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原辅料输送混匀搅拌制棒装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1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用菌原辅料输送混匀搅拌制棒装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食用菌原辅料输送混匀搅拌制棒装袋机技术领域食用菌原辅料输送混匀搅拌制棒装袋机的生产技术涉及机械的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食用菌生产大多是人工或半机械化操作,劳动强度高,用工量大,各环节的操作质量都不尽如人意,致使出菇率低,效益差。为此我们发明了可自动输送、上料、混匀、搅拌、制棒、装袋的食用菌原辅料输送混匀搅拌制棒装袋机。实用新型内容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 构简单的食用菌原辅料输送混匀搅拌制棒装袋机。其特征由机架部分、输送部分、动力部分、混料部分、供水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输送上料机(I)配装制棒机架(2)的一侧,进料口(3)装于制棒机架(2) —侧上端,皮带轮(4)和搅拌轴(9)装于混匀槽(11)内,草粉加入器(5)、麦麸皮加入器(8)、玉米芯粉加入器(10)、营养剂加入器(12)、装于混匀槽(11)的上侧,I号电机(6)、供水器
(7)分别装于制棒机架⑵的内侧,2号电机(13)装于制棒机架⑵另一端上侧,3号电机
(14)装于制棒机架⑵另一端的内测,喇机口 C形制棒器(15)装于制棒机架⑵另一端的外侧,装袋圆盘(16)、转动式装袋筒(17)装于喇叭口 C形制棒器(15)的下侧。


附图是食用菌原辅料输送混匀搅拌制棒装袋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立式输送上料机(I)配装制棒机架(2)的一侧,进料口(3)装于制棒机架(2) —侧上端,皮带轮(4)和搅拌轴(9)装于混匀槽(11)内,草粉加入器(5)、麦麸皮加入器(8)、玉米芯粉加入器(10)、营养剂加入器(12)、装于混匀槽(11)的上侧,I号电机(6)、供水器(7)分别装于制棒机架⑵的内侧,2号电机(13)装于制棒机架⑵另一端上侧,3号电机(14)装于制棒机架(2)另一端的内测,喇叭口 C形制棒器(15)装于制棒机架(2)另一端的外侧,装袋圆盘(16)、转动式装袋筒(17)装于喇叭口 C形制棒器(15)的下侧。操作时,先启动I号电机、2号电机(13)、3号电机(14),立式输送上料机(I)上主料,经进料口(3)进入混匀槽(11)内,I号电机(6)带动皮带轮(4)、搅拌轴(9)进行搅拌,同时带动供水器(7)按比例供水。2号电机(13)带动营养剂加入器(12)、玉米芯粉加入器
(10)、麦麸皮加入器⑶、草粉加入器(5)按比例加入各种辅料,搅拌轴(9)搅拌推挤混合好的原料,进入喇叭口 C形制棒器(15)制成棒状,下落至被3号电机(14)带动的、转动式装袋圆盘(16)上的装袋筒(17)的薄膜筒内,在不断的下落,不断的转动装袋,实现了食用菌的生产现代化。
权利要求1.食用菌原辅料输送混匀搅拌制棒装袋机,由机架部分、输送部分、动力部分、混料部分、供水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输送上料机(I)配装制棒机架(2)的一侧,进料口(3)装于制棒机架(2) —侧上端,皮带轮(4)和搅拌轴(9)装于混匀槽(11)内,草粉加入器(5)、麦麸皮加入器(8)、玉米芯粉加入器(10)、营养剂加入器(12)、装于混勻槽(11)的上侧,I号电机(6)、供水器(7)分别装于制棒机架⑵的内侧,2号电机(13)装于制棒机架(2)另一端上侧,3号电机(14)装于制棒机架(2)另一端的内测,喇叭口 C形制棒器(15)装于制棒机架(2)另一端的外侧,装袋圆盘(16)、转动式装袋筒(17)装于喇机口 C形制棒器(15)的下侧。
专利摘要食用菌原辅料输送混匀搅拌制棒装袋机,由机架部分、输送部分、动力部分、混料部分、供水部分构成,包括立式输送上料机(1)、制棒机架(2)、进料口(3)、皮带轮(4)、草粉加入器(5)、1号电机(6)、供水器(7)、麦麸皮加入器(8)、搅拌轴(9)、玉米芯粉加入器(10)、混匀槽(11)、营养剂加入器(12)、2号电机(13)、3号电机(14)、喇叭口C形制棒器(15)、装袋圆盘(16)、转动式装袋筒(17)。
文档编号A01G1/04GK202799733SQ2012202182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
发明者张春平 申请人:张春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