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白灵菇废料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是一种利用白灵菇废料高效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白灵菇冷房仿生栽培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白灵 菇的栽培面积及产量大幅度增加,给菇农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白灵菇栽培废料大量出现,栽培废料在产区的大量堆积,不仅污染了环境,还致使白灵菇老产区病虫害发生几率提高,给白灵菇生产带来了极大地危害。白灵菇废料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资源再利用完全可行,因此如何使白灵菇废料变废为宝,是目前白灵菇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但目前文献中未见用白灵菇废料栽培金针菇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白灵菇废料高效栽培金针菇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白灵菇废料栽培金针菇的方法,主要包括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栽培袋制作工艺在于所述的母种制作工艺为a、配方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KH2PO4) 3克、硫酸镁(MgSO4) I克、维生素B1SO微克、水1000毫升;b、培养基制作按常规方法制作成试管培养基,并灭菌,所述的常规方法制作成试管培养基,是指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制作成试管培养基;C、接种、培养将白金588菌种无菌接入试管斜面,试管于24-26°C恒温箱培养10-15 天;所述的原种制作工艺为a、配方小麦粒98%、石膏粉2%,所述的小麦粒和石膏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b、原种培养基制作将麦粒去杂质、去碎粒后用清水浸泡,麦粒充分吸水后,再采用60-80度的水煮麦粒,将麦粒煮熟后然后再将麦粒捞出,捞出麦粒后晾干其外表皮的水(是指麦粒的外表皮没有水,或者是麦粒的外表皮没有水向外滴出)再拌入2%石膏粉,然后将拌入石膏粉的麦粒装入菌种瓶高压灭菌、冷却到常温,所述的高压灭菌是指本技术领域现有技术的高压灭菌方法(以下相同);C、接种、培养将白金588母种无菌接入原种麦粒培养基上,于24-26°C恒温箱培养20-30天;所述的栽培种制作工艺为
a、配方棉籽皮98%、糖I %、石膏粉I %,料水比I I. 2-1. 5,所述的棉籽皮、糖、石膏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所述的料水比是指棉籽皮、糖和石膏粉的总重量(上述原料重量之和)与水的重量比;b、栽培种培养基制作将棉籽皮、糖、石膏粉、水充分拌匀,测其含水量为测其含水量为60-65%,然后装入菌种袋,高压灭菌,冷却到常温;C、接种、培养将白金588原种无菌接入栽培种培养基上,于24_26°C恒温箱培养30-40 天;所述的栽培袋制作工艺为配方菌糠45 %、棉籽皮45 %、玉米粉8 %、糖I %、石膏粉I %,料水比I I. 2-1. 5,所述的菌糠、棉籽皮、玉米粉、糖、石膏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所述的料水比是指菌糠、棉籽皮、玉米粉、糖和石膏粉的总重量(上述原料重量之和)与水的重量比;栽培袋制作将菌糠、棉籽皮、玉米粉、糖、石膏粉、水充分拌匀,测其含水量为60-65%,然后装入种栽培袋,高压灭菌,冷却到常温。接种培养将白金588栽培种无菌接入栽培袋培养基上,于24-26°C,无光、相对湿度为60-70%的环境下培养30-40天,菌袋长满菌丝体;搔菌将袋子移动到出菇室,解开袋口,用灭菌后的小刀去掉老菌皮、老接种块,这也是现有技术的常规方法;分化将袋口薄膜拉直,降温至10_12°C,空气湿度85% -95%,弱散光刺激,保持空气新鲜,约4天袋口料面分泌棕色液滴,相继出现米粒状原基;出燕菌柄长至0. 5-lcm时,降温至5°C,降湿至75% -80%加强通风,由弱到强,促使菇蕾增大,菇柄粗壮;然后将温度调整到10_15°C空气湿度90%左右(85-90% ),光线微弱、光源定向,空气少中CO2的含量为0. 1% -0. 15%,金针菇逐渐长大;采收待菇柄长约15_20cm,菌盖半球状时采收,采前2_3天,降空气湿度至80% -85%,喷水勿喷子实体。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糖为白糖或者是红糖,所述的菌糠为白灵菇废料,所述的光线微弱是指可看清管理为度的微弱光线,,所述的光源定向是指采用定向光源照射栽培袋的出菇处,如果栽培袋的摆放面积大,可以采用多个定向光源照射,将全部栽培袋的出菇处均照射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有效利用白灵菇废料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使白灵菇废料变废为宝,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利用白灵菇废料栽培金针菇的方法,主要包括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栽培袋制作工艺在于所述的母种制作工艺为a、配方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KH2PO4) 3克、硫酸镁(MgSO4) I克、维生素B1SO微克、水1000毫升;b、培养基制作按常规方法制作成试管培养基,并灭菌;C、接种、培养将白金588菌种无菌接入试管斜面,试管于24-26°C恒温箱培养10-15 天;所述的原种制作エ艺为a、配方小麦粒98%、石膏粉2%,所述的小麦粒和石膏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b、原种培养基制作将麦粒去杂质、去碎粒后用清水浸泡,麦粒充分吸水后,水煮,然后将麦粒捞出,稍稍晾干,拌入2%石膏粉,然后将麦粒装入菌种瓶高压灭菌、冷却到常温;C、接种、培养将白金588母种无菌接入原种麦粒培养基上,于24-26°C恒温箱培养20-30天;所述的栽培种制作エ艺为a、配方棉籽皮98%、糖I %、石膏粉I %,料水比I I. 2-1. 5,所述的棉籽皮、糖、石膏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所述的料水比是指棉籽皮、糖和石膏粉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b、栽培种培养基制作将棉籽皮、糖、石膏粉、水充分拌匀,测其含水量为60%左右,然后装入菌种袋,高压灭菌,冷却到常温;C、接种、培养将白金588原种无菌接入栽培种培养基上,于24_26°C恒温箱培养30-40 天;所述的栽培袋制作エ艺为配方菌糠45 %、棉籽皮45 %、玉米粉8 %、糖I %、石膏粉I %,料水比I I. 2-1. 5,所述的菌糠、棉籽皮、玉米粉、糖、石膏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所述的料水比是指菌糠、棉籽皮、玉米粉、糖和石膏粉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栽培袋制作将菌糠、棉籽皮、玉米粉、糖、石膏粉、水充分拌匀,测其含水量为62%左右,然后装入种栽培袋,高压灭菌,冷却到常温。接种培养将白金588栽培种无菌接入栽培袋培养基上,于24-26°C,无光、相对湿度为60-70%的环境下培养30-40天,菌袋长满菌丝体;搔菌将袋子移动到出菇室,解开袋ロ,用灭菌后的小刀去掉老菌皮、老接种块;
分化将袋ロ薄膜拉直,拉直袋ロ薄膜目的是将袋ロ尽量敞开,降温至10-12 °C,空气湿度85% -95%,弱散光刺激,保持空气新鮮,约4天袋ロ料面分泌棕色液滴,相继出现米粒状原基;出燕菌柄长至O. 5-lcm时,降温至5°C,降湿至75% -80%加强通风,由弱到强(通风的强度逐渐増大),促使菇蕾増大,菇柄粗壮;然后将温度调整到10_15°C空气湿度90%左右,光线微弱、光源定向,空气少中CO2的含量为O. 1% -O. 15%,金针菇逐渐长大;采收待菇柄长约15_20cm,菌盖半球状时采收,采前2_3天,降空气湿度至80% -85%,喷水勿喷子实体。
所述 的糖为白糖或者是红糖,所述的菌糠为白灵菇废料,所述的光线微弱是指可看清管理为度的微弱光线,也就是说只要正常视カ的人可借助微弱的光线进行上述管理即可,不要再增强其光线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白灵菇废料栽培金针菇的方法,主要包括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栽培袋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母种制作工艺为 a、配方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I克、维生素BjO微克、水1000毫升; b、培养基制作按常规方法制作成试管培养基,并灭菌; C、接种、培养将白金588菌种无菌接入试管斜面,试管于24-26°C恒温箱培养10-15天; 所述的原种制作工艺为 a、配方小麦粒98%、石膏粉2%,所述的小麦粒和石膏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b、原种培养基制作将麦粒去杂质、去碎粒后用清水浸泡,麦粒充分吸水后,再采用60-80度的水煮麦粒,将麦粒煮熟后然后再将麦粒捞出,捞出麦粒后晾干其外表皮的水再拌A 2%石膏粉,然后将拌入石膏粉的麦粒装入菌种瓶高压灭菌、冷却到常温; C、接种、培养将白金588母种无菌接入原种麦粒培养基上,于24-26°C恒温箱培养20-30 天; 所述的栽培种制作工艺为 a、配方棉籽皮98%、糖1%、石膏粉1%,料水比I: I. 2-1. 5,所述的棉籽皮、糖、石膏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所述的料水比是指棉籽皮、糖和石膏粉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 b、栽培种培养基制作 将棉籽皮、糖、石膏粉、水充分拌匀,测其含水量为60-65%,然后装入菌种袋,高压灭菌,冷却到常温; C、接种、培养将白金588原种无菌接入栽培种培养基上,于24-26°C恒温箱培养30-40天; 所述的栽培袋制作工艺为 配方菌糠45%、棉籽皮45%、玉米粉8%、糖1%、石膏粉1%,料水比I : I. 2-1. 5,所述的菌糠、棉籽皮、玉米粉、糖、石膏粉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所述的料水比是指菌糠、棉籽皮、玉米粉、糖和石膏粉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 栽培袋制作将菌糠、棉籽皮、玉米粉、糖、石膏粉、水充分拌匀,测其含水量为60-65 %,然后装入种栽培袋,高压灭菌,冷却到常温; 接种培养将白金588栽培种无菌接入栽培袋培养基上,于24-26°C,无光、相对湿度为60-70%的环境下培养30-40天,菌袋长满菌丝体; 搔菌将袋子移动到出菇室,解开袋口,用灭菌后的小刀去掉老菌皮、老接种块; 分化将袋口薄膜拉直,降温至10-12°C,空气湿度85% -95%,弱散光刺激,保持空气新鲜,约4天袋口料面分泌棕色液滴,相继出现米粒状原基; 出菇菌柄长至0. 5-lcm时,降温至5°C,降湿至75% -80%,加强通风,由弱到强,促使菇蕾增大,菇柄粗壮; 然后将温度调整到10-15°C,空气湿度85-90%,光线微弱、光源定向,空气少中CO2的含量为0. 1% -0. 15%,金针菇逐渐长大;采收待菇柄长约15-20cm,菌盖半球状时采收,采前2-3天,降空气湿度至80% -85%,喷水勿喷子实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利用白灵菇废料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为白糖或者是红糖,所述的菌糠为白灵菇废料,所述的光线微弱是指可看清管理为度的微弱光线,所述的光源定向是指采用定向光源照射栽培袋的出菇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白灵菇废料栽培金针菇的方法,其母种的配方为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KH2PO4)3克、硫酸镁(MgSO4)1克、维生素B150微克、水1000毫升;原种的配方为小麦粒98%、石膏粉2%;栽培种的配方为棉籽皮98%、糖1%、石膏粉1%,料水比1∶1.2-1.5;栽培袋的配方为菌糠45%、棉籽皮45%、玉米粉8%、糖1%、石膏粉1%,料水比1∶1.2-1.5。它是一种可有效利用白灵菇废料含有的大量营养物质,使白灵菇废料变废为宝,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金针菇栽培方法。
文档编号C05G3/00GK102613004SQ20121010909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4日
发明者陈万鹏 申请人:河北荣珍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