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托轮球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7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速托轮球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筒体下部设置托轮的卧式球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球磨机简体的两端都安装设置中空轴支承,其主轴承采用滚动轴承,降低了摩擦能耗,但这种特大型专用滚动轴承制造加工难度大,造价高,某些技术还不完善,尤其是,目前的卧式球磨机往往很长,达IOm以上,采用端部支承造成水平筒体同心性很差,球磨机高速运转的时候发生巨大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高速托轮球磨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托辊对球磨机水平筒体进行离散支承,减小筒体弯距和应カ,使球磨机筒体保持高度同心性,实现球磨机的高速运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高速托轮球磨机,结构中包括水平筒体、动カ系统及传动系统,所述水平筒体下方间隔设置一至多组托轮装置,此托轮装置与水平筒体之间滚动联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轮装置包括基座和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基座上的一至多组托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上端呈球形凹陷与球磨机的水平筒体外周相适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上端凹陷的弧长对应于水平筒体圆心角的60度 180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沿所述水平筒体内壁设置有楔形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球磨机,无论水平筒体多长,只要合理设置托轮装置组数,例如每IOm水平筒体对应2 4组托轮装置,均能够实现对球磨机水平筒体的离散支承,减小筒体弯距和应力,使球磨机筒体保持高度同心性,在球磨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不发生筒体晃动,极大的提高了研磨效率,降低了研磨成本;托轮装置的基座呈球形凹陷,与水平筒体的外圆周相适应,能够进一歩保障水平筒体的高速、平稳运转;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球磨机水平筒体内壁上设置了楔形齿,能够防止研磨体随水平筒体进行圆周运动,有利于提高筒内研磨体的撞击和研磨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ー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ー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平筒体;2、托轮装置;3、基座;4、托辊;5、楔形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中包括水平筒体1、动力系统及传动系统,水平筒体I下方间隔设置多组托轮装置2 (每IOm水平筒体对应3组托轮装置),此托轮装置2与水平筒体I之间滚动联接;托轮装置2包括基座3和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基座3上的5组托辊4 ;基座3上端呈球形凹陷与球磨机的水平筒体I外周相适应;基座3上端凹陷的弧长对应于水平筒体I圆心角的180度;沿水平筒体I内壁设置还设置有楔形齿5。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无论球磨机的水平筒体I多长,只要合理设置托轮装置2的组数,例如每IOm水平筒体I对应3组托轮装置2,均能够实现对球磨机水平筒体I的离散支承,减小筒体弯距和应力,使球磨机筒体保持高度同心性,在球磨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不发生筒体晃动;托轮装置2的基座3呈球形凹陷,与水平筒体I的外圆周相适应,能够进一步保障水平筒体I的高速、平稳运转;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球磨机水平筒体I内壁上设置了楔形齿5,能够防止研磨体随水平筒体I进行圆周运动,有利于提高筒内研磨体的撞击和研磨效率。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权利要求1.一种高速托轮球磨机,结构中包括水平筒体(I)、动力系统及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筒体(I)下方间隔设置一至多组托轮装置(2),此托轮装置(2)与水平筒体(I)之间滚动联接;所述托轮装置(2)包括基座(3)和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基座(3)上的一至多组托辊(4);所述基座(3)上端呈球形凹陷与球磨机的水平筒体(I)外周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托轮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上端凹陷的弧长对应于水平筒体(I)圆心角的60度 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托轮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水平筒体(I)内壁设置有楔形齿(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托轮球磨机,结构中包括水平筒体、动力系统及传动系统,所述水平筒体下方间隔设置一至多组托轮装置,此托轮装置与水平筒体之间滚动联接;托轮装置包括基座和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基座上的一至多组托辊。本实用新型利用托辊对球磨机水平筒体进行离散支承,减小筒体弯距和应力,使球磨机筒体保持高度同心性,实现球磨机的高速运转。
文档编号B02C17/18GK202876896SQ201220472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纪文刚 申请人:纪文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