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螯合态镁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5600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螯合态镁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螯合态镁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功能叶面肥的技术领域,利用复合微生物发酵技术把难溶于水的碳酸镁转变成易溶于水的活性螯合态镁。所制成的螯合态镁剂用于叶面喷施可有效解决植物缺镁引起的生理障碍(如缺镁引起的青椒颜色异常,生长畸型)。该制剂培养制作工艺简便、 应用成本低、使用方法简单。使用范围较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镁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植物由于缺镁引起的生理障碍很多,最常见的如缺镁引起的青椒颜色异常,生长畸型,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同时目前设施大棚农业生产中由于复种指数高和大量施用化肥,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及酸化比较普遍,使镁在土壤中钝化成缺失。目前农业生产中所用的镁制剂的缺点是难溶于水或者很容易在环境中沉淀或钝化,难易被植物吸收;生产中常用2%-10%的硫酸镁溶液作为叶面肥喷洒,它虽溶于7K,但应用成本较高,难于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复合微生物即EM为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的英文缩写,中文意思为有效微生物群,由日本疏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EM原液是光合细菌、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等5种10属80余种微生物组成的。EM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大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在日本的自然农法和有机农业中应用效果明显。和一般生物制剂相比,它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势,迄今为止,EM已在日本、美国、巴西、法国、 台湾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据资料报道,EM适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环保、人体保健等多种领域。
目前国内在缓解植物缺素症状的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一些发明专利,但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备相关的螯合态镁剂作为叶面肥的发明专利不多。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植物缺镁引起生理障碍,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把难溶于水的碳酸镁转变成易溶于水的活性镁。该制剂在设施栽培中科学施用,可达到有效控制缺镁引起的植物生理障碍及提高蔬菜产量和改善品质的功效。
技术方案一种螯合态镁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体积百分比计,取3% 5% E M原液、2% 5%的蜂蜜、25% 30%的碳酸镁悬浊液、60% 70%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勻,在密闭条件下,120 r / m i η 180 r / m i η振摇在室温发酵6-7 d而成。
所述的20%的碳酸镁悬浊液,是称取200克碳酸镁(分析纯)于500毫升烧杯中,用离子水加热溶解,最后在1000毫升容量瓶定容。
所述的蜂蜜为超市中购置的蜂蜜产品,它的作用是在微生物复壮、发酵过程中作为能源物质。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即EM原液含有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等有效活性微生物,活菌数不少于1亿个/毫升,PH不小于3. 8,颜色为黄褐色,半透明液体,气味为较浓醇酸味或酸味。EM为爱睦乐环保生物技术(南京)有限公司生产。
技术效果
一种针对消除植物缺镁引发的生理障碍的螯合态镁剂的制备方法,其培养制作工艺简便、应用成本低、使用方法简单、应用范围较广。作为叶面追肥可迅速消除植物的缺镁症状, 可以有效地预防由缺镁引起的青椒颜色异常,生长畸型,提高果实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产量。在设施栽培灌水过程中添加该制剂,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 提高蔬菜对氮(N)、磷(P)、钾(K)无机养分的利用率,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⑴青椒设施栽培中长期连作单施化肥会引起土壤养分失调,引发缺镁生理障碍 (青椒颜色异常,生长畸型),对青椒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利影响。试验表明在发现青椒有缺镁症状时,在叶面喷洒螯合态镁剂可消除由缺镁引起的青椒颜色异常,生长畸型,提高果实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产量。⑵在设施栽培灌水过程中添加该制剂用于灌溉施肥,能改良连作土壤的理化性质,能使土壤PH值上升,增加碱解氮和速效镁的含量,增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提高植物对氮(N)、磷(P)、钾(K)等无机养分的利用率,抑制病原菌对植物的侵染。⑶在青椒挂果期,叶面喷施螯合态镁剂2-3次,可有效预防由缺镁引起的颜色异常,生长畸型,提高青椒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6个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尽的叙述,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给出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螯合态镁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体积百分比计,取3% 5% E M原液、 2 % 5 %的蜂蜜、25 % 30 %的碳酸镁悬浊液、60 % 70 %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勻,在密闭条件下,120 r / m i η 180 r / m i η振摇在室温发酵6-7 d而成。
2.根据权利1所要求的螯合态镁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M原液含有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等有效活性微生物,活菌数不少于1亿个/毫升,PH不小于3. 8,颜色为黄褐色,半透明液体,气味为较浓醇酸味或酸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多功能叶面肥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螯合态镁剂的方法,制备步骤为按体积百分比计,先制备20%的碳酸镁悬浊液;在制备复合微生物活性液过程中加入20%的碳酸镁悬浊液,具体方法是把下列物质按体积比复配,即取3%~5%EM原液、2%~5%的蜂蜜、25%~30%的上述碳酸镁悬浊液、60%~70%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在密闭条件下,放入速度为120r/min~180r/min的旋转式摇床在室温发酵6-7d,即获得螯合态镁剂。本发明优点是上述用复合微生物发酵后的镁呈螯(络)合态或阴阳离子平衡状态,易溶于水,易于被植物吸收,叶面喷施可提高蔬菜的叶绿素含量,有效解决植物因缺镁引起的生理障碍。
文档编号C05F11/08GK102491797SQ20111035764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侯毛毛, 唐懋桦, 朱绿丹, 李维, 王春芳, 赵勤瑞, 邵孝侯 申请人:河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