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齿围沙蚕异沙蚕体培育及同步收集方法

文档序号:229669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双齿围沙蚕异沙蚕体培育及同步收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双齿围沙蚕异沙蚕体培育及同步收集方法,属于水产养殖苗种繁育【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培育池设计、亲沙蚕挑选、饲养方法与管理及异沙蚕体同步收集。本发明培育的异沙蚕体全部达到2.0g以上,不仅提高了怀卵量,而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配子的质量;同时本发明实现了双齿围沙蚕异沙蚕体的同步收集,避免了部分异沙蚕体在收集前排精产卵,并且将夜间收集改进为白天收集,不仅异沙蚕体收集操作方便,也大大便于其后的苗种繁育。
【专利说明】双齿围沙蚕异沙蚕体培育及同步收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双齿围沙蚕异沙蚕体培育及同步收集方法,属于水产养殖苗种繁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双齿围沙 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在动物学分类上隶属于沙蚕科(Nereididae),围沙蚕属(Perinereis),俗称海蜈蚁、海蚂幢等,主要分布在我国,是我国80多种沙蚕中个体较大,生长较快,生物资源量最大的一种,我国沿海从南到北的中高潮海滩都有分布,是潮间带多毛类生态类型的主要代表和优势种类,也是我国人工养殖和出口创汇的最主要种类。由于其在食用、医疗保健、水产养殖及垂钓等方面用途广泛,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常常出现有价无货,供不应求的情况。为弥补自然资源不足,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沿海很多地方纷纷开展其人工育苗和人工养殖,但迄今我国双齿围沙蚕的苗产量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养殖生产的需求,成为制约其人工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0003]正常条件下双齿围沙蚕为I年左右性成熟,当性腺从生长期发育至生殖期时,便蛰伏穴中不食不动数天至十多天,身体逐渐缩短增粗,疣足变形,此期体重会不同程度减轻,性腺进一步发育至完全成熟成为异沙蚕体,当遇有潮水时即群浮游泳数小时至十多小时,排精产卵后相继死亡,而受精卵在适宜条件下则发育成新个体。我国南北海区双齿围沙蚕性成熟和繁殖期因水温差异而不同,厦门杏林海区双齿围沙蚕的繁殖期为2~5月,3月末至4月初为繁殖盛期;浙江舟山海区双齿围沙蚕的繁殖期为4~9月,盛期为5~6月;江苏启东海区双齿围沙蚕繁殖始于5月,7月份达到繁殖高峰,9月后繁殖结束;大连湾双齿围沙蚕于6月底7月初开始有个体性成熟。由于营养摄入或遗传的差异,滩涂自然生长和人工养殖的双齿围沙蚕生长过程中其个体大小、性腺发育及异沙蚕体形成时间和异沙蚕体规格都有较大分化,生产中在7月份用同一批受精卵孵化的苗种投放于同一池塘中人工养殖,次年5月初到9月底都有异沙蚕体生成,异沙蚕体均重2.06g,最小规格仅0.93g、最大达到3.llg,2.0g以下的小型化异沙蚕体约占45.24%,这些小型化的异沙蚕体不仅怀卵量低,而且可能因其配子中营养缺陷不利于受精与孵化或者因遗传问题导致新个体生长速度缓慢。因此在双齿围沙蚕苗种繁育中应尽量使用大规格异沙蚕体,避免采用2.0g以下的小型化异沙蚕体。
[0004]双齿围沙蚕异沙蚕体的群浮周期明显的表现为每月2次峰值,每次群浮一般都在小潮汐过后的次日出现,持续8d~10d,最高峰都在大潮汐来临前2d~4d,即新月和满月之间,属典型的半月相型群浮。在自然条件下,群浮周期内每天24h都可能有浮游个体,但大都在晚上18:00到次日上午10:00群浮,浮游一段时间后陆续有个体排放精卵。因此必需在夜间收集异沙蚕体,不仅操作不便,而且由于收集时间延长,一些异沙蚕体在捕捞前已经排精产卵,另外,不同步收集的异沙蚕体排精产卵及胚胎发育也不同步,使得其苗种繁育不便于管理。本发明通过挑选3.0g以上大规格的亲沙蚕,在适宜密度下投喂沙蚕配合饲料,避免了小型化的异沙蚕体,提高了异沙蚕体的怀卵量和配子质量;通过排水一段时间的方法,使已经成熟的异沙蚕体无法随时浮游,再通过灌水的方法,使它们在白天集中群浮,便于异沙蚕体收集和苗种繁育管理,并且避免了部分异沙蚕体在收集前排精产卵;采用适当规格的培育池,可便于投饵和捞取收集异沙蚕体,并且可根据育苗生产的需要和采收人员的情况分期分批采收各个培育池中的异沙蚕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培育2.0g以上大规格异沙蚕体,提高异沙蚕体的怀卵量和配子质量;实现异沙蚕体的同步收集,将长时间分散收集改进为短时间集中收集,将夜间收集改进为白天收集。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双齿围沙蚕异沙蚕体培育及同步收集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07](1)培育池设计;
[0008](2)亲沙蚕挑选;
[0009](3)饲养方法与管理;
[0010](4)异沙蚕体同步收集。
[0011]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2]步骤(1)每个培育池宽3m左右、长50m左右,翻耕深度20cm左右,耙平后蓄海水5cm~20cm,水体盐度20~30。
[0013]步骤(2)在气温10°C~15°C条件下,挑选体重3.0g以上且无伤残的亲沙蚕个体。
[0014]步骤(3)将挑选的亲沙蚕按250条/m2左右密度放养于培育池中;当最高水温达到15°C时,每天在最高温时按体重1%~2%投喂沙蚕配合饲料I次,当最低水温达到15°C以上时,每天按体重4%~6%的量分2次投喂沙蚕配合饲料,天黑前投喂3%~4%,天亮后投喂1%~2% ;每24h~72h全换水I次。
[0015]步骤(4)当水温达到20°C以上时,在当地小潮汐来临时,排去培育池中的海水,然后每隔48h~72h在上午6:00~10:00向培育池中灌海水IOcm左右,30min左右成熟的异沙蚕体陆续漂浮于水面,60min左右达到高峰,在此期间组织人员用捞网收集异沙蚕体,收集完成后排去池水,48h~72h后可再次收集异沙蚕体,排水期间每天仍正常投饵,并向培育池中喷淋水2~3次,保证泥土中含有饱和水,如此方法,直至当地潮汐结束,恢复蓄水养殖,至下一次潮汐来临时,继续依此法收集异沙蚕体。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7]1、培育池宽3m左右,便于均匀投饵和捞取异沙蚕体;每个培育池面积150m2左右,便于根据育苗生产的需要和采收人员的情况分期分批采收各个培育池中的异沙蚕体。
[0018]2、在气温10~15°C条件下挑选亲沙蚕,可降低沙蚕的应激,既易于挑选,又不易损伤亲沙蚕,同时将亲沙蚕投放于培育池后又能较快钻土,提高了亲沙蚕的存活率。
[0019]3、培育的异沙蚕体规格大,均在2.0g以上,提高了异沙蚕体的怀卵量和配子质量。
[0020]4、实现了异沙蚕体的同步收集,将长时间分散收集改进为短时间集中收集,将夜间收集改进为白天收集,避免了部分异沙蚕体在收集前排精产卵,也便于异沙蚕体收集和其后的苗种繁育管理。【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
[0023]1、培育池设计:2013年4月5日,按照宽3m、长50m的规格挖掘培育池,并翻耕20cm左右,耙平后蓄海水10cm,水体盐度25左右。
[0024]2、亲沙蚕挑选:2013年4月10日,在气温10°C~15°C条件下,挑选体重3.0g以上且无伤残的亲沙蚕个体37500条,均重3.37g/条。
[0025]3、饲养方法与管理:将挑选的亲沙蚕按250条/m2密度放养于培育池中;当最高水温达到15°C时,每天在最高温时按体重1%~2%投喂沙蚕配合饲料I次,当最低水温达到15°C以上时,每天按体重4%~6%的量分2次投喂沙蚕配合饲料,天黑前投喂3%~4%,天亮后投喂1%~2% ;每24h~72h全换水I次。
[0026]4、异沙蚕体同步收集:当水温达到20°C以上时,在当地小潮汐来临时,排去培育池中的海水,然后每隔48h~72h在上午6:00~10:00向培育池中灌海水IOcm左右,30min左右成熟的异沙蚕体陆续漂浮于水 面,60min左右达到高峰,在此期间组织人员用捞网收集异沙蚕体,收集完成后排去池水,48h~72h后再次收集异沙蚕体,排水期间每天仍正常投饵,并向培育池中喷淋水2~3次,保证泥土中含有饱和水,如此方法,直至当地潮汐结束,恢复蓄水养殖,至下一次潮汐来临时,继续依此法收集异沙蚕体。2013年5、6、7三个月共收集异沙蚕体37287条,回收率占投放亲沙蚕的99.43%。
[0027]具体收集日期及收集量见下表:
[0028]
【权利要求】
1.双齿围沙蚕异沙蚕体培育及同步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培育池设计; (2)亲沙蚕挑选; (3)饲养方法与管理; (4)异沙蚕体同步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齿围沙蚕异沙蚕体培育及同步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每个培育池宽3m左右、长50m左右,翻耕深度20cm左右,耙平后蓄海水5~20cm,水体盐度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齿围沙蚕异沙蚕体培育及同步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在气温10~15°C条件下,挑选体重3.0g以上且无伤残的亲沙蚕个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齿围沙蚕异沙蚕体培育及同步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将挑选的亲沙蚕按250条/m2左右密度放养于培育池中;当最高水温达到15°C时,每天在最高温时按体重1%~2%投喂沙蚕配合饲料I次,当最低水温达到15°C以上时,每天按体重4%~6%的量分2次投喂沙蚕配合饲料,天黑前投喂3%~4%,天亮后投喂1%~2% ;每24~72h全换水I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齿围沙蚕异沙蚕体培育及同步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当水温达到20°C以上时,在当地小潮汐来临时,排去培育池中的海水,然后每隔48h~72h在上午6:00~10:00向培育池中灌海水IOcm左右,30min左右成熟的异沙蚕体陆续漂浮于水面,60min左右达到高峰,在此期间组织人员用捞网收集异沙蚕体,收集完成后排去池水,48h~72h后可再次收集异沙蚕体,排水期间每天仍正常投饵,并向培育池中喷淋水2~3次,保证泥土中含有饱和水,如此方法,直至当地潮汐结束,恢复蓄水养殖,至下一次潮汐来临时,继续依此法收集异沙蚕体。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3734093SQ201310737412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吕富, 王资生, 王爱民, 刘飞, 吕林兰, 於叶兵, 乔帼, 张明明, 周润森, 张猛猛 申请人:盐城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