部的驱动滚筒和上部的从动滚筒安装有刮板链条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被收割作物首先进入脱粒室11,在板齿滚筒10和轴流滚筒8的作用下被脱粒,随后被送到上筛2和下筛3上,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脱出物被分成几部分,较轻的糠被吹出机外,籽粒通过滑板1滑到籽粒底搅龙处被排出,而短茎杆、未脱净穗头等杂余则从尾筛4落到杂余滑板5然后落到杂余底搅龙12上,由杂余底搅龙12推送到杂余升运器7的下部,再由杂余升运器7的刮板链条输送带经脱粒室11的轴流滚筒上盖9上的进料孔13返回到轴流滚筒(即第二滚筒)8进行复脱。以上流程形成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杂余复脱装置,其特征是在清选室(6)和脱粒室(11)之间设置一杂余升运器(7),该杂余升运器(7)的下端位于清选室(6)底壳处,并与杂余底搅龙(12)端部位置对应,该杂余升运器(7)的上端与脱粒室的轴流滚筒上盖(9)上的进料孔(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杂余复脱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杂余升运器(7)具有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封闭式筒体,筒体内安装有刮板链条输送带。
专利摘要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杂余复脱装置,是在现有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清选室和脱粒室之间设置有一杂余升运器,该杂余升运器的下端位于清选室底壳处,并与杂余底搅龙端部位置对应,其上端与脱粒室的轴流滚筒上盖上的进料孔连接,杂余升运器具有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封闭式筒体,筒体内安装有刮板链条输送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易损件,便于维护,有效解决了杂余复脱装置故障率高的缺陷,提高了收割机的作业效率和复脱效果。
文档编号A01F12/52GK2862657SQ2005200858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1日
发明者李文, 秦永峰, 刘新亭, 王希军, 吕世清, 蒋书满, 朱现学 申请人:山东福田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