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手持式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3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手持式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树篱修剪器等具有可转动的后手柄的电 动手持式工具,并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固定的手柄和能够转动
到并且锁定在容易操作节流杆(throttle lever)的期望操作位置 的后手柄的电动手持式工具。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工具单元、包括驱动电源的工具主体,以及用于 保持工具主体的前后手柄的电动手持式工具。美国专利No.5, 065, 476 (专利文献l )公开了 一种包括用于双手操作的前后 手柄的手持便携式工具,其中包括气塞杆(gas lever)的后手柄 可绕工具单元和工具主体的水平轴线转动。在电动手持式工具 中,前手柄被固定到包括驱动电源的工具主体。通过设置于工 具主体的支撑构件可转动地支撑后手柄。用于将后手柄自动地 锁定在预定操作位置的锁定机构设置在支撑构件和/或后手柄 处。
因为设置了用于仅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才允许操作 气塞杆的安全机构,所以仅当电动手持式工具处于停止状态或 仅当未驱动工具单元时才解除锁定机构的锁定。
因此,气塞杆在其延伸部分的一端具有弧形构件。弧形构 件在气塞杆转动同时的运动轨迹与定位爪(定位楔)的上限表 面重叠。这防止了同时操作气塞杆和锁定杆。
定位爪(定位楔)与气塞杆分开操作。从而,存在难以通 过单个动作来操作定位爪或定位楔和气塞杆的问题。此外,定 位爪在框架外部的部分可能被接触的树枝致动或损坏。
因此,开发出本发明以通过以下操作解决该问题通过致 动用于控制工具主体中的驱动电源的控制杆来锁定后手柄,以
抑制后手柄的转动;以及通过释放控制杆来解除后手柄的锁定, 以允许后手柄的转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工具主体,其包括驱动电源, 其用于产生用于进行预定作业的驱动功率;前手柄,其固定到 工具主体上;后手柄,其包括与驱动电源联接的控制杆构件, 该控制杆构件用于控制驱动电源的输出;支撑装置,其用于相 对于工具主体转动支撑后手柄;锁定装置,其设置在后手柄和
置中的一个位置处;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当锁定装置锁定后 手柄时,允许控制杆构件控制驱动电源的输出。
优选地,由控制杆构件致动锁定装置,以相对于工具主体 锁定后手柄。
优选地,控制装置包括在控制杆构件处的长孔,和通过线 与驱动电源联接、可滑动地装配到长孔中的防脱出构件,从而 当锁定装置相对于工具主体锁定后手柄时,允许控制杆构件控 制驱动电源的输出。
优选地,支撑装置包括轴;以及锁定装置包括以预定的 角间隔间隔开、位于所述轴的一端的多个槽,其用于限定多个 转动位置;以及锁定臂,其响应控制杆构件,并且可从控制杆 构件移动以将锁定臂的 一 端部可释放地装配在所述槽中的 一 个 槽中。
优选地,突出杆被设置到控制杆构件;锁定臂具有用于容 纳突出控制杆的空间;以及当锁定臂的该端部面对所述槽中的一个槽时,当通过用控制杆构件所致动的突出杆的 一端来推锁 定臂的该端部时,锁定臂的该端部被可释放地装配到所述槽中 的一个槽中。
优选地,电动手持式工具还包括锁定杆,该锁定杆装配在 所述槽中的另 一个槽中,以将工具主体锁定在所述转动位置中 的一个位置处。
优选地,支撑装置在工具主体和后手柄之间绕轴线转动支 撑后手柄,并且锁定臂被装配到所述槽中的朝向轴线的一个槽 中,并且锁定臂被装配到所述槽中的朝向轴线的另 一个槽中。
优选地,控制杆构件包括杆部;锁定装置在后手柄处包括
用于从预定转动位置中的一个位置释放工具主体的释放杆;以 及杆部包括从杆部向释放杆延伸的突出部,用于在操作者致动 杆部的同时,抑制操作者进入到突出部和释放杆之间的空间。


图2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动力工具中的手柄用支撑部分的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动力工具中的节流杆的 一 端部的局部视图。
图4和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分别位于竖直位置和横向位置 的电动手持式工具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后手柄的局部视图。
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后手柄的局部视图。
图8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扳柄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扳柄的侧视图。
图IO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锁定臂的立体图。
图ll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锁定臂的侧视图。
图12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支撑部分的立体图。
图13至图15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锁定操作和释放操作。
图16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当致动摇臂时后手柄用支撑部 分的端 一见图。
图17是由图16中的虚线圏出部分的放大图,以示出锁定操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手持式工具的 第一实施例。图l示出了作为包括工具主体l、后手柄3、以及 支撑部分5的电动手持式工具的树篱修剪器,而图2示出了后手 柄3用支撑部分5的一端。图3示出了节流杆4的一端部4a的局部 视图。图4示出了后手柄3被转动成使节流杆4位于竖直位置的 电动手持式工具的立体图。图5示出了后手柄3被转动成使节流 杆4位于横向位置的电动手持式工具的立体图。在本说明书中, 将安装到工具主体l上的修剪刀刃16侧定义为"前",而将后手 柄3侧定义为"后"。
在本发明的第 一实施例中,前手柄2被固定到包括用于修 剪刀刃16的发动机(驱动电源)12的工具主体1。利用安装部 32将修剪刀刃16安装到工具主体1。后手柄3设置在发动机12 的后方,其中,包括调整发动机12的节流阀用的节流杆4的后 手柄3被固定到支撑部分5 ,使得后手柄3可转动并且可以被锁 定。
支撑部分5包括轴和形成在轴的后端的凸缘6,在凸缘6中 以预定的角度间隔形成槽7。节流线(throttle wire ) 9与节流
杆4的一端部4a连接。节流杆4形成为具有另 一端部4b,当另一 端部4b面对槽7时,通过致动节流杆4而将另 一端部4b装配在槽 7中。这允许操作节流杆4以控制发动机12,并且抑制后手柄3 的转动。
另外,轴具有限制轴与凸缘6—起沿轴向运动的环状突起。
关于节流杆4的操作,从安全的观点考虑,最优选在锁定 后手柄3以使其不能转动之后拉节流线9。如下设置该构造
如图3所示,在节流杆4的一端部4a形成长孔4d。与节流线 9的一端连接的防脱出构件9a插入到长孔4d中,使得防脱出构 件9a可以滑动并且不能被拉出。
该构造使得当节流杆4的另 一 端部4 b面对形成在凸缘6中 的槽7时可以操作节流杆4。当节流杆4被拉时,另一端部4b被 可靠地装配在槽7中,在槽7中吸收了由长孔4d中的防脱出构件 9a的滑动引起的窜动(play),然后,节流线9被拉,使得发动 机12的发动机转速增加。在长孔4d的周围形成肋4e。
此外,后手柄3被构造成具有锁定杆11,当节流杆4在其另 一端部4b被装配在形成在凸缘6中的槽7中之后变得可操作时, 该锁定杆11被装配到形成在凸缘6中的相反的槽7'中。
锁定杆ll被构造成在没有从后手柄3释放手的情况下伸 展后手柄3上的 一部分手指之后,锁定杆ll响应拉臂llf的拉力 释放锁定状态。这提供了优良的可操作性。此外,因为锁定杆 11容纳在后手柄3的框架3a内,所以锁定杆ll被构造成使得锁 定杆ll难以钩住植物和树枝。此外,该可操作性不会随着操作 者的哪只手起支配作用而改变。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电动手持式工具中,当设置在后手柄3 处的节流杆4的另 一 端部4 b面对形成在支撑部分5的后端的凸 缘6中的槽7时,操作节流杆4使另 一端部4b装配在槽7中,从而,可以操作节流阀,并且不能转动后手柄3。更具体地,利用长孔4d中的防脱出构件9a的窜动来控制节流杆4的操作,从而可 以在节流杆4的另 一 端部4b进入到 一 个槽7中之后操作节流阀。
此外,当允许操作节流杆4时,设置在后手柄3的框架3a处 的锁定杆11被装配在形成于凸缘6中的相反的槽7'中,握住不转 动的后手柄3,即使当不操作节流杆4时也抑制后手柄3的转动。
另外,如图l所示,在工具主体1上设置发动机12和燃料箱 13,其中,通过用于将转动运动转换成往复运动的运动转换机 构15使发动机12的输出轴14与修剪刀刃16联接。此外,在发动 机12和输出轴14之间设置用于怠速操作的离合器31。
在后手柄3上设置用于解除节流杆4的锁定的锁定构件17, 允许通过推动锁定构件17来"l喿作节流杆4。此外,在后手柄3上 设置用于使发动机12停止的开关18。
由后手柄3以使节流杆4可绕支撑轴8转动的方式支撑节流 杆4,并且由后手柄3以使锁定杆ll可绕支撑轴IO转动的方式支 撑锁定杆ll。
另外,绕支撑轴8加载用于致动节流杆4以使其返回(与致 动相对)的螺旋弹簧21。绕支撑轴10设置用于致动锁定杆ll以 实现锁定杆11的锁定操作的弹簧21'。为了进行锁定杆ll的锁定 释放操作,用手指钩住锁定杆ll的拉臂llf并且抵抗弹簧21'的 载荷力转动锁定杆11的拉臂llf。
在上述电动手持式工具被构造成树篱修剪器的情况下,如果水平地剪切树篱(hedge)的顶部,则可以转动后手柄3,使 得节流杆4位于如图4所示的竖直位置以便于电动手持式工具 的操作。当垂直地剪切树篱的侧面时,后手柄3被转动成使节 流杆4位于如图5所示的横向位置以进行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后手柄3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框架3a。节流杆4包括在该内部空间处的杆部4f。锁定杆ll延伸到该内部 空间。节流杆4和锁定杆11被布置成二者之间的距离使得同一 手指可以够到二者,当为了释放锁定而去够锁定杆ll时,无需 让该手指所在的手释放后手柄3 。杆部4 f响应控制操作而沿第一 转动方向绕支撑轴8转动,锁定杆11响应释放操作而沿与第一 转动方向相同的第二转动方向绕支撑轴IO转动。锁定杆ll被沿 朝向框架3a内的方向拉。
下面将参考图6说明第二实施例。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 电动手持式工具的第二实施例,并且特别示出了后手柄3用的 支撑部分5。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后手柄3设 置锁定杆ll'以锁定后手柄3,当将后手柄3转动到期望的转动位 置时,锁定杆ll'的端部lla被装配到凸缘6中的相反的槽7'中; 并且当操作节流杆4'时,节流杆4'覆盖锁定杆ll'的拉臂llb,以 防止手指抓住拉臂1 lb而抑制释放操作。
锁定杆ll'具有由后手柄3以使近侧部分lld可绕支撑轴10 转动的方式支撑近侧部分lld的鱼钩形状。在端部lla处形成接 合挡块llc,用于允许弹簧19致动要被装配在槽7'中的端部lla。 通过弹簧引导件20引导弹簧19。
后手柄3绕支撑轴8转动支撑位于锁定杆ll'的前方的节流 杆4',在节流杆4'的一端部4a'的背面4a"上具有装配槽,该背面 4a"面对锁定杆ll'的拉臂llb。当操作(拉)节流杆4'时, 一端 部4a'移动到装配槽与要被背面4a"覆盖的拉臂llb接触的位置。
如上述构造的那样,当操作节流杆4'时,背面4a"覆盖拉臂 lib,这抑止了操作者用手指接触拉臂llb,从而消除了在节流 杆4'的操作过程中错误地释放锁定杆ll'的可能性。
将参考图7详细地说明第三实施例。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
的电动手持式工具的第三实施例,并且特别示出了后手柄3的 支撑部分。第三实施例与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锁定杆ir'具有倒L形状。后手柄3绕支撑轴IO转动支撑锁定 杆ll"的上端(图7中)。节流杆4"形成为L形状,该L形状的水 平部分4c的前部与节流线9连接,L形状的水平部分4c面对倒L 形状的垂直部分(板柄)lie,并且由后手柄3在节流杆4"的拐 角处绕支撑轴8转动支撑节流杆4"。
如上述构造的那样,当操作节流杆4"时,L形状的水平部 分4 c与倒L形状的垂直部分11 e接触,这抑止了操作者接触垂直 部分lie,从而消除了在节流杆4"的操作过程中错误地释放锁定 杆ll"的可能性。
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通过弹簧i9致动锁定杆ir和ir' 来锁定的锁定杆ir和ir'仅仅是实施例。例如,可通过支撑轴 io处的螺旋状扭力弹簧(未示出)致动锁定杆ii'和ir'来提供锁定。
将参考图8至图1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手持式工具的第 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电动手持式工具具有与第 一实施例大 致相同的构造。不同之处在于用节流杆104和锁定臂106代替第 一实施例中的节流杆4。
图9和10分别示出了节流杆104和锁定臂106。节流杆104 具有与第 一 实施例中的节流杆4大致相同的构造。不同之处在 于用突出杆105代替另一端部4b。节流杆104具有从轴8向下(图 9中)延伸到端部4a的延伸部分和从该延伸部分沿后手柄3的转 动轴线AX向工具主体1水平延伸的突出杆105。
在同 一支撑轴8上布置首先向转动轴线AX延伸然后向下弯 曲以接近槽7的锁定臂106。
锁定臂106包括在支撑轴8上的用于节流杆104的两个环
状板106a、从环状板106a沿转动轴线AX延伸然后在图IO中向 下弯曲的两个平行板106b、以及与平行板106b的下端连接的底 板106c。环形板106a将支撑轴8上的节流杆104夹在中间。突出 杆105可以不接触地或可滑动地进入到平^f亍板106b之间的空 间。底板106c容纳要被在图13中向下致动的突出杆105的一端。
通过具有突出杆105的节流杆104向下致动锁定臂106的包 括底板106c的一端,如图14所示,突出杆105将被可释放地装 配在一个槽7中。当操作者释放节流杆104时,如图13所示,锁 定臂106由于被弹簧加载而返回到静止(初始)位置。
图13至图17示出了锁定臂106的操作。图13示出了工具主 体l的停止状态和怠速状态。在该状态下,节流杆104和锁定臂 106位于静止位置,并且仅锁定杆ll (用实线表示)被装配到 相反的槽7'中以锁定后手柄3,也就是说,抑制操作者转动后手 柄3。如果操作者操作锁定杆ll(用双点画线表示),也就是说, 用手指拉锁定杆ll,则可以转动后手柄3。
在图13所示的该状态中,如果操作者通过用手指拉节流杆 104而致动节流杆104 ,则节流杆104的 一端部4a拉节流线9, 而突出杆105的一端在图14中向下推动锁定臂106的一端以将 其装配在一个槽7中。这除了锁定杆11之外锁定了后手柄3。从 而,如图15所示,如果用另 一手指等强制操作锁定杆ll,则锁 定臂106的一端保持在锁定后手柄3的一个槽7中。当操作者释 放节流杆104时,如图13所示,节流杆104和锁定臂106分别返 回到初始位置。
图16示出了突出杆105的一端推动锁定臂106的底板106c, 并且锁定臂106的该端进入到另 一槽7的状态。突出杆105的一 端进入具有间隙的平行板106b之间的空间,使得当释放节流杆 104时,可以从该空间释放突出杆105的一端。
然而,如图15所示,当操作者试图用另 一手指等强制操作锁定杆ll并且试图在图16所示的状态下转动后手柄3时,锁定 臂106的一端保持在一个槽7中,该槽锁定了后手柄3。然后, 如果操作者释放节流杆10 4 ,则仅节流杆10 4返回到初始位置, 而发动机12进入怠速状态。更具体地,如图17所示,通过一个 槽7的壁7a抓住锁定臂106的 一端,这锁定了后手柄3以抑制操 作者转动后手柄3。
即使在该状态下,因为在突出杆105的一端和平行板106b 之间分别留有间隙,所以,可以从平行才反106b之间的空间释放 锁定臂106的一端。
在该状态下(图17),如果操作者设法沿相反的转动方向 转动后手柄3,则因为锁定臂106的弯曲端返回,所以释放锁定 臂106的被抓端,使得锁定臂106的该端也返回到静止位置。
因为第四实施例的电动手持式工具具有与第 一 实施例大致 相同的构造,所以,第四实施例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结合,其中, 不同之处在于用节流杆104和锁定臂106代替第 一 实施例的节 流杆4,其中,与第一实施例类似,锁定臂106的一端被装配到 槽7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利用安装部32将修剪刀刃16可拆卸地安 装到工具主体l。然而,在没有安装部32的情况下,可以使修 剪刀刃16与工具主体1直接连接。
在第四实施例中,因为每个槽7布置在距轴线AX相同的径 向距离处,所以在两个转动位置的锁定臂10 6和锁定杆11之间 共用每个槽7。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利用前手柄和可转动的后手柄执行预定功能 的电动手持式工具。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手持式工具,其包括工具主体(1),其包括用于产生用于进行预定作业的驱动功率的驱动电源(12);前手柄(2),其固定到所述工具主体;后手柄(3),其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源联接的控制杆构件(4,4′,4″,104),该控制杆构件(4,4′,4″,104)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源的输出;支撑装置(5),其用于相对于所述工具主体转动支撑所述后手柄;锁定装置(4b,7,105,106),其设置在所述后手柄和所述工具主体处,用于相对于所述工具主体将所述后手柄锁定在预定转动位置(7)中的一个位置处;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当所述锁定装置锁定所述后手柄时,允许所述控制杆构件控制所述驱动电源的输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控制杆构件致动所述锁定装置,以相对于所述工具主体 锁定所述后手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所述控制杆构件处的长孔(4d)和通过线(9) 与所述驱动电源联接、可滑动地装配到所述长孔中的防脱出构 件(9a),从而当所述锁定装置相对于所述工具主体锁定所述 后手柄时,允许所述控制杆构件控制所述驱动电源的输出。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轴;以及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以预定的角度间隔间隔开、位于所述轴的一端的多个槽 (7),其用于限定多个所述转动位置;以及锁定臂(106),其响应所述控制杆构件,并且可从所述控制杆构件移动以将所述锁定臂(106)的一端部(106c)可释 放地装配在所述槽中的一个槽中。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 突出杆(105)被设置到所述控制杆构件; 所述锁定臂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突出控制杆的空间;以及 当所述锁定臂的所述端部面对所述槽中一个槽时,当通过用所述控制杆构件所致动的所述突出杆的一端(105a)来推所 述锁定臂的所述端部时,所述锁定臂的所述端部被可释放地装 配到所述槽中一个槽中。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锁定杆(11 ),该锁定杆(11 )装配在所述槽中的另一 个槽(7')中,以将所述工具主体锁定在所述转动位置中的一 个位置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装置在所述工具主体和所述后手柄之间绕轴线(AX) 转动支撑所述后手柄,并且所述锁定臂被装配到所述槽中的朝 向所述轴线的一个槽中,而所述锁定杆被装配到所述槽中的朝 向所述轴线的另 一个槽中。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手持式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杆构件包括杆部(4a');所述锁定装置在所述后手柄处包括用于从预定转动位置中 的一个位置释放所述工具主体的释放杆(ll',);以及所述杆部(4')包括从所述杆部向所述释放杆延伸的突出 部(4a", 4c),用于在操作者致动所述杆部的同时,抑制所述 操作者进入到所述突出部和所述释放杆之间的空间。
全文摘要
通过控制杆构件(4)的操作使可转动的后手柄(3)可释放地锁定在期望的转动位置。电动手持式工具包括工具主体(1),其包括用于产生用于进行作业的驱动功率的发动机;前手柄(2),其固定到工具主体上;后手柄,其包括用于控制发动机的输出的与发动机联接的控制杆构件;支撑机构,其用于在工具主体和后手柄之间绕轴线(AX)转动支撑后手柄;锁定机构,其用于响应控制杆构件绕轴线将后手柄锁定在一个转动位置;以及控制机构(4d),其用于在锁定机构锁定后手柄之后,允许控制杆构件控制发动机的输出。
文档编号A01G3/053GK101203129SQ20068002123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3日
发明者佐藤秀次, 小玉久夫 申请人:新大和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