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育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壮苗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壮苗技术,特别是一种培育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壮苗的方法,主要包括培养基的配制、脱毒苗的快繁、脱毒苗的移栽步骤。本发明用改良1/2MS为基本培养基,以自来水和食用白糖为原料,在马铃薯组培快繁不同阶段附加不同浓度的B9,使继代培养周期变短,试管苗更健壮;在脱毒试管苗快繁增殖阶段添加B9的浓度为4-8mg.L-1,有效的促进了脱毒试管苗茎粗、有效茎节数及根数的增加,并且叶片增厚、叶色浓绿,继代周期从传统的3-4周减到只需14-18天,极大的提高了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繁殖效率,在脱毒苗移栽前的培养基内添加B9的浓度为10-15mg.L-1,脱毒试管苗其茎变得更粗壮、节间较短、茎木质化程度更高,可提高其移栽成活率。
【专利说明】一种培育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壮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壮苗技术,特别是一种培育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壮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马铃薯脱毒及种薯生产体系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马铃薯种薯退化的问题,而脱毒试管苗的生产快繁是整个体系中极其关键的环节之一。采用传统培养基进行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生产容易出现试管苗生长过旺、苗茎径细小、节间长、叶小、“烧尖”及须根较多等现象,这不仅影响了脱毒苗接种、移栽的工作效率更降低了脱毒苗的繁殖系数及移栽成活率,因此进行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促壮研究,从而培育健壮、优质脱毒试管苗显得尤为重要。
[0003]中国专利申请CN200710066315.6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薯漂浮苗的方法,此方法提高了试管薯的出苗率,但是需要建苗池,成本较高,不适宜大规模育苗,操作不方便。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589941.4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脱毒试管薯室内培养架育苗的方法,主要包括育苗托盘的设计、培养基质配方、营养液配方和育苗步骤。育苗步骤为:把已发芽的脱毒试管薯播种于托盘上,然后把已播种的托盘放于无菌半开放LED灯培养室培养架上培养,在光强为2500-35001uX的红蓝光LED灯下每天光照8小时,红蓝光比为6:4,保持温度25V ;播种15-20天后,将幼苗从穴盘上拔出,根系带着培养基质移栽,小号试管薯育苗视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时间,此方法营养液配方大量元素KNO3, NH4NO3, KH2PO4, MgSO4, CaCl2浓度较高,成本较高,出苗率可达95%以上。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450346.2公开了一种脱毒马铃薯试管薯循环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试管苗壮苗培养、试管薯诱导,在所述试管苗壮苗培养步骤之后,将试管苗壮苗培养的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剪取顶芽后,再将去顶芽的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加入试管薯诱导培养基,进行试管薯诱导生产;剪取的顶芽则继续进行试管苗壮苗培养,此工艺中固体壮苗培养基配方为MS+10mg.Ι^Β9+3.5g/L琼脂粉+30g/L白糖,诱导培养基中配方为MS+8mg.L^BA+lOOg/L白糖,MS培养基中的KNO3, NH4NO3,KH2PO4, MgSO4, CaCl2浓度较高,成本较高,此工艺周期长,液体壮苗培养25天左右。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育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壮苗的方法。
[0005]本发明培育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壮苗的方法,步骤如下:
[0006](I)培养基的配制:
[0007]配制含有950mg.L-1KNO3,825mg.L-1NH4NO3, lOOmg.L-1KH2PO4, 185mg.[1MgSO4, 220mg.1Z1CaCl2, 27.8mg.1Z1FeSO4.7H20, 37.3mg.1Z1Na2.EDTA.2H20, 0.83mg.1Z1KI,6.2mg.L 1H3BO3, 22.3mg.L 1MnSO4.4H20,8.6mg.L 1ZnSO4.7H20, 0.25mg.L 1Na2MO4.2H20,0.025mg.L-1CuSO4.5H20,0.025mg.L-1CoCl2.2H20, 100g.L-1 肌醇,2mg.L-1 甘氨酸,0.lmg.L-1 盐酸硫胺素,0.5mg.L-1 盐酸吡哆醇,0.5mg.L-1 烟酸,30g.L-1 食用白糖,5.4g.L-1 琼脂,0 ~25mg.Ι^Β9的培养基,调节ΡΗ5.8 ;[0008](2)脱毒苗的快繁:
[0009]按每个茎节为一个外植体正向插入步骤(1)中的培养基内,于23°C,20001x光照条件下培养,在脱毒试管苗增殖阶段添加B9的浓度为4-8mg.L—1,15天继代一次,出瓶移栽前添加B9的浓度为10-15mg.L—1,得到马铃薯脱毒试管壮苗;
[0010](3)脱毒苗的移栽:[0011]将步骤(2)的马铃薯脱毒试管壮苗剪掉根须部,冲洗净培养基后于1000倍75%多囷灵中浸泡IOmin后,移栽入珍珠岩:輕石=1:10的基质中,烧足定根水后覆I旲,每天嗔施
0.1%~0.2%磷酸二氢钾2次,7天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成活。
[0012]本发明通过改良1/2MS的大量元素,通过在脱毒苗繁殖的两个不同阶段添加不同浓度的B9,优选B9浓度是在脱毒试管苗增殖阶段添加B9的浓度为4-8mg.L_\出瓶移栽前添加B9的浓度为10-15mg.L_\有效的培育了脱毒马铃薯健壮试管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4]1.壮苗培养周期短:本发明壮苗培养周期为15天左右,而其他类似文献的液体壮苗培养周期为25天左右。
[0015]2.生产成本低:本发明改良1/2MS的大量元素,用自来水和食用白糖为原料,继代周期短,极大的降低了马铃薯脱毒试管壮苗生产成本。
[0016]3.显著提高各项生理指标,移栽成活率达97%以上:在脱毒试管苗快繁阶段添加B9的浓度为4-8mg.L_\有效的促进了脱毒试管苗茎粗、有效茎节数及根数的增加,并且叶片增厚、叶色浓绿,使每代继代周期从传统的3-4周减到只需14-18天,极大的提高了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繁殖效率,在脱毒苗移栽前的培养基内添加B9的浓度为10-15mg.L—1,脱毒试管苗其茎变得更粗壮、节间较短、茎木质化程度更高,可提高其移栽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凡依照本发明公开内容所做的任何本领域的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8]实施例1马铃薯“费乌瑞它”脱毒苗快繁及移栽
[0019](I)培养基的配制:
[0020]配制含有950mg.L-1KNO3,825mg.L-1NH4NO3, lOOmg.L-1KH2PO4, 185mg.L-1MgSO4, 220mg.1Z1CaCl2, 27.8mg.1Z1FeSO4.7H20, 37.3mg.1Z1Na2.EDTA.2H20, 0.83mg.1Z1KI,6.2mg.L 1H3BO3, 22.3mg.L 1MnSO4.4H20,8.6mg.L 1ZnSO4.7H20, 0.25mg.L 1Na2MO4.2H20,0.025mg.L 1CuSO4.5H20,0.025mg.L 1CoCl2.2H20, lOOmg.L 1 肌醇,2mg.L 1 甘氨酸,0.lmg.L 1 盐酸硫胺素,0.5mg.L-1盐酸吡哆醇,0.5mg.L-1烟酸,30g/L食用白糖,5.4g/L琼脂,O~25mg.Ι^Β9的培养基,调ΡΗ5.8 ;
[0021](2)脱毒苗的快繁:
[0022]按每个茎节为一个外植体正向插入步骤(1)中的培养基内,于23°C,20001x光照条件下培养15天,统计脱毒苗茎长、茎粗、有效叶片数,根长、根数,在不同B9浓度下马铃薯各项生理指标如下表1所示:
[0023]表1不同B9浓度对马铃薯“费乌瑞它”脱毒苗生长的影响
[0024]
【权利要求】
1.一种培育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壮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基的配制:
配制含 W 950mg.L^1KNO3,825mg.T1NH4NO3, lOOmg.T1KH2PO4, 185mg.T1MgSO4, 220mg.1Z1CaCl2, 27.8mg.1Z1FeSO4.7H20, 37.3mg.1Z1Na2.EDTA.2H20, 0.83mg.1Z1KI,6.2mg.L 1H3BO3, 22.3mg.L 1MnSO4.4H20,8.6mg.L 1ZnSO4.7H20, 0.25mg.L 1Na2MO4.2H20,0.025mg.L-1CuSO4.5Η20,0.025mg.L-1CoCl2.2Η20, lOOmg.L-1 肌醇,2mg.L-1 甘氨酸,0.lmg.L-1 盐酸硫胺素,0.5mg.L-1 盐酸吡哆醇,0.5mg.L-1 烟酸,30g.L-1 食用白糖,5.4g.L-1 琼脂,O ~25mg.Ι^Β9的培养基,调节ΡΗ5.8 ; (2)脱毒苗的快繁: 按每个茎节为一个外植体正向插入步骤(1)中的培养基内,于23°C,20001x光照条件下培养,在脱毒试管苗增殖阶段添加B9的浓度为4-8mg.L—1,15天继代一次,出瓶移栽前添加B9的浓度为10-15mg.L—1,得到马铃薯脱毒试管壮苗; (3)脱毒苗的移栽: 将步骤(2)的马铃薯脱毒试管壮苗剪掉根须部,冲洗净培养基后于1000倍75%多菌灵中浸泡IOmin后,移栽入珍珠岩:蛭石=1:10的基质中,浇足定根水后覆膜,每天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2次,7天后成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马铃薯脱毒试管壮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配制的培养基中B9浓度是4-8mg.L_\适合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快繁时期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培育马铃薯脱毒试管壮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配制的培养基中B9浓度是10-15mg.L_\适合马铃薯脱毒苗的移栽时期使用。
【文档编号】A01G31/00GK103563748SQ201310534612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秦廷豪, 阳翠, 黄运军, 李晓梅, 龙小蓉, 彭晓玲 申请人: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