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低温包埋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500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低温包埋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生物肥料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低温包埋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制粒技术将微生物产品制成颗粒产品,具有提高产品保存性、贮藏性和运输性等多种优点,便于生产中的使用和流通。但是,传统的制粒工艺在制粒和干燥过程中对微生物活力造成较大损伤,会大幅降低微生物制品的使用效果。因此,研发高效保持微生物活力的制粒技术对微生物制品的生产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微生物种类不同对制粒温度的耐受力有所差异,例如,乳酸杆菌比较脆弱,承受逆境环境的能力差,而芽孢杆菌类抗性相对较强,酵母等微生物的耐受力常常介于其间。但传统制粒的高温都会对其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在复合微生物制粒时,由于不同微生物对环境的耐受力不同,导致活力下降程度有所差异,制粒后的产品往往难以保持原有的配伍比例和功能互补性,大幅降低使用效果,无法达成既定的制粒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低温包埋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由复合菌种、包埋剂和粘合粉组成,其特征在于复合微生物肥料由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包埋剂和粘合粉组成,通过包埋剂包埋后低温制粒并干燥,即得复合微生物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为 50% -70%,包埋剂为25% -45% ;粘合粉占肥料总量的为3_8% ;其中在8_20°C的低温制粒,在10-20°C的低温干燥;所述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是为产朊假丝酵母、乳酸链球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共同培养物与慢生大豆根瘤菌、生脂固氮螺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圆褐固氮菌的单一培养液复合而成。所述包埋剂按重量辈分比计,2-3%的海藻酸钠、0.5-1%的淀粉、1-2%的明胶,余量为水。所述粘合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饲料粘合剂。复合微生物肥料的低温包埋制备方法1)将产朊假丝酵母、乳酸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共同发酵培养至总菌数达到109个/mL以上,再与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慢生大豆根瘤菌、生脂固氮螺菌、 沼泽红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圆褐固氮菌混合得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 混合比例为共同发酵物占40%,每单一培养细菌分别占10% ;2)配制包埋剂,将2-3 %的海藻酸钠、0. 5-1 %的淀粉、1_2 %的明胶,溶于水中制成混合溶液,高压灭菌。3)按重量百分比计,取50% -70%步骤1)培养后的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 25% -45%步骤幻的包埋剂和3-8%的粘合粉进行混合包埋,而后在8-20°C下制粒,制粒后于10-20°C干燥,即得到复合微生物肥料。所述步骤幻制粒所得包埋颗粒的粒径为2_3mm。上述菌株均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产朊假丝酵母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20060 ;乳酸链球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10653 ;嗜酸乳杆菌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CICC6005 ;枯草芽孢杆菌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CICC20037 ;慢生大豆根瘤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15402 ;生脂固氮螺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10481 ;沼泽红假单孢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10649 ; 巨大芽孢杆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02991 ;胶质芽孢杆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02983 ;圆褐固氮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10098。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采用低温制粒技术和干燥技术完成制粒,实现了低温制粒、低温干燥,确保了复合微生物肥料具有原本的功能。2.本发明肥料通过在干燥状态下制得,进而可保持微生物的活性达90%以上,并且保质期达18个月以上。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由复合微生物发酵物、包埋剂和粘合粉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复合微生物发酵物为50%,包埋剂为45% ;粘合粉占肥料总量的为5%。制备方法1)将产朊假丝酵母、乳酸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常规方法分别进行活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而后将活化后的产朊假丝酵母、乳酸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按体积比1 :1:1: 1混合,而后将混合后菌种按照重量百分比4%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复合培养,在30°C下,发酵培养70h,发酵物pH值为4. 5-7. 5,至总菌数达到109个/mL以上;其中液体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2%,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膏 0.5%,余量为蒸馏水,按常规方法将慢生大豆根瘤菌、生脂固氮螺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圆褐固氮菌分别于各自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7池,分别扩大培养至微生物数量达到108个/mL以上,即活化至处于对数生长期。2)将共同发酵培养至总菌数达到109个/mL以上的产朊假丝酵母、乳酸链球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培养物,与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慢生大豆根瘤菌、生脂固氮螺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圆褐固氮菌混合得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混合比例为共同发酵物占40%,单一培养细菌分别占10%。上述菌株均可分别按照常规方法培养,本实施例给出的知识众多培养条件中的一种,分别为
产朊假丝酵母的培养基马铃薯浸粉3g,葡萄糖20g,琼脂粉15g,蒸馏水加至 IOOOmL, 121°C高压灭菌20分钟。产朊假丝酵母增殖培养条件培养Μ_4 ι。乳酸链球菌的培养基葡萄糖2%,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膏0.5%,磷酸氢二钾0. 2 %,乙酸钠0. 5 %,柠檬酸铵0. 2 %,硫酸镁0. 058 %,硫酸锰0. 025 %,琼脂 1. 5-2%, pH6. 5。121°C高压灭菌20分钟。乳酸链球菌增殖培养条件30°C培养48-7 。嗜酸乳杆菌的培养基葡萄糖2%,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膏0.5%,磷酸氢二钾0. 2 %,乙酸钠0. 5 %,柠檬酸铵0. 2 %,硫酸镁0. 058 %,硫酸锰0. 025 %,琼脂 1. 5-2%, pH6. 5。121°C高压灭菌20分钟。嗜酸乳杆菌增殖培养条件37°C培养48-72h0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基蛋白胨10g,琼脂20g,氯化钠5g,肉浸粉10g,水加至 IOOOmL, ρΗ7· 2。121°C高压灭菌20分钟。枯草芽孢杆菌增殖培养条件30°C培养48-72h0慢生大豆根瘤菌的培养基甘露醇10g、K2HP040. 5g、酵母粉0. 4g、 MgS04 · 7H200. 2g、NaClO. lg、CaCl2 · 6H200. lg、蒸馏水 1000mL、pH6. 8-7. 0。121°C高压灭菌20分钟。慢生大豆根瘤菌增殖培养条件培养48-7 。生脂固氮螺菌的培养基蔗糖10g,K2HPO4O. 5g,NaClO. lg,酵母膏lg,柠檬酸铁 (1 % ) ImL, CaSO4O. 2g, MgSO4 · 7H200. 2g, MnSO4 (1 % ) ImL, NaMoO4 (1 % ) ImL,硼酸(1 % ) ImL, 蒸馏水1000mL,pH6. 8-7. 0 ; 121°C高压灭菌20分钟。生脂固氮螺菌增殖培养条件在25_30°C 条件下,培养48-7 。嗜沼泽红假单孢菌的培养基酵母粉0. 3%,蛋白胨0. 3%,硫酸镁0. 05%,氯化钙 0. 03%,蒸馏水lOOOmL,pH6. 8-7. 0 ;121°C高压灭菌20分钟。嗜沼泽红假单孢菌增殖培养条件在30°C条件下,培养72-%h。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基蛋白胨0. 5%,牛肉膏0. 3%,氯化钠0. 5%,蒸馏水 IOOOmL, pH7. 0 ;121°C高压灭菌20分钟。巨大芽孢杆菌增殖培养条件在30°C条件下,培养 24-48h0胶质芽孢杆菌培养基蔗糖IOg,酵母膏 0. 2g,(NH4) SO4O. 5g,MgSO4O. lg, KC10. lg, Na2HPO4O. lg, CaCO3L 0g,蒸馏水IOOOmL, ρΗ7· 0。121°C高压灭菌20分钟;增殖培养条件在 32-36 °C条件下,培养20-40h。圆褐固氮菌培养基葡萄糖10g, KH2PO4O. 2g,MgSO4 · 7Η200· 2g,NaClO. 2g, CaSO4 · 7Η200· 2g, CaC035. Og,蒸馏水 IOOOmL, ρΗ7· 0-7. 2,113°C灭菌 30 分钟。增殖培养条件在条件下,培养Μ-4 ι。上述菌株均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并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进行各自培养,其产朊假丝酵母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 ACCC20060 ;乳酸链球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10653 ;嗜酸乳杆菌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CICC6005 ;枯草芽孢杆菌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CICC20037 ;慢生大豆根瘤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15402 ;生脂固氮螺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10481 ;沼泽红假单孢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10649;巨大芽孢杆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02991 ;胶质芽孢杆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983 ;圆褐固氮菌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编号为ACCC10098。3)配制包埋剂,将3%的海藻酸钠、0.5%的淀粉、的明胶,溶于水中制成混合溶液,高压灭菌。粘合粉为小麦谷朊粉。4)按重量百分比计,取50%步骤幻培养后的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45%步骤3) 的包埋剂和5%的粘合粉进行混合包埋。将步骤幻复合微生物发酵液加入到步骤幻的包埋剂中,充分混勻,并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到浓度为0. 2mol/L的氯化钙溶液中,得到微生物肥料颗粒,再与粘合剂混合后在8°C下制粒,制粒后于10°C干燥,即得到粒径为2-3mm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按照平板计数法,检测制得复合微生物肥料存储l-520d中各细菌活性检验结果, 参见表1。表1贮藏时间对复合微生物肥料活菌总数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由复合菌种、包埋剂和粘合粉组成,其特征在于复合微生物肥料由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包埋剂和粘合粉组成,通过包埋剂包埋后低温制粒并干燥,即得复合微生物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为50% "70%, 包埋剂为25% -45%;粘合粉占肥料总量的为3-8%;其中在8-20°C的低温制粒,在10-20°C 的低温干燥;所述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是为产朊假丝酵母、乳酸链球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共同培养物与慢生大豆根瘤菌、生脂固氮螺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圆褐固氮菌的单一培养液复合而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埋剂按重量百分比计, 2-3%的海藻酸钠、0. 5-1 %的淀粉、1-2%的明胶,余量为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将产朊假丝酵母、乳酸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共同发酵培养至总菌数达到109个/mL 以上,再与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慢生大豆根瘤菌、生脂固氮螺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圆褐固氮菌混合得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混合比例为共同发酵物占40%,每单一培养细菌分别占10%。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微生物肥料的低温包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产朊假丝酵母、乳酸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共同发酵培养至总菌数达到109个/mL以上,再与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慢生大豆根瘤菌、生脂固氮螺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圆褐固氮菌混合得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混合比例为共同发酵物占40%,每单一培养细菌分别占10% ;2)配制包埋剂,将2-3%的海藻酸钠、0. 5-1 %的淀粉、1-2 %的明胶,溶于水中制成混合溶液,高压灭菌。3)按重量百分比计,取50%-70%步骤1)培养后的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25% -45% 步骤幻的包埋剂和3-8%的粘合粉进行混合包埋,而后在8-20°C下制粒,制粒后于10-20°C 干燥,即得到复合微生物肥料。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低温包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3)制粒所得包埋颗粒的粒径为2-3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生物肥料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低温包埋生产方法。复合微生物肥料由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包埋剂和粘合粉组成,并通过包埋在低温质粒并干燥,即得复合微生物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为50%-70%,包埋剂为25%-45%;粘合粉占肥料总量的为3-8%;其中在8-20℃的低温制粒,在10-20℃的低温干燥;所述复合微生物的发酵物是产朊假丝酵母、乳酸链球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共同培养物与慢生大豆根瘤菌、生脂固氮螺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的单一培养液复合而成。本发明肥料通过在干燥状态下制得,进而可保持微生物的活性达90%以上,并且保质期达18个月以上。
文档编号C05F11/08GK102153381SQ201010590278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单立秋, 孙艳娇, 宋良敏, 张 焕, 徐斌龙, 潘秀东, 王守峰, 白子金, 贾卿, 赵宪娟, 邢超, 邢迪, 郐永琳, 陈思, 高林 申请人:沈阳科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