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液控制装置及其施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064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液控制装置及其施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供液控制装置及其施药装置,其供液控制装置设置于贮液箱供液口与其底座流道之间;供液控制装置由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和顶杆控制组件组成,用于使贮液箱的药液根据需要被可控的输出;施药装置所施加的药粒粒径小、粒谱集中,能够被目标物有效吸收,不易造成农药残留和浪费,是一种集省药、省水、省人工、节能、方便、环保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施药装置,相对现有技术节省药物至少30~70%以上,可广泛用于农业施药、空气加湿、卫生消毒和空气污染治理等领域。
【专利说明】一种供液控制装置及其施药装置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液控制装置及其施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药的液位控制装置及其施药装置。
【背景技术】
[0003]现有设计中,贮液箱的供液控制装置多是通过一个设置在贮液箱底座上的顶杆与设置贮液箱底部的 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配合实现贮液箱的供液控制。对于这种控制方式,由于顶杆多是直接形成在底座的支撑顶面上,其有效高度通常是固定的。当贮液箱落座到支撑顶面上时,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就会在顶杆的作用下打开其液流入口,不具有可控性,这种不可控方式对于贮液箱在施药装置中的使用及贮液箱的多功能化具有很大的弊端。
[0004]如在一种将药液以含有超微颗粒的气态流施放给施药目标的施药装置中,当贮液箱被置入其支撑顶面的初始阶段,由于受到顶杆的顶起,总有从被暴露的液流孔中流出达到设定液位时才停止流出的这一部分药液先行流出。另外,当贮液箱设置加热设备和/或搅拌设备和/或扩繁设备时,由于无法灵活控制药液的供液时间,除非将贮液箱从施药装置上取下来,而实际使用中很少有使用者进行这样麻烦的操作。这使得一些加热过程和/或搅拌过程和/或扩繁过程因顶杆使导杆的过早顶起就而不能充分的进行就被送走进行下一步的操作生成药物气态流。导致施药装置的功能及药效都难以真正的发挥。
[0005]而我们经过大量的田间试验也发现,对于现有施药装置,农民在使用农药过程中,普遍存在农药使用浓度不均的现象,如配制农药时没有充分的摇匀所配药液,致使施药效果差,药害时时发生。尽管现有技术也有采用药液搅拌装置,但仍然难以避免初始药液浓度不均的情况。
[0006]对于上述现象,究其根本,造成现有技术这种技术问题的原因是用来控制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的顶杆位置及长度是不可控的,使得只要供液底盒落座到顶杆所在的支撑顶面上,与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所控制的液流入口对应的顶杆就会作用于供液组件,使液流入口打开,供液可控性很差。因此,我们创造性的提出,对药液定位供液装置中的顶杆加以优化,以上问题就可得到统筹兼顾的解决。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简单、易用,使贮液箱供液可控的药液供液控制装置。
[0008]本发明的
【发明内容】
如下:
[0009]1、一种药液供液控液装置,设置于贮液箱供液口与其底座流道之间,用于使贮液箱的药液被可控的输出,该药液供液控液装置包括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和顶杆控制组件,其中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设置于贮液箱底部的供液口处,用于形成与底座流道连通的液流腔及液流口,顶杆控制组件设置于定位供液组件的下方,其包括一对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施加外力作用的顶杆,其特征在于:该顶杆作用可控的使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液流口。
[0010]2、如上述技术方案I所述的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包括皮帽塞、供液组件内导柱、弹簧、限位导圈、顶片以及围纳该些组件并形成液流腔及液流口的壳体,具体的结构及工作关系如下:壳体的外壁与贮液箱的供液口密封连接,内壁形成液流腔,其出口形成液流口 ;皮帽塞设置在内导柱的上端,作用在液流口上用于打开或关闭液流口,内导柱下端穿过设于壳体内壁上的限位导圈与用于接收顶杆外力的顶片固定连接;内导柱外周套设有弹簧,该弹簧可伸缩的设于液流口的限位导圈与顶片之间。
[0011 ] 3、如上述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对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的作用的可控性通过增高或降低顶杆的有效高度实现。
[0012]4、如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设计为可折叠或可伸缩的顶杆,顶杆的状态根据需要手动调整。
[0013]5、如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顶部可拆卸的套装一可延长顶杆有效长度的套帽,套帽根据需要手动套在顶杆上。
[0014]6、如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为螺杆式,通过手动或电动控制组件使螺杆向上旋出或向下旋入以调节顶杆的有效高度。
[0015]7、如上述技术方案6所述的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电动控制组件包括一可正反转的电机,该电机设置在底座内,与顶杆可转动连接。
[0016]8、一种施药装置,其包括一贮液箱,该贮液箱设置在一底座或供液底盒上,且所述底座的顶面或供液底盒的底面设置有与贮液箱供液口流体连通的流道,在贮液箱与该流道之间设置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药液供液控液装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发明施药装置结构组件示意图;
[0018]图2:不带搅拌桨的贮液箱示意图;
[0019]图3:带大盖式搅拌桨的贮液箱示意图;
[0020]图4:电动螺纹式供液装置顶杆升降装置示意图(供液装置打开);
[0021]图5:电动螺纹式供液装置顶杆升降装置示意图(供液装置关闭);
[0022]图6:手动螺纹式供液装置顶杆升降装置示意图(供液装置打开);
[0023]图7:手动螺纹式供液装置顶杆升降装置示意图(供液装置关闭);
[0024]图8:手动帽套式供液装置顶杆升降装置示意图(供液装置打开);
[0025]图9:手动帽套式供液装置顶杆升降装置示意图(供液装置关闭);
[0026]图10:折叠式或杠杆式供液装置顶杆升降装置示意图(供液装置打开);
[0027]图11:折叠式或杠杆式供液装置顶杆升降装置示意图(供液装置关闭);
[0028]图12:供液底盒不意图;
[0029]图13:生物浆在扩繁器容器中扩繁桶与搅拌桨一体式示意图;
[0030]图14: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及控液稳效装置工作示意图;
[0031]图1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施药装直不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导流罩:410,气态流输出口:420,集成式超声振荡装置:360,液位控制件:361,集成式超声振荡装置稳压器:362,集成式超声振荡装置上端面:363,集成式超声振荡装置外延面:364,单个超声波振荡器单元:366,控液稳效装置:430,控液稳效装置罩体顶壁:431,稳效腔:432,稳效腔进液缝隙:4323,控液腔:4330,控液缝隙:434,液位腔:437,负离子发生器:600,气态流输出口:555,普通喷头:500,喷头旋转电机:530,异形喷头:599,供液底盒:390,药液雾化室:391,药液流道:392,供液口:3922,动力气流输出口:153,动力气流输入口:154,供液顶杆:339,中空圆壁形结构:397,凸台:3971,槽道:3972,搅拌桨:350,搅拌桨与搅拌桨电机连接下联轴器:357,搅拌桨上联轴器:358,搅拌桨电机:359,扩繁筒:370,镂空孔:376,左右壳体连接缝:377,生物载体:379,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330,皮帽塞:331,供液组件内导柱:332,供液组件内弹簧:333,供液组件内导片:334,液位定位豁口:336,限位导圈:338,顶杆:339,顶杆调节组件339X,顶杆滑动件:3391,顶杆移动螺杆组件:3392,顶杆滑动螺纹与顶杆滑动驱动电机连接轴承:3393,顶杆滑动驱动电机轴承座:3394,顶杆滑动驱动电机:3395,顶杆滑动驱动电机与底座连接支架:3396,顶杆帽套:3397,帽套内顶杆:3398,折叠式或杠杆式顶杆:3399,底座:100,控制面板:110,功能开关:111,定时器:112,进风栅栏:123,底盖:120,支脚:121,底盖螺丝柱:125,底盖定位件:126,底盖稳压电源防移位置:127,溢流孔:128,紧固螺丝柱:129,底盖扣手:122,风箱上外壳:130,贮液箱:300,第一开口:335,第二开口:337 ;大盖:340,大盖内凸台:342,多功能水箱:302,药箱或贮液箱扣手:310,电源插孔:141,电源线:142,控制线路板:700,离心风机装置:200,左风轮:210,右风轮:220,风机与电机连接体:230,风机蜗壳:240,风机电机:250,风机电容:260,底座风道:270。
【具体实施方式】
[0034]首先说明的是,本文中描述了关于本发明的各种方面、概念和特征的各种优选实施方式,但是这些描述不是本发明所有实施方式的完全或详尽的清单,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该些描述并不表明这些特征是必需的,排他性的。本申请示例性优选结构的描述不应被解读为仅限于该种实施方式,除非本申请说明书明确陈述为该种情况。而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不同实施例以及各个实施例的不同优化手段、即便没有在同一实施例中阐述,也应该被理解成能够被应用于在这里描述的任何其它方面、实施例或者例子,除非与之不相容或在本文中被明确地排除在外,否则本申请所有没有穷尽的实施方式之间的组合或子组合都是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以下结合说明书及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主旨及其优选实施方式。
[0035]概括而言,本申请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整体如下:
[0036]一种药液供液控液装置,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结构:
[0037]—种药液供液控液装置,设置于贮液箱供液口与其底座流道之间,用于使贮液箱的药液被可控的输出,该药液供液控液装置包括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和顶杆控制组件,其中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设置于贮液箱底部的供液口处,用于形成与底座流道连通的液流腔及液流口,顶杆控制组件设置于定位供液组件的下方,其包括一对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施加外力作用的顶杆,其特征在于:该顶杆作用可控的使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液流口。
[0038]一种施药装置,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结构:[0039]雾化发生装置,其包括一可容纳药液并为其提供雾化发生空间的雾化室以及对所述药液实施雾化作用的超声振荡装置,该超声振荡装置的振荡元件被布置为与所述药液流体接触,以对所述药液实施振荡作用使其雾化;
[0040]气流输送组件,其包括气流输入组件和气流输出组件,其中气流输入组件在所述超声振荡装置不断的将所述药液雾化的同时,向所述雾化室不断的供应动力气流,所述气流输出组件将所述雾化的药液带走并施加于施药目标所在的环境内。
[0041]整体技术效果:
[0042]本申请所保护的装置不是简单的将动力气流与超声振荡装置结合,而是综合考虑了动气气流与超声振荡装置结合的优点,通过两者的巧妙配合与优化,使两者相得益彰,实现有限资源最大最合理化的应用以及两个手段单独都不实现的综合技术效果。
[0043]一、有关施药装置
[0044]下面结合附图1?图15具体描述本申请的施药装置及其优选实施方式。
[0045]本申请更多的是从装置的结构设置角度出发阐述如何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0046]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施药装置,整体上包括以下几部分:
[0047]雾化发生装置:其包括一为药液提供雾化发生空间及气流输送通道的雾化室391以及对所述药液实施雾化作用的超声振荡装置360,该超声振荡装置具有被布置为与所述药液处于流体接触关系的振荡元件,以对所述雾化室中的药液实施振荡作用使其雾化;
[0048]气流输送组件:其包括气流输入组件和气流输出组件,其中气流输入组件在所述超声振荡装置360不断的将所述药液雾化的同时,向所述雾化室391不断的供应动力气流;气流输出组件,将所述动力气流与所述雾化药液形成的气态流带走并施加于施药目标所在的环境内。
[0049]虽然上述构成部分可制备成几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以功能相互关联,但为便于操作与使用,本申请优选的将药液雾化发生装置、气流输送组件制作成一便于移动和携带的紧凑的整体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各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施药装置的结构设置详细说明。
[0050]实施例1:
[0051]如图1、图15所示,从整体结构来看,本实施例施药装置整体呈一紧凑的组合结构。其中,雾化发生装置的雾化室391被设置在施药装置的大致中间位置,用于提供药液雾化并形成超微药物颗粒气态流的空间与场所,而超声振荡装置360则以集成件的方式设置在雾化室391内部的底部。为使施药装置的结构紧凑,气流输送组件分为动力气流输入组件和含有药物颗粒的气流输出组件(简称气流输出组件)两大部分,其中动力气流输入组件包括一内设有送风机200的风箱130,其设置在雾化室391的左侧,所提供的动力气流通过与其邻接的雾化室391左壁上的动力气流输入口 154输入雾化室391内,而最终在雾化室391生成并输出的含有药物颗粒的气态流则由设置在雾化室391顶部的气态流输出口420处的气流输出组件送出施药装置外。为有利的控制供入雾化室391的药液量以保证雾化量及雾化效果,本实施例还在雾化室391的与风箱相对的另一侧,设置一贮液箱300,该贮液箱与雾化室391之间设置有流道及药液定位供液装置以保障并控制对雾化室391的供液,使用时药液先注入贮液箱300再由雾化室391右壁上的待雾化药液的输入口供入雾化室内。尽管该贮液箱300并不是必须的比如可替代的通过一供液管直接从施药装置外向雾化室391供应,但这种结构看似简单实质在使用中需要外引供液管操作很麻烦也不利于施药装置的整体自动控制,因此本实施例优选的设置一贮液箱以保证对雾化室391可控的供液。
[0052]本实施例优选动力气流为空气流。针对该种气源,现有技术都是采用专门的加热设备为其提供热量使其具有一定温度以保证雾化效果。但本实施例,优选的在风箱的底部设有一与风箱流体连通的底部风道270,该底部风道以底座形式设置整个施药装置的下部,一方面可用于支撑风箱、雾化室391等部件;二来,其内部被用来设置超声振荡装置的稳压器及贮液箱搅拌装置的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的电控元件及电路板等工作时产生废热且需要散热的电器部件,将该些运行时会需要散热的电器部件设置在底部风道中,不但使该些需要散热的部件获得良好的散热,其废热还可加热被吸入到底部风道中的空气从而提高动力气流的输入温度,使本施药装置不但可以提高雾化效率、改善超微药物颗粒气态流的生成及施药装置的施药效果,还可以获得很好的节能效果以及使本施药装置的整体结构及工艺变得更为简单。
[0053]下面结合附图,针对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做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0054](一)、关于雾化室:
[0055]如图1所示,为便于超声振荡装置360的拆卸与雾化室391的清洗,本实施例优选的将雾化室加工成为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分体结构,其中下部分为上开口的供液底盒390,上部分为导流罩410,两者可拆卸的上下结合在一起提供药液雾化及形成超微药物颗粒气态流所需的空间。该空间不宜过小而应提供足够的流程使雾化了的药液颗粒不是与气流一混合就被送出,而应可以使动力气流与雾化药液的雾化颗粒充分混合形成所含药物颗粒粒径更小更均匀的气态流,但也不应过大,以防止一些雾化了的药液颗粒因为在容器内的流程过长而大量返回药液表面影响超声波雾化装置的雾化机施药效果。
[0056]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在雾化室的供液底盒一侧壁形成待雾化药液的供入口392,以使待雾化药液流入供液底盒390内391的位置供集成式超声振荡装置360作用发生雾化;在供液底盒的另一侧壁上设有动力气流输入口 154,以供动力气流进入雾化室内将所产生的雾化药雾及时带走并形成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在导流罩的顶部设置气态流输出口 420,以使气态流流出雾化室。
[0057]本申请通过上述对雾化室的药液供入口、动力气流输入口、含有超微药物气态流的输出口以及与最佳的药液液面的相对设置关系以及气态流的输出口的轴线与动力气流输入口的轴线之间的角度这些参数的设计,没有简单的将其赋予药液及气流的输入与输出功能,而是综合考虑了动气气流对药液雾化质量及气态流形成及输出效果的影响,通过参数的配合与优化,为动气气流与超声振荡装置的雾化作用提供了更相得益彰的结合,实现有限资源最大合理化的应用以及单独手段均不实现的综合技术效果。
[0058]对于本申请上述的雾化室,本申请还创造性的提出如下的进一步改进,使得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技术效果:
[0059]1、关于供液底盒的设置
[0060]在实际农业生产中,药的种类比较繁杂和多样尤其是农药,在每次施药结束后,为了提高下次使用的效果和安全,都需要对施药装置进行必要的清洗,但受施药装置结构的限制,这一过程很难达到所要求的实际效果优选的,为此本申请将供液底盒进一步优化设计:
[0061]如图12、图1所示,本实施供液底盒还被改进为一梯形结构,与导流罩配合的部分位于梯形结构的下部,下部的内壁面形成一凹腔391,用来作为设置超声振荡装置及容纳雾化所需药液的室391,而由下部向上延伸到一较高位置的台阶上部与贮液箱300的底部配合,一方面用其支撑贮液箱及提供贮液箱及其部件所需的安装空间,一方面利用其内壁面形成与下部凹腔391连通的供液流道392以将贮液箱中提供的药液供给雾化室流入供液底盒超声振荡装置所在的凹腔391中;优选的,所述供液流道为具有一定坡度的光滑流道。
[0062]进一步的优选,如图12所示,为使药液能够方便、可控地从贮液箱流入雾化室超声振荡装置所在的凹腔391中,在上述连通贮液箱与供液底盒的流道392上,设有用于控制贮液箱300与流道392连通或关闭的顶杆339,当贮液箱落座到供液底盒的上部的底面上时,该顶杆339用于打开贮液箱300,使其药液向流道流出(具体顶杆如何控制贮液箱药液300药液的输出在后面贮液箱部分将详细阐述)。
[0063]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申请优选的在贮液箱300中设置一电力驱动的搅拌设备350,为能够以简单紧凑的结构实现搅拌设备驱动部件的安装,供液底盒上部内壁面与搅拌轴相对应的位置,向上隆起形成一中空圆壁形结构397,如图12所示,搅拌设备的转轴下部或与转轴连接的联轴器可至少部分设置在中空圆壁形结构397内与驱动电机359驱动连接,如此设计一方面节省了搅拌设备驱动机构的设置空间,另一方面还使得转轴穿出供液底盒的位置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从而防止药液从供液底盒的转轴穿出处泄露。
[0064]优选的,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供液底盒上部内壁面还在中空圆壁形结构397的外周形成一较低于中空圆壁形结构上端面的凸台3971,凸台的外周形成一与流道连通的槽道3972。进一步优选的,将槽道和流道的最低位置均设计为大于雾化室供液底盒的最高工作液位面,中空圆壁形结构397的上端面高于圆形槽道的最高位置。
[0065]如此凸台的设计可获得如下技术效果:
[0066]a、贮液箱的底部外壁面、供液底盒的上部、底座的上部结构形状相应:
[0067]形成在供液底盒上部内壁面的槽道3972和凸台3971可用作贮液箱的安装限位结构,与该结构相应的,贮液箱的底部形成一与该凸台对应的凹部和凸部,当贮液箱安装在供液底盒的上部时,贮液箱不会轻易发生摇晃和被碰倒;优选的,如图13所示,设于贮液箱底部的大盖结构与该槽道3972和凸台3971对应配合,位于大盖内的搅拌桨上连轴器358可伸入供液底盒390的中空圆壁形结构397中与搅拌桨电机连接的下联轴器357连接与配合,而大盖盖体内壁与大盖内的搅拌桨上连轴器358外壁之间的空腔可以将供液底盒390的中空圆壁形结构397纳入其中;同样,安置供液底盒位置的底座位置与供液底盒相呼应地具有一略细的圆壁形结构,与搅拌桨电机连接的下联轴器357位于其中,当供液底盒安装在底座上时,供液底盒390的中空圆壁形结构397刚好可以将底座上的略细的圆壁形结构纳入其中;这样,即使大盖密封出现漏液,漏液也仅存在于供液底盒中空圆壁形结构397夕卜,最多也仅在底座上的略细的圆壁形结构外,存在于供液底盒中空圆壁形结构397外的漏液沿凸台3971和槽道3972流入供液底盒的药液流道392处进入雾化室,存在于底座圆壁形结构外的漏液流入供液底盒391位置正下方的底座位置中被收纳,几道措施可有效防止漏液进入搅拌桨电机或底座风道内。
[0068]b、利用凸台3971的设置使供液底盒内壁面在凸台外周形成环形槽道3972及供液底盒上部内壁面向环形槽道的降低,可将凸台3971上的药液收集到槽道中统一由流道送进雾化室内,以防止药液不能充分流进供液底盒下部的凹腔中而滞留在供液底盒的某些死角造成药液的浪费。
[0069]C、由于搅拌器驱动轴从供液底盒的伸出位置具有较高的高度,能够有效防止药液从搅拌器转轴与供液底盒配合的转动间隙处因密封不严而泄露,从而大大降低了密封压力。
[0070]对于上述中空圆壁形结构、凸台、槽道、流道,若进一步进行如下优化设计还可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0071]如图12所示,将位于槽道外周的供液底盒内壁面设计为逐渐向槽道降低,而槽道也向流道入口逐渐降低,流道也向雾化室的供液口 3922逐渐降低。如此,通过药液流动方向位置高度的降低可使无论是供液底盒被控流出的药液还是由于密封不严等原因渗漏流出到供液底盒上壁面上的的药液,都能被充分的送进供液底盒的下部被用于雾化,从而避免了药液供给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滞现象,既避免了药液的浪费,也减小了清洗工作。而进一步优选的,将槽道和流道的最低位置均设计为大于雾化室供液底盒的最高工作液位面,中空圆壁形结构397的上端面高于槽道3972的最高位置,进一步达到有效防止药液进入机器内部的技术效果。
[0072]本申请的供液底盒不但构成了雾化室的底部,还通过台阶状延展到贮液箱的底部,并在其内壁上形成与贮液箱流体连通且具有位差的流道以及与流道有位差的槽道,使得贮液箱药液可容易的从较高位置的贮液箱向较低位置的供液底盒的凹腔流进,也使得可能产生在流道外的药液能够通过位于凸台外周的槽道的流进流道中与供液一起流进供液底盒底部的凹腔中。加之供液底盒延展在贮液箱、雾化室这些运行中容易产生药液外流的底部,使得供液底盒犹如一道屏障和接盘,有利防止了设置在其下面的部件(如搅拌电机等关键部件)被药液弄脏,甚至造成电机的短路,也使得本施药装置能够仅仅通过供液底盒的简单拆卸就非常容易的进行清洗,因为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农药的种类比较繁杂和多样,在每次施药结束后,为了提高下次使用的效果和安全,都需要对施药装置进行必要的清洗,但受施药装置结构的限制,这一过程很难达到所要求的实际效果,而本申请供液底盒这一设置,以提高实际施药效果和方便实际使用者的操作,施药作业后清洗时只需将供液底盒取下即可,而不必将整个施药装置全部抱起来清洗仅需要清洗下供液底盒就可以了。
[007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供液底盒的上述设置,如果不考虑供液底盒有利清洗的技术效果,实际上可取消供液底盒,而直接利用底座(本申请将底座优化为底部风道)上顶面形成供液底盒的类似结构,如设置超声振荡装置及雾化药液所需的凹腔(如图1所示)也是可实施的,但这样会给产品的清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当需要对雾化室底部及各部件进行清洗时,需要将整个底座或整个机器搬起进行清洗,使用非常不便。而供液底盒这一看似极其简单的结构设置,却使得本申请的供液底盒具有了一举多得的显著技术效果,可谓小改进大收益。
[0074]针对本申请上述两种可实施方式,本申请还可提供另一实施例,如图12所示,底座(本申请将底座优化为底部风道)上顶面形成与上述供液底盒外壁全匹配的结构形状,使供液底盒与底座(本申请将底座优化为底部风道)的上顶面能够吻合的匹配在一起,犹如一个拷贝件贴合在底座的上顶面上,不但整体结构更为简单紧凑,还进一步提高整体装置防脏易清洗的效果。
[0075]关于导流罩的设置:
[0076]如图1所示,为方便超声振荡装置的设置及更换清洗,导流罩由左右两半壳体可拆卸的装配在一起,使导流罩具有可拆卸的方便灵活性。进一步的,导流罩还优化为双层结构,如此可在不改变外观与影响其他结构配合的情况下,利用其内壁形成光滑的流道,优化雾化药液及气态流的生成与引出效果。
[0077]进一步优选的,本申请为使导流罩为药液提供雾化更充分并能被动力气流高效携走且充分混合的空间,导流罩从下向上优选的分为三段:封药液段、雾道段、出雾段,而为防止导流罩410与供液底盒的结合处产生药液外流,导流罩410封药液段形成一收紧口插进供液底盒内部并与供液底盒内壁紧贴,这样不但防止漏风,也使得即便有药液溅射在导流罩上也可以留到供液底盒中而达到防止漏液的技术效果,优选的,插入深度在15?30mm之间为宜。
[0078]上述雾化室的药液供液口 3922设置在封液段,动力气流的进气口 154设置在封液段与雾道段之间,动态气流输出口 420设置在出雾段的端口。
[0079]超声振荡装置的优化
[0080]为能不断形成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的效果,本发明放弃了现有技术以多孔性材料为载体的提液装置。因为我们试验发现,当在施用溶解性相对较差的农药物种时,未溶解的部分药物微小颗粒容易被多孔性材料的微小孔隙所阻挡,会造成部分农药的无故浪费,也会影响到施用农药的实际效果,其优点反而变成了缺点。同时,由于各地具体条件的不同,药液质差异很大,长时间使用,药液质硬度高的地区,容易出现药液碱堵塞多孔性材料载体的提液装置的现象,一方面在使用上增加了麻烦和工作量;另外,当施药结束后,在施药装置的进一步清洗上,也会容易出现清洗不彻底、容易损坏该部件等弊病。
[0081]而利用超声振荡装置可以同时实现药液雾化、升温和药液搅拌的目的,具有一物三效的使用效果,即一方面使药液被雾化,一方面吸收超声振荡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加热药液促进雾化,一方面利用超声波的振荡作用及不断形成和落下的液柱实现搅拌作用。
[0082]下面具体描述下关于超声振荡装置结构部分的改进。
[0083]⑴、超声波振荡器本身结构的类型及优化
[0084]本申请利用超声波振荡原理实现药液振荡雾化的装置为超声振荡装置,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超声波振荡器,而每个超声波振荡器又包括超声波振荡元件(常见的如陶瓷换能片)、散热部件、控制电路等部件。本申请优选采用将该些构成部件都集成在一个密封壳体中唯超声波振荡元件与所工作药液接触的集成式超声波振荡装置,以适应药液这一不同于水的使用对象。
[0085]但集成式超声波振荡装置的内部构成方式,其可以是设有多个超声波振荡元件并将所有振荡元件、散热部件、驱动和控制电路等部件全部集成在一起的一个大超声波振荡器,还可以是内部包括一个或多个超声波振荡元件的模块化集成式超声振荡装置,而每个超声波振荡元件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由上述陶瓷换能片、散热部件、驱动和控制电路等部件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超声波振荡器,也可以是仅包括振荡元件和散热部件的振荡单元(注意此处不能与前面关于底部风道的设置冲突)。无论怎样的内部构成方式,使用时优选以卡槽、卡扣或螺丝等可拆卸方式固定在供液底盒390的底部。[0086]使用时,可将超声振荡装置直接设置在药液中或设置在药液容器的壁外(本实施例是供液底盒)但都保证超声波振荡元件(如陶瓷换能片)与待雾化的药液接触(本实施例优选的是设置在容器内的药液中)。运行时,与药液隔离的驱动和控制电路在通电后会产生与陶瓷换能片谐振频率相一致的驱动电压,该电压将被施加到电陶瓷片上使其产生振荡能量。振荡能量在药液中沿着与陶瓷换能片表面垂直的方向传播,这一向上传播的能量使药液面隆起一个个药液柱,药液柱的顶端产生大量微小的张力波,使得隆起药液面的表面张力大幅度的减小,从而形成许多雾化状的微药液粒子,由于陶瓷换能片的工作振荡频率在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内,所以称其为超声波振荡雾化。而优选的,药液的深度最好保持在20~60mm的药液深度,在该深度下药液面隆起的药液柱高度大致在60~IOOmm的高度,有利于药液的雾化及气态流的生成。
[0087]现有技术中超声波振荡器通常应用于空气加湿领域,由于水和药液在比重、容重、电导率、电解率、粘度、酸碱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本申请在利用其进行施药时并未将其简单的应用于施药装置领域,而是进行了与其药液对象相配的改进。除上述集成式超声波振荡器的改进外,本申请还创造性的发现超声波振荡振荡元件的数量优化对施药装置的能效比的提高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0088]因此,我们建议将施药装置的超声波振荡装置工作频率选择得比加湿器所用的超声波振荡装置的频率稍大些,其工作频率被配置为在大于1.7MHz的频率下工作,优选其工作频率为2.0-5.0MHz,其中对于粘度较大的药液,频率稍微取得大一些,而对于粘度较小的溶液,如水性药液,频率可以选择小一些。
[0089]⑵、超声振荡装置的设置方式 [0090]无论超声振荡装置360采用何种设置方式,对药液的雾化作用都是通过其振荡元件366对药液实施雾化作用实现的,如圆盘形状的陶瓷换能片是目前市场上超声振荡装置常采用的振荡元件形式。而无论超声振荡装置是采用多个独立的超声波振荡器还是采用一个集成式超声波振荡器,只要保证其振荡元件与药液接触,就可以使药液发生雾化作用。但对于超声振荡装置设置在容器内直接与药液接触的方式来说,超声波振荡器最好选择集成式超声振荡装置,以便于清洗和控制药液的结构形式可优选与其设置方式相配。
[0091]控液稳效装置:
[0092]如图1所示,设置一控液稳效装置430与超声振荡装置配合工作,此举不但能大大提高超声振荡装置的雾化效率,还能有效降低施药装置工作结束后的剩余药液残余量,从而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并使施药装置具有容易操作的简单结构。
[0093]二、供液控制装置及贮液箱
[0094]保证雾化室所供药液在一个合理的液位内对超声振荡装置的雾化效果及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申请优选的设置一贮液箱以保证根据需要对雾化室可控的供液。
[0095]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贮液箱包括一可贮液的容器、容器设有一较小的的第一开口 335和较大的第二开口 337,其中较小的第一开口 335设有药液供液控制装置330,较大的第二开口 337可拆卸的密封有一大盖340,优选的,大盖340与第二开口 337为螺纹配合,在第二开口 337形成有圆筒形外螺纹壁,相应的大盖340形成有内螺纹壁使其如一个螺母拧紧在第二开口 337圆筒形的螺纹壁上。[009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贮液箱的【具体实施方式】:
[0097]1、药液供液控制装置
[0098]如图4?图11所示,为实现贮液箱对雾化室可控的供给待雾化的药液,本申请的贮液箱设置药液供液控制装置。
[0099]现有设计中,贮液箱的药液供液控制装置多是通过一个设置在贮液箱下方的顶杆与设置在贮液箱底壁上的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配合实现药液的供应。对于这种控制方式,由于顶杆多是固定设置在位于贮液箱下方的支撑顶面上,当贮液箱落座到支撑顶面上时,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就会在顶杆的作用下打开其液流入口,不具有可控性,这种不可控方式对于贮液箱的多功能化具有很大的弊端,如当贮液箱300被置入其支撑顶面的初始阶段,由于受到顶杆339的顶起,总有从被暴露的液流孔中流出达到设定液位时才停止流出的这一部分药液先行流出。另外,当贮液箱设置加热设备和/或搅拌设备和/或扩繁设备时,由于无法灵活控制药液的供液时间,除非将贮液箱从施药装置上取下来,而实际使用中很少有使用者进行这样麻烦的操作。这使得一些加热过程和/或搅拌过程和/或扩繁过程因顶杆339使导杆的过早顶起就而不能充分的进行就被送给雾化室雾化。如我们经过大量的田间试验发现,对于现有施药装置,农民在使用农药过程中,普遍存在农药使用浓度不均的现象,如配制农药时没有充分的摇匀所配药液,致使施药效果差,药害时时发生。尽管现有技术也有采用药液搅拌装置,但仍然难以避免初始药液浓度不均的情况。
[0100]究其根本,造成现有技术这种技术问题的原因是用来控制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的顶杆位置及长度是不可控的,使得只要供液底盒落座到顶杆所在的支撑顶面上,与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所控制的液流入口对应的顶杆就会作用于供液组件,使液流入口打开。同时,这种方式贮液箱的药液供应不但不能具有很好的可控性。因此,我们创造性的提出,对药液定位供液装置中的顶杆加以优化,以上问题就可得到统筹兼顾的解决。
[010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出一种由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330和顶杆控制组件339X构成的药液供液控制装置,整体的结构设置如图4?图11所示、图14所示,位于贮液箱底部的第一开口 335设置一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330,该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330形成一与雾化室供液流道连通的液流腔及液流入口、液流出口,药液定位供液装置至少其顶杆设置在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的下方,用于打开或关闭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330的液流入口,以实现对贮液箱药液的输出控制,但顶杆对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的作用是可控的。
[0102]I)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330
[0103]如图14所示,该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为一顶杆式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330,优选的,包括皮帽塞331、供液组件内导柱332、内弹簧333、限位导圈338、顶片334、液位定位豁口 336以及围纳该些组件并形成液流腔及液流入口的壳体,具体的结构及工作关系如下:
[0104]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330由壳体的外壁与第一开口 335密封连接,内壁形成液流腔,贮液箱底部的第一开口 335是所述液流腔的进口形成液流入口,液位定位豁口 336处的出口形成液流出口 ;皮帽塞331作用在液流入口上用于打开或关闭液流入口,皮帽塞331固定在内导柱332的上端,内导柱332下端穿过设于壳体内壁上的限位导圈338与接收外力的顶片334固定连接(包括一体形成的情形)。内导柱外周套设有内弹簧333,该弹簧可伸缩的设于液流入口的限位导圈与顶片之间。当顶片没有被施加顶起作用力时,内弹簧333自然向下伸开,皮帽塞331被向下拉伸液流入口被其密封,药液不能流出。当顶片被顶杆作用时,供液组件壳体中的供液组件内导片334将供液组件内弹簧333向上压缩,皮帽塞331、供液组件内导柱332、供液组件内导片334 —同向上移动,内导柱顶开皮帽塞,药液流出,一直到供液底盒中的药液达到设定的最佳液位线高度时药液才自动停止流出。而当供液底盒的药液被施药装置所施放消耗致使液位下降到到低于最佳液位高度时,药液又从被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被暴露的液流入口流出,而当从贮液箱300中流出的药液量再次达到被设定的液位线高度时,药液又自动停止流出,如此循环往复。
[0105]如图14所示,本申请的最佳药液液位是根据药液最终从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液流腔流出的液流出口位置设定的,因为液流腔的液流出口与与供液底盒上的流道连通,而流道又与供液底盒内的药液流通,因此液流腔的液流出口的位置通常被用来设置供液底盒内的最佳药液液位。
[0106]由本申请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的上述设置来看,其打开与关闭取决于顶杆能否给顶片施加外力,下面所描述的顶杆控制组件使得本申请的顶杆的作用具有可控性。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0107]2)顶杆控制组件
[0108]如图4?图11所示,本申请在具有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330的同时,还辅以定位供液控制装置339X使顶杆的作用具有可控性。从操作的角度看,顶杆控制组件可通过手动控制也可通过自动控制,从发明原理来看,顶杆可加工成螺杆通过其本身的向上旋出或向下旋入改变其位于底部支撑面(也即供液底盒上部的上底面)上端的有效工作长度(也即顶杆顶端其与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的顶片之间的距离),也可加工成可折叠或可伸缩形式改变其顶端与顶片的距离,还可通过在顶杆上设一可拆卸的套帽使顶杆的作用可控,下面给出定位供液控制装置339X的几个优选实施例及使用:
[0109]实施方式1:
[0110]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自动定位供液控制装置339X其包括可升降的带螺纹的电动顶杆339、顶杆安装组件3391、3392、3393、3394、正反转驱动机构3395等部件,其中电动顶杆与顶杆安装组件螺纹配合,可转动的设置在顶杆安装组件上,其下侧端部与正反转驱动机构连接,由正反转驱动机构的电机的正转或反传实现可升降的带螺纹的电动顶杆339的升或降。优选的,可升降的带螺纹的电动顶杆339的升或降和/或降或升的螺距可以通过控制面板110上的功能控制开关111或相应按键来完成,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来实现顶杆对顶片的开启时机控制。另外,优选的,顶杆安装组件为一架体结构,使电动顶杆能够无摇晃稳定的升降。
[0111]为结构紧凑,还能保证包括设于供液底盒顶杆的下端需要伸出供液底盒的底部,进入到供液底盒下部的底部风道100中,而驱动该顶杆转动的驱动机构如驱动电机3395优选的设置在底部风道270中,一来简化整体结构,二来也可利用底部风道的风冷却电机并反过来加热底部风道中要送给风箱作为动力气流的风,以提高动力气流的温度。此时需要密封件保证顶杆与所穿过的供液底盒、底部风道的壁之间的密封。
[0112]上述的电动方式也可以由以下的手动实施方式实现:
[0113]实施例2:
[0114]这一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手动螺纹式定位供液控制装置339X其设有一顶杆升降手动控制装置,主要由螺纹杆3392、手动螺母式顶杆339组成,通过上下旋转位于螺纹杆3392上的手动螺母式顶杆339实现手动螺母式顶杆339的高与低来实现定量控制组件330中皮帽塞331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所述药液箱中所述药液的流出或不流出;
[0115]实施例3:
[0116]这一实施例中,顶杆本身的长度并不能对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施加顶力,只有当在顶杆顶部套上帽套时才能对顶片施加作用力,这样如果不希望贮液箱一放置到供液底盒上时就有药液流出,只需将帽套取下即可。此时即便贮液箱放置到了供液底盒上,但由于顶杆的长度不能满足作用于顶片的需要,就不会使药液流出。
[0117]具体的,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手动帽套式定位供液控制装置339X顶杆升降手动控制装置由帽套内顶杆3398、套帽3397组成,通过插上或取下套与帽套内顶杆3398上的套帽3397来实现整个套帽顶杆的高与低,进而实现定量控制组件330中皮帽塞331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所述药液箱中所述药液的流出或不流出。
[0118]实施例4:
[0119]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折叠式定位供液控制装置339X顶杆升降手动控制装置由折叠式顶杆3399组成,通过向上板起或向下放倒折叠式顶杆3399来实现定量控制组件330中皮帽塞331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所述药液箱中所述药液的流出或不流出。
[0120]上述设计,无论是手动还是电动形式,顶杆都能够按照需求可控的对顶片施加作用或不施加作用,这一技术效果,使得本申请的贮液箱不但能够保证对雾化室的定位供液,也利于贮液箱本身多功能化的实现。另外,对于不同的药液而言,超声振荡装置的最佳雾化药液液位可能各不相同,本申请的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的上述设计,也使得本申请的施药装置在进行施药措施的选择上变成可能。通常地,超声振荡装置的最佳雾化药液液位在15?55mm的范围内。
[0121]除上述的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及顶杆控制组件外,本申请为保证超声振荡装置的正常安全的工作及保证药液雾化量,本申请的药液供液控制装置还可设置最低液位检测器,以防止操作不当或控制失灵等情况下对雾化室供液不足导致超声波振荡器被烧坏。具体的如光学传感器等已知的传感器就可用作最低液位检测器。进一步的,为使本申请能具有高度自动化效果,减少人工操作,本施药装置还可将上述液位的检测手段与警报装置或药液的供应、超声振荡装置、动力气流的供应关联起来通过微处理器实现全自动控制。例如,当达到最低液位时,最低液位传感器可以输出使相关部件关闭的信号。例如,超声振荡装置可以被关掉,甚至还可以包括动力气流的送风扇。另外,最低液位传感器可以引起向使用者发出警告信号,例如可视警告如光和/或声响信号例如哔哔声。
[0122]进一步的,贮液箱也可设置一最高液位检测器。具体的控制方式可参照最低液位的控制方式。
[0123]贮液箱多功能的实现
[0124]除药液供液控制装置外,还优选在贮液箱上设置搅拌手段和/或扩繁手段,使其不但具有贮液及可控的向雾化室供液的功能,还具有搅拌和/或扩繁功能,从而提高超声振荡装置雾化的效果。
[0125]搅拌浆的设置
[0126]药液长时间的贮存容易发生沉淀或悬浮,从而影响药液的雾化及气态流的产生及药性的发挥,为此本申请优选的设一搅拌桨。如图1、图3、图13所示,搅拌桨350由转轴、套装在转轴上的轮毂、形成在轮毂上的桨叶及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359构成,优选的,为防止搅拌桨在搅拌的过程中出现涡流及加强搅拌桨的强度,还设置一连接各个桨叶的润流圈。
[0127]从可实施的角度看,搅拌桨可以独自的设置在容器的顶部、底部或侧壁上。但本申请优选的,如图3所示,将其设置在容器的底部与容器的大盖一体设置。
[0128]具体的,如图3、所示,搅拌桨的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大盖上伸进容器内。
[0129]将搅拌桨和容器的大盖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拆卸的整体部件,不但借用大盖的可拆卸性,巧妙实现了搅拌设备的可拆卸设置,还利用大盖巧妙的实现了搅拌桨的支撑,使得本发明的结构及工艺更为简单化,一举多效。
[0130]扩繁桶的设置
[0131]如图13所示,除上述的搅拌桨外,为使本申请能够适用于生物药物,贮液箱药液容器内内还可以优选的设置一扩繁桶。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对生物活性物药物的施药设备中将生物活性物的扩繁过程与施药过程通过同一提液圈并在同一容器内实现的做法,本发明创造性的提出在施药装置的贮液箱中设置一个扩繁装置实现生物活性物的扩繁作用,使扩繁过程可以单独进行不受限于施药过程从而保证生物活性物在施药前得到充分的扩繁,而为使施药装置的整体结构不因扩繁功能的增加而变得复杂庞大,本发明巧妙的将扩繁装置与贮液设备的功能合而为一使贮液器不但具有贮液供液功能,还具有扩繁功能。
[0132]将搅拌桨和/或扩繁筒安装在容器的大盖上,可以在不影响盖体封闭功能的同时,利用盖体的可拆卸性实现搅拌桨的可拆卸,同时还可借用盖体实现支撑固定而不用设置专门的支撑结构从而使本申请的施药装置的结构更为简化。
[0133]扩繁桶与搅拌桨同时设置
[0134]当施药装置用于生物活性物药液的施药时,生物活性物的有效当量对生物药物的施药效果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利用超声波振荡原理制备含有超微药物颗粒气态流的施药装置来说,使生物活性物在施药前得到很好的扩繁对提高施药装置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另一方面,由于很多活性药液是将药物作为溶质与溶剂制成的溶液,长时间贮存容易发生沉淀或悬浮,从而影响药液的雾化及气态流的产生及药性的发挥,而本申请创造性的将该些功能结合到贮液箱上构成一多功能贮液箱来实现,使该多功能贮液箱既可以贮存药液并根据需要向气态流发生及输送装置输送扩繁后的药液,又可以使药液在储存及扩繁期间得到搅拌保证药液的均一性,并使其生物活性物得以在自然状态下快速扩繁。
[0135]本发明多功能扩繁筒和搅拌桨同时设置在贮液箱的容器中,至少可以带来如下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将扩繁筒和搅拌桨配合使用,使得药液不是静态的浸入扩繁筒中,而是动态的进入扩繁筒中,这样不但保证溶液中的生物活性物得到最充分的扩繁,还使扩繁筒中的载体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多功能扩繁器的扩繁效果大大增强。而另一方面,搅拌浆的搅拌作用还使得多功能扩繁器中的药液不会发生沉淀、絮凝等现象,进一步保证以超微气态流形式施药的施药装置的超微药物气态流的产生及施药效果。
[0136]对于上述实施方式及技术效果,本申请还进一步优选的将扩繁筒、搅拌桨、容器大盖三者可拆卸的结合在一起,其中不但扩繁筒和搅拌桨可选择的结合在一起,大盖也可选择的与搅拌桨或扩繁筒或扩繁筒结合在一起。如此不但可以在不影响大盖封闭功能的同时,利用大盖的可拆卸性,实现搅拌桨、扩繁筒的可安装可拆卸,同时还可借用大盖实现支撑固定而不用设置专门的支撑结构从而使本申请的施药装置的结构更为简化。而扩繁筒、搅拌桨不但可以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整体构件(简称为“生物浆”),还可根据单功能的需要仅选择扩繁筒或搅拌桨与容器的大盖结合,使本申请贮液箱不但可选择仅具有搅拌功能也可选择仅具有扩繁功能还可选择既具有搅拌功能又具有扩繁功能,从而使贮液箱不但以简单的结构拥有了多功能,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灵活的选择该些功能。
[0137]下面通过图例详细说明上述最优选的实施方式:
[0138]如图13所示,容器第二开口优选的设置在容器的底部,大盖与容器开口被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为方便扩繁筒与搅拌桨的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且保证扩繁筒在随搅拌桨转动过程中能够牢固稳定的随搅拌桨转动,搅拌桨与扩繁筒优化为同轴设计且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形成一整体结构,而考虑搅拌桨与扩繁筒的功能需要,本申请优选的将扩繁筒设置在上面,搅拌桨设置在下面,且直接与转轴连接,但整体结构可转动、可拆卸的安装在大盖药液一侧,并伸进容器中。
[0139]技术效果:当扩繁筒和搅拌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整体部件一生物浆时,在搅拌浆被驱动旋转时,扩繁筒也被带动旋转,从而使扩繁筒不但具有了扩繁功能,还具有了搅拌功能,无疑增大了搅拌浆的搅拌深度,也使得整个多功能扩繁器的容器内的各个角落的药液都得到较好的搅拌效果,尤其是对于采用容易产生搅拌死角的非圆形截面容器的多功能扩繁器效果则更为显著。而另一方面,将扩繁筒和搅拌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整体部件也使得多功能扩繁器的构造与制造工艺得到了极大的简化,使得本发明的多功能搅拌器不但具有更为简单的结构,功能还更为能强大,应用更为灵活:将扩繁筒和搅拌桨以可拆卸的结合方式固定在一起,不但使扩繁筒在需要其转动时可以与搅拌桨一起转动,还可以在不需要其转动时如扩繁筒需要拆卸、清洗、更换载体或容器内所贮药液不需要扩繁作用时将其拆掉,使得生物浆及采用该生物浆的多功能扩繁器对不同需求的药液的使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也使得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生物器具有更广阔的适用范围,不但可用于生物活性物药液,也可用于非生物药液,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
[0140])、多功能贮液箱的其他实施方式:贮液箱综合考虑上述实施方式的各自优缺点及施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简化及驱动机构安装的简便性,为结构进一步简化需要,本申请还可直接将搅拌桨和扩繁筒合二为一个部件设置在贮液箱的容器大盖上,就是直接将整个生物桨370设计成一个变形的和/或大号的搅拌桨350,其上同样具有可供药液流入或流出的镂空通道376和封头,生物活性物载体359填充于所述变形的和/或大号的搅拌桨3500的桨叶和/或桨体当中;当然也可以将扩繁筒和搅拌桨的功能合而为一到扩繁筒上,在扩繁筒的上封头和/或下封头和/或壳体周面上设置搅拌桨叶。
[0141]三、关于气流输送方式
[0142]本申请动力气流的来源可以是空气流或其他气体流,如某一种药物气流。
[0143]本申请优选动力气流是空气流,因其提供最方便,控制也最简单,限制也最少。但若要实现一机多药目的,推荐采用药气流,如果这样的话施药装置通常还需设置一个额外的药气流形成结构,具体形成方式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实施的,如将药物蒸发成气体再与空气混合就可形成药气流。
[0144]无论是空气流也好,药气流也好,其对药液颗粒的输送动力可以来自于位于药液上游的风扇所产生的送风动力,也可以来自于位于药液下游的风扇所产生的引风动力,还可以是一射流器产生的引流效应,还可以是该些方式的结合或两两结合。无论是设置送风机也好还是引风机还是射流器还是这些方式的组合,都是有利于药液雾化的较佳方式,但更有利的,保证动力气流被引进装有药液的容器时药液能够流过药液表面不但会提高雾化效果还利于雾化药液被动力气流带走。为此,本申请优选的至少在靠近药液液面的位置处设置一动力气流的进口。
[0145]而作为更较佳的优选实施方式,至少在药液的上游设置一送风机,这样会更容易促进药液的雾化与输送,尤其是更能保证药液雾化粒径及均匀度的要求及节能效果,而对于送风机最好采用离心风机,进一步优选的,还可采用步进电机控制,以根据所施药量控制风速,使得本发明不但可以改善雾化效果还降低了能量费用。而进一步可优选的,在药液面的上方靠近施药口的位置单独或再设置一引风机或射流器还可进一步提高气流输送动力,不仅如此,当采用射流器输送时还具有其他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当设置射流器提供输送动力时,需要向射流器输入一高速压缩引气流,该高速压缩的引气流不但可以利用引流效应极大的促进药液的蒸发、雾化,还会极大的促进雾化药滴与气流之间的碰撞与混合,在高速压缩引气流作用下的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施加到施药目标所在的环境内可以极大的提高输送的距离,而优选的,该高速压缩气流可以选择高速压缩空气流或高速压缩药气流或利用上述动力气流同时产生引流效应,即当利用动力气流产生弓I流效应时,不但利用该动力气流的引流效应与雾化的药液形成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还利用动力气流的引流效应实现雾化药液向施药目标环境的输出。除此之外,该种方式更有利的是,还可利用高速压缩引气流的温度控制实现气态流的输出温度控制,而若采用这种实施方式,本申请优选采用高速压缩空气流,以便于温度的调节及防止温度调节过程中影响药性,但若为一机多药目的,可采用含有药物的高速压缩气体流。引气流的具体温度控制方式很简单,可在其流动路径上设置控温手段,也可在气源制备阶段控制温度。
[0146]无论是采用上述哪种动力气流及动力气流提供方式,最终本申请将药物以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方式施加到施药目标所在的环境内完成施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若进一步采用优选的如下之一或多种措施还会更加提高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0147]1、控制所生成的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输出温度
[0148]施药目标所在的环境温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冬天和夏天两个不同的季节,施药目标所在环境温度相差较大,而若能考虑到温差所带来的气流对流效应,可进一步提高施药效果。
[0149]由于春秋冬等季节是常规的蔬菜供应淡季,也由于保护性设施的外界温度较低,在需要进行反季节生产的保护性设施内,为保证反季节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需要,保护性设施内就需要保持在一定的临界温度以上的棚温,因此,提高或保持一定的棚温就需要增加其他的升温或保温措施,能够提供热气流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0150]因此本申请提出如下的优化:
[0151]在秋冬季特别是冬季,施药目标所在环境的温度相应较低,当施药目标所在环境的温度低于O?10°C时,优选动力气流高于环境温度,且差值在5?20°C范围内。为实现上述控制,可设置气态流输出温度检测手段和施药目标所在环境温度检测手段来实现气态流输出温度的控制。
[0152]具体的,控制气态流的输出温度使其与施药目标所在环境的温度相应的好处在于:当施药目标所在的环境的温度较低时,将具有相对较高的温度或热焓值的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施加于施药目标所在的环境内,会使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热气态流在施药空间内弥散,遇到相对较低温度或热焓值的施药对象时,会在施药对象表面快速、立体地形成药液冷凝薄膜,当时间达到0.5?3小时时,所形成的药液冷凝薄膜就成为施药作业时有效的药液薄膜层,当这一有效药液薄膜层持续I?2小时时,就会很好的实现施药目的。
[0153]之一,控制动力气流的输入温度。
[0154]为控制动力气流的输入温度,最好为动力气流设置一控温手段,该手段可以是实现加热和/或冷却的手段,进一步优选的,该加热和/或冷却手段可以根据施药目标所在环境温度进行调节、控制加热量(既包括冷量也包括热量),当然,如果动力气流引自外界空气,而外界空气环境温度又满足于施药目标所在环境的施药温度需求时,动力气流可以不经任何加热或冷却过程,直接施加给雾化的药液,但优选的,将外界空气流引向送风机的过程中经过一加热区域,该加热区域优选为设有电器部件的风道,使得电器部件可获得冷却效果,而外界空气流可获得加热效果;优选的,该电器部件至少包括超声振荡装置所需的稳压器;进一步优选的,控制施药装置所需的电路板及搅拌电机也设置在该风道中。
[0155]优选的,动力气流的温度范围选择在5?30°C之间。热气流温度太低(如< 5°C)时,尽管对形成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的强度产生一些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形成的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在相对密闭空间内的快速弥散和在施药目标物上的沉降速度;当温度过高(如> 35或40°C)时,容易造成对温度较敏感的农药如具有生物活性物的生物制剂农药使其有效性受到影响。将热气流的温度范围选择在5?30°C之间,除考虑了上述的热气流优点外,还考虑了本发明的普适性而选择的合适范围,但实际使用时,如果是生物活性物的生物制剂农药,温度可以选择低一些,以免影响生物活性物的活性,如果是非生物活性物的生物制剂农药如化学农药的话,热气流的温度可以选择得高一些,甚至比30度还可以适当的高一些。
[0156]之二,当利用射流器提供输送超微药物气态流的动力时,可通过调节输入射流器的高速压缩引气流的温度调节最后气态流的输出温度,而当高速压缩气流为高速压缩药气流时,还可实现一机多药效果。
[0157]之三,在含有超微药物颗粒气态流的流出路径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能够发热的光源或一个或多个环绕气流路径的加热手段。通过加热或不加热调节气态流最后的输送温度。
[0158]优选的,在靠近气态流的输出口处,采用能够发热的光源,一方面可利用温度差效应及密度差效应使雾化蒸汽容易向上流动,甚至可以取消风扇的动力。由于密度差效应,小的上升暖气流会引起所夹带的蒸汽升高;而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光源使害虫产生驱光效应向施药装置靠近,如果施药装置能够同时再配以其它机械除害虫手段,如电网、粘网、粘板等,更使可以发热的光源产生一举多得效应。
[0159]之四,为所述药液设置调温手段。该手段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变气态流温度,还可以有利于超声振荡装置对药液的雾化作用,提高药液的雾化效果。优选的采用间壁换热方式调节所述药液供液温度,以避免直接加热对药效可能造成的破坏;除加热手段外,还可为药液设置搅拌强度和/或搅拌方向可控可调的搅拌手段,一方面利用对药液的搅拌作用防止发生药液沉淀或凝絮,另一方面利用搅拌装置与药液的摩擦作用使药液升温。[0160]使气态流输出到施药目标所在环境之前带电
[0161]本申请优选的使上述形成的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在被施加于施药目标所在环境之前带电,优选的,使上述形成的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在被施加于施药目标所在环境之前带有OH _或03_等负电荷,优选的,该带电过程可通过等离子或负离子发生器实现。
[0162]为将作为动力气流气源的空气流从外界环境中引入,并将其优选的加热加压之后再输送到雾化室,使动力气流不但带走雾化发生室所产生的雾化药雾,还在携走雾化药雾的过程中与雾化药雾形成药粒粒度更小、分布更均一的超微药物颗粒气态流送出,本申请设置了气流输送组件,该气流输送组件分为动力气流输入组件和含有药物颗粒的气流输出组件(简称气流输出组件)两大部分,其中动力气流输入组件包括一内设有送风机200的风箱130,其设置在雾化室391的左侧,所提供的动力气流通过与其邻接的雾化室391左壁上的动力气流输入口 154输入雾化室391内,而气流输出组件设置在上述的位于雾化发生室391顶部,以将动气气流与药液雾化药雾所形成的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送出到施药目标所在的环境内。
[0163]具体的,动力气流输入组件包括将动力气流供入雾化室内的动力源,如果不考虑动力气流的输入位置,该动力源可以是设置在雾化发生室上游的送风机,也可以是设置在雾化发生室下游的引风机或射流器,但考虑到前述的药液供入口、动力气流输入口、气态流输出口等综合优化设置所具有的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优选的在雾化发生室上游设置送风机200,该送风机200蜗壳的出风口 153与上述动力气流输入口 154对应,气流从该动力气流输入口送出的方向相对水平面的角度最好在-20度?20度之间。
[0164]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申请动力气流输入组件还优选的在风箱上外壳130的底部设有一与风箱流体连通的底部风道,该风道上开有至少一个进风口 123,使风机转动时外界空气还可通过该些进风口进入底部风道内再进入风箱130内,从而增大了进风量。但本申请如此设置的目的还并不仅在于此,本申请创造性的赋予了风道其它重要的技术效果:将电器元件(如变压器362)、控制部件(如功能开关111、控制线路板700)、其它驱动源(如搅拌桨电机359)、负离子发生装置600等发热部位设置在该风道中,不但使本申请施药装置的电器元件及电路线路得到简化并避免被药液污染和发生短路现象,还可以使发热部件得到良好的散热,而该热量可以使进入该底部风道中的自然风能够被设置在风道中的该些发热部件的热量加热,进而在无需花费加热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动力气流输入雾化发生室的温度及药液的雾化效果,可谓一举多得。优选的,该底部风道以底座形式设置整个施药装置的下面,这样其又具有了支撑风机、雾化发生室等功能,进一步优选的,为便于内部元件的维修更换,底部风道采用分体结构,由一底盖120和底座100扣合而构成,底座的下面设有支脚121,优选的,支脚上可设有万向节等滑轮以方便施药装置的移动,再进一步优选的,支脚还可设计为可伸缩的支脚已根据施药对象调整施药装置的施药高度。
[0165]如图1所示,气流输出组件500设置在雾化发生室顶部的气态流输出口 420处,以将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施加到施药目标所在的环境内。具体的优选方式如,包括一可转动的设置在导流罩气态流输出口 420的喷头500及驱动喷头相对气态流输出口转动的驱动装置,具体的,喷头的底部设形成一齿轮圈结构521,驱动装置包括一电机530及传动齿轮522,在电机的带动下,带动传动齿轮522转动,喷头齿轮圈521由于与传动齿轮啮合在一起,也被带动转动,从而可以实现360度全方位施药。当然,喷头的驱动装置并不限于该种驱动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可以使喷头转动的驱动结构。
[0166]喷头的可转动设计,极大的提高了施药范围,使得本装置能够保证无施药死角。而为进一步优化喷头对超微药物颗粒气态流的施药效果,本申请还巧妙的将喷头设计为一近似S形的异形喷头599,如图1所示,大概分为三部分:与气态流输出口 420可转动密封连接的气态流输入段、气态流变向段、气态流输出段等三部分。该结构虽然不算复杂,但却巧妙解决了气态流输出时容易在施药装置附近造成大量药滴沉降问题,即:利用喷头内部流道方向的变化防止了较大液滴被动力气流裹挟带出后因重力作用迅速沉降到施药装置附近无法有效施加给施药目标的浪费且又造成施药装置表面被沉降药滴弄脏弄湿的弊端,可谓小改进,大收益。
[0167]上述喷头的设计,可防止水滴被风从出风口裹挟带出,造成在距出风口 IOOcm的范围内无效药量的浪费,彻底消除该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由于农药造成的植物体农药药害,真正实现绿色节能的使用效果。
[0168]四、本产品的使用目标
[0169]发明优选适用于相对封闭的施药环境,如农作物生长用保护设施或农产品储藏用冷库、保鲜库、气调库或农产品养殖用圈舍等一般都符合这要求,而对于本发明的施药目标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即可以是确定施药目标,也可是不确定施药目标,而所述不确定施药目标可以是无固定形态的空气,如房间的甲醛处理,而所述确定施药目标为封闭环境内有固定形态的无生命体和/或有生命体,如农作物或农产品或农业设施等,如对农作物或农产品或农业设施的除虫和/或除病和/或除残留农药和/或消毒防疫和/或生长发育调节等。但就效果而言,本发明在农业领域尤其是农作物生长用保护设施或农产品储藏用冷库、保鲜库、气调库或农产品养殖用圈舍等农场所的施药效果最为显著,如对所述农业设施的施药目的是可以消毒和/或除病和/或除虫和/或免疫和/或生产无抗生素产品等目的。相比现有技术都具有优异性。
[0170]其所使用的药物在形态上可以为固剂或粉剂或悬浮剂或药液剂或油剂,所述农药或溶液在挥发性上可以具有挥发性也可以不具有挥发性;在属性上为化学活性物或生物活性物,生物活性物可包括有生物学活性的单种或多种单细胞生物(如微生物)或提取物或培养物或发酵物和/或有生物学活性的单种或多种蛋白质(如生物酶)或提取物或培养物或发酵物和/或单种或多种有生物学活性的单细胞生物和蛋白质或提取物或培养物或发酵物的复合体,而所述生物活性物药液的配置可以是厂家出厂前完成的配置,也可以是使用者布放前完成的配置;
[0171]所述施药目的为对封闭环境内空气进行消毒和/或除菌和/或除虫和/或除臭和/或除甲醛等空气净化目的,也可以是农作物或农产品或牲畜的除虫和/或除病和/或除残留农药和/或农产品的后熟处理和/或农作物的春化处理和/或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调节目的微肥、除草、杀虫、杀菌、消毒等目的。
[0172]五、下面以几个实施例说明其技术效果说明:
[0173]如图15所示,下面以一最简单的实施例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工作方式。
[0174]该机包括以下组件:设有送风机及进风通道的动力气流的输入组件、由导流罩410和供液底盒390构成的雾化室、由10个超声波振荡器单元组成的集成式超声波振荡装置360、由动力气流和异形喷头599组成的含有药物颗粒的气态流的输出组件的气流输送装置、自动控制装置、生物桨(大盖340、搅拌桨350和扩繁桶370)及扩繁容器300。
[0175]其中:
[0176]多功能扩繁器包括容器300及设置在容器内的生物桨组件搅拌桨350、扩繁筒370以及定位供液组件330和定位供液控制装置339X ;
[0177]气流输送装置设有布置于底座上的气流输入口 123、气流输送口 555、S形喷头599、将外界气流引入机中的离心式风机;
[0178]外底座上装置的控制面板110、控制开关112、功能切换开关111,当启动时便伴有売光、売灯或声首第提不;
[0179]气源为空气;
[0180]流量控制设备为上述优选的手动帽套式定量供液装置330 ;
[0181]220V 电源。
[0182]该实施例工作方式如下:
[0183]第一步:生物活性物溶液中生物活性物的扩繁:
[0184]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上述手动帽套式供液装置顶杆升降手动控制装置3390。
[0185]首先,将机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按照要求配好药液,并将药液加入容器300中,拧紧容器大盖340,确定容器300无漏液情况后,取下套与手动帽套式定量供液装置330帽套内顶杆3398上的套帽3397,将装有药液的容器300放入其在底座的容器位置上。此时,由于顶杆339被降低高度不起顶起作用,皮帽塞331就将供液液箱300中的液流孔密封,药液就不能从容器300中流出。将机器电源线142插入电源插板接通电源,将控制面板110上的控制开关112设定为2小时,功能开关111只选择搅拌桨和生物桨工作,2小时后,机器停止工作,生物活性物溶液中生物活性物的扩繁工作完成。
[0186]第二步:扩繁后生物活性物溶液的使用:
[0187]如图8所示,从机器上取下容器300,将手动帽套式定量供液装置330帽套内顶杆3398上的套帽3397套于其上,将上述装有扩繁2小时药液的容器300重新装入其在底座的容器位置上。此时,顶杆339顶起供液组件内顶片334,供液组件内顶片334使套在供液组件内导柱332上的供液组件内弹簧333向上压缩,推动固定于供液组件内顶片334上的供液组件内导柱332和皮帽塞331向上移动并被完全顶起,使容器300中的药液从被暴露的液流孔流出,流量控制装置打开,此时,皮帽塞331 —直被顶杆339顶起,一直到药液箱300中流出的药液量达到被设定的液位线高度时药液才自动停止流出,选择220v的电源档位,将机器上的电源线142插头插入220V电源接口,摁下总电源开关接通电源,选择功能开关111,使容器300中的搅拌桨和扩繁桶开始旋转并开始搅拌药液,将控制面板上的施药时间功能键设定为2小时,将出风口旋转角度功能键设定为360°旋转角度,将出风口旋转转速功能键设定为每12分钟旋转一圈的转速旋转,摁下集成式超声波振荡装置360电源开关接通电源,机器开始正常工作。此时,供液底盒390中的药液液位达到工作液位线,集成式超声波振荡装置360中的多个超声波振荡器单元开始工作,空气经气流输入口 123由离心式引风机从第一气流输送口 153处吹出并经第二气流输送口 154经控制地进入贮液底盒中集成式超声波振荡装置360上部4?IOcm处药雾形成的位置处。此时,经集成式超声波振荡装置360雾化的药液已开始形成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OH -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大量OH -负离子随同气流经离心风机被吹入与形成含有超微药物颗粒的气态流的药液微粒开始进行负离子交换,随后,带负电荷的药液微粒与其它大量的OH _负离子一并最后从气流输送口 555处被吹出。机器工作一定时间后,当供液底盒390中的药液位低于最低药液位时,容器300中的药液再次开始流入供液底盒390,直到供液底盒390中的药液位再次达到最大药液位时停止流入,如此往复流入,直至容器中的药液全部流入供液底盒为至。当供液底盒中的药液液位低于最低液位线时,集成式超声波振荡装置360自动断电停止工作,当达到2小时的设定时间时,机器自动断电停止全部工作。
[0188]本实施例设备使用本发明上述如图15所示的的机器。
[0189]该机包括以下组件:设有送风机及进风通道的动力气流的输入组件、由导流罩410和供液底盒390构成的雾化室、由10个超声波振荡器单元组成的集成式超声波振荡装置360、由动力气流和异形喷头599组成的含有药物颗粒的气态流的输出组件的气流输送装置、控液稳效装置430、自动控制装置、生物桨(搅拌桨350和扩繁桶370)及扩繁容器300。
[0190]其中:
[0191]多功能扩繁器包括容器300及设置在容器内的生物桨组件搅拌桨350、扩繁筒370以及定位供液组件330和定位供液控制装置339X ;
[0192]气流输送装置设有布置于底座上的气流输入口 123、气流输送口 555、S形喷头599、将外界气流引入机中的离心式风机;
[0193]外底座上装置的控制面板110、控制开关112、功能切换开关111,当启动时便伴有売光、売灯或声首第提不;
[0194]气源为空气;
[0195]流量控制设备为上述优选的手动帽套式定量供液装置330 ;
[0196]220V 电源。
[0197]使用方法同上述实施例工作方式。
[0198]现有技术为不具备生物桨的如图15相同机型的机器。
[0199]实施例:不同方法对高效微生物扩繁效果的影响:
[0200]选用机型:如图15所示的施药机器,对照组不使用本发明的生物桨,试验组使用本发明的生物桨;
[0201]高效微生物使用要求:在利用高效微生物除甲醛或除农药残留时,为了达到有效当量的高效微生物浓度,要求使用浓度为200倍的稀释量;为了降低使用成本,可利用本发明预先对较低浓度的高效微生物溶液(如400倍的稀释液)进行扩繁。
[0202]高效微生物溶液的配制:对照组与试验组配制方法相同;即高效微生物稀释400倍用量,即将IOml的ZF高效微生物用清水4升稀释到供液箱中。
[0203]高效微生物溶液的扩繁:利用上述生物活性物溶液中生物活性物的扩繁方法对高效微生物溶液中的高效微生物进行扩繁,2小时后,分别检测所述高效微生物溶液中的高效微生物浓度。
[0204]高效微生物溶液的检测方法:计数仪直接计数的全数测定法。
[0205]计数仪直接计数的全数测定法:取定容稀释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菌)悬液放置在细菌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中的平均细胞数,换算出供测样品的细胞数。[0206]每毫升原菌液含菌数=每小格平均菌数X 4000000 X稀释倍数,
[0207](计数板上每小格中菌液=I/ 4000000毫升)
[0208]表一不同方法对高效微生物扩繁效果的影响
[0209]
【权利要求】
1.一种供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控制装置设置于贮液箱供液口与其底座流道之间,用于使贮液箱的药液被可控的输出,该药液供液控液装置包括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和顶杆控制组件,其中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设置于贮液箱底部的供液口处,用于形成与底座流道连通的液流腔及液流口,顶杆控制组件设置于定位供液组件的下方,其包括一对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施加外力作用的顶杆,其特征在于:该顶杆作用可控的使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液流口。
2.一种包含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供液控制装置的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包括皮帽塞、供液组件内导柱、弹簧、限位导圈、顶片以及围纳该些组件并形成液流腔及液流口的壳体,具体的结构及工作关系如下:壳体的外壁与贮液箱的供液口密封连接,内壁形成液流腔,其出口形成液流口 ;皮帽塞设置在内导柱的上端,作用在液流口上用于打开或关闭液流口,内导柱下端穿过设于壳体内壁上的限位导圈与用于接收顶杆外力的顶片固定连接;内导柱外周套设有弹簧,该弹簧可伸缩的设于液流口的限位导圈与顶片之间。
3.如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对顶杆式定位供液组件的作用的可控性通过增高或降低顶杆的有效高度实现。
4.如上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设计为可折叠或可伸缩的顶杆,顶杆的状态根据需要手动调整。
5.如上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顶部可拆卸的套装一可延长顶杆有效长度的套帽,套帽根据需要手动套在顶杆上。
6.如上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为螺杆式,通过手动或电动控制组件使螺杆向上旋出或向下旋入以调节顶杆的有效高度。
7.如上述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电动控制组件包括一可正反转的电机,该电机设置在底座内,与顶杆可转动连接。
8.—种施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贮液箱,该贮液箱设置在一底座或供液底盒上,且所述底座的顶面或供液底盒的底面设置有与贮液箱供液口流体连通的流道,在贮液箱与该流道之间设置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液控制装置。
【文档编号】A01M7/00GK203735322SQ201320753699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陈田来, 王俊伟, 贾峰勇, 张梁, 解治国, 陈永红 申请人:北京中献智农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