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正的“保鲜植物”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689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真正的“保鲜植物”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真正的"保鲜植物"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直接采集到的天然植物的全部或部分进行化 学加工处理,成为基本保持植物原有形态的、真正具备"保鲜"特 点的观赏工艺品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开始,利用各种干燥方法把自然界中存在 的天然植物,加工制作成为各种观赏工艺品,已经形成一类专门的 行业,这些产品根据其工艺特点被命名为"干燥花"简称"干花"。 我国的干花制作技术起步较晚,到了七十年代才初步形成、第一部 专业论述并被定为高等农业院校教材的《干燥花采集制作原理与技 术》定稿于1993年。
传统的干花工艺加工基本流程为干燥一一化学软化一一定型 ——染色(或保色)。使用这些干花技术制作的植物观赏或工艺品, 共同的特点是限于必须初始进行自然或强制干燥这样的加工处理流 程,不但制成品的形态完全无法与原生植物相比;更因自然吸水等 造成的细菌感染霉变、人工"保色"或染色等人为的颜色也会很快 "退化"失去制作形成的本来"面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理念,制作真正意义的保鲜 植物观赏工艺品,并提供其具体的加工制作的方法,使得制成品可 以与自然界真正的植物比美,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措施如下
把采集到的天然或人工栽培的植物,根据成品的需要选取可资利用的部分进行初始的剪切成型;再浸泡在合理配方的膨化液中进 行膨爭〉处理;在浸泡对应颜色的染色溶液对膨化的植物进行染色处 理后,有些品种还要人为控制对不够自然的染色进行筒单的脱色处 理;然后根据不同品种合理配方防腐液进行防腐处理;最后甩干多 余的水分(溶液)自然凉干。以上的部分工序可能根据植物的结构 特点改变先后顺序。 一些经过筒单的浸泡处理后能够大致恢复本来 形体的、已经干枯的植物,也可以利用本技术进行加工处理。
本发明完全脱离了背景技术先行干燥处理后处理造型的加工技 术,反其道而行之,利用膨化液进行膨;^处理的特性,直接改变植 物内部水分子的结构的同时,对植物的细胞结构也起到定型的效果, 经过处理的植物内部因基本保存了化学调质的"水分",所以不存在 干花技术处理后的形变,也就无须后续的所谓"整形"处理,使得 加工后的植物更接近于原始的形态。
为增强成品的观赏效果、改善前期化学处理工艺造成的色泽变 化,需要采用染色处理;因为植物的生态结构各不相同,有时候染 色处理后颜色不够自然,这就需要对一些染色后的植物人为控制进 行筒单脱色处理。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本发明克服了干花工艺脆弱、怕潮湿、易 霉变等缺陷,制成的保鲜植物色彩靓丽,不但饱含"水分"且完全 不怕潮湿,在大气湿度比较高的时候,叶面甚至呈现湿润的现象, 换而言之就象活的植物一样吸收大自然的水分,呈现无限的生机。
以下结合两个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把采集到的天然毛竹去掉根部剪掉干枯的枝叶疏松地捆扎成 束;依次投入配置好膨化液的膨化池中浸泡两至四小时;然后取出 膨松后的半成品控干表面残存的药液,清水清洗后甩干多余的水分; 投入比需要色泽略深的染色溶液池中染色二至三分钟后放入低浓度 脱色制剂的脱色池中进行緩慢的脱色处理;观察脱色到与自然颜色 接近的时候取出,清洗甩干后放入防腐液中进行四小时的防腐处理; 最后控干多余的溶液拆捆摊开平放自然凉干。
棕榈树叶
把采集到的棕榈树叶整枝按顺序——投入配置好膨化液的膨化 池中,注意不要压实叶片之间保留足够的空隙浸泡四小时;取出膨 松定型的枝叶控干残液清洗甩干后投入比需要色泽略深的染色溶 液池中染色五至十分钟;清洗甩干后再经五小时的防腐处理;最后 控干多余的溶液后摊开间隔悬挂自然凉干。
椰子树叶的加工处理过程与棕榈树叶基本相同,这些树叶是为 制作大型室内景观工艺品"保鲜树"配套制作的,有关整体制造的 介绍详见同步申报的发明专利《配套保鲜植物技术制造的"保鲜 树"》。
权利要求
1. 一种真正的“保鲜植物”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可以处理已经干枯植物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对原生植物剪切成型后浸泡膨化液膨松处理;染色处理及可选的脱色处理;浸泡防腐液进行防腐处理后自然凉干。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真正的"保鲜植物"膨松处理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利用膨化液改变植物内部水分子的结构、定型植物细 胞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真正的"保鲜植物"染色处理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浸泡染色溶剂及可选的后期脱色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正的“保鲜植物”及其制作方法。采用全新的原生植物加工理念,制作真正意义的保鲜植物观赏工艺品,并提供其具体的加工制作的方法。本技术抛弃了传统的“干花工艺”干燥保存的方式,使用了真正意义的“保鲜”工艺制成的保鲜植物观赏工艺品可以与自然界真正的植物比美,做到以假乱真的效果经独创的化学工艺流程处理的植物,甚至可以跟活的植物一样吸收大自然的水分,呈现无限的生机。
文档编号A01N3/00GK101518227SQ200810080979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9日
发明者谢富有 申请人:谢富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