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16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在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中,谷粒仓在车架的搭乘驾驶部的后方位置配置成能够以配置于所述谷粒仓后端部的上下方向的支承轴为支点朝左右方向摆动操作,遮盖为了允许所述谷粒仓的摆动操作而在所述搭乘驾驶部与所述谷粒仓之间确保的空间中的下侧空间部分的罩部件,可装卸地安装在所述谷粒仓的下部。
背景技术
作为如上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已知有如下结构在谷粒仓的侧板倾斜部设置前后一对谷粒仓转动用把手,在谷粒仓的前板及后板的下部加强板上分别设置下部卡合部,在具有下侧空间罩的谷粒仓下侧罩(相当于罩部件)的前后两侧的下方部分,分别设置与下部卡合部卡合的罩侧下部卡合部,在谷粒仓下侧罩的前后两侧的与转动用把手相对应的部分,分别设置与转动用把手卡合的罩侧上部卡合部的操作把手,分别使罩侧下部卡合部与下部卡合部卡合,使罩侧上部卡合部与转动用把手卡合,从而以由配置在谷粒仓下侧罩上的下侧空间罩包围谷粒仓与操纵部(相当于搭乘驾驶部)之间的谷粒仓转动用空间中的下侧部分的方式将谷粒仓下侧罩安装在谷粒仓的下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281819号公报(0007 0009段,图2 5)在上述结构中,在将谷粒仓下侧罩安装在谷粒仓的下部时,存在因谷粒仓下侧罩、 下侧空间罩等的制造误差,或转动用把手相对于谷粒仓的安装误差、罩侧上部卡合部相对于谷粒仓下侧罩的安装误差而导致在下侧空间罩与操纵部之间出现较大间隙或下侧空间罩的前端部与操纵部重合的不良情况,在产生如上所述的不良情况时,用于消除该不良情况的修正作业相当费力且耗时。并且,为了防范该不良情况于未然,需要提高制造精度、安装精度。由于为了提高精度需要耗费时间,因此在生产率方面有改善的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消除因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引起的罩部件与搭乘驾驶部之间产生的不良情况而不会导致生产率降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中,谷粒仓在车架的搭乘驾驶部的后方位置配置成,能够以配置在所述谷粒仓后端部的上下方向的支承轴为支点朝左右方向摆动操作,罩部件遮盖为了允许所述谷粒仓的摆动操作而在所述搭乘驾驶部与所述谷粒仓之间确保的空间中的下侧空间部分,所述罩部件能够装卸地安装在所述谷粒仓的下部,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形成有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罩部件相对于所述谷粒仓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中,谷粒仓在车架的搭乘驾驶部的后方位置配置成,能够以配置在所述谷粒仓后端部的上下方向的支承轴为支点朝左右方向摆动操作,罩部件遮盖为了允许所述谷粒仓的摆动操作而在所述搭乘驾驶部与所述谷粒仓之间确保的空间中的下侧空间部分,所述罩部件能够装卸地安装在所述谷粒仓的下部,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通过使配置在所述罩部件下部的前后的卡合片与沿前后方向配置在所述谷粒仓的与所述卡合片相对的位置的前后的支承轴卡合,或使沿前后方向配置在所述罩部件下部的前后的支承轴与配置在所述谷粒仓的与所述支承轴相对的位置的前后的卡合片卡合;以及使配置在所述罩部件上部的前后的卡止装置与沿前后方向配置在所述谷粒仓的与所述卡止装置相对的位置的前后的卡止轴卡止,来进行所述罩部件向所述谷粒仓的安装,使所述前后的支承轴的任一方由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卡合片卡合的环状卡合槽的螺纹轴构成,并在所述谷粒仓或所述罩部件上配置能够通过所述螺纹轴的螺旋进给来调节所述卡合槽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的螺合部,利用所述螺纹轴和所述螺合部来构成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能够调整所述罩部件相对于所述谷粒仓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将罩部件安装在谷粒仓的下部时,在出现罩部件与搭乘驾驶部之间产生较大间隙或罩部件的前端部与搭乘驾驶部重合等因制造误差、安装误差而引起的不良情况时,通过利用调整机构来调节螺纹轴相对于螺合部的螺旋进给状态,能够简单地对罩部件相对于谷粒仓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整,从而能够简单地消除罩部件与搭乘驾驶部之间产生较大间隙或罩部件的前端部与搭乘驾驶部重合等不良情况。而且,即使在利用调整机构将罩部件相对于谷粒仓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适当调节后为了进行维护等而再次将罩部件从谷粒仓上拆下,也不会使螺纹轴相对于螺合部的螺旋进给状态发生变化,因此在将罩部件从谷粒仓上拆下时,无需通过调整机构来进行微调整,能够简单地将罩部件安装在不会导致罩部件与搭乘驾驶部之间产生较大间隙或罩部件的前端部与搭乘驾驶部重合等不良情况的适当位置。因此,能够简单地消除因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引起的罩部件与搭乘驾驶部之间产生的不良情况而不会导致生产率降低,并且,即使在上述不良情况消除后为了进行维护等而将罩部件从谷粒仓上拆下,也能够简单可靠地将罩部件安装在使罩部件与搭乘驾驶部之间的间隙足够小的适当位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为将所述调整机构配置在所述罩部件的前部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调整机构靠近因制造误差、安装误差而导致在罩部件与搭乘驾驶部之间产生不良情况的位置,因此能够一边目测罩部件与搭乘驾驶部的位置关系一边通过调整机构来调整罩部件相对于谷粒仓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因此,能够更加迅速且适当地消除因制造误差、安装误差而引起的罩部件与搭乘驾驶部之间产生的不良情况。

图1是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右视图。图2是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图3是表示谷粒仓周围结构的主要部分右视图。图4是表示谷粒仓结构的主要部分主视图。图5是谷粒仓的后视图。[0020]图6是谷粒仓的左视图。图7是谷粒仓的右视图。图8是谷粒仓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罩部件的安装结构的主要部分纵剖主视图。图10是表示罩部件的安装结构的主要部分纵剖后视图。图11是表示调整机构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纵剖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4搭乘驾驶部9谷粒仓24A支承轴36A卡止轴37空间37B下侧空间部分45罩部件46支承轴(螺纹轴)46A卡合槽47支承轴48卡合片49卡合片50卡止装置53螺合部55调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例即将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应用于联合收割机的一例即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是将多个方形管材等钢材连结而构成车架1。在车架1的下部配置有左右一对履带2。在车架1的右前部安装有柴油发动机(以下,称为发动机)3并形成有搭乘驾驶部4。在车架1的左前端部,能够绕左右方向的轴心升降摆动地连结配置有在进行作业行驶时对位于车体前方的收获对象的作物谷秆进行收割并输送的收割输送部5。在车架1的左半部安装有脱粒装置6,该脱粒装置6接收收割输送部5所输送的收割后的谷秆(以下,称为收割谷秆)并将其向后方输送的同时对收割谷秆的穗梢侧的结粒部实施脱粒处理,进而对该脱粒处理所得到的处理物实施筛选处理。在脱粒装置6的后部连结有能够将脱粒处理后的收割谷秆即秸秆切碎并排出的秸秆处理装置7。在车架1的右后部安装有存储从脱粒装置6经扬送绞龙(7々1J 工)8输出的单粒化谷粒的谷粒仓9。在谷粒仓9上安装有能够将存储在谷粒仓9中的单粒化谷粒输送至车外的绞龙式谷粒排出装置10。尽管图示省略,但来自发动机3的动力经由行驶用传动系统而传递至左右履带2,并经由脱粒筛选用传动系统而传递至脱粒装置6,经由谷粒排出用传动系统而传递至谷粒排出装置10。而且,从行驶用传动系统分支出的动力经由收割输送用传动系统而传递至收割输送部5。另外,从脱粒筛选用传动系统分支出的动力传递至秸秆处理装置7。如图1 3所示,在搭乘驾驶部4的后部配置有覆盖发动机3等的发动机罩11。 在发动机罩11上部配置有驾驶座位12。发动机罩11经由沿前后方向配置在其右下端部的前后两端的前后的连结销13而能够以各连结销13为支点朝左右方向摆动操作地连结于车架1。即,发动机罩11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摆动位移的方式配置在安装位置和维护位置,该安装位置为覆盖发动机3等且能够向驾驶座位12安装的位置,该维护位置为使发动机3等的周围敞开而易于对发动机3等进行维护的位置。如图1 10所示,谷粒仓9通过将如下部件利用螺栓进行连结而构成,即形成谷粒仓9底面的金属板制的底板部件14、形成谷粒仓9正面的金属板制的前板部件15、形成谷粒仓9背面的金属板制的后板部件16、形成与脱粒装置6邻接的谷粒仓9左侧面的金属板制的前侧左板部件17与后侧左板部件18、形成谷粒仓9的右侧面的金属板制的右板部件 19、以及形成谷粒仓9顶面的金属板制的顶板部件20等。尽管附图标记省略,但在各板部件14 20上安装有用于提高刚性的带状钢板等加强部件。底板部件14具有以大于休止角(安息角)的角度倾斜的左右倾斜面14A、14B而从前后方向看形成为大致V形。并且,在前侧左板部件17的下部及后侧左板部件18的下部配置有以与底板部件14左侧的倾斜面14A相同的角度倾斜并与底板部件14左侧的倾斜面14A相连的倾斜面17A、18A。由此,能够使存储在谷粒仓9中的单粒化谷粒顺畅地落入谷粒仓9的底部。前板部件15及后板部件16的下部,利用螺栓连结有由金属板材等构成的作为谷粒仓9的支脚部起作用的支撑部件21、22。而且,由车架1从下方承接并支撑该支撑部件 21、22。谷粒仓9的谷粒送入口 9A与形成于扬送绞龙8的上端部的谷粒排出口 8A连通, 在前侧左板部件17的后上部及后侧左板部件18的前上部,形成有用于在谷粒仓9的左上部形成谷粒仓9的谷粒送入口 9A的切口部17B、18B。在前侧左板部件17的后端部形成有用于使扬送绞龙8进入谷粒仓9的纵向长的凹部17C。由此,既能使扬送绞龙8配置于脱粒装置6与谷粒仓9之间,又能使谷粒仓9的左侧面靠近脱粒装置6,从而能够增大谷粒仓9 的容量。如图1及图3所示,在谷粒仓9的底部,沿前后方向配置有将存储在谷粒仓9中的单粒化谷粒输送至谷粒仓9后方的底部绞龙23。在后板部件16的下部,利用螺栓连结有将从谷粒仓9向后方伸出并露出的底部绞龙23的后端部覆盖的底部箱体M以及所述支撑部件22。在底部箱体M上一体形成有从其底部向下方延伸出的圆筒状支承轴部24A。在车架1的右后端部配置有可相对旋转地支撑底部箱体M的支承轴部24A的轴支承部1A。而且,谷粒仓9以能够以作为上下方向的支承轴的底部箱体M的支承轴部24A为支点朝左右方向摆动操作的方式安装在车架1上。根据该结构,谷粒仓9能够以位于其后端的底部箱体M的支承轴部24A为支点, 在作业位置和维护位置朝左右方向进行摆动位移,所述作业位置为使谷粒仓9的左侧面与脱粒装置6邻接并使谷粒仓9的谷粒送入口 9A与扬送绞龙8的谷粒排出口 8A连通的位置, 所述维护位置为使谷粒仓9的前部侧自脱粒装置6离开而使发动机3后方及脱粒装置6的右侧方敞开的位置(参照图2)。如图9及图11所示,在前侧支撑部件21上,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上部具有横向把持部25A的倒L形锁定销25。压缩弹簧沈对锁定销25向下降方向施力。而且,在使谷粒仓9位于作业位置时,配置在锁定销25下部的穿透部25B穿过形成在车架1上的卡合孔 1B。根据该结构,在使谷粒仓9位于作业位置后,通过压缩弹簧沈的作用力使锁定销 25的穿透部25B穿过车架1的卡合孔1B,从而能够使谷粒仓9固定在作业位置。并且,通过克服压缩弹簧26的作用力使锁定销25的穿透部25B从车架1的卡合孔IB中拔出,从而能够解除谷粒仓9固定在作业位置的状态,使谷粒仓9以底部箱体M的支承轴部24A为支点朝左右方向摆动操作。在前侧的支撑部件21上配置有销承接部21A,所述销承接部2IA通过从下方承接进行了提起操作的锁定销25的把持部25A,从而使锁定销25保持于其穿透部25B从车架1 的卡合孔IB中拔出的锁定解除位置。如图1 3所示,在底部箱体M上竖立设置有对底部绞龙23所输送出的单粒化谷粒进行扬送的绞龙式扬送输送装置27。在扬送输送装置27的上端部连接有对扬送输送装置27所扬送的单粒化谷粒进行输送并排出至外部的绞龙式排出输送带观。尽管图示省略,但扬送输送装置27经由锥齿轮而与底部绞龙23连动地连结。扬送输送装置28经由锥齿轮及横向连动轴而与扬送输送装置27连动地连结。并且,通过带有减速器的电动机的动作而能够使扬送输送装置27以扬送输送装置27的绞龙轴心为中心转动操作。如图1 3所示,通过扬送输送装置27的转动操作而能够使排出输送带观以扬送输送装置27的绞龙轴心为中心朝左右方向旋转摆动。并且,通过液压缸四的伸缩动作而能够使排出输送带观以横向连动轴为支点进行起伏摆动操作。在排出输送带观的输送终端部,形成有能够将输送来的单粒化谷粒排出至外部的排出口 ^A。BP,由底部绞龙23、底部箱体对、扬送输送装置27、排出输送带28、电动机及液压缸四等构成了谷粒排出装置10。而且,通过电动机及液压缸四的动作,能够任意变更单粒化谷粒的排出位置。如图4 6及图8所示,在前侧左板部件17及后侧左板部件18上形成有能够使作业者进入或观察谷粒仓9内部的矩形检查口 17D、18C。并且,可装卸地利用螺栓连接有堵塞该检查口 17D、18C的金属板制的盖部件30、31。S卩,通过拆下盖部件30、31,能够从各检查口 17D、18C进入谷粒仓9内部或观察谷粒仓9内部,从而能够容易地对在将各板部件14 20进行螺栓连接时产生的各板部件 14 20接合处的缝隙进行填埋硅酮等材料的敛缝处理,对谷粒仓9的内表面进行涂覆防锈剂或涂料等的涂抹作业等。并且,能够容易地对谷粒仓9的内部进行清扫等维护作业。而且,通过在前侧左板部件17及后侧左板部件18上形成检查口 17D、18C,在使谷粒仓9位于作业位置的状态下能够隐藏盖部件30、31。如图2及图4 8所示,在顶板部件20上形成有矩形的检查口 20A,并经由前后的铰链33而连结有使该检查口 20A开闭的由金属板材构成的带把手的盖部件32。S卩,通过打开盖部件32,能够容易地对谷粒仓9的谷粒存储量进行目测等。如图5、图6及图8所示,在谷粒仓9的谷粒送入口 9A的周缘部,贴合有海绵制密封部件34,该密封部件用于填补在使谷粒仓9的谷粒送入口 9A与扬送绞龙8的谷粒排出口 8A连通时谷粒仓9的谷粒送入口 9A的周缘部与扬送绞龙8的谷粒排出口 8A的周缘部之间产生的间隙。即,与在朝谷粒仓9内部凸出的谷粒排出口 8A的周缘部贴合密封部件34的情况相比,通过在朝谷粒仓9内部凹入的谷粒送入口 9A的周缘部贴合密封部件34,能够防止密封部件34因其欲恢复为直线状的恢复力而脱落。如图3 5、图7及图9 10所示,在谷粒仓9下部右侧的倾斜面14B的前后中间位置,形成有能够取出残留谷粒的矩形谷粒取出口 9B,并且,以能够上下滑动地进行装卸的方式安装有使谷粒取出口 9B开闭的金属板制的开闭部件35。在右侧的倾斜面14B上部侧的前后两端部,配置有在使谷粒仓9摆动位移时使用的把手36。各把手36由具有前后方向的把持部36A的弯曲成二形而形成的圆棒钢材构成。如图1 4及图6 11所示,在谷粒仓9与发动机罩11之间确保允许谷粒仓9以支承轴部24A为支点朝左右方向摆动位移的空间37。而且,在该空间37内配置有谷粒排出用传动系统的皮带张紧式排出离合器38、以及横跨排出离合器38与配置在发动机罩11 后上部的排出离合器杆39的排出离合器操作用连结机构40等。谷粒仓9的右板部件19延长,以使其前端部19A位于前板部件15的前方。延长后的前端部19A的上下长度设定为从右板部件19的上端部至下端部的长度。由此,右板部件 19的前端部19A,作为自横向外侧覆盖谷粒仓9与发动机罩11之间确保的空间37中的位于右板部件19与发动机罩11之间的上侧空间部分37A的局部(后侧部分)的罩起作用。在右板部件19的前端部19A上安装有从右板部件19的前端部19A向发动机罩11 延伸的金属板制的上侧罩部件41。上侧罩部件41形成为从发动机罩11的上端部至右板部件19的下端部的纵向长的形状。即,利用上侧罩部件41从横向外侧覆盖谷粒仓9与发动机罩11之间确保的空间37中的上侧空间部分37A的局部(前侧部分)。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右板部件19的前端部19A与上侧罩部件41来遮盖谷粒仓 9与发动机罩11之间确保的空间37中的上侧空间部分37A以及位于该上侧空间部分37A 的排出离合器操作用连结机构40等。上侧罩部件41以如下方式安装于右板部件19的前端部19A,即通过在上下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且沿左右方向固定在右板部件19的前端部19A的内表面侧的多个(实施例中为4个)螺栓42、与相对应的螺栓42螺合的多个(实施例中为4个)螺母43、在上下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地开设于上侧罩部件41后部的多个(实施例中为4个)前后方向的长孔41A,可调整从右板部件19向前方延伸出的长度。由此,与制造误差、安装误差等无关,能够通过上侧罩部件41,以在发动机罩11与上侧罩部件41之间确保允许谷粒仓9及发动机罩11进行摆动位移的微小间隙的状态,将谷粒仓9的右板部件19与发动机罩11之间堵塞。其结果是,能够遮盖谷粒仓9与发动机罩11之间的空间37中的上侧空间部分37A以及位于该上侧空间部分37A的排出离合器操作用连结机构40等而提高外观性。如图1、图3及图9 11所示,在谷粒仓9下部的右侧方位置,安装有形成为横向
9长的金属板制的下侧罩部件45,该下侧罩部件45将谷粒仓9下部右侧的倾斜面14B与车架 1之间的空间44、配置在右侧的倾斜面14B上的开闭部件35及前后的把手36、在谷粒仓9 与发动机罩11之间确保的空间37中的位于谷粒仓9的底板部件14与发动机罩11之间的下侧空间部分37B、以及位于该下侧空间部分37B的锁定销25及排出离合器38等遮盖。下侧罩部件45由罩主体部45A、前侧罩部45B及后侧罩部45C连续地相连而形成为前后长的一张板状,所述罩主体部45A从横向外侧覆盖横跨谷粒仓9下部右侧的倾斜面 14B与车架1之间的前后支撑部件21、22的空间44,所述前侧罩部45B以从横向外侧覆盖谷粒仓9与发动机罩11之间确保的空间37中的下侧空间部分37B的方式从罩主体部45A 向前方延长,所述后侧罩部45C以从横向外侧覆盖连结于谷粒仓9后下部的底部箱体M的方式从罩主体部45A向后方延长。在下侧罩部件45的下部配置有前后的卡合片48、49,在该卡合片48、49上形成有与配置在谷粒仓9的各支撑部件21、22右下部的前后方向的支承轴46、47卡合的凹部48A、 49A。在下侧罩部件45的上部,安装有与配置在右侧倾斜面14B的上部侧的各把手36的把持部36A卡止的前后的卡止装置50。即,将各把手36的把持部36A兼用作下侧罩部件安装用卡止轴。各卡止装置50是将树脂制钩部件52可上下摆动地嵌合安装在形成有与把手36 的把持部36A卡合的凹部51A的树脂制卡合部件51上而构成。卡合部件51卡止并固定在形成于下侧罩部件45的矩形安装孔(未图示)。在卡合部件51上形成有可弹性变形的舌片(未图示)。钩部件52通过舌片的弹性而能够自动恢复至将卡合部件51的凹部51A闭合的闭合位置。而且,在把手36的把持部36A卡入卡合部件51的凹部51A时,钩部件52 通过与卡入凹部51的把持部36A接触而摆动至使卡合部件51的凹部51A打开的打开位置,随着把持部36A到达凹部51A的凹入端,该钩部件52自动恢复至闭合位置并阻止把持部36A从凹部51A中脱离。并且,能够通过手动操作使钩部件52摆动至使卡合部件51的凹部51A打开的打开位置。根据该结构,在前后配置于下侧罩部件45下部的卡合片48、49与配置在谷粒仓9 的各支撑部件21、22的前后方向的支承轴46、47卡合后,下侧罩部件45以各支承轴46、47 为支点向谷粒仓侧摆动操作,使配置在下侧罩部件45上部的前后的卡止装置50与配置在谷粒仓9右侧的倾斜面14B上的前后的把手36卡止,从而能够以将右侧的倾斜面14B与车架1之间的空间44、配置在右侧的倾斜面14B上的开闭部件35及前后的把手36、在谷粒仓 9与发动机罩11之间确保的空间37中的下侧空间部分37B、以及位于该下侧空间部分37B 的锁定销25及排出离合器38等遮盖的方式将下侧罩部件45安装在谷粒仓9下部的右侧方位置。并且,在手动地将各卡止装置50的钩部件52摆动操作至打开位置后,以各支承轴 46,47为支点向自谷粒仓9离开的一侧摆动操作下侧罩部件45而使把手36的把持部36A 从各卡止装置50的凹部51A中脱离后,解除各卡合片48、49与各支承轴46、47的卡合,从而能够将下侧罩部件45从谷粒仓9下部的右侧方位置拆下。如图3及图9 11所示,前侧支承轴46采用在其后端部形成有与下侧罩部件45 的前侧卡合片48卡合的环状卡合槽46A的螺纹轴。而且,前侧支承轴46以能够在卡合槽 46A的前后方向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与作为螺合部而焊接在前侧支撑部件21上的焊接螺母53螺合。并且,前侧支承轴46能够通过与前侧支承轴46螺合的螺母M任以意的调节状态进行固定。即,由前侧支承轴46、焊接螺母53及螺母M来构成调整机构55,该调整机构55通过调节与下侧罩部件45的前侧卡合片48卡合的卡合槽46A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的方式, 从而调整下侧罩部件45相对于谷粒仓9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后侧支承轴47具有允许后侧卡合片49随着通过调整机构55对下侧罩部件45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而相对于后侧支承轴47在前后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离的前后长度,以从后侧支撑部件22向前方延伸的方式焊接在后侧支撑部件22上。把手36的把持部36A形成为具有允许卡止装置50随着通过调整机构55对下侧罩部件45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而相对于把持部36A在前后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离的前后长度。根据该结构,不管是否存在制造误差、安装误差,都能够通过下侧罩部件45在发动机罩11与下侧罩部件45之间确保允许发动机罩11摆动位移的微小间隙的状态下,换言之,在使形成于发动机罩11与下侧罩部件45之间的间隙足够小的状态下,堵塞谷粒仓9右侧下部的倾斜面14B与车架1之间以及谷粒仓9的底板部件14与发动机罩11之间的间隙。 其结果是,能够遮盖谷粒仓9右侧下部的倾斜面14B与车架1之间的空间44、配置在右侧的倾斜面14B上的开闭部件35及前后的把手36、在谷粒仓9与发动机罩11之间确保的空间 37中的下侧空间部分37B、以及位于该下侧空间部分37B的锁定销25及排出离合器38等而提高外观性。而且,通过从谷粒仓9上拆下下侧罩部件45,能够一边自谷粒仓9右侧方位置目测卡合槽46A的调节量一边容易地利用调整机构55进行卡合槽46A的位置调节操作。另外,图1 3中的附图标记56表示为了遮盖配置在扬送输送装置27周围的电动机等而配置在联合收割机右后部的后侧罩部件。[其他实施方式]〔1〕作为联合收割机,也可使用将收割谷秆的整体送入脱粒装置6内部的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并且,也可由座舱覆盖搭乘驾驶部4。〔2〕作为谷粒仓9,也可使用将各板部件14 20焊接而成的结构,并且,也可使用将树脂制谷粒仓主体部连接在金属板制底部上的结构。〔 3〕也可将调整机构55配置在罩部件45的后部侧。〔4〕也可构成为,通过使沿前后方向配置在罩部件45下部的前后的支承轴46、47 与配置在谷粒仓9的与支承轴46、47相对的位置的前后的卡合片48、49卡合、以及使配置在罩部件45上部的前后的卡止装置50与沿前后方向配置在谷粒仓9的与卡止装置50相对的位置的前后的卡止轴36A的卡止,来进行罩部件45向谷粒仓9的安装。此情况下,配置在罩部件45上的前后的支承轴46、47的任一方采用螺纹轴,将能够通过螺纹轴46、47的螺旋进给来调节卡合槽46A、47A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的螺合部53配置在罩部件45上,从而构成调整机构阳。〔5〕作为罩部件45,也可只遮盖为了允许谷粒仓9的摆动操作而在搭乘驾驶部4 与谷粒仓9之间确保的空间37中的下侧空间部分37B。〔6〕作为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也可构成为以未配置调整机构55的方式将下侧罩部件45可装卸地安装在具有右板部件19的谷粒仓9的下部,其中,所述右板部件19形成为使其前端部19A延伸至前板部件15的前方,从而使该前端部19A作为从横向外侧覆盖谷粒仓9与发动机罩11之间确保的空间37中的位于右板部件19与发动机罩11之间的上侧空间部分37A的局部(后侧部分)的罩起作用,所述下侧罩部件45具有从横向外侧覆盖横跨谷粒仓9下部右侧的倾斜面14B与车架1之间的前后支撑部件21、22的空间44的罩主体部45A、以从横向外侧覆盖谷粒仓9与发动机罩11之间确保的空间37中的下侧空间部分37B的方式从罩主体部45A向前方延长的前侧罩部45B。并且,也可在该结构基础上, 在右板部件19的前端部19A上安装从右板部件19的前端部19A朝向发动机罩11延伸的金属板制的上侧罩部件41。进而,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在下侧罩部件45上,使从横向外侧覆盖连结于谷粒仓9后下部的底部箱体M的后侧罩部45C从罩主体部45A向后方延长而形成。工业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能够适用于如下结构的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以及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即,将谷粒仓在车架的搭乘驾驶部的后方位置配置成,能够以沿上下方向配置于谷粒仓后端部的支承轴为支点朝左右方向摆动操作,并将遮盖为了允许谷粒仓的摆动操作而在搭乘驾驶部与谷粒仓之间确保的空间中的下侧空间部分的罩部件可装卸地安装在谷粒仓的下部。
权利要求1.一种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在该联合收割机中,谷粒仓(9)在车架(1)的搭乘驾驶部的后方位置配置成,能够以配置在所述谷粒仓(9)后端部的上下方向的支承轴04A)为支点朝左右方向摆动操作,罩部件0 遮盖为了允许所述谷粒仓(9)的摆动操作而在所述搭乘驾驶部(4)与所述谷粒仓(9)之间确保的空间(37)中的下侧空间部分 (37B),所述罩部件05)能够装卸地安装在所述谷粒仓(9)的下部,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形成有调整机构(55),该调整机构(55)能够调整所述罩部件G5)相对于所述谷粒仓 (9)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
2.一种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在该联合收割机中,谷粒仓(9)在车架(1)的搭乘驾驶部的后方位置配置成,能够以配置在所述谷粒仓(9)后端部的上下方向的支承轴04A)为支点朝左右方向摆动操作,罩部件0 遮盖为了允许所述谷粒仓(9)的摆动操作而在所述搭乘驾驶部(4)与所述谷粒仓(9)之间确保的空间(37)中的下侧空间部分 (37B),所述罩部件05)能够装卸地安装在所述谷粒仓(9)的下部,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通过使配置在所述罩部件0 下部的前后的卡合片G8、49)与沿前后方向配置在所述谷粒仓(9)的与所述卡合片(48、49)相对的位置的前后的支承轴(46、47)卡合,或使沿前后方向配置在所述罩部件0 下部的前后的支承轴G6、47)与配置在所述谷粒仓(9) 的与所述支承轴(46、47)相对的位置的前后的卡合片(48、49)卡合;以及使配置在所述罩部件0 上部的前后的卡止装置(50)与沿前后方向配置在所述谷粒仓(9)的与所述卡止装置(50)相对的位置的前后的卡止轴(36A)卡止,来进行所述罩部件0 向所述谷粒仓 (9)的安装,使所述前后的支承轴G6、47)的任一方由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卡合片(48、49)卡合的环状卡合槽(46A)的螺纹轴06)构成,并在所述谷粒仓(9)或所述罩部件0 上配置能够通过所述螺纹轴G6)的螺旋进给来调节所述卡合槽(46A)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的螺合部 (53),利用所述螺纹轴06)和所述螺合部(53)来构成调整机构(55),该调整机构(55)能够调整所述罩部件G5)相对于所述谷粒仓(9)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 (55)配置在所述罩部件0 的前部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粒仓(9) 的右板部件(19)以使其前端部(19A)位于前板部件(1 前方的方式延长,在所述右板部件(19)的所述前端部(19A)上安装有从所述右板部件(19)的所述前端部(19A)向发动机罩(11)延伸的上侧罩部件(4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 (55)配置在所述罩部件0 的前部侧,所述谷粒仓(9)的右板部件(19)以使其前端部(19A)位于前板部件(1 前方的方式延长,在所述右板部件(19)的所述前端部(19A)上安装有从所述右板部件(19)的所述前端部(19A)向发动机罩(11)延伸的上侧罩部件(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罩部件(41)通过在上下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且沿左右方向固定在所述右板部件(19)的所述前端部(19A)的内表面侧的多个螺栓(42)、与相对应的螺栓0 螺合的多个螺母(43)、以及在上下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地开设于上侧罩部件Gl)后部的多个前后方向的长孔GlA),以能够调整从所述右板部件(19)向前方延伸出的长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右板部件(19)的所述前端部(19A)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罩部件 (41)通过在上下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且沿左右方向固定在所述右板部件(19)的所述前端部(19A)的内表面侧的多个螺栓(42)、与相对应的螺栓0 螺合的多个螺母(43)、以及在上下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地开设于上侧罩部件Gl)后部的多个前后方向的长孔GlA),以能够调整从所述右板部件(19)向前方延伸出的长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右板部件(19)的所述前端部(19A)上。
专利摘要一种联合收割机的罩安装结构,能够消除因制造误差、安装误差而引起的罩部件与搭乘驾驶部之间产生的不良情况而不会导致生产率降低。通过使配置在罩部件下部的前后的卡合片与沿前后方向配置在谷粒仓上的前后的支承轴卡合,以及使配置在罩部件上部的前后的卡止装置与沿前后方向配置在谷粒仓上的前后的卡止轴卡止,来将罩部件安装在谷粒仓上,前侧支承轴由端部形成有与卡合片卡合的环状卡合槽的螺纹轴构成,在谷粒仓上配置有能够通过螺纹轴的螺旋进给来调节卡合槽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的螺合部,由螺纹轴及螺合部构成能够调整罩部件相对于谷粒仓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的调整机构。
文档编号A01D41/12GK202143358SQ2011201440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7日
发明者大野隆行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