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属于植物栽培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箱、储液箱、水泵、供水管、排水管、碳化软木栽培框和给水箱,储液箱位于固定箱的下部,给水箱位于固定箱的上部,碳化软木栽培框安装于固定箱的凹槽内,且位于储液箱和给水箱之间,碳化软木栽培框上设置有栽培槽;水泵设置于储液箱内部,并通过供水管和给水箱相连通,给水箱通过排水管与储液箱相连通;碳化软木栽培框与给水箱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植物水分的吸水导流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碳化软木的优良特性栽培植物,有利于水分调节,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保证供水均匀,且降低了供水噪音,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此外,植物盆栽可以随意更换,维护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栽培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植物盆栽被引进室内。这些植物盆栽一般被摆放在室内的角落里,这样一来,植物的观赏价值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室内角落的光线较弱,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无法适应室内的环境而死亡;为了充分发挥植物盆栽的观赏价值,也有一些人会将植物摆放在室内显眼的地方,这样一来,植物又占用了室内有限而又宝贵的使用面积。
[0003]近年来,也有人提出了将植物种植在室内的墙面上或依靠墙面立式栽培,充分发挥植物的观赏价值,同时占用空间较小。墙面上的植物可以更有效地吸收辐射,保温隔音,美化室内空间,但是将植物种植在墙面上还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给植物浇水施肥,怎样固定植物等等,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068612.9,申请
【公开日】为2008年7月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垂直面无土栽培装置及植物墙制作方法,该申请案涉及一种适应于垂直面种植的无土栽培装置及装饰性植物墙的制作方法,首先是制作垂直面种植无土栽培装置,无土栽培装置的固定箱由箱体和网状或孔状的箱盖组成,箱体上部是储液箱,中间设有多个基质限位基座,储液箱上设有入水口、毛细作用供水口及溢流管,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溢流管顶端开口位置低于毛细供水口,栽培基质铺于箱体,并用网状箱盖盖住,植物种子或植株通过网状箱盖的网孔种植在栽培基质上,植物墙由数个固定箱排列组合而成,箱体中又可排列和置入多个网状金属盒。该申请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植物固定和供水施肥的问题,但其不足之处在于,该申请案中的植物需要直接栽培于栽培基质上,对于小区域范围内植物死亡补栽难度较大,且一旦植物种植后,植物品种就不能改变,装饰效果单一。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80000172.2,申请公布日为2013年12月2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墙面固定型植物栽培装置,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墙面固定型植物栽培装置,旨在随着植物栽培提高空间利用率、净化室内空气、便于换花盆等,包括:储水部,设置于通过铰链部开闭一面的外壳的内部,用于储藏水;水中泵,设置于储水部的内部,响应电源的施加,通过一端与排出口连接的供给软管供水;多个花盆收容部件,以从底面向上面贯通一端与水中泵相连接的供给软管并层叠的方式固定于墙面,花盆收容部件由花盆收容体和连接盖部构成,以分别收容前面栽植植物底面具有供水部件的花盆,并在花盆收容部件的底面,使所供给的水边从一方向向另一方向流动,边通过排出用软管向储水部一侧排出;控制部,固定于外壳的侧面或墙面,附着有工作按钮和计时器,以控制水中泵的驱动并设定其驱动时间。该申请案解决了花盆的更换问题,但其所供给的水从一侧向另一侧流动,并从上往下传递,水流噪音较大,易产生噪声污染。
[0004]另外,为了提供植物盆栽良好的生存环境,需要选择恰当的栽培支撑材料,考虑到材料因其自身重量和吸水下坠的情况,这种材料本身应该尽量轻。碳化软木易于裁切加工和易于安装附着于墙面或垂直面板上,且可以预防害虫和各种细菌的生长,是墙面植物栽培的理想材料选择。经检索,已有将碳化软木作为植物栽培使用的技术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80032602.5,申请公布日为2012年5月1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植生板、制作方法以及利用此方法的自然绿化系统,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利用碳化软木制作的植生板和利用这种制作方法能达到的自然绿化系统。该申请案的植生板为前面由崎岖的凹凸面组成,后面是由光滑的平面组成的碳化软木材料的实体;该实体的前面形成的凹面播种或形成种子的根能很容易成活的空间植皮;及包含上述植皮表面的植物而且能达到墙面绿化使用。该申请案通过使用碳化软木材料的植生板,易于维护管理,并且具有吸收臭气的效果,但其不足之处在于:该申请案直接将植物种植于碳化软木植生板上,植物扎根的牢固性难以保证,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且通过裸露的喷水嘴直接进行植物的供水,易溅落地面,弄湿环境,仅适用于户外墙壁使用,而不适于室内植物的栽培。
【发明内容】
[0005]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室内植物栽培难度大、成活率低、观赏性差,且现有立式植物栽培样式单一、供水系统噪音大、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碳化软木的优良特性栽培植物,有利于水分调节,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观赏性;同时采用吸水导流装置为植物供水,保证供水均匀,且降低了供水噪音,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此外,植物盆栽可以随意更换,维护方便,改善了室内环境。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包括固定箱、储液箱、水泵、供水管和排水管,还包括碳化软木栽培框和给水箱,所述的储液箱位于固定箱的下部,所述的给水箱位于固定箱的上部,所述的碳化软木栽培框安装于固定箱的凹槽内,且位于储液箱和给水箱之间,所述的碳化软木栽培框上设置有栽培槽;所述的水泵设置于储液箱内部,并通过供水管和给水箱相连通,所述的给水箱通过排水管与储液箱相连通,形成水路循环;所述的碳化软木栽培框与给水箱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植物水分的吸水导流装置。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软木栽培框包括纵向软木和横向软木,所述的纵向软木和横向软木胶接固连,且横向软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形成向下倾斜且呈阵列排布的栽培槽。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吸水导流装置包括设置于给水箱内部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压板、以及短吸水条,所述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给水箱分隔为有水区和无水区,且有水区内一侧设置供水管,另一侧设置排水管,所述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隙连通碳化软木栽培框;所述的短吸水条的一端位于有水区内,且通过压板固定,短吸水条的另一端绕过第一隔板并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隙与碳化软木栽培框的上部相接触;所述的短吸水条沿着第一隔板的长度方向依次紧挨排布。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吸水导流装置包括设置于给水箱内部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压板、以及长吸水条,所述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给水箱分隔为有水区和无水区,且有水区内一侧设置供水管,另一侧设置排水管,所述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隙连通碳化软木栽培框;所述的长吸水条的一端位于有水区内,且通过压板固定,长吸水条的另一端绕过第一隔板并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隙延伸至碳化软木栽培框的底部,所述的长吸水条沿着第一隔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且位于栽培槽的背部中间。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碳化软木栽培框的背部开设有用于固定长吸水条的夹槽,所述的夹槽设置于横向软木上且位于栽培槽的中间。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水管的上端管口高于给水箱底面,低于第一隔板。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水管内设置有引流条,所述的引流条贯穿整个排水管。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给水箱上还设有箱盖。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箱的背部设置有“十”字形加强板。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液箱为鱼缸。
[0019]3.有益效果
[0020]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0021](I)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储液箱位于固定箱的下部,给水箱位于固定箱的上部,碳化软木栽培框安装于固定箱的凹槽内,且位于储液箱和给水箱之间,碳化软木栽培框上设置有栽培槽;水泵设置于储液箱内部,并通过供水管和给水箱相连通,给水箱通过排水管与储液箱相连通,形成水路循环;碳化软木栽培框与给水箱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植物水分的吸水导流装置,利用碳化软木的优良特性栽培植物,有利于水分调节,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观赏性;同时采用吸水导流装置为植物供水,保证供水均匀,且降低了供水噪音,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此外,植物盆栽直接放置于栽培槽内,可以随意更换,维护方便,改善了室内环境;
[002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碳化软木栽培框包括纵向软木和横向软木,纵向软木和横向软木胶接固连,且横向软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形成向下倾斜且呈阵列排布的栽培槽,方便植物盆栽的放置,确保盆栽不会脱落;碳化软木易于裁切成型,利用普通胶水即可连接牢固,拼装简单,且碳化软木质量轻、不易燃烧、可吸收恶臭,同时可以预防害虫和各种细菌的生长,有助于改善室内环境;碳化软木为灰黑色,与土壤的颜色相近,给人的视觉更加自然,增强了植物的观赏性;
[0023](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吸水导流装置包括设置于给水箱内部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压板、以及短吸水条,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给水箱分隔为有水区和无水区,且有水区内一侧设置供水管,另一侧设置排水管,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隙连通碳化软木栽培框;短吸水条的一端位于有水区内,且通过压板固定,短吸水条的另一端绕过第一隔板并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隙与碳化软木栽培框的上部相接触;短吸水条沿着第一隔板的长度方向依次紧挨排布,利用碳化软木的吸水和水分调节作用,结合依次排布的短吸水条,将给水箱内的水缓慢分布于碳化软木的上部,并通过水的流动性使整个碳化软木栽培框呈湿润状态,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充足的水分;吸水导流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吸水性能优越;
[0024](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吸水导流装置包括设置于给水箱内部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压板、以及长吸水条,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给水箱分隔为有水区和无水区,且有水区内一侧设置供水管,另一侧设置排水管,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隙连通碳化软木栽培框;长吸水条的一端位于有水区内,且通过压板固定,长吸水条的另一端绕过第一隔板并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隙延伸至碳化软木栽培框的底部,长吸水条沿着第一隔板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且位于栽培槽的背部中间,碳化软木栽培框的背部开设有用于固定长吸水条的夹槽,夹槽设置于横向软木上且位于栽培槽的中间,长吸水条可以将水分直接送到植物盆栽的根部,更好地方便植物吸收,同时可以润湿整个碳化软木栽培框,间接为植物供水;
[0025](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排水管的上端管口高于给水箱底面,低于第一隔板,一方面保证给水箱内部一直存有一定量的水,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另一方面确保给水箱内的水面不会超过第一隔板,由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隙大量流出,避免过分供水;
[0026](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排水管内设置有引流条,引流条贯穿整个排水管,降低了排水速度和水流冲击,有效地降低了供水噪音;
[0027](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给水箱上还设有箱盖,进一步地降低了供水噪音,且可以防止因排水管堵塞而引起给水箱内的水溢出;
[0028](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固定箱的背部设置有“十”字形加强板,保证固定箱具有足够的抗压承载能力,提高植物的栽培量;
[0029](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储液箱为鱼缸,增加了其观赏性,同时有助于鱼缸内水的循环,改善鱼缸水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碳化软木栽培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给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给水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碳化软木栽培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给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8]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39]1、固定箱;101、加强板;2、碳化软木栽培框;201、纵向软木;202、横向软木;203、栽培槽;204、夹槽;3、储液箱;4、给水箱;401、第一隔板;402、第二隔板;403、压板;404、短吸水条;405、箱盖;406、长吸水条;5、水泵;6、供水管;7、排水管;8、植物盆栽。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41]实施例1
[0042]结合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包括固定箱1、碳化软木栽培框2、储液箱3、给水箱4、水泵5、供水管6和排水管7,储液箱3位于固定箱I的下部,用于储存和回收植物用水;给水箱4位于固定箱I的上部,用于供给植物生长用水;碳化软木栽培框2安装于固定箱I的凹槽内,且位于储液箱3和给水箱4之间,用于栽培植物;碳化软木栽培框2上设置有栽培槽203,方便植物盆栽的摆放;水泵5设置于储液箱3内部,并通过供水管6和给水箱4相连通,用于将储液箱3内的水输送至给水箱4内;给水箱4通过排水管7与储液箱3相连通,用于将给水箱4内多余的水排出并流回储液箱3,形成水路循环;碳化软木栽培框2与给水箱4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植物水分的吸水导流装置,用于将给水箱4内的水分传递给碳化软木栽培框2,从而提供植物充足的生长用水。利用碳化软木的优良特性栽培植物,有利于水分调节,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观赏性;同时采用吸水导流装置为植物供水,保证供水均匀,且降低了供水噪音,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此外,植物盆栽8直接放置于栽培槽203内,可以随意更换,依个人喜好安排植物的种类或摆放位置,且维护方便,改善了室内环境,使室内湿度适中,提高室内含氧量,吸收室内辐射,使空气更加清新。
[004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箱1、储液箱3和给水箱4固连成“L”形,使整个立式植物栽培装置更加稳固;其中,固定箱1、储液箱3和给水箱4可以设计为一体结构,采用一体注塑成型;也可以将固定箱I和给水箱4设计为一体结构,将储液箱3设计为鱼缸,增加其观赏性,同时有助于鱼缸内水的循环,改善鱼缸水质。此外,为了提高固定箱I的抗压承载能力,提高植物的栽培量,在固定箱I的背部设置有“十”字形加强板101,供水管6和排水管7均穿过加强板101,对供水管6和排水管7也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0044]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碳化软木栽培框2包括纵向软木201和横向软木202,纵向软木201和横向软木202胶接固连,且横向软木20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形成向下倾斜且呈阵列排布的栽培槽203。具体地,纵向软木201为竖直布置的立柱,横向软木202为水平布置的四棱柱,其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横向软木20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纵向软木201的侧面相互胶接,且横向软木202沿纵向软木201的长度方向依次等距设置,形成呈阵列排布的若干个栽培槽203。栽培槽203向下倾斜一定角度,方便植物盆栽的放置,确保盆栽不会脱落;碳化软木易于裁切成型,利用普通胶水即可连接牢固,拼装简单,且碳化软木质量轻、不易燃烧、可吸收恶臭,同时可以预防害虫和各种细菌的生长,有助于改善室内环境;碳化软木为灰黑色,与土壤的颜色相近,给人的视觉更加自然,增强了植物的观赏性。
[0045]参见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的吸水导流装置包括设置于给水箱4内部的第一隔板401、第二隔板402、压板403、以及短吸水条404,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将给水箱4分隔为有水区和无水区,且有水区内一侧设置供水管6,另一侧设置排水管7,供水管6的出水口处设有一个水平弯头,使水流更加顺畅平稳;排水管7的上端管口高于给水箱4底面,低于第一隔板401,一方面保证给水箱4内部一直存有一定量的水,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另一方面确保给水箱4内的水面不会超过第一隔板401,并由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之间的间隙大量流出,避免过分供水。为了有效地降低了供水噪音,排水管7内还设置有引流条(图中未示出),引流条贯穿整个排水管7,水流顺着引流条排出,降低了排水速度和水流冲击。此外,给水箱4上还设有箱盖405,进一步地降低了供水噪音,且可以防止因排水管7堵塞而引起给水箱4内的水溢出。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之间的间隙连通碳化软木栽培框2 ;短吸水条404的一端位于有水区内,且通过压板403固定,短吸水条404的另一端绕过第一隔板401并通过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之间的间隙与碳化软木栽培框2的上部相接触;短吸水条404沿着第一隔板401的长度方向依次紧挨排布,即在整个碳化软木栽培框2的上部均设置有短吸水条404,短吸水条404吸取给水箱4内的水,并传递给碳化软木栽培框2,利用碳化软木的吸水和水分调节作用,结合依次排布的短吸水条404,将给水箱4内的水缓慢分布于碳化软木栽培框2的上部,并通过水的流动性使整个碳化软木栽培框2呈湿润状态,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充足的水分;吸水导流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吸水性能优越。
[0046]本实施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可依靠墙面放置,站立稳定。安装时,首先将带有储液箱3和给水箱4的固定箱I竖直放置于墙边,在此之前,需要将吸水导流装置中的短吸水条404 —端利用压板403固定,另一端引入固定箱I的碳化软木栽培框2安装凹槽内;水泵5、供水管6和排水管7也事先安装固定完成;然后将由纵向软木201和横向软木202拼装完成的碳化软木栽培框2安装于固定箱I的凹槽内,为了保证安装牢固,在碳化软木栽培框2背部与固定箱I之间涂有胶水,需要注意的是,短吸水条404与碳化软木栽培框2的上部充分接触,以确保充分发挥吸水导流的作用;最后根据个人喜好,将植物盆栽8放置于碳化软木栽培框2的栽培槽203内,由于栽培槽203具有一定倾角,故植物盆栽8可以稳固地放置,植物盆栽8的栽培盆为带孔的塑料花盆,其形状尺寸与栽培槽203的形状尺寸相近,使植物盆栽8与碳化软木栽培框2充分接触,保证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充足水分。本实施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仅需定期为植物浇水施肥即可,当需要浇水时,启动水泵5,将储液箱3内的水送至给水箱4内,多余的水可从排水管7流回储液箱3,此时短吸水条404通过其毛细作用,将给水箱4内的水吸入碳化软木栽培框2内,再通过碳化软木栽培框2传递给植物盆栽8 ;由于给水箱4本身可以储存一定水量,故一次浇水可以使用一段时间,减少了浇水的次数。储液箱3可以做成透明的鱼缸,养殖各类金鱼等,每次为植物盆栽8浇水时,也促进了鱼缸内水的循环,改善水质。
[0047]实施例2
[0048]结合图6、图7和图8,本实施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吸水导流装置包括设置于给水箱4内部的第一隔板401、第二隔板402、压板403、以及长吸水条406,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将给水箱4分隔为有水区和无水区,且有水区内一侧设置供水管6,另一侧设置排水管7,供水管6的出水口处设有一个水平弯头,使水流更加顺畅平稳;排水管7的上端管口高于给水箱4底面,低于第一隔板401,一方面保证给水箱4内部一直存有一定量的水,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另一方面确保给水箱4内的水面不会超过第一隔板401,并由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之间的间隙大量流出,避免过分供水。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之间的间隙连通碳化软木栽培框2 ;长吸水条406的一端位于有水区内,且通过压板403固定,长吸水条406的另一端绕过第一隔板401并通过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之间的间隙延伸至碳化软木栽培框2的底部,长吸水条406沿着第一隔板40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且位于栽培槽203的背部中间,即长吸水条406仅设置于栽培槽203的中间位置,并从上往下贯穿碳化软木栽培框2。与实施例1中的短吸水条404不同,长吸水条406可以将水分直接送到植物盆栽8的根部,更好地方便植物吸收,同时可以润湿整个碳化软木栽培框2,间接为植物供水。碳化软木栽培框2的背部还开设有用于固定长吸水条406的夹槽204,夹槽204设置于横向软木202上且位于栽培槽203的中间,夹槽204有利于长吸水条406的安装固定,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润湿整个碳化软木栽培框2的作用。长吸水条406的布置较短吸水条404的布置少,在安装时也更加方便。
[0049]本实施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安装时,首先将碳化软木栽培框2由纵向软木201和横向软木202拼装完成;然后将长吸水条406安装于其夹槽204中,并在碳化软木栽培框2的上部留有足够长度的长吸水条406,用以安装固定于给水箱4内。其余安装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需要浇水时,启动水泵5,将储液箱3内的水送至给水箱4内,多余的水可从排水管7流回储液箱3,此时长吸水条406通过其毛细作用,将给水箱4内的水吸入碳化软木栽培框2内,植物盆栽8的底部与长吸水条406直接接触,吸收植物生长用水,且另有一部分水通过长吸水条406与夹槽204进入并润湿碳化软木栽培框2,间接提供植物盆栽8用水,更好地方便植物吸收,促进植物生长。
[005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利用碳化软木的优良特性栽培植物,有利于水分调节,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观赏性;同时采用吸水导流装置为植物供水,保证供水均匀,且降低了供水噪音,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此外,植物盆栽可以随意更换,维护方便,改善了室内环境。
[0051]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包括固定箱(1)、储液箱(3)、水泵(5)、供水管(6)和排水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碳化软木栽培框(2)和给水箱(4),所述的储液箱(3)位于固定箱(1)的下部,所述的给水箱(4)位于固定箱(1)的上部,所述的碳化软木栽培框⑵安装于固定箱⑴的凹槽内,且位于储液箱⑶和给水箱⑷之间,所述的碳化软木栽培框(2)上设置有栽培槽(203);所述的水泵(5)设置于储液箱(3)内部,并通过供水管(6)和给水箱(4)相连通,所述的给水箱(4)通过排水管(7)与储液箱(3)相连通,形成水路循环;所述的碳化软木栽培框(2)与给水箱(4)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植物水分的吸水导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化软木栽培框(2)包括纵向软木(201)和横向软木(202),所述的纵向软木(201)和横向软木(202)胶接固连,且横向软木(20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形成向下倾斜且呈阵列排布的栽培槽(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导流装置包括设置于给水箱(4)内部的第一隔板(401)、第二隔板(402)、压板(403)、以及短吸水条(404),所述的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将给水箱(4)分隔为有水区和无水区,且有水区内一侧设置供水管¢),另一侧设置排水管(7),所述的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之间的间隙连通碳化软木栽培框(2);所述的短吸水条(404)的一端位于有水区内,且通过压板(403)固定,短吸水条(404)的另一端绕过第一隔板(401)并通过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之间的间隙与碳化软木栽培框(2)的上部相接触;所述的短吸水条(404)沿着第一隔板(401)的长度方向依次紧挨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导流装置包括设置于给水箱(4)内部的第一隔板(401)、第二隔板(402)、压板(403)、以及长吸水条(406),所述的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将给水箱⑷分隔为有水区和无水区,且有水区内一侧设置供水管¢),另一侧设置排水管(7),所述的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之间的间隙连通碳化软木栽培框(2);所述的长吸水条(406)的一端位于有水区内,且通过压板(403)固定,长吸水条(406)的另一端绕过第一隔板(401)并通过第一隔板(401)和第二隔板(402)之间的间隙延伸至碳化软木栽培框(2)的底部,所述的长吸水条(406)沿着第一隔板(40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且位于栽培槽(203)的背部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化软木栽培框(2)的背部开设有用于固定长吸水条(406)的夹槽(204),所述的夹槽(204)设置于横向软木(202)上且位于栽培槽(203)的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7)的上端管口高于给水箱(4)底面,低于第一隔板(4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7)内设置有引流条,所述的引流条贯穿整个排水管(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水箱(4)上还设有箱盖(4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箱(1)的背部设置有“十”字形加强板(1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室内碳化软木立式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箱(3)为鱼缸。
【文档编号】A01K63/00GK204206832SQ201420231914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7日
【发明者】罗荣华 申请人:罗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