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果穗收获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30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玉米果穗收获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玉米果穗收获机,包括:升运器,所述升运器包括倾斜放置的升运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升运外壳中的输送链;拉茎室,所述拉茎室安装在所述升运外壳的上部;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升运外壳的下部。所述风扇包括具有多个扇叶的士体部以及排风通道。排风通道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排风通道包括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第一排风口和连接至所述拉茎室的第二排风口,所述排风通道的与所述升运外壳相对的一个侧壁从所述第一排风口到第二排风口朝向所述升运外壳倾斜,使得第二排风口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排风口的截面积。在这种玉米果穗收获机中,能够降低玉米果穗、秸秆、以及苞叶掉落至风扇内部的概率,从而维持收获机的作业效率,避免了风扇中的扇叶受到损坏。
【专利说明】玉米果穗收获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果穗收获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风扇的玉米果穗收获机。
【背景技术】
[0002]图1是示出一种常用的玉米果穗收获机200的局部原理示意图。在玉米果穗收获机200作业时,升运器的升运外壳211和设置在升运外壳211中的输送链201将收获机的割台或喂入室(未示出)中的玉米果穗与少量的其它杂物(例如茎杆、苞叶)输送到设置在收获机200顶部的拉茎室212中的拉茎辊202,由拉茎辊202来分离果穗与其它杂物,经过拉茎分离后的果穗会掉落至剥皮机(未示出)内,茎杆和苞叶则会由安装在升运器的升运外壳211的下方的风扇203、以及拉莖室212后侧的横向布置的螺旋输送器一起排出收获机200的外部,从而确保果穗的清洁度。如图1所示,风扇203的出风口 204设置在升运器的物料出口的下方。
[0003]图2是示出一种传统的用于玉米果穗收获机的风扇203的侧视图。风扇203包括具有多个扇叶210的主体部209以及设置在主体部209上的排风通道206,排风通道204上设有连接至拉茎室212的排风口 204。由于排风通道206为大致的立方体形,玉米果穗在由刮板205抛出下落时有可能会由出风口 204落入风扇203内,从而造成风扇203的轮毂与外壳的损坏,导致作业效率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或者其它方面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玉米果穗收获机,能够降低玉米果穗、秸杆、以及苞叶掉落至风扇内部的概率。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玉米果穗收获机,包括:
[0006]升运器,所述升运器包括倾斜放置的升运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升运外壳中的输送链;
[0007]拉茎室,所述拉茎室安装在所述升运外壳的上部;
[0008]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升运外壳的下部,
[0009]所述风扇包括:
[0010]主体部,包括多个扇叶;以及
[0011]排风通道,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排风通道包括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第一排风口和连接至所述拉茎室的第二排风口,所述排风通道的与所述升运外壳相对的一个侧壁从所述第一排风口到第二排风口朝向所述升运外壳倾斜,使得第二排风口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排风口的截面积。
[0012]在上述玉米果穗收获机中,第二排风口的截面积是所述第一排风口的截面积的50%-70%。进一步地,第二排风口的截面积是所述第一排风口的截面积的大约60%。
[0013]在上述玉米果穗收获机中,在所述第一排风口处安装有格栅,所述格栅包括:第一纵向框架,在纵向方向上延伸;以及多个栅条,所述多个栅条平行设置,并且每个栅条的第一端固定到所述第一纵向框架上,每个栅条的第二端悬空。
[0014]在上述玉米果穗收获机中,所述格栅还包括两个横向框架,两个所述横向框架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向框架的两端并平行于所述栅条。
[0015]在上述玉米果穗收获机中,所述格栅还包括第二纵向框架,所述第二纵向框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横向框架上,每个所述栅条在其第一端附近穿过所述第二纵向框架。
[0016]在上述玉米果穗收获机中,所述格栅还包括第三纵向框架,所述第三纵向框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到所述横向框架的第二端,每个所述栅条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第三纵向框架之下,并且所述第三纵向框架与每个所述栅条的第二端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
[0017]在上述玉米果穗收获机中,所述格栅的每个栅条的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栅条的第二端的高度。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玉米果穗收获机,由于排风通道的截面积从第一排风口到第二排风口逐渐变细,根据玉米果穗自升运器顶端由刮板抛出并下落的抛物线运动轨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果穗掉落至风扇内部的概率。进一步地,由于栅条的第二端悬空,茎杆和/或苞叶将不会较长时间甚至永久的附着在栅条上,确保了风扇吹出的风在栅条处保持畅通,可以维持收获机的作业效率,避免了风扇中的扇叶受到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0020]图1是示出一种常用的玉米果穗收获机的局部原理示意图;
[0021]图2是示出一种传统的用于玉米果穗收获机的风扇的侧视图;
[0022]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的侧视图;
[0023]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安装在图3所示的风扇上的风扇格栅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0024]图5是示出沿图4所示的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玉米果穗收获机。本实用新型的玉米果穗收获机与图1所示的玉米果穗收获机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由本实用新型的风扇100代替了和2所示的风扇203。因此,在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玉米果穗收获机的描述中仍然采用了与图1所示玉米果穗收获机相同的部件的附图标记。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玉米果穗收获机包括:升运器,所述升运器包括倾斜放置的升运外壳211和安装在升运外壳211中的输送链201;拉茎室212,所述拉茎室212安装在所述升运外壳211的上部;风扇100,所述风扇100安装在升运外壳211的下部。风扇100包括大致圆形的主体部10和排风通道20。主体部10包括多个扇叶21。排风通道20设置在主体部10上,所述排风通道20包括连接至主体部10的第一排风口 21和连接至拉茎室212的第二排风口 22,所述排风通道20的与升运外壳211相对的一个侧壁24从第一排风口 21到第二排风口 22朝向升运外壳211倾斜,使得第二排风口 22的截面积小于第一排风口 21的截面积。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排风口 22的截面积是第一排风口 21的截面积的50%-70%。进一步地,第二排风口 22的截面积是第一排风口 21的截面积的大约60%。
[0028]在本实用新型中,排风通道20在图3所示的侧视图中具有大致的直角梯形的形状,并且一个直壁23贴靠在升运外壳211的下部。与直壁23相对的侧壁24相对于直壁23倾斜设置。换句话说,在图3所示的侧视图中,第一排风口 21的宽度dl大于第二排风口 22的宽度d2。这样,排风通道20的截面积从第一排风口 21到第二排风口 22逐渐变细,在保证风扇100的排风量的同时,缩短了第二排风口的截面积,根据玉米和玉米果穗自升运器顶端由刮板205抛出并下落的抛物线运动轨迹,第二排风口 22的远离升运外壳211—侧将会有更多的玉米和玉米果穗掉落,几乎全部的玉米和玉米果穗将会掉落在这个截面积被缩短40%的断面范围内。也就是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排风口 22的设置方式,降低了玉米果穗掉落至风扇内部的概率,几乎全部的玉米果穗落在第二排风口 22的之外。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收获机可以降低由于玉米果穗掉入风扇100内部而造成的风扇轮毂与外壳损坏的可能性。
[0029]参见图4和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玉米果穗收获机,风扇100包括格栅30,所述格栅30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纵向框架I和多个例如由条形钢筋制成的栅条2,多个栅条2平行设置,并且每个栅条2的第一端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第一纵向框架I上,每个栅条2的第二端悬空,即每个栅条2的第二端不与任何部件接触。
[0030]本实用新型的格栅30还包括两个横向框架3,两个所述横向框架3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纵向框架I的两端并平行于栅条2。也就是说,两个横向框架3分别设置在多个栅条2的两侧。格栅30还包括第二纵向框架4,所述第二纵向框架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横向框架3上,每个栅条2在其第一端附近穿过第二纵向框架4。如图5所示,第一纵向框架I具有一个平面11,每个栅条2的第一端例如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到平面11上,并且栅条2的第一端还穿过第二纵向框架4,从而增加了栅条2的支撑强度。第二纵向框架4的平面大致垂直于第一纵向框架I的平面11。可以理解,第一和第二纵向框架可以由一个金属板通过弯曲形成,也可以由两个金属板通过垂直焊接制成。
[00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玉米果穗收获机的格栅30还包括第三纵向框架5,所述第三纵向框架5的两端分别固定到横向框架3的第二端,每个栅条2的第二端延伸到第三纵向框架5之下,并且第三纵向框架5与每个栅条2的第二端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7,以允许玉米的秸杆或者苞叶通过该空间7。这样,第一纵向框架1、第三纵向框架5以及两个横向框架3组成一个大致的矩形结构。两个横向框架3和第三纵向框架5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6,通过使螺钉、铆钉、螺栓之类的连接部件穿过安装孔6可以将整个格栅30安装在例如如图3所示的风扇100上。另外,风扇100的格栅30的每个栅条2的第一端的厚度高于格栅2的第二端的高度。
[00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玉米果穗收获机,在玉米果穗收获机作业时,升运器将收获机的割台或喂入室中的玉米果穗与少量的其它杂物(例如茎杆、苞叶)输送到设置在收获机顶部的拉茎室212中的拉茎辊202,由拉茎辊202来分离果穗与其它杂物,经过拉茎分离后的果穗会掉落至剥皮机(未示出)内,茎杆和苞叶则会由安装在升运器的升运外壳211的下方的风扇203、以及拉莖棍202的拉莖室212后侧的横向布置的螺旋输送器一起排出收获机200的外部,从而确保果穗的清洁度。
[0033]由于排风通道20的截面积从第一排风口 21到第二排风口 22逐渐变细,根据玉米和玉米果穗自升运外壳211顶端由刮板205抛出并下落的抛物线运动轨迹,降低了玉米果穗掉落至风扇内部的概率,几乎全部的玉米果穗落在第二排风口 22之外。
[0034]进一步地,当风扇不工作时,如果玉米果穗、稻杆或者荀叶等杂物在由刮板205抛出下落时由出风口 204落入风扇203内,在这种情况下,风扇再次运行时,这些杂物将被吹出风扇,如果较长的茎杆和/或苞叶等缠绕在栅条2上,由于处于较低位置的栅条2的第二端悬空,在风扇吹力的持续作用下,茎杆和/或苞叶将会滑动到栅条2的悬空的第二端,并飞离栅条2。这样,茎杆和/或苞叶将不会较长时间甚至永久的附着在栅条2上,确保了风扇吹出的风在栅条2处保持畅通,可以进一步维持收获机的作业效率,并进一步降低由于玉米果穗、秸杆、以及苞叶掉入风扇100内部而造成的风扇轮毂、扇叶与外壳损坏的可能性。
[003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在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种玉米果穗收获机。
[0036]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玉米果穗收获机,包括: 升运器,所述升运器包括倾斜放置的升运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升运外壳中的输送链; 拉茎室,所述拉茎室安装在所述升运外壳的上部; 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升运外壳的下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包括: 主体部,包括多个扇叶;以及 排风通道,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排风通道包括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第一排风口和连接至所述拉茎室的第二排风口,所述排风通道的与所述升运外壳相对的一个侧壁从所述第一排风口到第二排风口朝向所述升运外壳倾斜,使得第二排风口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排风口的截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果穗收获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排风口的截面积是所述第一排风口的截面积的50%-7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果穗收获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排风口的截面积是所述第一排风口的截面积的大约6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玉米果穗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排风口处安装有格栅,所述格栅包括: 第一纵向框架,在纵向方向上延伸;以及 多个栅条,所述多个栅条平行设置,并且每个栅条的第一端固定到所述第一纵向框架上,每个栅条的第二端悬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玉米果穗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还包括两个横向框架,两个所述横向框架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向框架的两端并平行于所述栅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玉米果穗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还包括第二纵向框架,所述第二纵向框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横向框架上,每个所述栅条在其第一端附近穿过所述第二纵向框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玉米果穗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还包括第三纵向框架,所述第三纵向框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到所述横向框架的第二端,每个所述栅条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第三纵向框架之下,并且所述第三纵向框架与每个所述栅条的第二端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玉米果穗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的每个栅条的第一端的高度高于栅条的第二端的高度。
【文档编号】A01D45/02GK203523345SQ201320558493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庞凤斌, 张季, 贾赟, 刘小涛, 王春雷 申请人:约翰迪尔(天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