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射流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8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管射流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域的曝气装置,特别是养鱼池的曝气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鱼池增氧机,如叶轮式、水车式、喷淋式和充气式等,其共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作用面积较小,溶氧增氧效果尚欠佳。另有一种射流式增氧机,具有高速喷水嘴、吸气室和气水混溶管,使气水充分混和,溶氧度高,且喷流射程远,但由于它仅单向喷射,作用水域范围狭窄,作用面积仍偏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射流式增氧机进行技术改进,从而提供一种不仅溶氧度高,而且能对水域全方位大面积增氧的高效率增氧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潜水泵、导流管、喷水嘴、吸气室和混溶管,其导流管下端与潜力泵出口相连接、上端连接有水流分配室,该水流分配室周侧均布有3个以上的径向喷水嘴,设有喷水嘴的水流分配室外面罩有吸气室,吸气室径向均布有对应于水流分配室各喷水嘴的混溶管接口管混溶管的出口端还活动连接有可灵活调节喷流方向的弯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气水混和充分,溶氧度高,全方位喷射,且水流射程远,因而作用水域面积大,增氧效率高;同时本机结构简单,装配灵活,不仅用作水域曝气增氧,还可向吸气室加药液或水肥,对水域进行均匀施药施肥,又可拆去潜水泵上部的增氧装置,装上连接管改作抽水机,是一机多用的多功能机。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气室及水流分配室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潜水泵7采用高压潜水泵,潜水泵7出口连接导流管6的下端,导流管6的上端连接有短柱形水流分配室2,短柱形水流分配室2周侧均布有6个径向锥形喷水嘴3,水流分配室2上端口以螺栓活动安装有密封盖9。吸气室1围罩于水流分配室2外,其底部连接于导流管6上,顶部活动安装有帽罩8,而周侧均布有对应于水流分配室各喷水嘴3的径向混溶管接口管11,各混溶管接口管11与对应的喷水嘴3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在混溶管接口管11上连接混溶管4,混溶管4的出口端周边均布有螺孔12,用螺栓13可连接弯头14。改变连接弯头14的出口朝向,即可改变溶氧水流的喷射角度和方向,从而根据需要使水流向上或向下或倾斜射入水域中,充分搅动水域或作水面曝气。上述装置通过潜水泵7和导流管6上设置的拉环10,用绳索与硬质泡沫塑料制作的浮体5及木桩相连接,而使装置定位于水域中。
权利要求1.一种多管射流式增氧机,包括潜水泵、导流管、喷水嘴、吸气室和混溶管,其特征在于导流管(6)下端与潜水泵(7)出口相连接、上端连接有水流分配室(2),水流分配室(2)周侧均布有3个以上的径向喷水嘴(3),设有喷水嘴的水流分配室(2)外面罩有吸气室(1),吸气室(1)径向均布有对应于水流分配室各喷水嘴(3)的混溶管接口管(11)。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射流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混溶管(4)的出口端还活动连接有可灵活调节喷流方向的弯头(14)。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射流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水流分配室(2)上端口活动安装有密封盖(9)。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射流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潜水泵(7)或导流管(6)上设有系固定位绳索的拉环(10)。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射流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吸气室(1)顶部活动安装有帽罩(8)。
专利摘要一种多管射流式增氧机,它包括潜水泵、导流管、喷水嘴、吸气室和混溶管,其导流管下端与潜力泵出口相连接、上端连接有水流分配室,该水流分配室周侧均布有3个以上的径向喷水嘴,设有喷水嘴的水流分配室外面罩有吸气室,吸气室径向均布有对应于水流分配室各喷水嘴的混溶管接口管。混溶管的出口端还活动连接有可灵活调节喷流方向的弯头。本实用新型气水混和充分,溶氧度高,全方位喷射,且水流射程远,因而作用水域面积大,增氧效率高;同时本机结构简单,装配灵活,不仅用作水域曝气增氧,还可向吸气室加药液或水肥,对水域进行均匀施药施肥,又可拆去潜水泵上部的增氧装置,装上连接管改作抽水机,是一机多用的多功能机。
文档编号A01K63/04GK2918407SQ200620100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1日
发明者卢德军 申请人:卢德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