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519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机,由机架、盘架、苗盘、投苗管、旋耕刀、开沟器、地轮和传动装置等部件组成。苗盘承载由新式育苗钵盘培育、通过盘育钵苗起身夹拔起并直接转移来的合格钵苗。苗盘用塑料或薄铁片制作成多个方格、上下开口一致的无底框架,框架底部装有活动底板,与机架上的托苗板相接。托苗板推开活动底板,钵苗进入托苗板上的投苗口。传动装置带动拨杆,拨动盘架上的横移装置和托苗板上的开关,钵苗透过投苗管,落入经旋耕刀再次粉碎后由开沟器所开出的苗沟中,实现自动投苗后,由覆土轮覆土、压实。整机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工效高,成本低,易于推广,特别适用于玉米、棉花、油菜、蔬菜、烟草等大行距稀植作物的移栽。
【专利说明】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旱地移栽机械。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的旱地移栽机械,种类繁多,无论钳夹式、吊篮式、导苗管式,还是带夹 圆盘式,都是半自动移栽机,都得由乘坐在机器座位上的投苗手人工投苗,费时费力,不但 工效低,且机体庞大,结构复杂,造价太高,不利于推广。全自动移栽机械的研制进展较慢, 其结构更加复杂,造价更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能够自动投苗移 栽的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机,并为研制大中型全自动移栽机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机,机 架上有主机、盘架、苗盘、投苗管、开沟器、旋耕刀、地轮和传动装置,机架中部前后横置两条 滑道,与盘架上的四个滚轮配合,滚轮使盘架左右移动,盘架上的苗盘用塑料或薄铁片制作 成多个方格、上下开口一致的无底框架,框架两侧下部有齿条,与盘架中部两侧的棘轮配 合,苗盘底部装有活动底板,与固定于机架、横跨于盘架的托苗板配合,托苗板中部有投苗 口,中部下方分别固定开关与拨杆,开关与投苗口配合,拨杆(1与地轮轴上的凸轮配合,投 苗口大于苗盘的方格开口,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投苗管的上部与托苗板上的投苗口 连接,投苗管的横截面呈U字形,上大下小,其下部大于钵体,投苗管的下部与固边于机架 的开沟器连接。
[0005] 机架中部,设置有地轮,主动轴上的链轮通过链条与地轮轴上的链轮A连接,地轮 轴上的凸轮带动固定于托苗板下部的拨杆,拨动盘架上的横移齿条(横移装置未示出), 实现苗盘的左右移动,在苗盘移动的同时,拨动开关,投放钵苗,当盘架移动至左或右的极 限时,机架内侧边沿的棘爪拨动盘架上的棘轮,带动苗盘一侧的齿条,实现苗盘的纵移,在 盘架前后部,分别左右纵向各有一条前后固定有弹簧的托盘板条,前部承载空苗盘,后部承 载退出苗盘的活动底板,当钵苗投放至苗盘最后一排时,活动底板脱离苗盘,落在托盘板条 上,接着放入第二个苗盘,自动投苗移栽继续。
[0006] 机架中部有旋耕刀架、罩壳、旋耕刀轴和旋耕刀,主动轴上的链轮B通过链条A与 旋耕刀轴上的链轮C连接,带动旋耕刀高速旋转,完成深耕与松土,旋耕刀之后是开沟器, 开沟器为靴式长尾形,尾部两侧有回土缺口及固定于机架上的覆土轮,完成回土、覆土与镇 压,地轮轴上的凸轮分若干齿数不同的段,随着凸轮的左右移动,变更齿数,实现株距的调 节。
[0007] 机架的最前端,设置有可升可降的平衡辊,中部两侧固定扶手,两扶手上装有刹 把,分别控制旋耕刀轴上的链轮C、地轮轴上的链轮A和凸轮的离合,实现地轮和旋耕刀的 启动、停止与地轮的转向和凸轮的左右移动。
[0008] 本发明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机,采用方格开口 6、有活动底板8的专用苗盘5,实现 自动投苗,改变了由操作人员坐在机器上面人工投苗的传统方式,既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 高工效,适用于多种农作物的移栽定植,特别适用于玉米、棉花、油菜、蔬菜、烟草等大行距 稀植作物的移栽。整机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工效高,成本低,易于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机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机架局部示意图
[0011] 图3为苗盘结构示意图
[0012] 图4为盘架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为投苗管与开沟器的组合示意图
[0014] 图6为传动装置示意图
[0015] 图中标记及所对应的零部件、部位名称
[0016] 1-机架2-主机3-传动装置4-盘架5-苗盘6-开口 7-齿条8-活动底板 9_托盘板条10-滑道11-滚轮12-托苗板13-开关14-横移齿条15-棘轮15A-棘爪 16-拨杆17-投苗口 18-投苗管19-开沟器20-回土口 21-旋耕刀架22-罩壳23-旋耕 刀轴24-旋耕刀25-主动轴26-链轮27-链条28-链轮A 29-链轮B 30-链条A 31-链 轮C32-地轮轴33-凸轮34-地轮35-覆土轮36-平衡辊37-扶手38-刹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保证钵苗能成功实现自投,保持钵苗钵体完整是关键。现有的盘育钵苗,绝大 多数是上大下小,上重下轻,无法实现自投。因此,首先要改变钵苗的钵体形态。无论是 圆形钵苗还是方形钵苗(玉米定向盘育钵苗宜采用方形),应使用新式育苗钵盘(专利号 ZL2013207553868)培育合格的钵苗,同时使用盘育钵苗起身夹(专利号2013207553904)将 半盘或整盘钵苗拔起,直接移入本发明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机的苗盘内。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如图1所示,机架1上有盘架4,盘架4承载苗盘5,机架1的最前端,上部有主机 3,下部设置的平衡辊36,可升可降,既可保持机体的平衡,又能起到引导作用。机架1中部 两侧固定地轮34和扶手37,扶手37供操作手把持。两扶手上的刹把38,分别控制旋耕刀 轴23上的链轮C31、地轮轴32上的链轮A28和凸轮33的离合,实现地轮34和旋耕刀24的 启动与停止。固定在机架1上的覆土轮35为圆形滚轮,在开沟器19之后实现覆土与镇压。
[0020] 如图2所示,机架1上有滑道10,与盘架4下部的滚轮11配合,机架上的托苗板 12,与盘架4上部的苗盘5底部的活动底板8配合,机架1两侧有棘爪15A,与盘架4上的棘 轮15配合。地轮轴32上的凸轮33,有多种不同的齿数,随着齿数的变化,改变拨杆16的拨 动频率,以调节株距。
[0021] 如图3所示,苗盘5的方格开口 6用于承载钵苗,两侧的齿条7与盘架4上的棘轮 15配合,活动底板8与机架1上的托苗板12配合。
[0022] 如图4所示,盘架4的前后部,分别在其左右各固定有一条下部安装有弹簧的托盘 板条9,前部用于承载空盘,后部用于承载退出苗盘5的活动底板8。固定于机架1上的托 苗板12横跨于盘架4中部之上,前部能让空盘通过,后部可阻止活动底板8前进,下部能保 证拨杆16及连接横移装置的部件工作正常(横移装置未示出,横移装置当固定于机架上)。 盘架4中部前下方有横移齿条14 (此齿条实为与横移装置连接的部件),与固定于托苗板 12中部下方的拨杆16配合。盘架4两侧的棘轮15与苗盘5两侧的齿条7配合,滚轮11与 机架1上的滑道10配合。
[0023] 如图5所示,投苗管18上部与托苗板12中部的投苗口 17相连,下部与固连于机 架1的开沟器19相连,开沟器19为靴式平底,尾部两侧有回土缺口 20,投苗管18呈U字 形,向后倾斜,能保持投苗的准确和钵苗移栽深度的一致,直立度与成活率高。托苗板12上 的投苗口 17的下方,分别固定开关13和与横移装置(未示出)相连接的拨杆16,开关13 的表面与托苗板12持平。
[0024] 如图6所示,主动轴25上的链轮26通过链条27与地轮轴32上的链轮A28连接, 主动轴25上的链轮B29通过链条A30带动旋耕刀轴23上的链轮C31,使旋耕刀24高速旋 转,完成对未耕土地的深耕与已耕土地的进一步粉碎,更有利于开沟。
[0025] 本发明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机是这样实现自动投苗移栽的,苗盘5中的钵苗使用 盘育钵苗起身夹拔起的半盘或整盘钵苗直接移入,将未进入方格开口 6内的钵苗补齐、扶 正,然后将苗盘5置于盘架4固定位置之上,苗盘5在盘架4上向前平移,苗盘5与托苗板 12接触,推开活动底板8,进入投苗准备。当主动轴25上的链轮26通过链条27带动地轮轴 32上的链轮A28时转动,,地轮轴32上的凸轮33拨动托苗板12下部的拨杆16,拨杆16拨 动盘架4上的横移齿条14 (横移装置未示出),使苗盘5在托苗板12上有序地移动。前排 钵苗进入托苗板12即投苗排序位置时,第一个钵苗已在投苗口 17上,由于开关13与投苗 口 17处在同一平面,钵苗实际上是落在开关13上面,当拨杆16拨动横移齿条14的同时, 拨动开关13,钵苗透过投苗管18,落入开沟器19所开出的苗沟中,实现自动投苗。苗盘5 依次前进,活动底板8仍停在原处,当钵苗投放至苗盘5最后一排时,活动底板8脱离苗盘 5,落在托盘板条9上,即时取走空盘,放入第二个苗盘5,如此往复,以保持自动投苗的连续 动作。
[0026] 本发明的技术重点是使用特制的苗盘5,承载由新式育苗钵盘培育的合格钵苗,通 过盘育钵苗起身夹一次拔起半盘或整盘钵苗,并直接转移到苗盘5,实现自动投苗,其它如 横移装置及传动系统部份的移栽深度调节和升降调节等部件,现成的多种公知技术都是可 以实现的,故未作详细叙述。
【权利要求】
1. 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有主机(2)、盘架(4)、苗盘(5)、投 苗管(18)、开沟器(19)、旋耕刀(24)、地轮(34)和传动装置(3),机架(1)中部前后横置两 条滑道(10),与盘架(4)上的四个滚轮(11)配合,滚轮(11)使盘架(4)左右移动,盘架(4) 上的苗盘(5)用塑料或薄铁片制作成多个方格、上下开口(6) -致的无底框架,框架两侧下 部有齿条(7),与盘架(4)中部两侧的棘轮(15)配合,苗盘(5)底部装有活动底板(8),与 固定于机架(1)、横跨于盘架(4)的托苗板(12)配合,托苗板(12)上部有投苗口(17)与开 关(13)配合,中部下方固定拨杆(16),投苗口(17)大于苗盘(5)的方格开口(6),可以是 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投苗管(18)的上部与托苗板(12)上的投苗口(17)连接,投苗管(18) 的横截面呈U字形,上大下小,其下部大于钵体,投苗管(18)的下部与固连于机架(1)的开 沟器(19)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中部,设置有 地轮(34),主动轴(25)上的链轮(26)通过链条(27)与地轮轴(32)上的链轮A (28)连接, 地轮轴(32)上的凸轮(33)带动固定于托苗板(12)下部的拨杆(16),拨动盘架(4)上的横 移齿条(14)(横移装置未示出),实现苗盘(5)的左右移动,在苗盘(5)移动的同时,拨杆 (16)拨动开关(13),投放钵苗,当盘架(4)移动至左或右的极限时,机架(1)内侧边沿的棘 爪(15A)拨动盘架(4)上的棘轮(15),带动苗盘(5) -侧的齿条(7),实现苗盘(5)的纵移, 在盘架(4)前后部,分别左右纵向各有一条前后固定有弹簧的托盘板条(9),前部承载空苗 盘(5),后部承载退出苗盘(5)的活动底板(8),当钵苗投放至苗盘(5)最后一排时,活动底 板(8)脱离苗盘(5),落在托盘板条(9)上,接着放入第二个苗盘(5),自动投苗移栽继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中部有旋耕 刀架(21)、罩壳(22)、旋耕刀轴(23)和旋耕刀(24),主动轴(25)上的链轮B(29)通过链 条A (30)与旋耕刀轴(23)上的链轮C (31)连接,带动旋耕刀(24)高速旋转,完成深耕与松 土,旋耕刀(24)之后是开沟器(19),开沟器(19)为靴式长尾形,尾部两侧有回土缺口(20) 及固定于机架(1)上的覆土轮(35),完成回土、覆土与镇压,地轮轴(32)上的凸轮(33)分 若干齿数不同的段,随着凸轮(33)的左右移动,变更齿数,实现株距的调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钵苗透管自投式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的最前端,设 置有可升可降的平衡辊(36),中部两侧固定扶手(37),两扶手(37)上装有刹把(38),分别 控制旋耕刀轴(23)上的链轮C (31)和地轮轴(32)上的链轮A (28)的离合,实现地轮(34) 和旋耕刀(24)的启动、停止与地轮(34)的转向和凸轮(33)的左右移动。
【文档编号】A01C11/02GK104206058SQ201410456520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何爱民 申请人:何爱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