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菇菌袋地下室夏季保存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58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平菇菌袋地下室夏季保存法的制作方法
一种平菇菌袋地下室夏季保存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菌袋保存法,特别是一种平菇菌袋地下室夏季保存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菇农早秋及时栽培平菇,避免夏季制作菌袋受高温影响和杂菌感染的损失,使人们及时吃上鲜嫩的平菇,使菇农明显增加效益而研制的春末夏初发菌的菌袋地下室夏季保存法。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当春末夏季即将来临时,气温逐渐升高至20°C以上,这时将准备好的各种原料棉籽壳、玉米芯粗粉、草粉、锯木屑等,按常规方法拌料,发酵,装袋,接种发菌,待菌丝布满菌袋后3-5天即可将其搬入地下室内排放越夏。首先将地下室内清除干挣用5%的石灰水喷撒消毒后,再将发好的平菇菌袋按顺序排放于地下室内,每层菌袋的距离应相隔2-5厘米的空隙,以防菌袋之间相靠产生热量伤害菌丝体,然后再用河沙或细沙土填实覆盖。当菌袋排完后用河沙或细沙土覆盖后即用冷水喷撒一遍保持湿润。立秋后气温降至25°C以下时,即可将地下室内的平菇菌袋扒出,放在出菇场内常规管理出菇。使用本方法保持平菇菌袋越夏,可以及时在早秋进行管理出菇供应市场,利润高, 效益显著,菇农收入明显增加。
实施例当春末夏季即将来临时,气温逐渐升高至20°C以上,这时将准备好的各种原料棉籽壳、玉米芯粗粉、草粉、锯木屑等,按常规方法拌料,发酵,装袋,接种发菌,待菌丝布满菌袋后3-5天,即可将其搬入地下室内排放越夏。首先将地下室内清除干挣,用5 %的石灰水喷撒消毒后,再将发好的平菇菌袋按顺序排放于地下室内,每层菌袋的距离相隔3厘米的空隙,以防菌袋之间相靠,产生热量伤害菌丝体,然后再用河沙或细沙土填实覆盖。即用冷水喷撒一遍保持湿润。立秋后气温降至25°C以下时,将地下室内的平菇菌袋扒出,放在出菇场内常规管理出菇。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菇菌袋地下室夏季保存法,其特征在于当春末夏初气温逐渐升高至20°c以上,将准备好的各种原料棉子壳、玉米芯粗粉、草粉、锯木屑等,按常规方法拌料、发酵、装袋、接种发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首先将地下室喷撒消毒后,将发好的平菇菌袋按顺序排放于地下室内,每层菌袋的距离相隔2-5厘米的空隙,然后用河沙或细沙土填实。
3.当菌袋排完后,用河沙或细沙土覆盖,即用冷水喷撒,保持湿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秋后气温降至25°C以下时,将平菇菌袋扒出管理出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菇菌袋地下室夏季保存法,当夏季来临气温升至20℃时,将准备好的原料按常规方法拌料、装袋、接种、发菌后,搬入地下室内排放,用细沙或细土覆盖后用冷水喷撒,至立秋后扒出管理出菇,使用本方法可以在早秋出菇,可以在早秋出菇及早供应市场增加菇农收入,利润高,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A01F25/00GK102428826SQ20101029539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
发明者孙飞 申请人:孙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