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马氏珠母贝的制种方法

文档序号:316131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养殖马氏珠母贝的制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马氏珠母贝的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是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的主要经济贝类之一。养殖马氏珠母贝主要目的是培育海水珍珠。在我国利用马氏珠母贝培育的珍珠素有"南珠"之称,因其细腻器重、玉润珠园、瑰丽多彩和光泽经久而驰名中外。
1965年,我国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取得成功。至今,马氏珠母贝已有40多年人工养殖的历史。由于长期的近亲繁殖等原因,已出现性早熟,贝体变小等严重问题;不少海区养殖密度过大,养殖环境恶化,导致我省的海水珍珠质量出现明显滑坡,严重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培育适合我国海区养殖马氏珠母贝优良品种显得十分重要。
在制定育种计划前,应该确立合适的选育目标。养殖马氏珍珠贝目的是培育人工珍珠。人工珍珠培育是将小片贝的外套膜切成小片,再将外套膜小片和珠核移植到育珠贝体内。评价人工有核珍珠质量因素主要包括珍珠层厚度、珍珠光泽、大小和颜色等,其中珍珠层厚度、大小和颜色与育珠贝的壳重和小片贝的壳色存在一种明显正相关性。例如,Wada等(1996)报道了利用马氏珠母贝白壳色品系作为外套膜小片供体可培育出高质量的白色珍珠。因此,在制定科学的育种计划时育珠母贝的壳色和壳重量指数应作为选育指标。
在贝类壳色研究方面,我国科研工作者结合壳色和生长性状对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 ha皿ai、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禾口菲律宾始仔Ruditapesphili卯inarum进行定向选育,已经培育了同时具有明显壳色和经济性状的新品系。例如,张国范等(2005)培育的"中科红海湾扇贝",95%以上的子代个体为桔红壳色,成活率提高15-20%,生长提高10-15%,出肉率增加10%以上,壳厚也明显增加。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的壳色包括褐色、棕色、红色、黄色和白色,其中黄色和白色个体的比例较少。目前,尚未见结合马氏珠母贝壳色和群体选育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养殖马氏珠母贝的制种方法,从野生或养殖群体选出金黄壳色特征明显的个体为亲本进行群交建立基础群体;按照壳色和壳重量指数性状对基础群体进行群体选育;经过3-5代选择后,选群金黄壳色个体比例能达到95% ,壳重量指数提高20 %以上,该品系同时具有明显金黄壳色和壳重量指数性状特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养殖马氏珠母贝的制种方法,它依次包括下列步骤(l)基础群体构建从野生或养殖群体挑选金黄壳色特征明显的个体为亲本,进行群交建立基础群体;(2)群体选择按照壳色和壳重量指数性状对基础群体进行选育。
所述(1)中的基础群体构建,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a亲本选择和促熟 从不同地方的野生或养殖群体挑选金黄壳色特征明显、性腺饱满个体,1. 0-2. 0龄,壳长6. 0-7. 0cm。于室内促熟5-7天,每天换水一次,投喂充足饵料,促进性腺进一步发育成生理成熟状态。促熟期间,水温23-25°C ,盐度30°;。
b诱导配子排放和授精 采用阴干和流水方式诱导亲本排放配子,将雌雄配子分别置于盛有过滤海水的塑料桶内。 c将获得的雌雄配子以群交方式进行人工授精。
d按照常规技术进行孵化和后期培育。
(2)群体选择从基础群体挑选具有明显金黄壳色特征性状,而且壳重量指数大于群体均值15_20%的个体作为亲本,选择强度为7-10%。按照上述(1)的方法进行亲本选择和促熟、诱导配子排放、人工授精和幼体培育。经过3-5代选择后,选群金黄壳色个体比例能达到95 % ,壳重量指数提高20 %以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本发明可以培育同时具有明显金黄壳色和壳重量指数性状特征的马氏珠母贝品系,方法简便可行,能明显提高珍珠质量,能实现产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地点湛江乌石湛海虾苗场,时间2005年4月,从湛江流沙港和后洪海区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挑选150个金黄壳色个体,1. 5-2. 0龄,养殖群体平均壳长6. 35± 1. 12cm。室内促熟培育,每天换水一次,投喂充足小球藻和扁藻。经过7天后亲本发育至成生理成熟状态。促熟期间,水温24°C ,盐度30%。。经过阴干20min后亲本排放配子,将雌雄配子用300目筛绢过滤,分别放入30L塑料桶内,同时加入20L海水,然后向盛有雌配子的桶内加入少量的混合精子,充分搅匀进行人工授精。按照常规技术进行受精卵孵化和后期培育。养成期间(1.0龄),群体金黄壳色比例达到90%。
实施例2 地点湛江徐闻广东岸华集团有限公司,时间2008年3月,按照壳色和壳重量指数目标对育种群体进行第3代群体选择。从金黄壳色选系F2随机取样1000个具有明显金黄壳色特征个体,1. 2龄,按照壳色挑选80个个体作为亲本,选系F2平均壳重量指数为19.63士2.61,亲本平均壳重量指数为21. 12±1.34。室内促熟培育,每天换水一次,投喂充足小球藻和扁藻。经过7天后亲本发育至成生理成熟状态。促熟期间,水温25t:,盐度30%。。经过阴干20min后亲本排放配子,将雌雄配子用300目筛绢过滤,分别放入30L塑料桶内,同时加入20L海水,然后向盛有雌配子的桶内加入少量的混合精子,充分搅匀进行人工授精。按照常规技术进行受精卵孵化和后期培育。养殖期间(1.3龄),选系^金黄壳色纯度达到96%,壳重量指数为20. 78±3. 21,比对照组提高了 21.2%。
权利要求
一种养殖马氏珠母贝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野生或养殖群体金黄壳色个体群交建立基础群体,并对该基础群体进行选择,获得同时具有金黄壳色和壳重量指数性状特征的马氏珠母贝新品系,可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基础群体构建a亲本选择和促熟从不同地方的野生或养殖群体挑选金黄壳色特征明显个体为亲本,1.0-2.0龄,壳长6.0-7.0cm。室内促熟5-7天,每天换水一次,投喂充足饵料,促进性腺进一步发育成生理成熟状态。促熟期间,水温23-25℃,盐度30‰;b诱导配子排放和授精采用阴干和流水方式诱导亲本排放配子,将雌雄配子分别置于盛有过滤海水的塑料桶内;c将获得的雌雄配子以群交方式进行人工授精;d按照常规技术进行孵化和后期培育;(2)群体选择从基础群体挑选具有明显金黄壳色特征性状,而且壳重量指数大于群体均值15-20%的个体作为亲本,选择强度为7-10%。经过3-5代选育后,可培育同时具有金黄壳色和壳重量指数特征的新品系。
全文摘要
一种养殖马氏珠母贝的制种方法,从野生或养殖群体选出金黄壳色特征明显的个体为亲本进行群交建立基础群体;按照壳色和壳重量指数性状对基础群体进行群体选择;经过3-5代选择后,选群中金黄壳色个体比例能达到95%,壳重量指数提高20%以上。本发明利用野生或养殖群体金黄壳色个体为亲本培育具有明显壳色和壳重量指数性状的马氏珠母贝新品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实现产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720691SQ20091019433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
发明者刘志刚, 杜晓东, 梁飞龙, 王庆恒, 符韶, 邓岳文 申请人:广东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