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废弃菌糠制备食用菌循环栽培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325662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废弃菌糠制备食用菌循环栽培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后的废弃菌糠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食用菌栽培后的废弃菌糠用微生物工程技术处理后,制成循环使用的食用菌栽培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的栽培原料主要是秸秆和棉籽壳,在一次栽培后,原料中纤维素约分解了30%,这些易分解转化的物质在栽培过程中已被食用菌吸收利用,残留的大多是难分解纤维素、食用菌的代谢产物以及或多或少存在的污染微生物和其毒素。这些被称为菌糠的栽培废弃物由于没有再利用和处置,在栽培区被随意抛弃,既侵占用地,又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食用菌产业良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而且由于栽培原料只能一次性使用,必然导致栽培成本增加,菇农收入水平下降。
为了解决废弃菌糠的再利用问题,已有技术公开了一些解决方案,如专利申请号为91105106.6的“食用菌废培养料栽培鸡腿蘑的方法”、张广杰等发表的“白平菇废料加玉米芯生料栽培平菇”的方法(《食用菌》2005(1))、刘克全等发表的“草菇废料再栽双孢蘑菇技术”(《中国食用菌》22卷6期)。这些将菌糠用于二次栽培方法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将菌糠直接晒干后作为添加料与其他栽培原料搭配使用;一般为交叉使用,如用平菇菌糠晒干后栽蘑菇。很明显,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将菌糠进行简单的处理就作为二次栽培料的添加剂,不能充分发挥菌糠的潜在价值。因为将菌糠用阳光晒干后即与其他栽培原料搭配使用,不可能使其中残留约70%的纤维素分解,也就不能利用这部分纤维素中所含的营养物质;2)将菌糠用晒干的方法处理,不能消除其中所含的有害代谢产物及大多数污染微生物,反而会在晒干过程中增加微生物污染量,特别是真菌孢子及细菌芽孢;3)由于所用方法不能去除菌糠中的有害代谢产物和使余留纤维素适当分解,实际上很难再次利用菌糠作为栽培基料,否则会影响栽培效果,因此,菌糠只能作为添加料,少量添加到栽培原料中,二次利用率低;4)由于所用方法不能去除菌糠中的有害代谢产物,为了避免有害代谢产物对栽培的影响,因而只能进行交叉使用,这无疑将缩小二次利用的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废弃菌糠制备食用菌循环栽培料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去除菌糠中的有害代谢产物、污染微生物,还能使余留纤维素分解,充分发挥菌糠的潜在价值,而且可作为二次栽培的基料使用,不受需交叉使用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用废弃菌糠制备食用菌循环栽培料的方法是将食用菌栽培后的废弃菌糠脱袋压碎,然后与其他栽培原料复配、干燥而成,其特征在于脱袋压碎的废弃菌糠复配前,需先依次经蒸汽闪蒸、微生物酶解处理,其工艺步骤的控制参数分别为蒸汽闪蒸 将压碎的菌块放入蒸汽闪蒸罐内,通入蒸汽,使压力升至0.1~0.3MPa,维持10~30分钟,再将压力升至0.4~1.0Mpa后瞬时排气减压至常压,取出菌块烘干,并进一步压碎成细块;微生物酶解 按重量计,在闪蒸后的100份菌块中加入5~10份微生物酶、60~100份水拌匀,并于30~35℃下保温6~15小时。
上述方法中的脱袋压碎是将废弃菌袋外的塑料袋膜脱去,并将菌团压碎成块,使其便于进行蒸汽闪蒸处理。蒸汽闪蒸工序的第一个阶段是利用蒸汽使压碎的菌块软化、除去部分有害代谢产物和毒素,并杀灭原料上附着的所有污染微生物,第二个阶段是让压力蒸汽从原料内向外爆炸式喷出,使原料中未分解的纤维素等发生膨胀和碎裂,以增加纤维素的表面积和下一工序的酶解程度,并进一步破坏或挥发有害代谢产物和毒素。微生物酶解工序设置则是因为蒸汽闪蒸过程只能对菌块进行灭菌、除去或破坏有害代谢产物和毒素,并使纤维素等物质膨胀和碎裂等,但不能分解纤维素,设置这一工序,在菌块中加入适量的微生物酶就能使菌块中的纤维素和蛋白酶适当分解,便于食用菌在再栽培过程中更好地分解和利用菌块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其中所用的微生物酶是按照这样一种方法制备的按麦麸皮∶水=1份∶1份(重量份)称量、拌匀,蒸汽0.1MPa灭菌,维持20分钟,待冷后接种木霉或米曲霉,25~32℃培养2~3天。复配工序的设置是考虑废菌糠经上述工序处理后,虽然含有相当多的可利用物质,但各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已经失调,需要添加少量辅料来调整,以使所获的二次栽培料的营养物质更加全面,保证食用菌的稳产高产。
为了使经微生物酶解处理后的菌块的营养物质更加全面,同时也针对菌块经上述工序处理后,已含有相当多的可利用物质的具体情况,避免浪费和降低成本,本发明对经微生物酶解处理后的菌块与其他栽培原料进行复配的配方可选用已有技术公开的一些配方,但优选本发明人筛选的配方即按重量计,酶解后菌块100份,麦麸或米糠5~30份,磷酸二氢钾0.05~0.2份,硫酸镁0.01~0.05份,硫酸钙0.5~1份,硫酸锌0.001~0.004份,水40~50份。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发明采用了蒸汽闪蒸工序对废弃菌糠进行处理,因而不仅可除去菌糠中防碍菌丝再次生长的有害代谢产物、污染微生物以及污染微生物所产生的毒素和抗真菌因子,还避免了已有技术在晒干过程中微生物污染量增加的弊病,同时能增加纤维素的表面积和下一工序的酶解程度,为利用剩余纤维素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奠定基础。
2、由于本发明在蒸汽闪蒸工序后还采用了微生物酶解工序对废弃菌糠继续进行处理,因而能使菌糠中基质部分分解,成为再生长的营养,便于在二次栽培中充分利用这部分纤维素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提高了二次利用率。
3、由于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菌糠已含有相当多的可利用物质,在复配时需再添加的物质相对较少,这一方面可降低栽培成本,另一方面在制作循环栽培料时使用的废弃菌糠量较多,最多可达95%,因而比使用最便宜的秸秆原料来制备一次栽培料时的成本400~450元/吨,还可便宜100~150元/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4、由于本发明方法能去除菌糠中的有害代谢产物,避免了有害代谢产物对栽培的影响,因而不受必须进行交叉使用的限制,可扩大二次利用的适用范围。
5、由于本发明方法可以大量处理菌糠,制备食用菌再循环栽培料,因而既可彻底解决食用菌产区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又可降低栽培成本和稳产高产,促使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生产方式良性发展。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首先将废弃菌袋外的塑料袋膜脱去,并将其中的菌团压碎成块,然后放入蒸汽闪蒸罐内,通入蒸汽,使蒸汽压力升至0.1Mpa,维持30分钟后,再将压力升至1.0Mpa,并立即排气减压至常压,取出菌块烘干,并进一步压碎成细块;按重量计,在闪蒸烘干后的100份菌块中加入5份接种了木霉的微生物酶和60份水拌匀,并于30℃下保温6小时进行微生物酶解;在微生物酶解后的菌块中再加入20份麦麸,0.05份磷酸二氢钾,0.01份硫酸镁,0.5份硫酸钙,0.001份硫酸锌和50份水复配,拌匀,最后将复配的菌块烘干或晒干至含水率<12%,即可作为食用菌的循环栽培料。
实施例2首先将废弃菌袋外的塑料袋膜脱去,并将其中的菌团压碎成块,然后放入蒸汽闪蒸罐内,通入蒸汽,使蒸汽压力升至0.3Mpa,维持10分钟后,再将压力升至0.6Mpa,并立即排气减压至常压,取出菌块烘干,并进一步压碎成细块;按重量计,在闪蒸烘干后的100份菌块中加入8份接种了木霉的微生物酶和80份水拌匀,并于32℃下保温8小时进行微生物酶解;在微生物酶解后的菌块中再加入15份米糠,0.2份磷酸二氢钾,0.05份硫酸镁,1份硫酸钙,0.002份硫酸锌和50份水复配,拌匀,最后将复配的菌块烘干或晒干至含水率<12%,即可作为食用菌的循环栽培料。
实施例3首先将废弃菌袋外的塑料袋膜脱去,并将其中的菌团压碎成块,然后放入蒸汽闪蒸罐内,通入蒸汽,使蒸汽压力升至0.2Mpa,维持15分钟后,再将压力升至0.4Mpa,并立即排气减压至常压,取出菌块烘干,并进一步压碎成细块;按重量计,在闪蒸烘干后的100份菌块中加入10份接种了米曲霉的微生物酶和100份水拌匀,并于35℃下保温10小时进行微生物酶解;在微生物酶解后的菌块中再加入5份麦麸,0.1份磷酸二氢钾,0.02份硫酸镁,1份硫酸钙,0.004份硫酸锌和40份水复配,拌匀,最后将复配的菌块烘干或晒干至含水率<12%,即可作为食用菌的循环栽培料。
实施例4首先将废弃菌袋外的塑料袋膜脱去,并将其中的菌团压碎成块,然后放入蒸汽闪蒸罐内,通入蒸汽,使蒸汽压力升至0.15Mpa,维持25分钟后,再将压力升至0.8Mpa,并立即排气减压至常压,取出菌块烘干,并进一步压碎成细块;按重量计,在闪蒸烘干后的100份菌块中加入5份接种了木霉的微生物酶和100份水拌匀,并于32℃下保温12小时进行微生物酶解;在微生物酶解后的菌块中再加入10份麦麸,0.1份磷酸二氢钾,0.03份硫酸镁,1份硫酸钙,0.004份硫酸锌和40份水复配,拌匀,最后将复配的菌块烘干或晒干至含水率<12%,即可作为食用菌的循环栽培料。
实施例5首先将废弃菌袋外的塑料袋膜脱去,并将其中的菌团压碎成块,然后放入蒸汽闪蒸罐内,通入蒸汽,使蒸汽压力升至0.3Mpa,维持20分钟后,再将压力升至0.7Mpa,并立即排气减压至常压,取出菌块烘干,并进一步压碎成细块;按重量计,在闪蒸烘干后的100份菌块中加入5份接种了米曲霉的微生物酶和80份水拌匀,并于32℃下保温15小时进行微生物酶解;在微生物酶解后的菌块中再加入30份米糠,0.15份磷酸二氢钾,0.05份硫酸镁,1份硫酸钙,0.002份硫酸锌和40份水复配,拌匀,最后将复配的菌块烘干或晒干至含水率<12%,即可作为食用菌的循环栽培料。
实施例6首先将废弃菌袋外的塑料袋膜脱去,并将其中的菌团压碎成块,然后放入蒸汽闪蒸罐内,通入蒸汽,使蒸汽压力升至0.25Mpa,维持18分钟后,再将压力升至0.5Mpa,并立即排气减压至常压,取出菌块烘干,并进一步压碎成细块;按重量计,在闪蒸烘干后的100份菌块中加入5份接种了木霉的微生物酶和80份水拌匀,并于32℃下保温12小时进行微生物酶解;在微生物酶解后的菌块中再加入25份麦麸,0.2份磷酸二氢钾,0.04份硫酸镁,1份硫酸钙,0.004份硫酸锌和50份水复配,拌匀,最后将复配的菌块烘干或晒干至含水率<12%,即可作为食用菌的循环栽培料。
权利要求
1.一种用废弃菌糠制备食用菌循环栽培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食用菌栽培后的废弃菌糠脱袋压碎,然后与其他栽培原料复配、干燥而成,其特征在于脱袋压碎的废弃菌糠复配前,需先依次经蒸汽闪蒸、微生物酶解处理,其工艺步骤的控制参数分别为蒸汽闪蒸将压碎的菌块放入蒸汽闪蒸罐内,通入蒸汽,使压力升至0.1~0.3MPa,维持10~30分钟,再将压力升至0.4~1.0Mpa后瞬时排气减压至常压,取出菌块烘干,并进一步压碎成细块;微生物酶解按重量计,在闪蒸后的100份菌块中加入5~10份微生物酶、60~100份水拌匀,并于30~35℃下保温6~15小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废弃菌糠制备食用菌循环栽培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微生物酶解处理后的菌块与其他栽培原料进行复配的配方,按重量计为酶解后菌块100份,麦麸或米糠5~30份,磷酸二氢钾0.05~0.2份,硫酸镁0.01~0.05份,硫酸钙0.5~1份,硫酸锌0.001~0.004份,水40~5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废弃菌糠制备食用菌循环栽培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废弃菌糠脱袋压碎,然后与其他栽培原料复配、干燥而成,其特征在于脱袋压碎的废弃菌糠复配前,需先依次经蒸汽闪蒸、微生物酶解处理。由于废弃菌糠中未被分解的纤维素等经蒸汽闪蒸的破坏和微生物适当酶解后,不仅可破坏和除去有害代谢产物和毒素,杀灭原料上附着的所有污染微生物,也可使原料中未分解的纤维素等发生膨胀、碎裂和分解,便于食用菌在再栽培过程中更好地分解和利用菌块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本发明可以大量处理菌糠来制备食用菌再循环栽培料,因而既可解决食用菌产区环境的污染问题,又可降低栽培成本和稳产高产,促使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生产方式良性发展。
文档编号C05F11/00GK1806494SQ20061002027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4日
发明者邓小晨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