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竹林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方法

文档序号:26815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竹林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竹林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土壤植硅体封存有机碳(PhytOC)能力的技术,通过技术的实施,增强了竹林生态系统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能力,同时提高了竹笋产量。根据对比研究,该技术的实施土壤PhytOC积累速率为75-85kg·C·ha-1·yr-1,远大于已知的全球土壤稳定碳平均积累速率24kg·C·ha-1·yr-1。另外实施该技术,竹笋产量显著提高,是对照的2.2-3.5倍。
【专利说明】一种提高竹林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竹林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全球变暖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收支中占有重要地位。大气中30%的CO2来源于农业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等过程。农田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C02,农田通过土壤呼吸向大气释放C02。农田土壤是当前具有很大空间来缓解碳排放能力和碳减排潜力的陆地生态系统,全球每年农业减排CO2的总潜力是5500?6000Mt,其中93%来自减少农田土壤CO2释放。
[0003]全球土壤有机碳忙量约为1550Pg,约为大气碳库760Pg的2倍,陆地生物质碳库560Pg的3倍,是燃烧化石燃料排放CO2的10倍。由于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巨大,其较小幅度的变化就能影响到碳向大气中的排放量。因此,土壤碳库的稳定、增长或释放都与大气CO2浓度变化密切相关。土壤表土中90%的有机碳位于团聚体内,土壤内有机质增加,土壤团聚体隔离、吸附有机碳的能力增强。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利用有机肥增加土壤固碳能力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土壤植硅体封存有机碳(PhytOC)能力的技术,通过技术的实施,增强了竹林生态系统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能力,同时提高了竹笋产量。
[000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步骤一,选择交通方便、坡度小于15°、靠近水源的成林丰产竹园,土壤类型为红壤或水稻土,土层厚度为30cm以上的竹林,如早竹、高节竹、毛竹等。
[0007]步骤二,在10-12月,将竹林土壤用水浇透,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80%以上。
[0008]步骤三,在浇透水的竹林上措施撒施5-7.5吨/公顷的鸡粪或鸭粪商品有机肥。
[0009]步骤四,增温技术,在有机肥的基础上覆盖一层稻草、竹叶、杂草等,称为增温层,厚度为10-15cm,用量为40-50吨/公顷;
[0010]步骤五,保温技术,在增温层基础上覆盖一层砻糠,厚度为10-25cm,用量为30-40吨/公顷;
[0011]步骤六,不同竹种,覆盖总厚度不同,毛竹20-25cm,早竹25_30cm,高节竹35_40cmo
[0012]步骤七,在第二年的3月中下旬及时移去上层砻糠,可连续使用3-4年,而下层稻草、竹叶翻耕入土,并开始留养母竹。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下文中,现在将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中示出了各种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且不应该解释为局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001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土壤植硅体封存有机碳(PhytOC)能力的技术,通过技术的实施,增强了竹林生态系统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能力,同时提高了竹笋产量。
[001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6]步骤一,选择交通方便、坡度小于15°、靠近水源的成林丰产竹园,土壤类型为红壤或水稻土,土层厚度为30cm以上的竹林,如早竹、高节竹、毛竹等。
[0017]步骤二,在10-12月,将竹林土壤用水浇透,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80%以上。
[0018]步骤三,在浇透水的竹林上措施撒施5-7.5吨/公顷的鸡粪或鸭粪商品有机肥。
[0019]步骤四,增温技术,在有机肥的基础上覆盖一层稻草、竹叶、杂草等,称为增温层,厚度为10-15cm,用量为40-50吨/公顷;
[0020]步骤五,保温技术,在增温层基础上覆盖一层砻糠,厚度为10-25cm,用量为30-40吨/公顷;
[0021]步骤六,不同竹种,覆盖总厚度不同,毛竹20_25cm,早竹25_30cm,高节竹35_40cmo
[0022]步骤七,在第二年的3月中下旬及时移去上层砻糠,可连续使用3-4年,而下层稻草、竹叶翻耕入土,并开始留养母竹。
[0023]根据对比研究,该技术的实施土壤PhytOC积累速率为75_85kg.C.ha-1.yr4,远大于已知的全球土壤稳定碳平均积累速率24kg.C.ha—1.yr'另外实施该技术,竹笑产量显著提高,是对照的2.2-3.5倍。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合适的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竹林植硅体封存有机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择交通方便、坡度小于15°、靠近水源的成林丰产竹园,土壤类型为红壤或水稻土,土层厚度为30cm以上的竹林,如早竹、高节竹、毛竹等; 步骤二,在10-12月,将竹林土壤用水浇透,使田问持水量保持在80%以上; 步骤三,在浇透水的竹林上措施撒施5-7.5吨/公顷的鸡粪或鸭粪商品有机肥;步骤四,增温技术,在有机肥的基础上覆盖一层稻草、竹叶、杂草等,称为增温层,厚度为10-15cm,用量为40-50吨/公顷; 步骤五,保温技术,在增温层基础上覆盖一层砻糠,厚度为10-25cm,用量为30-40吨/公顷; 步骤六,不同竹种,覆盖总厚度不同,毛竹20-25cm,早竹25-30cm,高节竹35_40cm ; 步骤七,在第二年的3月中下旬及时移去上层砻糠,可连续使用3-4年,而下层稻草、竹叶翻耕入土,并开始留养母竹。
【文档编号】A01C21/00GK104396475SQ201410509104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吴家森, 姜培坤, 周国模 申请人:浙江农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