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榧抗植物病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7111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粗榧抗植物病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涉及粗榧抗植物病毒病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是一种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侵染活性的细胞内寄生病原物,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的第八次报告,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植物病毒种类达1122个。植物病毒所引起的植物病害素有“植物癌症”之称,其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仅次于真菌病原物,几乎每种农作物都受到2 3种病毒的危害。全世界每年由植物病毒造成的损失约4百亿美元,仅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造成的危害就超过I亿美元。由于植物病毒具有严格的寄生性,其寄生在植物细胞甚至是细胞核内进行核酸(RNA或DNA)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组成新的病毒粒子。这就决定了植物病毒病的防治难度大,一般药剂没有效果。20世纪初Allard报道商陆汁液中存在TMV的抑制物质,之后防治植物病毒的重点逐渐转向植物天然提取物方向。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从天然产物找到了许多抗植物病毒的抑制物质,为开发高效、专一、安全的植物病毒天然抑制剂提供了基础。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 L1.)为三尖杉科,三尖杉属植物,又名粗榧(浙江),鄂西粗榧(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华粗榧杉、粗榧杉(中国裸子植物志)。中国粗榧为我国特有树种,分布很广,产于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福建、江西、河南、湖南、湖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东南部、贵州东北部、广西、广东西南部,多数生于海拔600-2200米的花岗岩、砂岩及石灰岩山地。木材坚实,可作农具及工艺等用。叶、枝、种子、根可提取多种植物碱,对治疗白血病及淋巴肉瘤等有一定疗效(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卷,科学出版社,1978年,P.428-432)。关于中国粗榧及其代谢产物对农业生产上病、虫、草害的作用目前只有零星报道。有报道中国粗榧生物碱衍生物对烟草花叶病毒具较好钝化作用(辛玉成,王元庆.三尖杉酯碱合成物质对烟草花叶病毒的作用效果初报[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8,15 (3):205-207.),并具有除草活性(郝双红,魏艳,张绿,等.中国粗榧枝叶提取物分离及其对反枝苋的除草活性[J].农药学学报,2006,8 (I):91-94.),中国粗榧对粘虫具较强拒食活性(张兴,杨崇珍.西北地区杀虫植物的筛选[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27 (2):21-27),还具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文艳华,冯志新,徐汉虹等,植物抽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线虫的杀线活性筛选[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 (3):235-238)。但是这些都是在实验室内测定结果,且至今未见对其展开系统的抗植物病毒作用研究,没有形成产品,不能应用于农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 L1.)为原料,提供一种抗植物病毒效果高、无公害、价格低廉的植物源抗植物病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粗榧抗植物病毒剂,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粗榧抗植物病毒剂以粗榧提取物为主成分并加入助剂加工而成,制剂形态是可溶性液剂、水剂及微乳剂;其中:所述的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粗榧提取物10 % 30 %,有机溶剂:30% 60%,表面活性剂:5% 20%,防冻剂:5% 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的可溶性液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粗榧提取物10% 30%,有机溶剂:30% 60%,表面活性剂:5% 3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水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粗榧提取物10 % 30 %,有机溶剂:30% 60%,表面活性剂:5% 30%,防冻剂:5% 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上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质、斯潘系列、吐温、农用阴离子-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 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质、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三醇。上述粗榧抗植物病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A、将粗榧用植物组织粉碎机粉碎至I 5mm的粗粉碎物。B、将步骤A所得的粗粉碎物采用溶剂法浸提,浸提溶剂为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提取温度为50 80°C,提取时间为18 20小时,浸提物经真空浓缩至相当于Ikg干粉/kg浓缩液;C、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按照配方量与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置于混配釜中,搅拌均匀后即得粗榧抗植物病毒微乳剂;D、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按照配方量与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置于混配釜中,搅拌均匀后即得粗榧抗植物病毒可溶性液剂;E、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按照配方量与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水置于混配釜中,搅拌均匀后即得粗榧抗植物病毒水剂。本发明所制成的粗榧抗植物病毒剂具有以下优点:1.抗植物病毒活性显著,可用于烟草、辣椒、番茄、西葫芦、马铃薯等作物上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 TMV)、黄瓜花叶病毒病(Cucumber mosaicvirus, CMV)及马铃薯病毒病(Potato Virus X, PVX ;Potato Virus Y, PVY)等多种植物病
毒病;2.对人、畜、害虫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环境兼容性好;3.生物源农药,使用后无残留毒害;
4.资源丰富、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宜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发明的实质,下面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但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的植物源抗病毒剂,以粗榧提取物为活性物质,加入一定比例助剂进行剂型加工,可以制得环保型制剂微乳剂、水剂或可溶性液剂。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粗榧提取物:10 % 30%,有机溶剂:30% 60%,表面活性剂:5% 20%,防冻剂:5% 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可溶性液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粗榧提取物:10% 30%,有机溶剂:30% 60%,表面活性剂:5% 3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水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粗榧提取物:10 % 30 %,有机溶剂:30% 60%,表面活性剂:5% 30%,防冻剂:5% 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斯潘系列、吐温、农用阴离子-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三醇。粗榧抗植物病毒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粗榧提取物的获得:A、将粗榧用植物组织粉碎机粉碎至I 5mm的粗粉碎物。B、将步骤A所得的粗粉碎物采用常规的溶剂法浸提,浸提溶剂为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提取温度为50 80°C,提取时间为18 20小时,浸提物经真空浓缩至相当于Ikg干粉/kg浓缩液,即为粗榧提取物。2、粗榧抗植物病毒剂制备I)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按照配方量与有机溶剂、防冻剂和表面活性剂置于混配釜中,搅拌均匀后即得粗榧抗植物病毒微乳剂。2)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按照配方量与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置于混配釜中,搅拌均匀后即得粗榧抗植物病毒可溶性液剂。3)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按照配方量与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防冻剂和水置于混配釜中,搅拌均匀后即得粗榧抗植物病毒水剂。经发明人的试验证明,20 %粗榧微乳剂、20 %粗榧可溶性液剂和10%粗榧水剂对烟草花叶病毒(TMV)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以下是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实施例1: 20%粗榧微乳剂的配制称取粗榧浓缩物20kg,溶解于30kg乙酸乙酯中,再加入15kg十二烧基苯磺酸隹丐,5kg苯乙烯酸聚氧乙烯醚,5kg乙二醇,在高速搅拌下混和,加热至40°C左右;高速搅拌下滴加去离子水30kg,控制水的滴加速度,使温度保持在40°C左右;水滴加完毕,升温至50°C,搅拌I小时,制得20%粗榧微乳剂100kg。制剂的稳定性、外观等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实施例2:20%粗榧可溶性液剂的配制称取粗榧浓缩物20kg,溶解于30kg乙酸乙酯中,再加入5k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Ikg烷基多糖苷A,乙醇补齐至100kg,混合均匀后,以搅拌速度800 1000转/分钟搅拌10 30分钟,即可制得粗榧可溶性液剂100kg。制剂的稳定性、外观等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实施例3:10%粗榧水剂的配制称取粗榧浓缩物10kg,溶解于30kg乙酸乙酯中,再加入5k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Ikg烧基多糖苷A, 5kg乙二醇,水补齐至100kg,混合均勻后,以搅拌速度800 1000转/分钟搅拌10 30分钟,即可制得粗榧可溶性液剂100kg。制剂的稳定性、外观等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实施例4:3种粗榧抗病毒剂对TMV的室内生物测定(I)对TMV体外钝化 效果采用半叶枯斑法测定,选取生长旺盛、长势一致的5 6叶期心叶烟(Nicotianaglutinosa)为枯斑寄主。以叶脉为界,左半叶接种药液与病毒等体积混合液,右半叶接种蒸馏水与病毒等体积混合液作对照,病毒接种浓度为10μ g/mL,钝化时间为5min,接种后立即用清水冲洗接种叶片表面。每处理接种4片叶子,试验重复3次,3d后统计枯斑数,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对照枯斑数-处理枯斑数)/对照枯斑数X 100测定结果见表I。表1:3种粗榧抗病毒剂对TMV体外钝化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粗榧抗植物病毒剂,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粗榧抗植物病毒剂以粗榧提取物为主成分并加入助剂加工而成,制剂形态是可溶性液剂、水剂及微乳剂;其中: 所述的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粗榧提取物10% 30%,有机溶剂:30% 60%,表面活性剂:5% 20%,防冻剂:5% 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 所述的可溶性液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粗榧提取物10% 30%,有机溶剂:30% 60%,表面活性剂:5% 3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 所述的水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粗榧提取物10% 30%,有机溶剂:30% 60%,表面活性剂:5% 30%,防冻剂:5% 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榧抗植物病毒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斯潘系列、吐温、农用阴离子-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 丙烯醚类、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三醇。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榧抗植物病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A、将粗榧用植物组织粉碎机粉碎至I 5mm的粗粉碎物。
B、将步骤A所得的粗粉碎物采用溶剂法浸提,浸提溶剂为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提取温度为50 80°C,提取时间为18 20小时,浸提物经真空浓缩至相当于Ikg干粉/kg浓缩液; C、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按照配方量与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置于混配釜中,搅拌均匀后即得粗榧抗植物病毒微乳剂; D、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按照配方量与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置于混配釜中,搅拌均匀后即得粗榧抗植物病毒可溶性液剂; E、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按照配方量与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水置于混配釜中,搅拌均匀后即得粗榧抗植物病毒水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斯潘系列、吐温、农用阴离子-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 醇或丙三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 Li.)提取物为有效成分的植物源抗病毒剂及其制备方法,是将粗榧的茎和叶粉碎,提取,经一定的加工过程,制备成粗榧抗病毒可溶性液剂、水剂及微乳剂,可用于烟草、辣椒、番茄、西葫芦、马铃薯等作物上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病(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及马铃薯病毒病(Potato Virus X,PVX;Potato Virus Y,PVY)等多种植物病毒病。制剂中含有粗榧提取物10%~30%,其余为助剂。本发明的抗植物病毒剂不仅抗病毒效果好,而且对环境、人、畜、害虫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该抗植物病毒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宜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01N65/06GK103120189SQ20131004840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何军, 马志卿, 景炳年, 安凤秋, 冯俊涛, 张兴 申请人:杨凌农科大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