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盘播种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244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穴盘播种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穴盘播种机,包括机箱,机箱上端的工作台面形成有用于放置穴盘的穴盘工位以及放置种子盘的种子盘工位,机箱还设置有可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并且可做上下运动的吸种盘,吸种盘的底面设置有若干吸种孔,各吸种孔的分布形状与穴盘中各栅格相对应,机箱内设置有抽气泵,抽气泵与吸种盘通过吸管相连通,吸种盘或者吸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吸种盘内吸种气压的气压控制装置。本实用的穴盘播种机结构简单、制造的成本较低,并且运行结构稳定可靠,通过个简单的机械结构配合,使吸种盘能稳稳的将种子盘中的种子播入穴盘中。
【专利说明】一种穴盘播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穴盘播种机。
【背景技术】
[0002]播种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温室种植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多采用穴盘育苗技术,采用分格室的穴盘进行育苗,播种时一穴一粒,成苗时一穴一株,可以控制秧苗生长环境,便于摆脱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一技术具有高质、高产和便于规范化管理等特点。
[0003]我国的穴盘播种设备发展时间短,设备整体工作性能较低,播种合格率较低,许多精密播种设备的排种机排种性能达不到要求,在高速作业下易发生种子箱排空、导种管杂物堵塞、排种机故障以及不能及时清种等故障,造成重播或漏种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形状不规则、重量比较轻的小颗粒种子的播种方面,播种质量不稳定,从而影响了穴盘播种设备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穴盘播种机,提高穴盘播种的效率。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穴盘播种机,包括机箱,所述的机箱上端的工作台面形成有用于放置穴盘的穴盘工位以及放置种子盘的种子盘工位,所述的机箱还设置有可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并且可做上下运动的吸种盘,所述吸种盘的底面设置有若干吸种孔,各吸种孔的分布形状与穴盘中各栅格相对应,所述机箱内设置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与吸种盘通过吸管相连通,所述的吸种盘或者吸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吸种盘内吸种气压的气压控制装置;
[0006]当吸种盘处于种子盘工位时,气压控制装置关闭,吸种盘下压完成吸种;
[0007]当吸种盘处于穴盘工位时,吸种盘下压致使气压控制装置打开,吸种盘向穴盘完成播种。
[0008]通过吸种盘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从而将种子盘内的种子精准播入穴盘中,并且通过气压控制装置,有效控制吸种盘内的气压,为吸种盘的吸种和播种提高保证。
[0009]通过吸种盘将种子盘内的种子吸附至穴盘中,使种子能准确的种入穴盘的各个栅格中,吸种盘下的多个吸种孔一起吸附种子,提高穴盘播种的效率。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吸管具有刚性段部分和柔性段部分,吸管的刚性段部分与吸种盘相连接,吸管的柔性段部分与抽气泵相连接,吸管的刚性段部分兼做用于支撑吸种盘的支撑杆使用,吸管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之间形成有用于配合吸种盘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的运动机构。
[0011]通过吸管的刚性段部分从而实现对吸种盘的支撑作用,并且在支撑的基础上带动吸种盘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通过吸管的柔性段部分从而为吸种盘的上下运动提供保证,便于吸管与抽气泵之间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吸管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之间形成的运动机构为:所述吸管的刚性段部分穿过机箱与设置在机箱内的复位弹簧相配合连接,吸管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之间形成转动连接,吸管的刚性段部分旋转带动吸种盘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并通过吸管刚性段部分与复位弹簧配合实现吸种盘的上下运动。
[0013]通过吸管刚性段部分与机箱之间的转动配合,从而实现通过转动吸管便可以将吸种盘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使用方便,结构运行可靠;并且同时通过机箱内的复位弹簧,为吸管的向上复位运动提供可靠保证。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吸管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之间形成的运动机构为:所述的机箱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的吸管的刚性段部分穿过滑槽与吸管的柔性段部分相连接,吸管刚性段部分的外壁上形成有凸环与滑槽的上端槽口相配合,吸管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之间形成滑动配合,吸管的刚性段部分来回移动带动吸种盘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之间。
[0015]通过吸管刚性段部分与机箱之间的滑动结构,从而实现吸种盘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吸管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之间滑动配合,运行机构稳定可靠。
[0016]进一步的,所述位于穴盘工位旁的机箱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座,位于种子盘工位旁的机箱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座;
[0017]当吸种盘旋转至与第二限位座相接触时,所述吸种盘位于种子盘工位的正上方;
[0018]当吸种盘旋转至与第一限位座相接触时,所述吸种盘位于穴盘工位的正上方。
[0019]通过设置的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使吸种盘在处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时可以实现精准的定位,通过精准定位后,使吸种盘可以精准的向种子盘内吸种以及精准的相穴盘中播种,提高了整个播种机从吸种到播种的精准度,为机器的精准工作提高保证。
[0020]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压控制装置设置在吸种盘上,气压控制装置包括开设在吸种盘上端的放气孔,位于放气孔的孔口处设置有与放气孔密封配合的放气板,所述放气板上设置有拨杆;
[0021]当吸种盘位于穴盘工位,吸种盘下压时,拨杆与第一限位座的上端相抵带动放气板向上翻转打开。
[0022]正常工作状态时,放气板是关闭状态,抽气泵通过吸种盘上的吸种盘进行吸气,当需要吸种的时候只需将吸种盘靠近种子盘,便可完成吸种,当需要播种时,将吸种盘移动至穴盘工位,在不关闭抽气泵的情况下通过拨杆打开放气板既可以将吸种盘内的吸种气压卸掉,从而吸附在吸种孔上的种子在缺少吸力的情况下精准下落至穴盘的各个栅格中。
[0023]通过设置的气压控制装置可使播种机在不关闭抽气泵的情况下,使吸种盘不断的进行吸种和播种,大大提高播种机的工作效率。
[0024]进一步的,所述吸种盘朝向第一限位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下压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座相配合使用的调节螺栓。
[0025]为了能有效控制吸种盘在下压时与穴盘之间的距离,从而设置了调节螺栓,通过转动调节螺栓可以改变调节螺栓在第一限位座上的垂直高度,从而间接控制吸种盘的下压距离,避免吸种盘下压距离过大致使将吸种盘上的吸种头插到穴盘各栅格的底部,影响种子的成活率。
[0026]进一步的,所述的吸种盘的各个吸种孔上可拆卸连接有吸种头。吸种头可拆卸连接,这样用户可以根据种子的大小更换不同型号的吸种头来配合吸种,扩大播种机的使用范围。
[0027]进一步的,所述的机箱下端设置有滚轮,通过设置的滚轮方便工人在实际操作中对播种机进行移动,便于将播种机移动至适合工作的场所。
[0028]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吸种盘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从而将种子盘内的种子精准播入穴盘中,并且通过气压控制装置,有效控制吸种盘内的气压,为吸种盘的吸种和播种提高保证。
[0029]通过吸种盘将种子盘内的种子吸附至穴盘中,使种子能准确的种入穴盘的各个栅格中,吸种盘下的多个吸种孔一起吸附种子,提高穴盘播种的效率。
[0030]本实用的穴盘播种机结构简单、制造的成本较低,并且运行结构稳定可靠,通过个简单的机械结构配合,使吸种盘能稳稳的将种子盘中的种子播入穴盘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32]图1是穴盘播种机处于种子盘工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穴盘播种机处于穴盘工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穴盘播种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穴盘播种机的立体结构图;
[0036]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6是吸种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7是吸种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1、机箱,2、种子盘,3、吸种盘,4、吸管,5、第一限位座,6、第二限位座,7、抽气泵,8、复位弹簧,9、弹簧挡板,10、穴盘,11、下压限位板,12、拨杆,13、调节螺栓,31、吸种头,32、放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41]如图1?图7所示,一种穴盘播种机,包括机箱1,机箱I上端的工作台面形成有用于放置穴盘10的穴盘工位以及放置种子盘2的种子盘工位,机箱I还设置有可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并且可做上下运动的吸种盘3,吸种盘3的底面设置有若干吸种孔,各吸种孔的分布形状与穴盘10中各栅格相对应,机箱I内设置有抽气泵7,抽气泵7与吸种盘3通过吸管4相连通,吸种盘3或者吸管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吸种盘3内吸种气压的气压控制装置;当吸种盘3处于种子盘工位时,气压控制装置关闭,吸种盘3下压完成吸种;当吸种盘3处于穴盘工位时,吸种盘3下压致使气压控制装置打开,吸种盘3向穴盘10完成播种。机箱I下端设置有滚轮,通过设置的滚轮方便工人在实际操作中对播种机进行移动,便于将播种机移动至适合工作的场所。[0042]吸管4具有刚性段部分和柔性段部分,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吸种盘3相连接,吸管4的柔性段部分与抽气泵7相连接,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兼做用于支撑吸种盘3的支撑杆使用,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I之间形成有用于配合吸种盘3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的运动机构。
[0043]通过吸管4刚性段部分与机箱I之间的转动配合,从而实现通过转动吸管4便可以将吸种盘3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使用方便,结构运行可靠;并且同时通过机箱I内的复位弹簧8,为吸管4的向上复位运动提供可靠保证。
[0044]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I之间形成的运动机构为: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穿过机箱I与设置在机箱I内的复位弹簧8相配合连接,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I之间形成转动连接,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旋转带动吸种盘3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并通过吸管4刚性段部分与复位弹簧8配合实现吸种盘3的上下运动。
[0045]通过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从而实现对吸种盘3的支撑作用,并且在支撑的基础上带动吸种盘3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通过吸管4的柔性段部分从而为吸种盘3的上下运动提供保证,便于吸管4与抽气泵7之间连接。
[0046]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I之间的弹性复位结结构具体为:机箱I内设置有弹簧挡板9,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竖直穿过机箱I上盖、弹簧挡板9与吸管4的柔性段部分相连接,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I之间形成旋转机构,吸管4刚性段部分旋转带动吸种盘3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位于弹簧挡板9上方的吸管4刚性段部分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挡圈,位于弹簧挡圈下方的吸管4刚性段部分的外壁上套接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弹簧挡圈的下端面以及弹簧挡板9上端面相抵;静止时,吸管4被复位弹簧8弹起。
[0047]位于穴盘工位旁的机箱I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座5,位于种子盘工位旁的机箱I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座6 ;当吸种盘3旋转至与第二限位座6相接触时,吸种盘3位于种子盘工位的正上方;当吸种盘3旋转至与第一限位座5相接触时,吸种盘3位于穴盘工位的正上方。
[0048]通过设置的第一限位座5和第二限位座6,使吸种盘3在处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时可以实现精准的定位,通过精准定位后,使吸种盘3可以精准的向种子盘2内吸种以及精准的相穴盘10中播种,提高了整个播种机从吸种到播种的精准度,为机器的精准工作提高保证。
[0049]气压控制装置设置在吸种盘3上,气压控制装置包括开设在吸种盘3上端的放气孔,位于放气孔的孔口处设置有与放气孔密封配合的放气板32,放气板32上设置有拨杆12 ;当吸种盘3位于穴盘工位,吸种盘3下压时,拨杆12与第一限位座5的上端相抵带动放气板32向上翻转打开。通过设置的气压控制装置可使播种机在不关闭抽气泵7的情况下,使吸种盘3不断的进行吸种和播种,大大提高播种机的工作效率。
[0050]正常工作状态时,放气板32是关闭状态,抽气泵7通过吸种盘3上的吸种盘3进行吸气,当需要吸种的时候只需将吸种盘3靠近种子盘2,便可完成吸种,当需要播种时,将吸种盘3移动至穴盘工位,在不关闭抽气泵7的情况下通过拨杆12打开放气板32既可以将吸种盘3内的吸种气压卸掉,从而吸附在吸种孔上的种子在缺少吸力的情况下精准下落至穴盘10的各个栅格中。
[0051]为了能有效控制吸种盘3在下压时与穴盘10之间的距离,吸种盘3朝向第一限位座5的侧壁上设置有下压限位板11,第一限位座5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座5相配合使用的调节螺栓13。通过转动调节螺栓13可以改变调节螺栓13在第一限位座5上的垂直高度,从而间接控制吸种盘3的下压距离,避免吸种盘3下压距离过大致使将吸种盘3上的吸种头31查到穴盘10各栅格的底部,影响种子的成活率。
[0052]吸种盘3的各个吸种孔上可拆卸连接有吸种头31。吸种头31可拆卸连接,这样用户可以根据种子的大小更换不同型号的吸种头31来配合吸种,扩大播种机的使用范围。
[0053]播种机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如图1所示,当吸种盘3处于种子盘工位时,吸种盘3与第二限位座6相靠从而使吸种盘3处在种子盘2的正上方,压下吸管4带动吸种盘3向种子盘2运动,吸种盘3上的吸种头31在抽气泵7的作用下将种子盘2内的种子吸附在吸种头31上,然后松开吸管4,吸种盘3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向上弹起恢复原状,然后转动吸管4带动吸种盘3相穴盘工位运动。
[0054]当吸种盘3运动至穴盘工位时,吸种盘3与第一限位座5相靠,如图2所示,通过下压吸管4使吸种盘3相穴盘10运动,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放气板32上的拨杆12与第一限位座5的上端相抵从而带动放气板32向上翻转打开,这时吸种盘3内的气体就被放掉,吸种盘3内不再具有负压,从而吸附在吸种头31上的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进穴盘10中,随着吸种盘3的继续向下运动,吸种盘3上的下压限位板11与第一限位座5上的调节螺栓13相抵,从而限制了吸种盘3继续向下运动,避免吸种盘3上的吸种头31插进穴盘10中的泥土中,从而损坏种子。调节螺栓是为了调节播种深度,不同品种所要求的播种深度不同,以达到最佳的发芽率和最短的发芽时间。
[0055]吸种盘3上的种子放完之后松开吸管4,吸种盘3向上运动恢复原位,从而完成一次播种,吸种盘3在播完种之后向上弹起回位,继续转向种子盘工位进行下一次的吸种。
[0056]在机箱I的上端可以同时放置多个穴盘10,当穴盘工位上的穴盘10播上种之后,再及时往穴盘工位上换上新的穴盘10。
[0057]当然本实用中的播种机中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I之间的运动机构并不仅仅局限于转动结构,还可以是滑动结构,具体结构为:机箱I上端开设有滑槽,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穿过滑槽与吸管4的柔性段部分相连接,吸管4刚性段部分的外壁上形成有凸环与滑槽的上端槽口相配合,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I之间形成滑动配合,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来回移动带动吸种盘3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之间。
[0058]通过吸管4刚性段部分与机箱I之间的滑动结构,从而实现吸种盘3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I之间滑动配合,运行机构稳定可靠。
[0059]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穴盘播种机,其特征是:包括机箱(1),所述的机箱(1)上端的工作台面形成有用于放置穴盘(10)的穴盘工位以及放置种子盘(2)的种子盘工位,所述的机箱(1)还设置有可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并且可做上下运动的吸种盘(3),所述吸种盘(3)的底面设置有若干吸种孔,各吸种孔的分布形状与穴盘(10)中各栅格相对应,所述机箱Cl)内设置有抽气泵(7),所述抽气泵(7)与吸种盘(3)通过吸管(4)相连通,所述的吸种盘(3)或者吸管(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吸种盘(3)内吸种气压的气压控制装置; 当吸种盘(3)处于种子盘工位时,气压控制装置关闭,吸种盘(3)下压完成吸种; 当吸种盘(3)处于穴盘工位时,吸种盘(3)下压致使气压控制装置打开,吸种盘(3)向穴盘(10)完成播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盘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吸管(4)具有刚性段部分和柔性段部分,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吸种盘(3)相连接,吸管(4)的柔性段部分与抽气泵(7)相连接,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兼做用于支撑吸种盘(3)的支撑杆使用,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1)之间形成有用于配合吸种盘(3)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的运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穴盘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1)之间形成的运动机构 为:所述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穿过机箱(1)与设置在机箱(1)内的复位弹簧(8)相配合连接,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1)之间形成转动连接,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旋转带动吸种盘(3)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并通过吸管(4)刚性段部分与复位弹簧(8)配合实现吸种盘(3)的上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穴盘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1)之间形成的运动机构为:所述的机箱(1)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的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穿过滑槽与吸管(4)的柔性段部分相连接,吸管(4)刚性段部分的外壁上形成有凸环与滑槽的上端槽口相配合,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与机箱(1)之间形成滑动配合,吸管(4)的刚性段部分来回移动带动吸种盘(3)往复运动于穴盘工位和种子盘工位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穴盘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位于穴盘工位旁的机箱(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座(5),位于种子盘工位旁的机箱(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座(6); 当吸种盘(3)旋转至与第二限位座(6)相接触时,所述吸种盘(3)位于种子盘工位的正上方;当吸种盘(3)旋转至与第一限位座(5)相接触时,所述吸种盘(3)位于穴盘工位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穴盘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压控制装置设置在吸种盘(3)上,气压控制装置包括开设在吸种盘(3)上端的放气孔,位于放气孔的孔口处设置有与放气孔密封配合的放气板(32 ),所述放气板(32 )上设置有拨杆(12 ); 当吸种盘(3)位于穴盘工位,吸种盘(3)下压时,拨杆(12)与第一限位座(5)的上端相抵带动放气板(32)向上翻转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穴盘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吸种盘(3)朝向第一限位座(5)的侧壁上设置有下压限位板(11),所述第一限位座(5)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座(5)相配合使用的调节螺栓(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盘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吸种盘(3)的各个吸种孔上可拆卸连接有吸种头(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盘播种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机箱(1)下端设置有滚轮。
【文档编号】A01C7/20GK203407175SQ201320458009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李风雷 申请人:常州市风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