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155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它使核桃受到周期性的集中力的作用,实现核桃破壳均匀,提高破壳效率,保证I核桃仁完整性。它包括支架,在支架上安装喂料'斗,喂料斗出口处设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设有纹'齿带将核桃向支架另一端输送;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安装在传送装置上方并对输送物料进行挤压的挤压装置,挤压装置采用同步带,利用同步带与纹1齿带间的压力对核桃进行柔性破壳;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同步带的自动纠偏装置,所述自动纠偏装置包括与支架连接的下横梁,在下横梁上通过转动装置安装上横梁,上横梁安装有调心托辊以承载同步带;在下横梁上设有上横梁限制上横梁转动角度的限位装置,在上横梁则设有同步带限制装置。?el-1
【专利说明】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装备,尤其涉及一种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 挤压柔性破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核桃在进行深加工的过程中,原料的剥壳处理是一道重要而又困难的工序。近几 年来,国内有些加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已逐步研制开发出一些坚果类剥壳加工设备,但多数 剥壳机具一次性剥壳率偏低,碎仁率偏高,致使生产效率低,加工损失大。由于核桃形状不 规则,壳仁间隙小,为实现核桃机械破壳取仁,目前,国内常见的剥壳加工设备按剥壳方法 分类可分为:挤压法、撞击法、剪切法和碾搓法。1)挤压法:借助轧辊的挤压作用使壳破碎。 2)撞击法:借助打板或壁面的高速撞击作用使皮壳变形直至破裂,适用于壳脆而仁韧的物 料如用离心式剥壳机剥松子壳等。3)剪切法:借助锐利面的剪切作用使壳破碎,如板栗剥 壳机等。4)碾搓法:即借助粗糙面的碾搓作用使皮壳疲劳破坏而破碎。除下的皮壳较为整 齐,碎块较大,这种方法适用于皮壳较脆的物料。
[0003] 目前已经研究开发的核桃破壳装置有:1)双齿盘式破壳装置,它由主动齿盘旋转 带动核桃边旋转边挤进由齿盘、偏心圆弧齿板组成的剥壳区,受到挤压作用,核桃表面产生 裂纹并逐渐扩展,直至最终完全破裂,碎壳和仁从最小间隙处掉下。2)变形恒定破壳装置, 该破壳装置是由一对螺纹螺旋方向相反的滚柱组成,在滚柱面上切制有螺距恒定的梯形螺 纹,螺纹滚柱在结构上保证了核桃的实际变形能随果径的增大而增大。当核桃夹在一对左、 右螺纹之间时,形成了四点加压。不同果径的核桃可在不同开度处破壳。为避免核桃与滚 柱间发生相对滑移,滚柱面进行了"滚花"处理。
[0004] 经检索,发明专利一核桃剥壳取仁装置(CN201210277037. X)提出一种由电动机 带动,壳和仁分离间隙可调的核桃破壳取仁装置,该装置采用了具有速度差(上带高速下 带低速)的两根皮带来揉搓、挤压、剪切核桃。由于该装置所采用的皮带为普通橡胶输送 带,其与核桃之间的摩擦系数较低,核桃在其间滚动时易发生打滑的现象。核桃在受到集中 力时更容易发生破碎,而该系统中上平带与核桃的接触面积较大,对核桃的挤压力并非集 中力,不容易使核桃壳破碎,降低了破壳率。该系统中工作带在工作过程中没有纠偏装置, 容易受到核桃滚动而发生偏移,既降低了破壳效率,又会加剧对装置的损坏。因此该专利破 壳性能指标低,效果不理想。
[0005] 发明专利一核桃剥壳机(CN200920164561. X)提出一种核桃剥壳装置,该机包括 机架、喂料斗、定锥形筒、动锥形筒、调节机构、出料斗、布料盖板、带传动、电机等。动锥形 筒上部安装有布料盖板;定锥形筒同心套装在动锥形筒外部,形成锥环形核桃剥壳型腔; 调节机构可上下移动定锥形筒,从而改变锥环形核桃剥壳型腔大小;当动锥形筒旋转时核 桃依靠动锥形筒和定锥形筒对核桃的挤压和剪切作用下破裂核桃,破裂的核桃从出料口排 出。该装置采用刚性锥形筒对核桃进行破壳,易造成核桃仁的损害,降低了核桃仁的完整 率,同时又对不同尺寸的核桃适应性差。
[0006] 发明专利一挤压式核桃破壳机(CN200910026989. 2)提出一种挤压式核桃剥壳 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送料口,送料口连接有输送斜板,机架前部有挤压轮主工 作轮、挤压轮高速轮、反向动力传动轮组成的双速挤压破壳装置,采用挤压方式将核桃壳破 碎,第一次破碎后在双速挤压滚的作用下转过一定的角度完成第二次挤压,并完成核桃壳 的破碎,再经人工剥皮后取得较完整的核桃仁。通常核桃体积大小近乎一致,特殊较小尺寸 与没能破碎的核桃在人工清理与去皮后重新送入核桃破壳机中进行第二次加工。该装置采 用刚性轮对核桃进行破壳,易造成核桃仁的损害,并且要多次对核桃进行挤压,还需要人工 剥皮,既降低了破壳效率,又增加了成本。
[0007] 虽然人们研制出了多种核桃破壳装置可以对核桃壳仁进行破碎,但每一种装置都 各有利弊,不能对核桃进行彻底的无污染、自动化破碎。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 破壳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符合食品安全规定,通过薄壳理论及断裂力学理论使核桃受到周 期性的集中力的作用实现核桃破壳均匀,提高破壳效率,保证核桃仁完整性;实现了工作带 的自动纠偏,装置的平稳运行。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0010] 一种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它包括支架,在支架上安装喂 料斗,喂料斗出口处设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设有纹齿带将核桃向支架另一端输送;
[0011] 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安装在传送装置上方并对输送物料进行挤压的挤压装置,挤压 装置采用同步带,利用同步带与纹齿带间的压力对核桃进行柔性破壳;
[0012] 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同步带的自动纠偏装置,所述自动纠偏装置包括与支架连接的 下横梁,在下横梁上通过转动装置安装上横梁,上横梁安装有调心托辊以承载同步带;在下 横梁上设有上横梁限制上横梁转动角度的限位装置,在上横梁则设有同步带限制装置,对 同步带跑偏进行纠正。
[0013] 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分别位于支架两端水平位置的托辊II和托辊III,纹齿带由所 述两托辊承载,在纹齿带下方与同步带配合进行挤压的位置设有金属托板,金属托板安装 在支架上。
[0014] 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位于支架上的托辊I、托辊IV、挤压托辊和张紧托辊,所述各托 辊承载同步带;托辊I位置高于托辊IV,挤压托辊在张紧托辊的后方,托辊IV与张紧托辊 间的同步带水平,张紧托辊与挤压托辊间的同步带与水平面夹角为Y形成楔形角,Y = 25。-30。。
[0015] 所述限位装置为下横梁上设置的两对限位杆,四个限位杆分别位于下横梁四角, 对上横梁的转动进行限位。
[0016] 所述限制装置为两个立辊,分别设置在下横梁一侧两端。
[0017]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上轴承固定槽与下轴承固定槽分别焊接在上横梁与下横梁上, 上轴承固定槽与下轴承固定槽同轴,角接触球轴承II与角接触球轴承I都以过盈配合的方 式分别装配在上轴承固定槽与下轴承固定槽中;连接轴39上下两端都以过盈配合的方式 分别装配在角接触球轴承II与角接触球轴承I中,实现上下两部分的连接,转动装置的旋 转角度为θ = 12°?15°。
[0018] 所述调心托辊包括调心托辊主轴,调心托辊套筒通过位于调心托辊主轴两端的深 沟球轴承与调心托辊主轴连接;调心托辊主轴两端分别与一个上横梁坚杆连接,所述两上 横梁坚杆安装在横梁上。
[0019] 所述同步带分为四层,自内而外分别为工作带内层、工作带抗拉层、工作带芯胶 层、工作带外层;其中工作带抗拉层内设有抗拉钢丝绳;工作带内层表面有纹齿。
[0020] 所述传送装置的纹齿带的纹齿与同步带的纹齿结构相同,分别为人字形纹齿I、 人字形纹齿II,各人字形纹齿的高度为1^,Li = 2?3mm,宽度为L2, L2 = 2?3mm,相邻两 人字形纹齿的间距为L3,L3= 10?15mm,人字形纹齿中间部分的角度为β,β =140°? 150° ,相邻两抗拉钢丝绳的间距为L4, L4 = 8?12mm。
[0021] 所述传送装置的纹齿带的纹齿与同步带的纹齿结构相同,分别为圆弧齿,圆弧齿 的压力角α =37°?53°,圆弧齿齿根圆半径ra= 1.8?2. 4mm,圆弧齿齿顶圆半径rb = 6. 4 ?15. 2mm,齿高 h = 8. 2 ?17. 6mm,带厚 h2 = 6 ?8mm,齿距 Pb = 26. 5 ?48. 5mm。
[0022] 所述传送装置的纹齿带的纹齿与同步带的纹齿结构相同,分别为梯形齿,梯形齿 的倾斜角σ =23°?27°,梯形齿齿根圆半径ral = 2. 5?3. 8mm,梯形齿齿顶宽mi = 8? 12mm,齿高 h3 = 12 ?15mm,齿距 Pbl = 26. 5 ?40. 5mm。
[0023] 所述传送装置的纹齿带的纹齿与同步带的纹齿结构相同,分别为渐开线形齿,渐 开线齿的齿根圆半径r a2 = 2. 0?2. 5mm,渐开线形齿齿顶宽叫=6?8mm,齿高h4 = 12? 16mm,齿距 Pb2 = 24. 6 ?38. 5mm。
[0024] 所述同步带与纹齿带异速,且同步带速度大于纹齿带速度。
[0025] 所述同步带与纹齿带间的间隙为e,屯< e彡(U2S或者屯< e彡d2- δ
[0026] 式中:屯一核桃仁的最大直径;
[0027] S-核桃壳的厚度;
[0028] (12-核桃壳的最大直径;
[0029] δ -核桃壳内壁与核桃仁间的间隙。
[0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1] 该装置采用柔性成型带对核桃进行剪切挤压,保证了核桃充分滚动受到周期性的 集中力而又不会受到冲击力作用,减少了核桃的破碎率,提高核桃仁的完整度,降低核桃仁 的损失。成型带内侧表面的人字形纹齿又能有效增加带内侧与托辊之间的摩擦,防止带与 托辊之间打滑,实现了同步带的平稳工作;提供一种新型纹齿带,其外侧表面的波纹形纹齿 可以有效增加带外侧与核桃之间的摩擦,实现核桃充分滚动;新型纹齿带内侧表面的人字 形纹齿能有效提高与托辊之间的摩擦,防止带与托辊之间打滑;同时提供的成型带使用了 符合食品安全规则的材料,保证了破壳得到的核桃仁的卫生,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
[0032] 该装置的纠偏系统能有效使跑偏后的工作带自动回到原位,实现跑偏工作带的自 动纠偏,确保工作带对中运行,既能够有效防止设备主要部件(如托辊)由于受到较大不稳 定的压轴力的非正常损坏又能提高了同步带的使用寿命。
[0033] 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实现了大批量核桃的破壳工作,减轻了人力消 耗
[0034] 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制作成本低,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 图1为新型同步带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备轴测图;
[0036] 图2为成型带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备机架(装有轴承座)轴测图;
[0037] 图3为新型同步带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备侧视图;
[0038] 图4为自动纠偏装置轴测图;
[0039] 图5为调心托辊与上横梁装配示意图;
[0040] 图6为自动纠偏装置连接杆示意图;
[0041] 图7为立辊与连接杆装配示意图;
[0042] 图8为自动纠偏装置相对旋转部件装配示意图;
[0043] 图9为自动纠偏装置上横梁与下横梁相对旋转角度示意图;
[0044] 图10a为新型同步带向左偏时自动纠偏装置上横梁上的立辊受力分析图;
[0045] 图10b为新型同步带向左偏时自动纠偏装置的托辊与带相接处的某点的速度分 析图;
[0046] 图11为自动纠偏装置的托辊与带相接处的某点的受力分析图;
[0047] 图12为新型同步带示意图;
[0048] 图13为新型同步带内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9] 图14为核桃内部结构尺寸剖面示意图;
[0050] 图15为核桃受一对法向力示意图;
[0051] 图16为新型同步带圆弧齿尺寸及圆弧齿与核桃接触的受力分析图;
[0052] 图17a为新型纹齿带外侧波纹形纹齿分布示意图;
[0053] 图17b为新型纹齿带内侧人字形纹齿分布示意图;
[0054] 图18a为梯形齿同步带结构尺寸示意图;
[0055] 图18b为渐开线形齿同步带结构尺寸示意图;
[0056] 其中,1-支架,2-新型同步带,3-喂料斗,4-托辊I,5_托辊II,6_新型纹齿带, 7_张紧托棍,8-下横梁,9-上横梁,10-调心托辊,11-立辊,12-挤压托辊,13-金属托板, 14-托辊III,15-托辊IV,16- -级支架横杆I,17-轴承座I,18-轴承座II,19-二级支架横 杆I,20-机架坚杆I,21-轴承座III,22-轴承座IV,23-机架坚杆II,24-轴承座V,25-三 级支架横杆I,26-三级支架横杆II,27-轴承座VI,28-轴承座VL 29-轴承座W,30--级支 架横杆II,31-轴承座IX,32-机架坚杆III,33-轴承座X,34-机架坚杆IV,35-二级支架横杆 II,36-轴承座XI,37-轴承座XL 38-限位杆,39-连接轴,40-下轴承固定槽,41-角接触球 轴承I,42-上轴承固定槽,43-立辊固定弯杆,44-角接触球轴承II,45-通孔I,46-新型同 步带圆弧齿,47-工作带内层,48-工作带抗拉层,49-工作带芯胶层,50-工作带外层,51-抗 拉钢丝绳,52-人字形纹齿I,53-通孔II,54-垫片I,55-螺母I,56-螺母II,57-垫片II, 58-深沟球轴承,59-调心托辊套筒,60-调心托辊主轴,61-上横梁坚杆,62-核桃壳,63-核 桃仁,64-波纹形纹齿,65-人字形纹齿II。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介绍。
[0058] 如图1所示,喂料斗3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1上。
[0059] 如图1、图2、图3所示,托辊I 4两端分别装配在轴承座VI 27与轴承座V 24中, 轴承座VI 27与轴承座V 24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三级支架横杆II 26与三级支架横杆I 25 上。托辊IV 15两端分别装配在轴承座XI 36与轴承座II 18中,轴承座XI 36与轴承座II 18 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二级支架横杆II 35与二级支架横杆I 19上。张紧托辊7两端分别装 配在轴承座IX 31与轴承座IV 22中,轴承座IX 31与轴承座IV 22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坚 杆III 32与机架坚杆II 23上。挤压托辊12两端分别装配在轴承座X 33与轴承座III 21中, 轴承座X 33与轴承座III 21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坚杆IV 34与机架坚杆I 20上。托辊 IV 15与挤压托辊12的水平间距为Le(L。= 350?400mm),挤压托辊12与张紧托辊7的水 平间距SLd(Ld = 200mm)。新型同步带2装配在托辊I 4、托辊IV 15、挤压托辊12、张紧托 辊7之上,其中托辊IV 15与挤压托辊12之间的同步带与水平方向平行,挤压托辊12与张 紧托辊7之间的同步带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5°?30° )。
[0060] 如图1、图2、图3所示,自动纠偏装置通过下横梁8与机架1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 定在机架1上。下横梁8与机架坚杆IV 34之间的距离为La(La = 90?100mm)。
[0061] 如图1、图2、图3所示,托辊III14两端分别装配在轴承座ΧΠ 37与轴承座I 17中, 轴承座ΧΠ 37与轴承座I 17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一级支架横杆II 30与一级支架横杆I 16 上。托辊II 5两端分别装配在轴承座W 28与轴承座W 29中,轴承座W 28与轴承座W 29分 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一级支架横杆I 16与一级支架横杆II 30上。托辊III 14与托辊II 5之 间的水平距离为Lb(Lb = 1000mm)。新型纹齿带6装配在托辊III 14与托辊II 5上。金属托 板13紧贴新型纹齿带6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上。
[0062] 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带有螺纹的调心托辊主轴60两端通过螺母II 56以螺 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上横梁坚杆61上,螺母II 56与上横梁坚杆61之间装有垫片II 57,深 沟球轴承58套在调心托辊主轴60,两者过盈配合,内瓦里端顶在轴肩上。调心托辊套筒59 套在深沟球轴承58上,两者过盈配合。
[0063] 如图4、图6、图7所示,立辊固定弯杆43焊接在上横梁9上,立辊11的螺纹端穿 过通孔II 53,通过螺母I 55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立辊固定弯杆43上,螺母I 55与立 辊固定弯杆43之间装有垫片I 54。
[0064] 如图8所示,上轴承固定槽42与下轴承固定槽40分别焊接在上横梁9与下横梁 8上,上轴承固定槽42与下轴承固定槽40同轴,角接触球轴承II 44与角接触球轴承I 41 都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分别装配在上轴承固定槽42与下轴承固定槽40中。连接轴39上下 两端都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分别装配在角接触球轴承II 44与角接触球轴承I 41中,实现上 下两部分的连接。
[0065] 如图4、图9所示,四个限位杆38分别焊接在下横梁9上,实现对上横梁旋转范围 的控制,上横梁9的旋转范围为Θ (12°彡Θ彡15° )。
[0066] 如图10a、图10b、图11所示,工作带发生偏移时,自动纠偏装置的工作受力分析过 程。自动纠偏装置的上横梁9两侧均有立辊11,整个结构分为两层,上横梁9带动调心托 辊10可灵活地绕〇-〇轴左右旋转一定角度,下横梁8固定不动。当装有该调心托辊10的 工作带向左跑偏时,带边缘碰到左侧立棍11,于是便给立棍11 一个作用力Fi,同时工作带 对立辊11产生摩擦力F2,由于Fi和F2的作用线不通过上横梁9的回转中心〇-〇,分别有一 段距离θι和e2,于是力Fi和F2使上横梁9绕〇-〇轴旋转,其旋转力矩为Μ = Fi · ei+F2 · e2 在旋转力矩M的作用下,上横梁9沿输送带运行方向水平旋转Θ角。考虑它在受力情况下 (当Θ > 〇时)分析瞬间在工作带与调心托辊1〇接触的动点〇的速度。在工作带上,〇点 的速度Va = V&而调心托辊10在该点的速度为Vb。
[0067] Vb = (d/2) ω = V带 cos Θ = Vacos Θ
[0068] 式中,ω-托辊角速度;
[0069] d-托辊直径。
[0070] 在动点0处,输送带与托辊的相对速度为V。,则C = ,V。= Vasin Θ。V。就是 工作带相对调心托辊10的滑动速度,因而调心托辊10对工作带就产生了滑动摩擦力,而摩 擦力的方向与工作带相对滑动速度方向正相反。上式只有在Θ尹0时才成立。若Θ = 〇, 则νε = ν#?ηθ =〇,且νε = ν带c〇S0 =V带,即没有相对滑动,也就没有滑动摩擦力F合, F合=0。当存在一个Θ角时,F合关0,F合可分解为F纠和F阻,即€ = $ +瑨。
[0071] 式中:F纠-纠偏力;
[0072] F阻-由于Θ角产生的附加阻力。
[0073] 由上分析便知,只要有一个Θ角存在,就有工作带相对调心托辊1〇的滑动速度存 在,相应地,调心托辊10对工作带必然产生滑动摩擦力且二者方向相反。同时滑动摩擦力 分解成两个分力,即一是想要获得的纠偏力F_,另一个则是附加阻力F Pfi,而纠偏力和附加 阻力均与Θ角有关。为了获得一定的纠偏力,Θ角不宜过大,否则附加阻力会很大,功率 消耗也会增大,因此,自动纠偏装置调心托辊10的自动旋转角度为Θ =12°?15°左右, 既能起到纠偏作用又不会产生较大的附加阻力。
[0074] 如图12所示,新型同步带2的宽度为L(L = 350?370mm)。
[0075] 如图13所示,新型同步带2分为四层,分别是工作带内层47,工作带抗拉层48,工 作带芯胶层49,工作带外层50。工作带内层47表面有人字形纹齿I 52,人字形纹齿I 52的 宽度为U㈨=2?3mm),人字形纹齿I 52的高度为L2 (L2 = 2?3mm),相邻两人字形纹齿 I 52的间距SL3(L3= 10?15mm),人字形纹齿I 52中间部分的角度为β (β = 140°? 150° ),工作带内层47材料采用橡胶。工作带抗拉层48是主要承受负载的部分,内部包裹 有抗拉钢丝绳51,相邻两抗拉钢丝绳51的间距为L 4(L4 = 8?12mm)。工作带芯胶层49主 要功能是将工作带抗拉层48粘在带的外层位置,并保护抗拉材料。工作带外层50材料采 用聚氨酯,聚氨酯是一种热塑聚氨酯材料,它具有高模量,高强度,高弹性,永久性变形小, 曲绕性好,优良的耐磨,耐油,耐低温,耐老化性能,能达到医疗卫生要求。
[0076] 如图14所示,上下带之间间隙大小是影响核桃破碎率和未脱壳率高低的重要因 素,它的大小也决定核桃是否进入挤压间隙。核桃以厚度方向进入被挤压进入间隙的条件 为:
[0077] 屯< e彡屯+25或者屯< e彡d2- δ
[0078] 式中:e-上下带的间隙;
[0079] 屯一核桃仁的最大直径;
[0080] S-核桃壳的厚度;
[0081] (12-核桃壳的最大直径;
[0082] δ -核桃壳内壁与核桃仁间的间隙;
[0083] 当e =屯或e = d2_ δ -2S时,核桃壳62受到挤压力,而核桃仁63受到的挤压力 为零,可以保证核桃仁63不碎,为最理想的破壳状态。核桃壳62硬而有弹性,在厚度方面 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当屯< e <屯+25或屯< e < d2_ δ时,能使核桃外壳62被压碎而核 桃仁63不碎。上下带间隙e可以根据核桃的大小进行相应的调整。
[0084] 如图15所示,依据薄壳理论,在集中力作用点附近区域内,核桃壳受到应力作用 发生形变。核桃在压力作用下的位移包括了沿法线方向的位移W和沿切线方向的位移U,法 线方向的位移W要比切线方向的位移U大得多。弓丨起核桃破壳的因素主要是法向位移W的 作用。
[0085]

【权利要求】
1. 一种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架,在支架 上安装喂料斗,喂料斗出口处设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设有纹齿带将核桃向支架另一端输 送; 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安装在传送装置上方并对输送物料进行挤压的挤压装置,挤压装置 采用同步带,利用同步带与纹齿带间的压力对核桃进行柔性破壳; 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同步带的自动纠偏装置,所述自动纠偏装置包括与支架连接的下横 梁,在下横梁上通过转动装置安装上横梁,上横梁安装有调心托辊以承载同步带;在下横梁 上设有上横梁限制上横梁转动角度的限位装置,在上横梁则设有同步带限制装置,对同步 带跑偏进行纠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传送装置还包括分别位于支架两端水平位置的托辊II和托辊III,纹齿带由所述两托辊承 载,在纹齿带下方与同步带配合进行挤压的位置设有金属托板,金属托板安装在支架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挤压装置包括位于支架上的托辊I、托辊IV、挤压托辊和张紧托辊,所述各托辊承载同步 带;托辊I位置高于托辊IV,挤压托辊在张紧托辊的后方,托辊IV与张紧托辊间的同步带水 平,张紧托辊与挤压托辊间的同步带与水平面夹角为Y形成楔形角,Y =25°?30°。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限位装置为下横梁上设置的两对限位杆,四个限位杆分别位于下横梁四角,对上横梁的转 动进行限位;所述限制装置为两个立辊,分别设置在下横梁一侧两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转动装置包括上轴承固定槽与下轴承固定槽分别焊接在上横梁与下横梁上,上轴承固定槽 与下轴承固定槽同轴,角接触球轴承II与角接触球轴承I都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分别装配在 上轴承固定槽与下轴承固定槽中;连接轴上下两端都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分别装配在角接 触球轴承II与角接触球轴承I中,实现上下两部分的连接,转动装置的旋转角度为Θ = 12。?15°。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调心托辊包括调心托辊主轴,调心托辊套筒通过位于调心托辊主轴两端的深沟球轴承与调 心托辊主轴连接;调心托辊主轴两端分别与一个上横梁坚杆连接,所述两上横梁坚杆安装 在横梁上。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同步带分为四层,自内而外分别为工作带内层、工作带抗拉层、工作带芯胶层、工作带外层; 其中工作带抗拉层内设有抗拉钢丝绳;工作带内层表面有纹齿。
8. 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传送装置的纹齿带的纹齿与同步带的纹齿结构相同,分别为人字形纹齿I、人字形纹齿 II,各人字形纹齿的高度为Q,Q = 2?3mm,宽度为L2, L2 = 2?3mm,相邻两人字形纹齿 的间距为L3,L3 = 10?15mm,人字形纹齿中间部分的角度为β,β = 140°?150°,相邻 两抗拉钢丝绳的间距为L4, L4 = 8?12mm ; 或者,所述传送装置的纹齿带的纹齿与同步带的纹齿结构相同,分别为圆弧齿,圆弧齿 的压力角α =37°?53°,圆弧齿齿根圆半径ra= 1.8?2. 4mm,圆弧齿齿顶圆半径rb = 6· 4 ?15. 2mm,齿高 h = 8· 2 ?17. 6mm,带厚 h2 = 6 ?8mm,齿距 Pb = 26. 5 ?48. 5mm ; 或者,所述传送装置的纹齿带的纹齿与同步带的纹齿结构相同,分别为梯形齿,梯形齿 的倾斜角σ =23°?27°,梯形齿齿根圆半径ral = 2. 5?3. 8mm,梯形齿齿顶宽mi = 8? 12mm,齿高 h3 = 12 ?15mm,齿距 Pbl = 26. 5 ?40. 5mm ; 或者,所述传送装置的纹齿带的纹齿与同步带的纹齿结构相同,分别为渐开线形齿,渐 开线齿的齿根圆半径ra2 = 2. 0?2. 5mm,渐开线形齿齿顶宽叫=6?8mm,齿高h4 = 12? 16mm,齿距 Pb2 = 24. 6 ?38. 5mm。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同步带与纹齿带异速,且同步带速度大于纹齿带速度。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带自动纠偏核桃剪切挤压柔性破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同步带与纹齿带间的间隙为e,屯< e彡4+23或者屯< e彡d2- δ 式中:屯一核桃仁的最大直径; S-核桃壳的厚度; d2一核桃壳的最大直径; S -核桃壳内壁与核桃仁间的间隙。
【文档编号】A23N5/00GK104207303SQ201410379776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4日
【发明者】刘明政, 李长河, 张彦彬, 杨敏, 李本凯 申请人:青岛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