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垄顶自清理折叠式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7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垄顶自清理折叠式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薯挖掘收获设备,尤其是一种垄顶自清理折叠式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甘薯是一种高垄(垄高25cm、垄距80 100 cm)种植、蔓生、产量高、生长深的劳动密集型作物,多分布在平原坝区和丘陵薄地,种植土壤以沙壤土、沙浆黑土、壤土和轻质粘土为主。甘薯藤蔓生长茂盛、又长又粗又韧(长可达5米),且藤蔓上有根须,使得藤蔓贴着地表生长,可将整个垄及地面覆盖,且垄与垄间的藤蔓交错缠绕,不易分开。因此,甘薯收获前通常需用专用的秸杆粉碎还田机械将藤蔓切碎,但由于甘薯藤的特殊性,使得碎蔓设备难以将藤蔓彻底清理干净,垄顶、垄沟留有大量长度在10cm-15cm左右的碎秸杆,导致甘薯机具挖掘收获时碎蔓秸杆极易堆积在收获机的两侧板或挖掘收获犁的立柱前端,导致土壤流动性变差,进而造成秧土壅塞,加剧了机具负荷,被迫停机清理,否则导致机械损坏,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质量。目前,国内的甘薯挖掘收获设备多为小型单行收获机,近年也有少数单位开发了双垄的挖掘收获设备,但大多只能在沙壤土、沙浆黑土区作业,粘土作业机具奇缺。而且,这些收获机在作业时多存在着碎蔓缠绕严重、壅土阻塞、作业顺畅性差等问题,所以作业前需人工二次清理垄顶、垄沟的碎蔓,以免影响作业顺畅,增加了人工作业成本。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国内甘薯种植大户不断增多,其拥有的100马力左右大拖拉机也在不断增多,其对生产效率更高(两垄以上)的甘薯收获设备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折叠的垄顶自清理折叠式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从而便于转移运输。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出垄顶可有效自清理防堵塞的垄顶自清理折叠式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从而使甘薯的挖掘收获得以顺利进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垄顶自清理折叠式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包括矩形机架,所述机架由中部框架和与中部框架铰接的可折叠左、右端部框架构成,所述中部框架的前侧支撑在一对限深轮上,所述中部框架和所述左、右端部框架的后侧分别装有挖掘犁,所述机架后侧中间铰装支撑具有内螺纹的左、右旋转套,所述左、右旋转套中分别装有与之相配的左、右升降螺杆 ,所述左、右升降螺杆的外端分别与左、右端部框架的外端铰接。本发明的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由于安装多个挖掘犁,因此生产效率高,可以同时起获多垄甘薯。当需要在田间转移或运输时,由于左、右两侧的端部框架通过销轴与机架的中部框架铰接,因此通过操纵升降螺杆可将两侧的挖掘犁收起、折叠,明显减小机具幅宽,大大方便转移、运输。
为了达到进一步的目的,所述机架前侧对应各犁处分别装有清蔓开道装置,所述清蔓开道装置含有上端与机架固定连接的上半轴,所述上半轴的下部与弹簧的上部固连,所述弹簧的下部与下半轴的上部固连,所述下半轴的下部固定有尖端朝向前行方向的V型
清曼 产。清蔓开道装置通过弹簧软连接置于挖掘犁正前方,作业前行时,V型清蔓铲将提前清理垄面的碎蔓,为后面作业的挖掘犁清理出干净的作业道,避免碎蔓缠堵收获部件。如果碎蔓在V型铲上堆积过多,会导致阻力增大,将克服弹簧弹力使V型清蔓铲翘起,卸掉土杂,继而恢复原状,继续作业,从而避免人工清理碎蔓,保障了收获作业的顺畅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清蔓开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1实施例 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垄顶自清理折叠式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如图1、2、3所示,包括矩形机架8,该机架由中部框架8-1和与中部框架8-1通过销轴11铰接的对称可折叠左、右端部框架8-2构成。中部框架8-1的前侧支撑在一对限深轮7上,中部框架8-1的后侧装有两个挖掘犁1,左、右端部框架8-2的后侧也分别装有一个挖掘犁。具体安装结构参见图3,挖掘犁I的犁杆1-1插卡在中部凹陷的连接架2内,再借助U型卡3固定在机架上,挖掘犁I的犁头1-2通过尾部的犁柄1-3铰接在犁杆1-1下端,犁柄1-3的后端与犁杆1-1之间通过可调螺杆连接1-4。机架8后侧中间通过与之固连的撑杆14铰装支撑具有内螺纹的左、右旋转套13,左、右旋转套13中分别装有与之相配的左、右升降螺杆12,左、右升降螺杆12的外端分别与左、右端部框架8-2的外端铰接。为了实现快速折叠,左、右升降螺杆12具有光杆衔接的上段螺纹和中段螺纹,光杆的外径小于上段螺纹和中段螺纹的根径。机架8前侧中部前伸固定上拉杆4和两侧拉杆6组成的牵拉装置。两侧拉杆6的上端分别与上拉杆4固连,下端分别朝两侧展开,与中部框架8-1的后侧固连,从而构成稳定的立体三角形构架。机架8前侧对应各挖掘犁I处分别装有清蔓开道装置5。清蔓开道装置5的具体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含有上端与机架8通过连接板5-1固定连接的上半轴5-2,该上半轴5-2的下部与弹簧5-3的上部固连,弹簧5-3的下部与下半轴5-4的上部固连,下半轴5-4的下部固定有尖端朝向前行方向的V型清蔓铲5-5。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主要优点:
1)与目前现有甘薯收获机相比,由于采用了四行收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挖掘犁的高低、倾斜角度调节方便,因此可以适应沙壤土、沙浆黑土、壤土、轻质粘土等多种土壤作业,且挖深较深;
3)挖掘犁与机架采用U形卡连接,横向位置便于调整,可适应不同垄距的作业要求;
4)限深轮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前侧端面,便于调整和操作,克服了U形卡连接座尺寸较大、位置精度差和底部螺栓固定操作麻烦;
5)当需要在田间转移或运输时,通过操纵升降螺杆可将两侧的挖掘犁收起、折叠(参见图6),明显减小机具幅宽,大大方便转移、运输,并且由于螺纹分段设置,因此收折或展开均十分迅捷;
6)采用弹簧柔性连接的V型清蔓开道装置,克服了传统的旋转式清道防缠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下端支撑旋转 点易被土壤碎蔓堵死、作业顺畅性差等问题,为后面作业的挖掘犁清理出干净的作业道,避免碎蔓缠堵收获部件,减轻了人工二次清理碎蔓的难题,节约了人力、保障了收获的顺畅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垄顶自清理折叠式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包括矩形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由中部框架和与中部框架铰接的可折叠左、右端部框架构成,所述中部框架的前侧支撑在一对限深轮上,所述中部框架和所述左、右端部框架的后侧分别装有挖掘犁,所述机架后侧中间铰装支撑具有内螺纹的左、右旋转套,所述左、右旋转套中分别装有与之相配的左、右升降螺杆,所述左、右升降螺杆的外端分别与左、右端部框架的外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垄顶自清理折叠式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前侧对应各犁处分别装有清蔓开道装置,所述清蔓开道装置含有上端与机架固定连接的上半轴,所述上半轴的下部与弹簧的上部固连,所述弹簧的下部与下半轴的上部固连,所述下半轴的下部固定有尖端朝向前行方向的V型清蔓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垄顶自清理折叠式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前侧中部前伸固定上拉杆和两侧拉杆组成的牵拉装置;所述两侧拉杆的上端分别与上拉杆固连,且下端分别朝两侧展开,与中部框架8-1的后侧固连,构成立体三角形构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垄 顶自清理折叠式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犁的犁杆插卡在中部凹陷的连接架内,再借助U型卡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挖掘犁的犁头通过尾部的犁柄铰接在犁杆下端,所述犁柄的后端与犁杆之间通过可调螺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垄顶自清理折叠式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升降螺杆具有光杆衔接的上段螺纹和中段螺纹,所述光杆的外径小于上段螺纹和中段螺纹的根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垄顶自清理折叠式多行甘薯挖掘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机包括矩形机架,机架由中部框架和与中部框架铰接的可折叠左、右端部框架构成,中部框架的前侧支撑在一对限深轮上,中部框架和左、右端部框架的后侧分别装有挖掘犁,机架后侧中间铰装支撑具有内螺纹的左、右旋转套,左、右旋转套中分别装有与之相配的左、右升降螺杆,左、右升降螺杆的外端分别与左、右端部框架的外端铰接。本发明可以同时起获多垄甘薯,生产效率高,当需要在田间转移或运输时,由于左、右两侧的端部框架通过销轴与机架的中部框架铰接,因此通过操纵升降螺杆可将两侧的挖掘犁收起、折叠,明显减小机具幅宽,大大方便转移、运输。
文档编号A01D33/14GK103109638SQ201310052028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9日
发明者胡良龙, 王冰, 胡志超, 田立佳, 计福来, 张会娟, 高雪梅, 于向涛, 王伯凯, 马标 申请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