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蜡蚧轮枝菌及其在防治温室害虫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7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株蜡蚧轮枝菌及其在防治温室害虫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株生防菌株及其在防治温室害虫中的应用。该菌株为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lecanii,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No.8453,可用于防治温室害虫粉虱、蚜虫和蓟马,可用于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温室。
【专利说明】一株錯虫介轮枝国及其在防治温室舍虫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株来源于昆虫的真菌菌株蜡蚧轮枝菌 Lecanicillium lecanii CGMCCNo.8453(原始编号GLLE0906)及其在温室害虫防治中的应 用,可用于防治温室害虫粉虱、蚜虫、蓟马,可用于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温室。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无公害食品和绿 色食品生产应运而生。目前我国有五千万亩的温室蔬菜,是我国北方冬春季的主要蔬菜来 源,具有重要的国民经济意义。冬春蔬菜温室主要发生的害虫为粉虱(温室白粉虱和烟粉 虱等)、蚜虫(瓜蚜等)、蓟马,常年危害产量损失在30%以上。目前防治害虫的主要手段 是化学防治,如喷洒有机磷、菊酯及吡虫啉等化学农药,这些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农田环境污染,迫切需要发展生物防治来替代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 用。温室刺吸式害虫(粉虱、蚜虫、蓟马等),它们繁殖力强,抗药性强,更需要生物防治。本 发明针对这一农业生产的重要需求而研发,研究发现一株高效生防真菌,进而研究了该菌 株的相应特性和应用技术。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从我国河北省廊坊市的罹病粉虱体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对温室粉虱高效 寄生的真菌菌株;本发明提供该菌株的生物学特征,提供了该菌株相应的杀虫特性和防治 害虫的应用方法。本
【发明内容】
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和绿色食品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本发明所提供的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为錯阶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 CGMCC No. 8453,2013年11月11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 心(CGMCC) ",其保藏号为CGMCC N0. 8453,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 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06] 菌株形态鉴定特征
[0007] 菌株在麦芽糖琼脂、燕麦琼脂及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培养6天后菌落白色至淡黄 色,薄絮状,背面无色至淡黄色。分生孢子梗不发达,似营养菌丝,其上有3-5个轮生的瓶 梗,瓶梗纤细,基部1. 5-1. 7 μ M,长11-13 μ M,端尖,白色。分生孢子椭圆形,两端圆,白色至 淡黄色,单生,有黏液,在瓶梗顶部聚集成头状,3. 1-4. 3 X 2. 4-3. 6 μ Μ。
[0008] 菌株的生物学特征
[0009] 1、在基础培养基(氯化钾0. 50g,七水硫酸亚铁0. Olg,磷酸氢二钾1. 0g,七水硫酸 镁0. 50g,硝酸钠2g,蔗糖30g,琼脂15g,水1000ml,pH自然)的基础上,用等当量的不同的 碳源取代基础培养基中的碳源。CGMCC No. 8453菌株的菌落生长及产孢特性如下。
[0010] CGMCC No. 8453菌株7天在葡萄糖培养基上菌落直径为1. 529CM,麦芽糖培养基 上为2. 157CM,蔗糖培养基上为1. 790CM,可溶性淀粉培养基上为1. 891CM,乳糖培养基上为 1. 463CM,甘油培养基上为1. 502CM。
[0011] CGMCC No. 8453菌株13天在葡萄糖培养基上产孢量为122. 4X 108个孢子/ ml, 麦芽糖上为813. 6X108个孢子/ ml,蔗糖上为266. 4X 108个孢子/ ml,可溶性淀粉上为 36 X 108个孢子/ ml,乳糖上为34. 56 X 108个孢子/ ml,甘油上为7. 2 X 108个孢子/ ml。
[0012] 不同碳源上蜡蚧轮枝菌CGMCC No. 8453菌株的菌落生长特征
[0013]

【权利要求】
1. 一株錯阶轮枝菌,其特征为该錯阶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保藏于"中国 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 8453。
2. 根据权利1所述的蜡蚧轮枝菌在温室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其特征是,蜡蚧轮枝 菌CGMCC No. 8453菌株7天在葡萄糖培养基上菌落直径为1. 529CM,麦芽糖培养基上 为2. 157CM,蔗糖培养基上为1.790CM,可溶性淀粉培养基上为1.891CM,乳糖培养基上为 1. 463CM,甘油培养基上为1. 502CM。CGMCC No. 8453菌株13天在葡萄糖培养基上产孢量 为122. 4X 108个孢子/ ml,麦芽糖上为813. 6X108个孢子/ ml,蔗糖上为266. 4X 108个 孢子/ ml,可溶性淀粉上为36X 108个孢子/ ml,乳糖上为34. 56X 108个孢子/ ml,甘 油上为7. 2X108个孢子/ ml。CGMCC No. 8453菌株培养7天,在硝酸钾培养基上的菌落 直径为1.785CM,在硫酸铵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为1.695CM,在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直 径为2. 047CM,在酵母浸粉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为1. 744CM,在脲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为 1. 674CM,在硝酸钠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为1. 763CM。CGMCC No. 8453菌株培养13天,在硝 酸钾培养基上产孢为1. 066X 101°个孢子/ ml,在硫酸铵培养基上产孢为2. 218X 101°个 孢子/ ml,在蛋白胨培养基上产孢为3.437X 101°个孢子/ ml,在酵母浸粉培养基上产孢 为4. 440X 101°个孢子/ ml,在脲培养基上产孢为1. 214X 101°个孢子/ ml,在硝酸钠培养 基上产孢为3. 288X101(I个孢子/ml。CGMCC No. 8453菌株在改良的PDA培养基上,15°C 下的菌落生长直径为1. 122CM,19°C下的菌落生长直径为,1. 217CM,23°C下的菌落生长直径 为1. 695CM,27°C下的菌落生长直径为1. 768CM,29°C下的菌落生长直径为1. 575CM,31°C下 的菌落生长直径为0.510CM。CGMCC No. 8453菌株在在改良的PDA培养基上,15°C下的产 孢为10. 980X 106个孢子/ ml,19°C下的产孢为62. 100X 106个孢子/ ml,23°C下的产孢 为187 . 988X 106个孢子/ ml,27°C下的产孢为183. 038X 106个孢子/ ml,29°C下的产孢为 18. 240X 106个孢子/ ml,31°C下的产孢为4. 410X106个孢子/ ml。菌株对温室害虫粉虱、 蚜虫和蓟马的寄生率为90%。
【文档编号】A01P7/04GK104195047SQ20131056072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谢明, 张艳军, 张召荣, 尉文彬 申请人:谢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