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

文档序号:285498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属于食品、保健品或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誉为食药两用、延年益寿之珍品,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等功效。灵芝孢子为灵芝的种子,呈褐色,卵形,大小一般为(8.5 11.2) ymX (5.2-6.9) μ m,其药用价值高,功效相当于灵芝的约75倍,且对人体有双向调节作用,尤其对肝脏病变、失眠以及衰老的防治作用十分显著。然而灵芝孢子有双层壁,外层孢壁光滑。灵芝孢子包裹的两层壁很坚韧,一般的化学,物理方法很难将其打破,因此未破壁的孢子粉很难被人体吸收利用,需要对灵芝孢子粉进行破壁处理。目前灵芝孢子破壁的技术有生物酶解法、化学法、物理法等,其中破壁效果较好的为物理法,但是物理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物理法是通过振动棒高速振动对孢子粉敲打及剪切的作用,容易带入金属碎屑,造成二次污染,使灵芝孢子粉成品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同时破壁过程中的高速摩擦产生的较高的温度会导致液态有效组分容易流出和氧化。此外,虽然灵芝孢子粉可采用液氮冷冻粉碎,但成本过高,限制了其开发利用。专利号为00136003.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灵芝孢子粉常温破壁外释技术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超音速气流的能量对灵芝孢子粉进行破壁,虽然破壁率较高,但是高速气流会造成易挥发组分及液态组分的大量损失。专利号为02135627.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灵芝孢子的破壁方法,具体的破壁方法是将灵芝孢子置于高压容器罐中,密封;向高压容器罐中通入等量的二氧化碳气和高压蒸汽,然后快速泄压,得二氧化碳汽爆破壁灵芝孢子粉原料;但是该方法的破壁率低,且工艺过程较繁琐。专利号为02144759.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灵芝孢子油超临界CO2萃取制备方法,但是该方法的工艺过程较繁琐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它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有效成分易损失、工艺繁琐、破壁率低且成本较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取灵芝孢子,真空干燥处理后进行粉碎,得干燥的灵芝孢子粉;将该干燥的灵芝孢子粉放入粉碎设备中,充入保护性气体并将该粉碎设备的温度调节为-10 -6°c,振动粉碎20 50min即得。具体的,真空干燥处理时,干燥温度为60 90°C,干燥时间为4 8h。优选的,真空干燥处理时,干燥温度为70 90°C,干燥时间为4 6h。更优选的,真空干燥处理时,干燥温度为80°C,干燥时间为6h。前述方法中,充入保护性气体的量为0.7 1.0个大气压。本发明中所述的粉碎设备采用振动磨,所用的粉碎室的内部由食品级不锈钢制成,所用的研磨介质为刚玉棒;粉碎方法为干法,其中,粉碎方法采用干法可以保证灵芝孢子的有效组分无损失,同时避免有效组分被污染;而采用湿法则会导致灵芝孢子的有效组分损失和被污染达70%。本发明中采用振动磨粉碎干燥的灵芝孢子粉时,振动磨的转速为800 1200转/min,功率为1000 1500瓦,振动频率为900Hz,振幅为2 4cm。本发明中所述的保护性气体为惰性气体。优选的,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或者二氧化碳。优选的,本发明中振动粉碎的时间为40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真空干燥,并在保护性气体和低温下进行破壁处理,灵芝孢子的破壁率可达到98%以上,其有效成分不损失,不含任何添加剂、不变质,同时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无污染,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此外,发明人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对该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中的条件进行筛选:本发明中,将干燥的灵芝孢子粉放入粉碎设备中,粉碎设备的温度调节为-10 _6°C,当粉碎设备的温度低于-10°C时,会造成能源浪费,高于-6°C时,则会导致破壁率较低;粉碎设备振动粉碎的时间为20 50min,当振动粉碎的时间小于20min时,则破壁率较低,大于50min时,则会造成能源浪费;真空干燥的时间4 8h,当干燥时间低于4h时,灵芝孢子粉的水分含量较高,不易破碎,从而导致破壁率较低,当干燥时间高于8h时,则会导致能源浪费;真空干燥的温度为60 90°C,当干燥温度低于60°C时,灵芝孢子粉的水分含量高,不易破碎,从而导致破壁率较低,当干燥温度高于90°C时,虽然破壁率有所提升,但是能耗较大,导致成本较高;在粉碎设备中充入的保护性气体的量为0.7 1.0个大气压,若充入的保护性气体的量低于0.7个大气压,则粉碎设备外面的气体容易流入粉碎设备,由于大气压的原因会导致粉碎设备开盖困难;若高于1.0个大气压,则在开盖时,粉碎设备里面的粉体会喷射出来,从而存在较大的危险性且容易造成破壁灵芝孢子粉的大量损失。此外,振动磨的转速为800 1200转/min,功率为1000 1500瓦,振动频率为900Hz,振幅为2 4cm,恰好可以使得灵芝孢子粉的破壁率达到98%以上,若转速低于800转/min,功率小于1000瓦,振幅低于2cm,则会导致灵芝孢子粉的破壁率较低,若转速高于1200转/min,功率大于1500瓦,振幅大于4cm,则尽管灵芝孢子粉的破壁率有所提升,但是振动磨的噪音大、能耗高,且设备容易损坏。将本发明制得的破壁灵芝孢子粉进行显微检测,结果表明孢子破壁率为98%以上,根据其有效组分的化学鉴定,表明有效成分既不损失、也不变质。而且本发明工艺无需高温和化学处理,产生低温的成本也低,因此综合成本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取灵芝孢子,置于温度为80°C的真空环境中干燥6h后进行粉碎,得干燥的灵芝孢子粉;将该干燥的灵芝孢子粉放入振动磨中,充入0.8个大气压的氮气并将该振动磨的温度调节为_8°C,振动粉碎40min即得。所用振动磨的粉碎室的内部由食品级不锈钢制成,所用的研磨介质为刚玉棒;粉碎方法为干法。振动磨的转速为1000转/min,功率为1300瓦,振动频率为900Hz,振幅为3cm。实施例2:—种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取灵芝孢子,置于温度为80°C的真空环境中干燥6h后进行粉碎,得干燥的灵芝孢子粉;将该干燥的灵芝孢子粉放入振动磨中,充入1.0个大气压的氩气并将该粉碎设备的温度调节为-10°c,振动粉碎20min即得。所用的振动磨的粉碎室的内部由食品级不锈钢制成,所用的研磨介质为刚玉棒;粉碎方法为干法。振动磨的转速为1200转/min,功率为1500瓦,振动频率为900Hz,振幅为4cm。实施例3:—种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取灵芝孢子,置于温度为60°C的真空环境中干燥8h后进行粉碎,得干燥的灵芝孢子粉;将该干燥的灵芝孢子粉放入振动磨中,充入0.7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并将该振动磨的温度调节为_6°C,振动粉碎50min即得。所述的振动磨的转速为800转/min,功率为1000瓦,振动频率为900Hz,振幅为2cm。实施例4:一种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取灵芝孢子,置于温度为90°C的真空环境中干燥4h后进行粉碎,得干燥的灵芝孢子粉;将该干燥的灵芝孢子粉放入粉碎设备中,充入1.0个大气压的惰性气体并将该粉碎设备的温度调节为_6°C,振动粉碎40min即得。实施例5:—种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取灵芝孢子,置于温度为70°C的真空环境中干燥6h后进行粉碎,得干燥的灵芝孢子粉;将该干燥的灵芝孢子粉放入粉碎设备中,充入0.7个大气压的氮气并将该粉碎设备的温度调节为_8°C,振动粉碎30min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灵芝孢子,真空干燥处理后进行粉碎,得干燥的灵芝孢子粉;将该干燥的灵芝孢子粉放入粉碎设备中,充入保护性气体并将该粉碎设备的温度调节为-10 -6°c,振动粉碎20 50min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干燥处理时,干燥温度为60 90°C,干燥时间为4 8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干燥处理时,干燥温度为70 90°C,干燥时间为4 6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真空干燥处理时,干燥温度为80°C,干燥时间为6h。
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充入保护性气体的量为0.7 1.0个大气压。
6.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设备采用振动磨,所用的粉碎室的内部由食品级不锈钢制成,所用的研磨介质为刚玉棒;粉碎方法为干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振动磨的转速为800 1200转/min,功率为1000 1500瓦,振动频率为900Hz,振幅为2 4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性气体为惰性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或者二氧化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振动粉碎的时间为 40min。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取灵芝孢子,真空干燥处理后进行粉碎,得干燥的灵芝孢子粉;将该干燥的灵芝孢子粉放入粉碎设备中,充入保护性气体并将该粉碎设备的温度调节为-10~-6℃,振动粉碎20~50min即得。本发明通过采用真空干燥,并在保护性气体和低温下进行破壁处理,灵芝孢子的破壁率可达到98%以上,其有效成分不损失,不含任何添加剂、不变质,同时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无污染,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B02C19/16GK103190605SQ2013101455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4日
发明者杨连威, 王瑞杰 申请人:东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