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

文档序号:115677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技术,特别是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属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淡水资源匮乏、盐渍化土地难于治理的地区,施肥效益低下,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较低。土壤受旱、薄、盐碱和次生盐渍化多重因素制约,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在华北低平原环渤海地区,土壤普遍缺氮、少磷、钾不足。实行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冬小麦生育期从当年10月初种植开始至翌年6月上旬收获止,历时近250d左右。特别是越冬期, 历时近4个月,这一时期,北方普遍干旱少雨,地下水埋深浅的低平原盐碱地区在春季来临时容易土壤返盐。淡水资源的紧缺使得这类地区大部分耕地不能灌溉,而冬小麦对水、肥需求量又比较大,多次追肥增加施肥成本和劳动强度,并且,旱地土壤中肥料的运移及作物吸收比水浇地困难,追肥的效果及效益相对降低。所以,低平原旱作盐碱地区施肥既要充分利用降雨条件,又要尽量减少扰动耕地,避免土壤跑墒,降低土壤返盐。其次,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基本普及,畜牧业、养殖业趋于集约化,有机肥已经成为紧缺资源,不能满足大面积农作物的需求。用化肥取代有机肥提供作物营养是广大农户普遍采取的措施。但是, 当前的施肥现状并不科学合理,一是施肥种类盲目,对不同地块不同作物施肥缺少针对性, 在冬小麦播种前施用的基肥普遍是复混肥或专用肥,这些肥料主要成分均为配比不完全相同的氮、磷、钾三要素。经多年试验发现,在旱作盐碱地区施用钾肥对冬小麦增产效果并不显著,而且增加了春季土壤中盐分的离子成份。二是施肥量混乱,普遍存在过量施肥或施肥不足的现象,施肥不足造成减产,过量施肥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加大了次生盐渍化的潜在威胁。三是施肥方式单一,对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大都采用1次基肥加2-4次追肥。基肥是在冬小麦播种时施用复混肥或者包含氮、磷、钾三要素的专用肥,而后在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追施氮肥。追肥次数一般为,在冬小麦季的返青期和拔节期追1-2次,夏玉米季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1-2次。施肥方式多为手工撒施。由于旱作区不灌溉,撒施在地表的肥料很容易在转化过程中挥发损失,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容易引起大气污染问题。并且, 频繁施肥作业,费时、费力,劳动成本增加。现代耕作迫切需要简化整地与施肥等农事操作, 以减少劳动频度和强度,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鉴于此,研究旱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精确施肥的方法与技术,对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节省劳力、节约资源的同时兼顾环境持续友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克服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有针对性地高效补充不同作物营养且易于实施、节约成本和资源并兼顾保护环境的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的施肥方法。本发明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3一种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它按如下步骤进行 a.冬小麦季施肥冬小麦季施肥用氮肥和磷肥,施肥量分别按纯N 6. 9^kg/亩;纯P2O5 5.5 -Ukg/亩;
b.夏玉米季施肥夏玉米季施用氮肥和钾肥,施肥量分别按纯N 6. 9-9kg/亩;纯K2O 6-9. 5kg/ 亩。上述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所述冬小麦季施肥采用翻耕、播种与施肥一体化夏玉米秸秆粉碎就地还田后撒覆地表,播种冬小麦时,将按照配比量称取的氮肥和磷肥倒入播种机的肥料槽中混合均勻,机械开沟播种时化肥同时施入土壤,化肥并不与种子直接接触,播种机行走的同时对麦种和肥料掩土覆盖。上述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所述夏玉米季施肥采用苗期底追一体化,夏玉米出苗成垄后,将按照配比量称取的氮肥和钾肥倒入专用施肥器中混勻,施肥器在田间行走时开沟、施肥、掩埋连续进行。本发明解决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问题,该方法适用于旱作盐碱地区。所述方法的主要优点如下1.针对冬小麦-夏玉米对养分的不同需求施肥,冬小麦重点施用氮肥和磷肥,不施用钾肥;夏玉米重点施用氮肥和钾肥,不施用磷肥。施肥针对性强, 既节约肥料,又保证增产;2.方便田间农事操作,每季作物只施肥一次,冬小麦翻耕、播种、 施肥一体化;夏玉米季采用苗期底、追一体化施肥技术,减少了农事操作,减轻了农户劳动, 省工、省力,农民易于接受,便于操作;3.避免频繁扰动土壤,对土壤起到蓄水保墒作用,增加了土壤对有限水资源的蓄持和利用。4.本发明方法将化肥全部施入土壤耕层并覆土,减少了因撒施在地表造成肥料转化过程中的挥发损失和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既节约了资源,又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是本发明与传统施肥方法的植株叶绿素含量比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适用于缺少淡水资源的旱作盐碱地区小米玉米轮作,如环渤海低平原旱碱区域。它基于旱作盐碱地的土质特征,有针对性地补充冬小麦-夏玉米营养,且操作简单、 效果良好。本发明方法的技术要点在于冬小麦季施肥用氮肥和磷肥,不施用钾肥,施肥量分别按纯N 6.9- /亩,纯P2O5 5.5 -Ukg/亩;夏玉米季施用氮肥和钾肥,不施用磷肥,施肥量分别按纯N 6. 9-9kg/亩,纯K2O量为6-9. 5kg/亩。图1显示了本发明与传统方法在作物叶绿素含量相对值(SPAD)的试验对比数据,由图1可见,本发明方法的植株各生育时期表征叶绿素含量的SPAD值均比传统方法显
者提尚。表1是本发明方法与传统方法在作物生物学及产量性状方面的对比数据。由表1 可见,用本发明方法,冬小麦的有效蘖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夏玉米的穗粒重、百粒重、轴重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冬小麦株高显著低于传统方法,有利于抗倒伏和抗北方多发的干热风。而在夏玉米的株高方面,本发明略高于传统方法。表1作物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对比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如下步骤进行a.冬小麦季施肥冬小麦季施肥用氮肥和磷肥,施肥量分别按纯N 6. 9^kg/亩;纯P2O5 5.5 -Ukg/亩;b.夏玉米季施肥夏玉米季施用氮肥和钾肥,施肥量分别按纯N 6. 9-9kg/亩;纯K2O 量为6-9. 5kg/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冬小麦季施肥采用翻耕、播种与施肥一体化夏玉米秸秆粉碎就地还田后撒覆地表,播种冬小麦时,将按照配比称取的氮肥和磷肥混合均勻,利用播种机播种的同时将化肥施入土壤,并掩土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夏玉米季施肥采用苗期底追一体化,夏玉米出苗成垄后抢雨施肥,即,赶在阴雨来临前将按照配比称取的氮肥和钾肥倒入专用施肥器中混勻,施肥器在田间行走时开沟、施肥、掩埋连续进行。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用于提高施肥效益问题。它按如下步骤进行冬小麦季施肥冬小麦季施用氮肥和磷肥,施肥量分别按纯N6.9-8kg/亩,纯P2O55.5-12kg/亩;夏玉米季施肥夏玉米季施用氮肥和钾肥,施肥量分别按纯N6.9-9kg/亩,纯K2O量为6-9.5kg/亩。本发明主要优点如下1.针对冬小麦-夏玉米对养分的不同需求施肥,施肥针对性强,提高了施肥效益;2.每季作物只施肥一次,减少农户劳作,降低了劳动成本;3.避免频繁扰动土壤,对土壤起到蓄水保墒作用;4.减少了因撒施在地表造成肥料转化过程中的挥发损失和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210213SQ20111008531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6日
发明者刘小京, 巨兆强, 张秀梅, 徐进, 杨莉琳, 毛任钊, 谢志霞, 郭凯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