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6812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培养基:培养基的配方及其重量份数为:燕麦壳50-80份、花生壳10-30份、麸皮18-22份、豆粕10-15份、灵芝粉1-2份、氮肥3.5-5.5份、石灰0.3-0.5份、石膏0.3-0.5份;按重量份比例称取各原料,将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水,使培养基含水率保持在65%-75%,再将混合物料送入发酵室,在50-70℃下进行发酵25-35小时;(2)装袋;(3)灭菌冷却;(4)接种培养;(5)采收管理。本发明的杏鲍菇的种植方法,杏鲍菇不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产量高,品质稳定,种植出来的杏鲍菇营养价值高,长期食用,具有具有防癌抗癌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杏鲍菇,是一种大型肉质伞菌,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蛋白质中含有18中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的效果,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食用菌。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
[0003]杏鲍菇生长发育需要碳源、氮源、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传统的杏鲍菇栽培是利用冬季的自然环境,在塑料大棚中种植,这种方式种植的杏鲍菇存在产量低,品质不稳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同时栽培出来的杏鲍菇营养价值低,难于满足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种植过程中,杏鲍菇不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产量高,品质稳定,同时种植出来的杏鲍菇营养价值高,长期食用,具有具有防癌抗癌的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I)配制培养基:培养基的配方及其重量份数为:燕麦壳50-80份、花生壳10-30份、麸皮18-22份、豆柏10-15份、灵芝粉1-2份、氮肥3.5-5.5份、石灰0.3-0.5份、石膏0.3-0.5份;按重量份比例称取各原料,将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水,使培养基含水率保持在65% -75%,再将混合物料送入发酵室,在50-70°C下进行发酵25-35小时;
[0008](2)装袋:将培养基用装袋机分装到聚丙烯塑料袋中,将装完料的聚丙烯塑料袋套上套环,成为栽培袋;
[0009](3)灭菌冷却:将栽培袋塞上棉花,盖上防湿薄膜,移到灭菌位叠放,升温至120-130°C,保温15-17小时灭菌,灭菌结束后使灭菌室内的温度在48-72小时内将至20-25 0C ;
[0010](4)接种培养:按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取0.5-1.0%的杏鲍菇芽孢菌丝接入培养基中,先避光培养,培养温度保持在25-28°C,培养湿度为30% -50%,培养时间50-60天;然后将套环和棉花拿下,清楚老化菌块,进行光照培养,培养温度为10-20°C,培养湿度为50-65%,用日光灯进行光照,照度要求:800-10001ux,照射10-12小时,刺激子实体形成,待长出菇蕾后,进行疏蕾,疏蕾控制2-3朵,选择向袋口伸长、菇盖圆形的菇蕾;培养过程中通风管理:早晚各一次,每次5-8分钟;温度管理:出菇过程中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15-18°C,后期成熟时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10-13°C ;
[0011](5)采收管理:当杏鲍菇子实体长至4-6厘米,应该及时采收,采收后,放入2_5°C冷藏库内预冷4-6小时,然后在18-20°C条件下整理菇体形状,最后用聚丙烯折角塑料袋分装,抽真空扎紧袋口并将其移动到0°C冷藏库内保存。
[0012]优选地,步骤(I)中所述的培养基的配方及其重量份数为:燕麦壳60份、花生壳20份、麸皮20份、豆柏12份、灵芝粉1.5份、氮肥4.5份、石灰0.4份、石膏0.4份。
[0013]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I)本发明的杏鲍燕的种植方法,在配制培养基时,米用燕麦壳和花生壳为主要原料,燕麦壳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纤维素、蛋白质、淀粉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使种植的杏鲍菇营养丰富,同时我过燕麦和花生资源丰富,因此原料易得,成本低;
[0015](2)本发明培养基中添加灵芝粉,既补充了微量元素,又提高了杏鲍菇的营养成分,使种植出的杏鲍菇具有防癌抗癌的效果。
[0016](3)本发明种植过程中,先避光培养,再光照培养,培养过程中,适时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及光照强度,生产的杏鲍菇产量高,而且杏鲍菇不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品质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未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8]实施例1:
[0019]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I)配制培养基:培养基的配方及其重量份数为:燕麦壳50份、花生壳30份、麸皮18份、豆柏15份、灵芝粉I份、氮肥3.5份、石灰0.3份、石膏0.3份;按重量份比例称取各原料,将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水,使培养基含水率保持在65 %,再将混合物料送入发酵室,在50°C下进行发酵35小时;
[0021](2)装袋:将培养基用装袋机分装到聚丙烯塑料袋中,将装完料的聚丙烯塑料袋套上套环,成为栽培袋;
[0022](3)灭菌冷却:将栽培袋塞上棉花,盖上防湿薄膜,移到灭菌位叠放,升温至120°C,保温17小时灭菌,灭菌结束后使灭菌室内的温度在48小时内将至20°C ;
[0023](4)接种培养:按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取0.5%的杏鲍菇芽孢菌丝接入培养基中,先避光培养,培养温度保持在25°C,培养湿度为30%,培养时间60天;然后将套环和棉花拿下,清楚老化菌块,进行光照培养,培养温度为10°C,培养湿度为50%,用日光灯进行光照,照度要求:8001uX,照射12小时,刺激子实体形成,待长出菇蕾后,进行疏蕾,疏蕾控制2朵,选择向袋口伸长、菇盖圆形的菇蕾;培养过程中通风管理: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温度管理:出菇过程中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15°C,后期成熟时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10°C ;
[0024](5)采收管理:当杏鲍菇子实体长至4厘米,应该及时采收,采收后,放入2°C冷藏库内预冷6小时,然后在18°C条件下整理菇体形状,最后用聚丙烯折角塑料袋分装,抽真空扎紧袋口并将其移动到0°C冷藏库内保存。
[0025]实施例2:
[0026]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I)配制培养基:培养基的配方及其重量份数为:燕麦壳60份、花生壳20份、麸皮20份、豆柏12份、灵芝粉1.5份、氮肥4.5份、石灰0.4份、石膏0.4份;按重量份比例称取各原料,将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水,使培养基含水率保持在70 %,再将混合物料送入发酵室,在60°C下进行发酵30小时;
[0028](2)装袋:将培养基用装袋机分装到聚丙烯塑料袋中,将装完料的聚丙烯塑料袋套上套环,成为栽培袋;
[0029](3)灭菌冷却:将栽培袋塞上棉花,盖上防湿薄膜,移到灭菌位叠放,升温至125°C,保温16小时灭菌,灭菌结束后使灭菌室内的温度在60小时内将至25°C ;
[0030](4)接种培养:按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取0.8%的杏鲍菇芽孢菌丝接入培养基中,先避光培养,培养温度保持在28°C,培养湿度为50%,培养时间60天;然后将套环和棉花拿下,清楚老化菌块,进行光照培养,培养温度为20°C,培养湿度为65%,用日光灯进行光照,照度要求:10001uX,照射10小时,刺激子实体形成,待长出菇蕾后,进行疏蕾,疏蕾控制3朵,选择向袋口伸长、菇盖圆形的菇蕾;培养过程中通风管理:早晚各一次,每次7分钟;温度管理:出菇过程中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16°C,后期成熟时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12°C ;
[0031](5)采收管理:当杏鲍菇子实体长至5厘米,应该及时采收,采收后,放入3°C冷藏库内预冷5小时,然后在20°C条件下整理菇体形状,最后用聚丙烯折角塑料袋分装,抽真空扎紧袋口并将其移动到0°C冷藏库内保存。
[0032]实施例3:
[0033]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I)配制培养基:培养基的配方及其重量份数为:燕麦壳80份、花生壳10份、麸皮22份、豆柏15份、灵芝粉2份、氮肥5.5份、石灰0.5份、石膏0.5份;按重量份比例称取各原料,将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水,使培养基含水率保持在75 %,再将混合物料送入发酵室,在70°C下进行发酵25小时;
[0035](2)装袋:将培养基用装袋机分装到聚丙烯塑料袋中,将装完料的聚丙烯塑料袋套上套环,成为栽培袋;
[0036](3)灭菌冷却:将栽培袋塞上棉花,盖上防湿薄膜,移到灭菌位叠放,升温至130°C,保温17小时灭菌,灭菌结束后使灭菌室内的温度在72小时内将至25°C ;
[0037](4)接种培养:按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取1.0 %的杏鲍菇芽孢菌丝接入培养基中,先避光培养,培养温度保持在28°C,培养湿度为50%,培养时间50天;然后将套环和棉花拿下,清楚老化菌块,进行光照培养,培养温度为20°C,培养湿度为65%,用日光灯进行光照,照度要求:10001uX,照射10小时,刺激子实体形成,待长出菇蕾后,进行疏蕾,疏蕾控制2朵,选择向袋口伸长、菇盖圆形的菇蕾;培养过程中通风管理:早晚各一次,每次8分钟;温度管理:出菇过程中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18°C,后期成熟时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13°C ;
[0038](5)采收管理:当杏鲍菇子实体长至6厘米,应该及时采收,采收后,放入5°C冷藏库内预冷6小时,然后在20°C条件下整理菇体形状,最后用聚丙烯折角塑料袋分装,抽真空扎紧袋口并将其移动到0°C冷藏库内保存。
【权利要求】
1.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培养基:培养基的配方及其重量份数为:燕麦壳50-80份、花生壳10-30份、麸皮18-22份、豆柏10-15份、灵芝粉1-2份、氮肥3.5-5.5份、石灰0.3-0.5份、石膏0.3-0.5份;按重量份比例称取各原料,将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水,使培养基含水率保持在65% -75%,再将混合物料送入发酵室,在50-70°C下进行发酵25-35小时; (2)装袋:将培养基用装袋机分装到聚丙烯塑料袋中,将装完料的聚丙烯塑料袋套上套环,成为栽培袋; (3)灭菌冷却:将栽培袋塞上棉花,盖上防湿薄膜,移到灭菌位叠放,升温至120-130°C,保温15-17小时灭菌,灭菌结束后使灭菌室内的温度在48-72小时内将至20-25。。; (4)接种培养:按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取0.5-1.0%的杏鲍菇芽孢菌丝接入培养基中,先避光培养,培养温度保持在25-28°C,培养湿度为30% -50%,培养时间50-60天;然后将套环和棉花拿下,清楚老化菌块,进行光照培养,培养温度为10-20°C,培养湿度为50-65%,用日光灯进行光照,照度要求:800-10001ux,照射10-12小时,刺激子实体形成,待长出菇蕾后,进行疏蕾,疏蕾控制2-3朵,选择向袋口伸长、菇盖圆形的菇蕾;培养过程中通风管理:早晚各一次,每次5-8分钟;温度管理:出菇过程中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15-18°C,后期成熟时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10-13°C ; (5)采收管理:当杏鲍菇子实体长至4-6厘米,应该及时采收,采收后,放入2-5°C冷藏库内预冷4-6小时,然后在18-20°C条件下整理菇体形状,最后用聚丙烯折角塑料袋分装,抽真空扎紧袋口并将其移动到0°C冷藏库内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培养基的配方及其重量份数为:燕麦壳60份、花生壳20份、麸皮20份、豆柏12份、灵芝粉1.5份、氮肥4.5份、石灰0.4份、石膏0.4份。
【文档编号】A01G1/04GK104303830SQ201410508581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陈继云 申请人:铜陵市香江食用菌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