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竹的组培快繁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00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酒竹的组培快繁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背景技术
酒竹(Oxytenanthera braunii)是竹亚科锐药属竹种,原产非洲东部中高山地区 (Liese, 1992)。秆丛生,高6 10m,直径4 9cm,地下茎为复轴型,不具鞭;秆圆筒形,着 枝一侧不具纵沟;节间长25 45cm,秆每节分枝5 9枚或更多枚,具次级枝;秆同一节上 具明显区别于其他分枝的主枝1 2枚。酒竹在新竹(笋的高生长)形成过程中,新竹杆 在砍梢后的前几天就开始在砍梢伤口分泌出酒精含量较高的伤流液,作为重要的生活和经 济竹种,这种自然分泌和发酵的液体(未有任何人工添加成分),其口感甜酸可口,分泌时 间可持续一个月左右(28d),每棵竹子合计可产酒30kg,按每亩每年50棵竹子用于产酒计 算,亩产酒量可达1500kg/a,这种竹子分泌的天然酒,经2-3d的自然发酵,酒精度可达二十 度,是一种上等饮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虽然原产地农民把酒竹当作一种固定生活收入而进行劳作,但是,由于该竹种分 布在非洲东部山区,分布地原始、偏僻,交通不便利,且分布面积小,生产、经营几乎都处于 原始状态,因此,世界上目前对酒竹研究、开发和利用尚处于起始阶段。同时,由于人们多年 滥挖乱采及其生殖机制和微生境需求的某些限制,酒竹适生的分布地区和数量不多,难以 满足工业领域的需要。因此,为了保护酒竹种质资源,同时满足对其日益增大的需求量,通 过现代生物技术,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来进行无性繁殖,是大量繁殖酒竹的最可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酒竹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方法的步骤如下1)外植体的选取与处理选1-2年生的幼枝,将包裹于竹节上的叶仔细剥除,优选 完整的、刚要萌发新芽的竹节或顶芽作为培养材料,经洗洁精和自来水洗净,置流水下冲洗 30分钟后,置于75%酒精中处理30秒,然后在经0. 的升汞(Hgcl)消毒8分钟后用无菌 水冲洗5次,切去外植体变色的部分,接种于培养基中。2)诱导培养选择0. 5MS+4BA+NAA为诱导培养基,将所选取的芽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中。3)增殖培养诱导培养7天后,将生长于诱导培养基上外植体转接于 0. 5MS+4BA+KT 上进行培养;7 天后转入 0. 5MS+2NAA+1. 5IBA 或 0. 5MS+2NAA+3IBA+3BA 中继 续培养7天。4)生根培养选择0. 5MS+IBA为生根培养基;5)移栽将已生根的植株取出,移栽到珍珠岩泥炭土(1 1)混合的基质上。本发明的优点(1)酒竹的快繁和生产可以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不受季节、气 候条件与土壤等因素的制约,可排除病虫害的侵袭和农药残留量的困扰,严格控制酒竹的质量;(2)个体差异小,生产周期短,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少,能节省人力、物力等,便于工厂 化生产;(3)利用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芽变或人工诱变,或进行脱毒,培育新品种,提高 酒竹品质;(4)保存酒竹种质资源;(5)通过组织培养酒竹快速获得新生植株,以减少对自 然资源的破坏。该技术解决了酒竹快速繁殖及其稳定生根的重要技术环节,达到了繁殖系 数高速度快,技术稳定,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具体实现方式酒竹的组培快繁技术,包括外植体的选取与处理,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 培养,移栽等步骤,具体地,选取完整的、刚要萌发新芽的竹节或顶芽为培养材料,选择 0. 5MS+4BA+NAA为诱导培养基,选择1/2MS+IBA为生根培养基。诱导培养,在0. 5MS+4BA+NAA的培养基中,培养7天后有新芽发出,无愈伤组织,把 新芽接种于不同的诱导培养基(1)0. 5MS+4BA+KT(2)0. 5MS+2NAA+1. 5IBA(3)0. 5MS+2NAA+3I BA+3BA。半个月后结果如下三种培养基中均有芽冒出;(1)植株叶片普遍偏黄,芽的生长速 度缓慢;(2)、(3)植株健壮,色绿;(2)中叶柄基部膨大,有数个颗粒状突起;(3)中叶柄基 部有2-5个小芽,小芽淡黄或绿色。由此可见,诱导培养以(2)、(3)为宜。采用上述措施的本发明,用于酒竹丛生芽诱导和生长,壮苗生根两个关键阶段的 组织培养,可适用于酒竹的组培快繁。使酒竹这一濒危植物实现工厂化快速育苗,更有效 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成为可能,在使用中将酒竹的芽接种在本发明上,30-45天大部分可诱导 形成丛生芽,一般诱导率可达75-90 %。在此基础上继续继代培养,丛生芽可大量增殖,25 天继代一次的增殖倍数平均为3. 3。把继代后的丛生芽转移到本发明提供的生根培养基中 25-45天可大量发根,出根率在80%左右,45天可出瓶炼苗。上述技术中,可优选完整的芽为培养材料,经洗洁精和自来水洗净,置流水下冲洗 30分钟后,置于75%酒精中处理30秒,然后在经0. 的升汞(HgCl)消毒8分钟后用无菌 水冲洗,切去外植体变色的部分,接种于培养基中。上述技术中诱导、增殖和生根步骤的PH值均为5. 8,培养温度25°C,每天光照16 小时,光照强度2300LX。本发明的优异性体现在提供了酒竹的植物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摸索出了 快速繁殖及其稳定生根等重要环节的关键性技术,一个外植体一年就可克隆繁殖出数万株 后代,为该植物的商品化生产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生产技术路线,实现了酒竹的工业化 生产目的。实施例1选2年生的幼枝,将包裹于竹节上的叶仔细剥除,优选完整的、刚要萌发新芽作为 培养材料,经洗洁精和自来水洗净,置流水下冲洗30分钟后,置于75%酒精中处理30秒,然 后在经0. 的升汞(Hgcl)消毒8分钟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切去外植体变色的部分,接种 于培养基中。选择0.5MS+4BA+NAA为诱导培养基,将所选取的芽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中。诱 导培养7天后,将生长于诱导培养基上外植体转接于0. 5MS+4BA+KT上进行培养;再过7天后转入0. 5MS+2NAA+1. 5IBA中,继续培养7天。再转入0. 5MS+IBA培养基 中,进行生根培养,在3-4星期内可得到新根。然后,将已生根的植株取出,移栽到珍珠岩 泥炭土(1 1)混合的基质上,进行育苗。
权利要求
一种酒竹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的步骤如下1)外植体的选取与处理选1 2年生的幼枝,将包裹于竹节上的叶仔细剥除,优选完整、刚要萌发新芽的竹节或顶芽作为培养材料,经洗洁精和自来水洗净,置流水下冲洗30分钟后,置于75%酒精中处理30秒,然后再经0.1%的升汞(Hgcl)消毒8分钟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切去外植体变色部分,接种于培养基中。2)诱导培养选择0.5MS+4BA+NAA为诱导培养基,将所选取的芽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中。3)增殖培养诱导培养7天后,将生长于诱导培养基上外植体转接于0.5MS+4BA+KT上进行继代培养;7天后转入0.5MS+2NAA+1.5IBA或0.5MS+2NAA+3IBA+3BA中继续培养7天。4)生根培养选择0.5MS+IBA为生根培养基;5)移栽将已生根的植株取出,移栽到珍珠岩∶泥炭土(1∶1)混合的基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酒竹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选择 0. 5MS+4BA+NAA为诱导培养基,培养7天后有新芽发出。将所选取的芽接种于上述培养基 中诱导、增殖、生根步骤培养基的PH值均为5.8,培养温度251 士 1,每天光照时间16时, 光照强度2300L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酒竹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将生长于 诱导培养基上外植体转接于0. 5MS+4BA+KT上进行培养7天后新芽数量增加为2_3个一周 后,转入0. 5MS+2NAA+1. 5IBA或0. 5MS+2NAA+3IBA+3BA中继续培养7天,新芽数目进一步增 加,可见外植体上有2-5个新芽出现,随培养时间增加,芽的数目增加。将长有数个芽的外 植体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按芽的个数用解剖刀分开,分置于上述连续培养基不同的培养容 器中培养,在10-20天内,各培养容器内的芽可再生出一至数个新芽,达到了增殖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酒竹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选择 0. 5MS+IBA为生根培养基,并在培养基中加入0. 5%的活性炭将连续培养中的植株转入 生根培养基中。转入后在黑暗条件下培养1-2天后转到光下培养10-15天可诱导形成根。 30-45天可形成发达的根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酒竹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将已生根 的植株取出,移栽到珍珠岩泥炭土(1 1)混合的基质上将已经生根的植株置于自然环 境下4-5天后,打开瓶盖,置放4-5天后取出,用清水洗净根部的琼脂。栽培于珍珠岩泥 炭土(1 1)混合的基质中。一个月后可栽培于大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酒竹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包括外植体的选取与处理,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移栽等步骤。本发明以MS培养基为基础,加入了辅助剂活性炭、6-苄基腺嘌呤、6-糠氨基嘌呤、萘乙酸,用于酒竹丛生芽诱导生长,壮苗生根两个关键阶段的组织培养。该技术解决了酒竹快速繁殖及其稳定生根的重要技术环节,达到了繁殖系数高、技术稳定、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
文档编号A01H4/00GK101933457SQ20091009996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9日
发明者吴良如, 李伟成, 王树东, 钟哲科 申请人: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