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促进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的轮虫强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虫营养强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促进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的微量元素铜和锰强化轮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繁育中华绒螯蟹幼体需要大量的活体饵料,人工培育的轮虫普遍作为虾蟹类幼体的活体饵料。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发育阶段的开口饵料的营养平衡对后期的苗种产量起到关键作用。微量元素作为一些酶的辅基及金属结合位点,能够维持骨骼发育,促进机体免疫机能和保持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对饵料中铜和锰的含量要求分别为40 mg/kg>17 mg/kg,而人工培育的轮虫在没有额外的营养元素的补充下,铜和锰的含量仅为6 mg/kg、9 mg/kg,远低于中华绒螯蟹幼体的生长发育需求。中华绒螯蟹幼体在人工养殖环境下摄食的活体饵料种类有限,实践生产通常对活体饵料轮虫营养强化后投喂,但强化后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未发生显著变化。目前营养强化轮虫的方法有多种,其成本和效果也各有不同,给轮虫投喂单胞藻是较为常见的强化方式,已有的强化方法仅仅局限于在活体饵料轮虫中补充脂肪酸和维生素,往往忽略了外源微量元素的补充。铜和锰都是水溶性物质,轮虫不能够吸收水体中微量铜和锰。迄今,脂肪酸和维生素强化轮虫的方法不能直接应用到微量矿物元素,而水溶性微量元素的强化方法尚未建立。所以,寻找轮虫微量元素强化技术,以满足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需求,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华绒螯蟹育苗中微量元素铜和锰强化轮虫的实用方法,使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活体饵料轮虫营养元素的比例达到平衡,以满足中华绒螯蟹幼体的生长发育的需求。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采用海水小球藻为富集微量元素载体,先用海水小球藻富集微量元素,再用其强化轮虫。具体为:配置高度浓缩小球藻(湿重,2_8X101CI cells g O,加入浓度为1000-2000 mg/L硫酸铜和浓度为500-1000 mg/L硫酸锰溶液,使得Cu的总量为400-800ug/g海水小球藻溶液、Mn的总量为150-300ug/g海水小球藻溶液,富集3-6 h,将经过富集后的海水小球藻用于强化轮虫10-12 h,小球藻与轮虫的量比5X IO3 cells/ ind。上述方法中所用的铜可为五水硫酸铜分析纯试剂,锰可为分析纯硫酸锰试剂。经过上述方法强化后的轮虫中Cu和Mn的含量分别可达到40-60 mg/kg、15_25 mg/kg,可满足中华绒螯蟹幼体的生长发育的需求,且不会产生毒性反应。上述方法中,小球藻富集铜、锰的过程可同时进行,也可分别依次进行,如先富集铜再富集锰,或先富集锰再富集铜。进一步地,可用经过上述方法富集了铜和锰的小球藻、脂肪酸和维生素同时强化轮虫,使轮虫体内营养物质比例平衡。用本发明的方法强化的轮虫喂养中华绒螯蟹幼体,有效地补充了微量元素铜和锰,可以促进其变态发育,使其比自然状态下提前变态到大眼幼体,提高人工繁育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的产量和质量。
图1为实施例3中轮虫体内铜锰含量随强化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2为实施例3中轮虫体内n-3 HUPA含量随强化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3为幼体发育指数柱状比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轮虫直接吸收微量元素铜和锰
试验采用容积为30L的水槽,装入25 L盐度为20%。的海水,水槽设置添加铜浓度为50Ug L S锰的浓度为50 ug L—1,设置不添加铜、锰的对照组,用150目筛絹将培养的轮虫浓缩成高密度轮虫液,然后取ImL稀释计数,调整至密度为每毫升800个,以浓度为每毫升4X IO6小球藻细胞投喂轮虫来维持其正常生理状态。12小时后测定轮虫体内铜和锰的浓度分别为6.48 ±0.2和9.50 ±0.2 Ugg 1 (干物质),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实施例2海水小球藻富集微量元素铜和锰
海水小球藻均 在指数生长期收获,经LXJ-H型离心机离心浓缩,保存于冰箱中(不超过24小时)。用轮虫培养液加入适量藻泥,配置高度浓缩小球藻(湿重,7 X 101° cells /g);用去离子水配置成浓度分别为1000mg/L、1500mg、2000 mg/L硫酸铜溶液和500mg/L、750mg/L、1000 mg/L硫酸锰溶液。取8只塑料试管编号为1_8,各加入10 g小球藻溶液,1-4号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4mL浓度为0mg/L、1000mg/L、1500mg、2000 mg/L硫酸铜溶液,再分别依次加入3mL浓度为0mg/L、500mg/L、750mg/L、1000 mg/L硫酸锰溶液,将试管放置于23°C下,使1-4号试管中小球藻富集微量元素铜和锰3小时。将富集结束后的小球藻溶液72Qff离心20min,去掉溶液,收集小球藻检测其中微量元素铜和锰的含量,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促进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的轮虫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配置浓度为Z-SXIOki cells g 1 (湿重)小球藻,加入浓度为1000-2000 mg/L硫酸铜和浓度为500-1000 mg/L硫酸锰溶液,使得Cu的总量为400-800 ug/g海水小球藻溶液、Mn的总量为150-300ug/g海水小球藻溶液,富集3-6 h,将经过富集后的海水小球藻用于强化轮虫10-12h,小球藻与轮虫的量比5X IO3 cells/ in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藻富集铜、锰的过程可同时进行,也可分别依次进行,如先富集铜再富集锰,或先富集锰再富集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脂肪酸和维生素强化轮虫。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中华绒螯蟹育苗中微量元素铜和锰强化轮虫的实用方法具体为配置高度浓缩小球藻(湿重,2-8×1010cellsg-1),加入浓度为1000-2000mg/L硫酸铜和浓度为500-1000mg/L硫酸锰溶液,使得Cu的总量为400-800ug/g海水小球藻溶液、Mn的总量为150-300ug/g海水小球藻溶液,富集3-6h,将经过富集后的海水小球藻用于强化轮虫10-12h,小球藻与轮虫的量比5×103cells/ind。用本发明的方法强化的轮虫喂养中华绒螯蟹幼体,有效地补充了微量元素铜和锰,可以促进其变态发育,使其比自然状态下提前变态到大眼幼体,提高人工繁育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的产量和质量。
文档编号A23K1/16GK103120270SQ20131008250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孙盛明, 陈立侨, 戈贤平 申请人: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