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淀粉基质专用水稻的转基因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0261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淀粉基质专用水稻的转基因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淀粉基质专用水稻的转基因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全国组织培养室超过1000个,组织培养技术广泛用于农作物、果树、蔬菜、林木、观赏植物及中药材等近400种经济植物,在快繁和脱毒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成本过高,组织培养的商业利用受极大限制,无法符合市场对高质量组培苗、低价位成本的需求。因此,降低成本是组培技术更成功商品化的首要条件。在降低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成本方面,多采用增加繁殖系数的方法,但繁殖系数的增加导致组培苗质量的降低,不但玻璃苗的比例显著提高,而且严重影响其后续的生长。琼脂是目前各种生物培养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凝固剂,不仅用量巨大且是所有药品中最贵的一种,占药品成本的70%以上。仅组培级琼脂的市场价就高达160元/kg以上,常用的成本每升就高达8元以上。淀粉是植物体中贮存的养分,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稻中含淀粉629Γ86%,但普通水稻品种的淀粉凝固抗性很低,胶体结构不稳定,难以直接或改性利用。直链淀粉在水中加热糊化后,不稳定且会迅速老化而逐步形成凝胶体,但这种凝胶体较硬,需高温才反向转化;支链淀粉在水溶液中稳定,凝胶柔软,且凝胶其强度随温度变化是可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sbenb是调控淀粉合成的关键酶,可以优化促进直链淀粉的合成,实现直链淀粉及其凝胶特性的显著改良。

发明内容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淀粉基质专用水稻的转基因培育方法,选用低直链淀粉含量籼稻为基础,通过淀粉分支酶基因优化促进直链淀粉的合成,获得淀粉凝胶性能兼顾直链与支链双重特性的水稻,创制高凝抗性且胶体结构稳定的新型淀粉基质,替代琼脂,发展新型生物培养生物基质,
广泛用于科研、医学和化工。本发明的淀粉基质专用水稻的转基因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直链淀粉含量介于109Γ15%的水稻品种的成熟胚为外植体,接种至诱导培养基,在25士 1°C、光强3000勒克司光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2)将诱导形成2周的愈伤组织,转移至继代培养基,继代培养至愈伤组织进入成倍增殖期;
3)将成倍增殖的愈伤组织,在25士1°C、避光的黑暗条件下进行受体愈伤组织的预培养2天;
4)将经过预培养的愈伤组织,在农杆菌悬浮液中浸泡10分钟,之后弃去菌液,用无菌滤纸吸干,接种于共培养基上,在25士 1°C、避光的黑暗条件下共培养2天;
5)将上述共培养愈伤组织,洗净、晾干后,转移到筛选培养基,在25士1°C、避光的黑暗条件下培养6周,收集新长出的抗性愈伤组织,转移至新的筛选培养基上,再进行连续2轮继代筛选,每隔3周转继1次;
6)取3轮筛选后的抗性愈伤组织,转移至分化培养基,在25士1°C、光强3000勒克司光条件下诱导分化成苗,对抗性植株进行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检测,选留含目的基因插入序列的的转基因植株,所说的目的基因插入序列是指包括目的基因淀粉分支酶基因sbellb、标记基因葡糖苷酸酶基因GUS和筛选基因抗潮霉素基因HPT的插入序列。目的基因淀粉分支酶基因sbenb片段长64;3bp ;
7)取入选的转基因植株,田间种植后收获种子,鉴定淀粉凝胶性能,选留淀粉糊化冷却后可形成半固态凝胶的转基因植株;
8)继续种植步骤7)筛选的转基因株系,评价的淀粉凝抗性表达稳定性,对淀粉凝抗性稳定的优良株系进行种子繁殖,为培育的淀粉基质专用水稻。本发明中,所说的诱导培养基为N6基本培养基添加2,4-D1. 5mg、蔗糖30g和琼脂粉6. 8g,pH灭菌前5.8。本发明中,所说的继代培养基为N6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Img蔗糖30g和琼脂粉6. 8g,pH 灭菌前 5. 8。本发明中,所说的共培养基为N6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0. 5mg、乙酰丁香酮lmg、蔗糖30g和琼脂粉6. 8g, pH灭菌前5. 8。本发明中,所说的筛选培养基为N6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0. 5mg、潮霉素30mg、羧卞300 mg、蔗糖30g和琼脂粉6. 8g,pH灭菌前5. 8。本发明中,所说的分化培养基为N6基本培养基添加6-BAlmg、NAA0. 5mg、KT0. 5mg、羧卞200mg、蔗糖30g和琼脂粉6. 8g,pH灭菌前5. 8。上述的N6 基本培养基为 KNO3 2830mg、(NH4)2SO4 463mg、CaCl2 · 2H20 166mg、MgSO4 · 7H20 185mg、KH2PO4 400mg、MnSO4 · 4H20 4. 4mg、ZnSO4 · 7H20 1. 5mg、FeSO4 · 7H2027. 8mg, Na2-EDTA · 2H20 37. 3mg, H3BO3 1. 6mg、肌醇 lOOmg、烟酸 0. 5mg、维生素 B6 0. 5mg、维生素Bl 0. 5mg和甘氨酸ang。本发明中,所说的农杆菌的菌株为EHA105,内含质粒pCAM1305,pCAM1305的T-DNA区域携带目的基因的插入序列,包括淀粉分支酶基因sbenb、标记基因葡糖苷酸酶基因⑶S和筛选基因抗潮霉素基因HPT。淀粉分支酶基因sbenb片段长64;3bp,与玉米启动子W3i-l、35S和nos终止子共同构成表达框架。菌株为EHAlO方便购买或赠送获得,在一般植物遗传实验室均有保存,参见文献吴关庭等,中国农业科学,2005,38 (12) :2395-对02。本发明中,所说的标记基因葡糖苷酸酶基因⑶S的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参见Rueb和Hensgens. Rice Genetics Newsletters, 1989,(6): 168-169,筛选基因抗潮霉素基因HPT的分子检测方法参见文献吴关庭等,中国农业科学,2005,38 (1 :2395_对02。本发明中,所说的淀粉凝胶性能的测定方法,参见文献杜先锋等,农业工程学报,2001,17(2): 16-19。上述的稳定性是指入选水稻中抗性淀粉含量在不同年份间(2年以上)、季节间(2季以上)以及地点间(2个地点以上)的含量变化不显著。本发明的淀粉基质专用转基因水稻,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首先利用淀粉分支酶基因sbenb针对性优化调控直链淀粉含量109Γ15%水稻的淀粉回生特性。这种转基因水稻的淀粉,具有良好的凝胶特性,与普通水稻、玉米、小麦等淀粉类作物的普通品种的淀粉凝抗性完全不同,可作为新颖生物培养基质,广泛用于科研、食品、医药和化工。


图1是本发明所用的目的基因插入序列的载体构建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
以直链淀粉含量13. 6%水稻品种“嘉育948”的成熟胚为外植体,接种至诱导培养基,在25 士 1°C、光强3000勒克斯光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将诱导形成2周的愈伤组织,转移至继代培养基,继代培养至愈伤组织进入成倍增殖
期;
将成倍增殖的愈伤组织,在25士 1°C、避光的黑暗条件下进行受体愈伤组织的预培养2
天;
将经过预培养的愈伤组织(约500个培养皿,含2000块以上的愈伤组织),在农杆菌悬浮液中浸泡10分钟,之后弃去菌液,用无菌滤纸吸干,接种于共培养基上,在25士 1 °C、避光的黑暗条件下共培养2天;
取上述共培养愈伤组织,洗净、晾干后,转移到筛选培养基,在25士 1°C、避光的黑暗条件下培养6周,收集新长出的抗性愈伤组织(约210块愈伤组织),转移至新的筛选培养基上,再进行连续2轮继代筛选,每隔3周转继1次;
取3轮筛选后的抗性愈伤组织(约50块愈伤组织),转移至分化培养基,诱导分化成苗78株,对抗性植株进行标记基因GUS组织化学染色和筛选基因HPT分子检测,选留含目的基因淀粉分支酶基因sbenb插入序列的转基因植株56株,目的基因插入序列的载体构建如图1所示;
取入选的转基因植株,田间种植后收获种子,测定淀粉凝胶性能,选留淀粉糊化冷却后可形成半固态凝胶的转基因植株11株;
2008-2010连续3年,分别在浙江杭州(春季)、浙江富阳(夏季)、海南陵水(冬季)三地三季评价淀粉凝抗性的表达稳定性,最终培育淀粉基质专用水稻3个,T-NJ-U T-NJ-2、T-NJ-3,其淀粉糊化冷却后可形成稳定的半固态凝胶,而原直链淀粉含量水稻品种“嘉育948”则根本无法形成半固态的凝胶。
权利要求
1.一种淀粉基质专用水稻的转基因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直链淀粉含量介于109Γ15%的水稻品种的成熟胚为外植体,接种至诱导培养基,在25 士 1°C、光强3000勒克司光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2)将诱导形成2周的愈伤组织,转移至继代培养基,继代培养至愈伤组织进入成倍增殖期;3)将成倍增殖的愈伤组织,在25士1°C、避光的黑暗条件下进行受体愈伤组织的预培养2天;4)将经过预培养的愈伤组织,在农杆菌悬浮液中浸泡10分钟,之后弃去菌液,用无菌滤纸吸干,接种于共培养基上,在25士 1°C、避光的黑暗条件下共培养2天;5)将上述共培养愈伤组织,洗净、晾干后,转移到筛选培养基,在25士1°C、避光的黑暗条件下培养6周,收集新长出的抗性愈伤组织,转移至新的筛选培养基上,再进行连续2轮继代筛选,每隔3周转继1次;6)取3轮筛选后的抗性愈伤组织,转移至分化培养基,在25士1°C、光强3000勒克司光条件下诱导分化成苗,对抗性植株进行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检测,选留含目的基因插入序列的转基因植株,所说的目的基因插入序列是指包括目的基因淀粉分支酶基因sbenb、标记基因葡糖苷酸酶基因GUS和筛选基因抗潮霉素基因HPT的插入序列,目的基因淀粉分支酶基因sbellb片段长643bp ;7)取入选的转基因植株,田间种植后收获种子,鉴定淀粉凝胶性能,选留淀粉糊化冷却后可形成半固态凝胶的转基因植株;8)继续种植步骤7)筛选的转基因株系,评价的淀粉凝抗性表达稳定性,对淀粉凝抗性稳定的优良株系进行种子繁殖,为培育的淀粉基质专用水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性淀粉含量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诱导培养基为N6基本培养基添加2,4-D1. 5mg、蔗糖30g和琼脂粉6. 8g, pH灭菌前5. 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性淀粉含量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继代培养基为N6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Img蔗糖30g和琼脂粉6. 8g, pH灭菌前5. 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性淀粉含量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共培养基为N6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0. 5mg、乙酰丁香酮lmg、蔗糖30g、和琼脂粉6. 8g, pH灭菌前 5. 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性淀粉含量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筛选培养基为N6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0.5mg、潮霉素30mg、羧卞300 mg、蔗糖30g和琼脂粉6. 8g, pH 灭菌前 5. 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性淀粉含量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化培养基为N6基本培养基添加6-BAlmg、NAAO. 5mg、KTO. 5mg、羧卞200mg、蔗糖30g和琼脂粉6. 8g,pH 灭菌前 5. 8。
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高抗性淀粉含量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N6基本培养基为 KNO3 2830mg、(NH4)2SO4 463mg、CaCl2 · 2H20 166mg、MgSO4 · 7H20 185mg、KH2PO4 400mg、MnSO4 · 4H20 4. 4mg、ZnSO4 · 7H20 1. 5mg、FeSO4 · 7H20 27. 8mg, Na2-EDTA · 2H2037. 3mg,H3BO3 1. 6mg、肌醇 lOOmg、烟酸 0. 5mg、维生素 B6 0. 5mg、维生素 Bl 0. 5mg 和甘氨酸2m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淀粉基质专用水稻的转基因培育方法,步骤包括取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的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至成倍增殖期,暗条件预培养,进行农杆菌共培养转化,转移到筛选培养基进行3轮筛选,取抗性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成苗,对抗性植株进行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检测,鉴定含目的基因的分化小苗,对入选的转基因植株测定淀粉凝胶性能,选留淀粉糊化冷却后可形成半固态凝胶的转基因植株,继续种植评价的淀粉凝抗性表达稳定性,对淀粉凝抗性稳定的优良株系进行种子繁殖,最终培育淀粉基质专用水稻。本发明的淀粉基质专用水稻,可作为新颖生物培养基质,广泛用于科研、食品、医药和化工。
文档编号A01H4/00GK102550414SQ2012100051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吴殿星, 张宁, 舒小丽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