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输送滚筒和脱粒或分离滚筒的切流式脱粒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531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具有输送滚筒和脱粒或分离滚筒的切流式脱粒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切流式脱粒机,具有输送滚筒(26)和直接设置在所述输送滚筒(26)下游的脱粒或分离滚筒(30),所述脱粒或分离滚筒设有入口侧位置能够变化的脱粒或分离凹板筛(36)。能够与所述脱粒或分离凹板筛(36)共同被调节的剥离器(35)与所述输送滚筒(26)配合工作。
【专利说明】具有输送滚筒和脱粒或分离滚筒的切流式脱粒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切流式脱粒机,具有输送滚筒和直接设置在输送滚筒下游的脱粒或分离滚筒,该脱粒或分离滚筒配有入口侧位置可变的脱粒或分离凹板筛。
【背景技术】
[0002]在切流式脱粒机中,脱粒过程通过脱粒滚筒实现,待脱粒的已收割农作物在切向上被输送到脱粒滚筒中。此类切流式脱粒机还被制造为多滚筒脱粒机,在这种多滚筒脱粒机中,在脱粒滚筒的下游设置成在切向上工作的分离滚筒用于分离出在脱粒过程之后存在于稻草中的谷粒。已收割农作物在很多情况下由以下射式或上射式方式工作的输送滚筒输送给脱粒滚筒或分离滚筒。为了与各收割条件以及收割农作物的种类相匹配,脱粒滚筒或分离滚筒与同其圆周相邻设置的脱粒凹板筛或分离凹板筛中的一个的间隙通常至少在入口侧是能够调节的,参见DE102005036675A1。

【发明内容】

[0003]已收割农作物直接通过输送滚筒送往脱粒或分离滚筒。如果脱粒或分离滚筒之间的入口侧间隙得到调节,则已收割农作物不再在所有情况下在理想位置到达该间隙,因为设计师尝试以下述方式设计输送滚筒以及脱粒或分离滚筒的几何尺寸:所有已收割农作物即使是在最小可能的间隙下也会毫无问题地在脱粒或分离滚筒与脱粒或分离凹板筛之间流入。因此,已收割农作物流在间隙宽度较大时在脱粒或分离滚筒的入口处不必要地挤入,这可能导致不理想的脱粒或分离效果或者甚至导致堵塞。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切流式脱粒机,具有输送滚筒和直接设置在输送滚筒下游的脱粒或分离滚筒,在这种切流式脱粒机中,不会产生或仅轻微地产生上述问题。
[0005]按照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的教导实现,其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改进通过其他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
[0006]切流式脱粒机包括输送滚筒和设置在输送滚筒下游的脱粒或分离滚筒,脱粒或分离滚筒设有入口侧位置能够变化的脱粒或分离凹板筛。输送滚筒设有剥离器,剥离器的位置能够与脱粒或分离凹板筛一起被调节。因此,剥离器的位置也能够被调节,前提是脱粒或分离凹板筛相对于脱粒或分离滚筒发生变化,从而使得脱粒或分离凹板筛的入口间隙比如根据收割农作物的种类和/或其特性(比如湿度)进行变化。
[0007]以这种方式使得输送滚筒的输出方向自动地与所调节的脱粒或分离间隙相匹配,从而克服前面描述的缺陷或至少将其减小到较低的程度。如果脱粒或分离间隙加大,则相比于较窄的脱粒或分离间隙,已收割农作物由输送滚筒进一步向外输出到脱粒或分离间隙。因此,即使调节脱粒或分离间隙,也能确保理想的收割农作物流。
[0008]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脱粒或分离凹板筛能够围绕与其出口相邻的调节轴转动,该调节轴平行于脱粒或分离滚筒的转轴延伸。还可以考虑的是,为了改变脱粒或分离间隙,在脱粒或分离凹板筛的入口和出口上平行于地推动脱粒或分离凹板筛。[0009]优选地,剥离器能够围绕平行于脱粒或分离滚筒的转轴延伸的轴转动地铰接在脱粒或分离凹板筛上。由此实现了在调节脱粒或分离间隙时输送滚筒的输出方向的理想的匹配。
[0010]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特别有利的是,剥离器与该剥离器在其上可转动地与脱粒或分离凹板筛连接的一轴间隔开地与导杆的一端能够转动地连接,导杆在其另一端围绕平行于脱粒或分离滚筒的转轴延伸的轴被能够转动地支承。这种运动学设计实现了调节脱粒或分离间隙时剥离器的理想的调节。特别是可以确保与收割农作物相邻的剥离器表面与输送滚筒的齿部的前表面之间的角度在脱粒或分离凹板筛的所有设置状态下都大于90°,这避免了输送滚筒上的缠绕问题。
[0011 ] 输送滚筒可以以下射式或上射式方式工作。
[001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输送滚筒包括多个彼此轴向隔开的输送盘,在输送盘的圆周上分布有齿部,而剥离器的剥离元件分别嵌入输送滚筒的轴向相邻的齿部之间的空腔。相邻的输送盘的齿部优选相互偏离地设置,使得输送滚筒的齿部的尖端位于假设的螺旋线上。齿部可以具有三角形形状且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径向中心线对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借助于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0014]图1示出了具有多滚筒脱粒机的联合收割机的示意性侧视图,
[0015]图2示出了多滚筒脱粒机的输送滚筒的透视图,
[0016]图3示出了输送滚筒的分解透视图,
[0017]图4示出了输送滚筒的剥离器的`后向分解视图,
[0018]图5示出了最小分离间隙下的多滚筒脱粒机的侧视图,
[0019]图6示出了最大分离间隙下的多滚筒脱粒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示出了具有机架12的自行式联合收割机10,,该机架由从动前轮14和可转向后轮16支撑在地面上且向前行驶。前轮14借助于未示出的驱动机构转动,从而使得联合收割机10比如在需收割的田地上运动。下面给出的方向,比如前和后,都参照收割作业中的联合收割机10的行驶方向V。
[0021]在联合收割机10的前端区域上可拆卸地连接切割装置形式的农作物收割设备18,从而在收割作业中从田地中收割谷类或其他可脱粒的禾杆果实形式的收割农作物,且将收割农作物向上和向下通过倾斜输送器20输送给多滚筒脱粒机,该多滚筒脱粒机在行驶方向V上先后设置有脱粒滚筒22、剥除滚筒24、上部输入工作的输送滚筒26、分离滚筒28以及卸料输送器30。在输送器30下游设置逐稿器32。脱粒滚筒22在其下部以及背部区域中被脱粒凹板筛34所包围。在输送滚筒26上方存在固定的盖子,且在分离滚筒28的下方存在具有可调的指形元件的分离凹板筛36。在下射式输送的输送器30的下方设置分离筛条38。在输送滚筒26下方的出口侧,在分离滚筒28的流入区域前设置剥离器35。分离凹板筛36在其中部区域中配有传统的刮片37且在其流入和流出区域中配有指形耙39,但还可以仅配有指形耙39或仅配有刮片37。分离滚筒28直接设置在输送滚筒26的下游,即在输送滚筒26与分离滚筒28之间不设置其他输送滚筒。
[0022]在多滚筒脱粒机下方存在前输送底面40。在逐稿器32下方设置后输送底面42。输送底面40、42将谷物、短稻和秕糠从脱粒凹板筛34、分离凹板筛37、分离筛条38以及逐稿器32送往清选装置46。通过清选装置46清选过的谷物借助于谷粒螺旋输送机48输送到未示出的升降机,该升降机将谷物输送到粮箱50。翻转螺旋输送机52通过另一个未示出的升降机将未完全脱粒的穗送回脱粒进程中。秕糠可以在筛装置的背侧通过旋转的秕糠分配器甩出,或者其通过设置在逐稿器32下游的碎草机(未示出)送出。粮箱50中的清选过的谷物可以通过具有横向螺旋输送机54和卸载输送器56的卸载系统卸载。
[0023]前述系统借助于内燃机58驱动且由操作者从驾驶室60中进行监视和控制。用于脱粒、输送、清选和分离的不同设备位于机架12内部。在机架12外存在外罩,其大部分都可以翻开。
[0024]在图2中以透视图示出了输送滚筒26。该输送滚筒包括多个(在所示实施方式中为27个)输送盘66,这些输送盘设置在居中的、可旋转驱动的轴68上且通过圆筒状的间隔环70相互间隔地保持。每个输送盘66包括5个围绕其圆周分布的齿部72,还可以采用或多或少的齿部72。齿部72是具有径向向外的尖端的三角形结构,并且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径向中心线对称。与齿部72相邻的输送盘66彼此偏尚地设置,从而使得输送滚筒26的齿部72的外尖端分别位于总共5个假设的螺旋线中的一个上。
[0025]借助于图3中 的分解视图可以看到,轴68(在安装好的状态下被输送盘66和间隔环70占据)在其中部区域74中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在此处为六边形且还可以具有任意其他数量的角。输送盘66分别包括匹配的、中央的开口,该开口型面配合地贴靠在区域74上,从而使得输送盘66在圆周方向上抗扭地固定在轴68的区域74上。轴68在轴向上的固定通过张紧杆76实现,该张紧杆在轴向上穿过输送盘66和间隔环70中的开口延伸,且在端部圆盘78上固定在轴68的两个端部上。张紧杆76分别从外部抵靠在一个端部圆盘78上且在另一个端部圆盘78上通过螺栓或螺母固定,从而使得张紧杆以及输送盘66和间隔环70在轴向上被张紧且固定。端部圆盘78借助于张紧杆76和螺栓或螺母随输送盘66和间隔环70在轴向上被张紧。轴向上的防护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如固定销、空心张紧销、螺栓等等)实现,这些连接件径向穿过至少一个端部圆盘与轴68连接。
[0026]在图4中被以分解状态示出的剥离器35包括舌状的剥离元件84,剥离元件84同样固定在张紧杆80上,张紧杆穿过开口在剥离器35中延伸。在相邻的剥离元件84之间设置有间隔元件82,这些间隔元件同样设有开口,张紧杆80穿过这些开口延伸。在这里张紧杆80也将由螺栓或螺母固定,由此在轴向上张紧剥离元件84和间隔元件82。
[0027]输送盘66通过间隔环70相互间隔地设置。在相邻的输送盘66的齿部72之间分别嵌入剥离元件84。在剥离元件84的上端部上成形的凹部86在其直径上与间隔环70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该凹部以相对于间隔环70极小的间距设置在或者甚至贴靠在间隔环70上。
[0028]剥离元件84在输出侧将已收割农作物从输送盘66抬出且防止收割农作物不希望地缠绕输送滚筒26。如借助于图5和6所示,分离凹板筛36在其后端部附近可围绕平行于分离滚筒30的转轴延伸的第一转轴88可摆动地支承在联合收割机10的机架12上。该转轴88的精确位置可以通过调节元件手动地校准。分离凹板筛36在其入口一侧的端部上围绕平行于转轴88延伸的第二转轴90与剥离器35连接。外剥离元件92相对于其他剥离元件84向前延长(参见图4),且与第二转轴90间隔开地围绕平行于转轴90延伸的第三转轴94与导杆96连接,该导杆本身在其第二端部上围绕第四转轴98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12上。导杆96从第三转轴倾斜向后且向下延伸。能够手动或通过外力操作的致动器100在与机架12刚性连接的保持板102和分离凹板筛36的前部区域之间延伸且能够围绕平行于转轴88、92、94和98延伸的转轴可摆动地与这两个固定点连接。致动器100还可以铰接在保持板102和外剥离元件92 (或导杆96)之间。外剥离元件92、导杆96和致动器100可以设置在多滚筒脱粒机的一侧或两侧。
[0029]因此,通过手动调节致动器100或者通过驾驶室中合适的用户输入装置借助于外力操作致动器100,可以使得分离滚筒30和分离凹板筛36之间的入口侧的分离间隙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手动或自动地将分离间隙的大小与待收割的农作物的种类以及其他条件(湿度、损耗率、谷物损伤)相匹配。通过将分离凹板筛36的入口侧的端部与剥离器35相连接以及将剥离器35与导杆96相连接,剥离器35在分离间隙变大时向下运动。同时,剥离器35稍稍顺时针转动。由此实现了剥离器35的上尖端总是保持靠近地与间隔环70相邻,从而确保了收割农作物从输送滚筒26上剥离。与收割农作物相邻的剥离器35表面与输送滚筒26的齿部72的前表面之间的角度α在所有分离凹板筛36的设置状态下都大于90°,这避免了输送滚筒26上的缠绕问题。最后,通过这种运动学设计确保了在分离间隙扩大(图6)时比较小的分离间隙(图6)更向外地放置已收割农作物,这改进了分离滚筒36的收割农作物流和分离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切流式脱粒机,具有输送滚筒(26)和设置在所述输送滚筒(26)下游的脱粒或分离滚筒(30),所述脱粒或分离滚筒设有入口侧位置能够变化的脱粒或分离凹板筛(36),其特征在于,能够与所述脱粒或分离凹板筛(36)共同被调节的剥离器(35)与所述输送滚筒(26)配合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流式脱粒机,其中,所述脱粒或分离凹板筛(36)能够围绕与其出口相邻的转轴(88)转动,所述转轴平行于所述脱粒或分离滚筒(30)的转轴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流式脱粒机,其中,所述剥离器(35)能够围绕平行于所述脱粒或分离滚筒(30)的转轴延伸的轴(90)可转动地铰接在所述脱粒或分离凹板筛(36)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流式脱粒机,其中,所述剥离器(35)与所述轴(90)间隔开地围绕一轴(94)与导杆(96)能够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剥离器(35)在所述轴(90)上能够转动地与所述脱粒或分离凹板筛(36)连接,所述导杆(96)还围绕平行于所述脱粒或分离滚筒(30)的转轴延伸的轴(98)被可转动地支承。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流式脱粒机,其中,位于与已收割农作物相邻的剥离器(35)表面和所述输送滚筒(26)的齿部的前表面之间的角度(α)在所述脱粒或分离凹板筛(36)的所有设置状态下都大于90°。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流式脱粒机,其中,所述输送滚筒(26)以下射式或上射式方式工作。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流式脱粒机,其中,所述输送滚筒(26)包括多个彼此轴向隔开的输送盘(66),在所述输送盘的圆周上分布有齿部(72),所述剥离器(35)的剥离元件(84)分别嵌入输送滚筒(26)的轴向相邻的齿部(72)之间的空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流式脱粒机,其中,相邻的输送盘(66)的齿部(72)彼此偏离地设置,使得所述输送滚筒(26)的齿部(72)的尖端位于假设的螺旋线上。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切流式脱粒机,其中,所述齿部(72)具有三角形形状且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径向中心线对称。
10.一种联合收割机(10),具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切流式脱粒机。
【文档编号】A01F12/18GK103503646SQ201310247396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2日
【发明者】赫斯·沃尔夫冈, 富克斯·沃尔克 申请人:迪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