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一体大棚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05694阅读:1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种养一体大棚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大棚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一种新型种养一体大棚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大棚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设备。目前绝大多数大棚用途单一,只单独进行农作物种植或者动物养殖。农作物种植棚中,植物生长中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能进行利用;而动物养殖棚中,动物生长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只能通过通风方式排出。另外,动物生长活动中产生的排泄物,其成分富含氮、磷、钾、钙、镁、硫、铁及其他微量元素,也只能以人工方式将排泄物排放出大棚。这两种独立的大棚模式在劳动生产中动植物产生的代谢产物都无法在棚内转化利用,各种物质无法实现棚内循环,并需要大量人力对外排放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市场上还有一种立体种养大棚,在养殖棚上方增加多个植物架层,但是种植区域架高后不便于对植物进行施肥,而且动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重于空气,不利于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多个植物架层中处于下层的植物阳光照射有限,生长必然受到制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大棚动植物代谢物质不能充分循环利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种养一体大棚及其使用方法,可实现大棚内动植物代谢物质有效循环利用。本发明的一种种养一体大棚,包括至少三个连体大棚,其特征在于大棚互相连通,养殖棚和种植棚间隔分布,养殖棚上部设有瓜果藤茎植物攀爬架,养殖棚底部铺设发酵床垫料。所述的一种种养一体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棚底部高度及发酵床垫料厚度可变化。所述种养一体大棚,其特征在于顶部设有自动温控天窗,侧面设有自动温控侧卷窗。所述种养一体大棚,其特征在于四周地面设有雨水收集器,雨水收集器与蓄水池相连。—种种养一体大棚的使用方法,将植物种植于种植棚内,养殖棚米用发酵床技术,将动物置于养殖棚发酵床垫料上,定期收集动物排泄物后移动到养殖棚对植物进行施肥,养殖棚可根据该地区常年平均温度采取适应的底部高度,温度由摄氏-10度到25度时,采取养殖棚底部高度由地面下IOOcm逐渐抬高至地面上30cm,置于养殖棚底部上的发酵床垫料厚度逐渐由90cm缩减至20cm,以此调整大棚室温维持在摄氏10度到30度之间,植物棚地面下浅层内的温度维持在摄氏O度到5度之间。所述的一种种养一体大棚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瓜果藤茎植物攀爬架上密集种植瓜果藤茎植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I)种养一体大棚实现了植物在呼吸作用中产生的氧气能提高大棚内部的氧气含量,富氧环境为动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动物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又为大棚内的植物提供了植物呼吸中的二氧化碳的来源。2)养殖棚内动物的排泄物中富含氮、磷、钾、钙、镁、硫、铁及其他微量元素,通过收集排泄物后以人工方式进行短距离运输就能转移到种植棚作为植物生长的肥料,同时种植棚内的植物可定期收获为动物提供青饲料,发挥了动植物生长的互利作用,实现了绿色有机农业。3 )控制养殖棚发酵床垫料厚度可以调整大棚室温及植物棚地面下浅层内的温度。温室温度高于动植物生长最佳温度时可减少发酵床垫料厚度或通过自动控温天窗及两侧自动温控侧卷窗散热,温度低时可通过动物自体发热和发酵床发酵反应产生的温度调整大 棚室温及地面下浅层内的温度,避免了寒冷地区出现大棚逆温现象和地面下浅层内的温度过低冻伤植物根系。4)充分利用了养殖棚上部空间种植瓜果藤茎植物,瓜果藤茎植物生长密度较大且富含水分,水分子对红外辐射有良好的阻断作用,白天可以阻断日光热辐射,晚上可以减慢地面热辐射的扩散,减小大棚内温差变化;同时瓜果藤茎植物能产生经济效益,做到了大棚效益最大化。5)种养一体大棚四周设有雨水收集器,可以对大棚顶部及四周的雨雪、露水进行收集,为动物和植物提供水资源,真正实现节水农业。


图I为温暖地区种养一体大棚的不意图。图2为寒冷地区种养一体大棚的示意图。其中,养殖棚1,种植棚2,发酵床垫料3,瓜果藤茎植物4,自动控温天窗5,自动温控侧卷窗6,操作走廊7,雨水收集器8。
权利要求
1.一种种养一体大棚,包括至少三个连体大棚,其特征在于大棚互相连通,养殖棚(I)和种植棚(2)间隔分布,养殖棚(I)上部设有瓜果藤茎植物攀爬架(4),养殖棚底部铺设发酵床垫料(7)。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种养一体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棚(I)底部高度及发酵床垫料(7)厚度可变化。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种养一体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养一体大棚顶部设有自动温控天窗(5 ),侧面设有自动温控侧卷窗(6 )。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种养一体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养一体大棚四周地面设有雨水收集器(8),雨水收集器(8)与蓄水池相连。
5.—种种养一体大棚的使用方法,将植物种植于种植棚(2)内,养殖棚(I)米用发酵床技术,将动物置于养殖棚发酵床垫料(7)上,定期收集动物排泄物后移动到养殖棚(2)对植物进行施肥,养殖棚可根据该地区常年平均温度采取适应的底部高度,温度由摄氏-10度到25度时,采取养殖棚底部高度由地面下IOOcm逐渐抬高至地面上30cm,置于养殖棚底部上的发酵床垫料(7)厚度逐渐由90cm缩减至20cm,以此调整大棚室温维持在摄氏10度到30度之间,植物棚地面下浅层内的温度维持在摄氏O度到5度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种养一体大棚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瓜果藤茎植物攀爬架(4)上密集种植瓜果藤茎植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种养一体大棚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至少三个连体大棚,大棚互相连通,养殖棚和种植棚间隔分布,养殖棚上部设有瓜果藤茎植物攀爬架,养殖棚底部铺设发酵床垫料。种养一体大棚的使用方法是,将动物置于养殖棚发酵床垫料上,将植物种植于种植棚内,动物的排泄物人工收集后进行短距离能作为大棚内植物的肥料,动物自体发热和发酵床发酵反应产生的温度可以调整大棚室温及种植棚地面下浅层内的温度。瓜果藤茎植物攀爬架上密集种植瓜果藤茎植物。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种养一体大棚及其使用方法使动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质可互相利用,基本实现绿色有机农业。
文档编号A01K1/015GK102691429SQ20121020025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
发明者刘建君 申请人:李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