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26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啶酰菌胺与中生菌素,啶酰菌胺与中生菌素的质量比为50:1-1:50。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用于蔬菜、水果、花卉和禾谷类作物病害防治,如黄瓜白粉病等。
【专利说明】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在农作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白粉病是由真菌中的白粉菌科(Erysiphacesae)引起的植物病害。在白粉病的防治上,目前主要依赖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甲氧丙烯酸酯类等杀菌剂。这些药剂因为长期使用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治效果降低。另外,三唑类药剂在使用剂量大时对作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容易引发药害。
[0003]啶酰菌胺,英文通用名boscalid,化学名称:2_氯-N_(4'-氯联苯_2_基)烟酰胺,杀菌谱广,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用于防治白粉病。啶酰菌胺主要通过抑制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阻碍三羧酸循环,干扰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可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母细胞形成。啶酰菌胺作用机理独特,与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啶酰菌胺作为一种新型杀菌剂,对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生产和使用成本均较高,并且长期单独使用也有很大的抗性风险。
[0004]将不同的农药有效成分组合,增效作用明显的配方可以大大提高防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同时还可以避免植物病原菌产生抗性或延缓抗性产生的速度,是解决当前农药单用抗性和成本问题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效作用明显,对白粉病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抗性风险低的杀菌组合物。
[000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0007]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试验,意外发现啶酰菌胺和中生菌素以一定的比例混配后,对白粉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0008]所述中生菌素是淡紫灰链霉菌海南新变种产生的6个N-糖甙类抗生素的总称,产生菌和化合物均为我国自主命名。中生菌素抗菌谱广,能够抗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分枝杆菌,酵母菌及丝状真菌;特别对农作物致病细菌和某些丝状真菌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对啶酰菌胺进行了复配研究。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意外发现啶酰菌胺(A)与中生菌素(B)以一定比例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等病害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啶酰菌胺与中生菌素属于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不同,2者混配可以减缓病菌抗性的产生,同时可以扩大防治谱。
[0010]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经过对组合物进行联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即以啶酰菌胺(A)与中生菌素(B)为有效成分,二者的质量比为50: 1-1: 50,较好的质量比为20: 1-1: 20。
[0011]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A与B的累积质量百分含量为I %~90%,其余为助剂和填料或稀释剂。
[0012]该组合物可以加工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
[0013]上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除包括有效成分A与B之外,还包括助剂和其它有助于药效发挥的物质。悬浮剂包括水、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和润湿剂;可湿性粉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水分散粒剂包括分散剂、崩解剂、填料和湿润剂。以上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例如:
[0014]助溶剂可选择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乙醇、丙乙醇、异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分散剂可选择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拉开粉、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羧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防冻剂可选择丙三醇、尿素、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湿润剂可选择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萘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钙、茶枯、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月桂醇基硫酸钠、洗衣粉、拉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崩解剂可选择硫酸铵、尿素、膨润土、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增稠剂可选择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聚乙烯醇中一种或多种。
[0020]填料可选择白碳黑、高岭土、轻质碳酸钙、滑石、蒙脱土或凸凹棒石、浮石、碎砖、海泡石或膨润土以及非吸附性钙质土或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0022]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蔬菜、小麦、果树、花卉等作物的病害防治,尤其是防治白粉病。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浇注、喷射、喷雾、撒粉、散布或发烟,其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
[002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1、组合物增效作用明显,防效与单剂相比显著提高;2、药效提高后,田间的有效成分用量下降,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减少了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3、组合物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将不同结构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目前解决农药单剂应用过程中成本和抗性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同结构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有助于延缓抗性的产生,是科学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0025]本发明组合物对白粉病菌等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相加,这可从以下毒力测定实验的结果中很清楚地看出。
[0026]生物测定实例:啶酰菌胺和中生菌素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
[0027]试验对象:黄瓜白粉病
[0028]试验采用盆栽法。盆栽生长至4-5片真叶,编号备用。将发病黄瓜叶片上24h内产生的白粉病菌新鲜孢子均匀抖落接种于供试黄瓜苗上。根据药剂活性,设置5-7个系列质量浓度。接种24小时后,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至全部润湿,待药液自然风干备用。每处理3盆,4次重复,并设只含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接种后,在温度20±2°C,相对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培养7天。统计每盆黄瓜叶片上的病斑面积,调查防治效果,分级方法为:
[0029]O级;无病;
[0030]I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0031]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5% ;
[0032]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6-25% ;
[0033]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 ;
[0034]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75%以上;
[0035]1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6%以上。
[0036]药效计算方法:
[0037]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为啶酰菌胺㈧与中生菌素(B),(A)与⑶的质量比为50:1-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为20:1-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与(B)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1% -90%。
4.根据权利要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配制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5.权利要求1 所述杀菌组合物在瓜果蔬菜白粉病防治上的应用。
【文档编号】A01P3/00GK104068033SQ201410229412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发明者】陈树茂, 赵娜, 杨立平, 王新军, 曹明章, 孔建 申请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