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引导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306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动物引导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动物引导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示范栏和引导栏,示范栏用于装入待示范动物,示范栏靠近于引导栏的一侧设有第一门栏,第一门栏为透明或栅栏状,具有透视的效果;引导栏远离于示范栏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于引入待引导动物;在示范栏与引导栏排布的方向上,引导栏的左右两侧中的任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用于与收集装置连接。首先将动物引入示范栏中,利用动物所具有的印随天性,使其他动物自动从第一开口进入到引导栏中,再通过第二开口进入到收集装置中,整个过程是利用动物都是由动物自主进行,减少了人力操作,动物的通过效率高,且不会使动物发生应激反应,也不会伤到人。
【专利说明】动物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动物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牲畜养殖、动物检疫、胚胎移植、动物园管理等动物管理【技术领域】中,经常需要将动物运输、捕获或迁移。欲将动物移送到收集装置中,现有办法一般是采取人工抓捕的方式,可想而知,由于动物会产生应激反应,致使抓捕工作很难进行。且动物的运送往往是批量进行,更加大了抓捕工作的劳动强度,抓捕效率较低,且容易伤到抓捕人员。例如,在做羊的胚胎移植时,需要4一6人来协作抓住羊腿,翻倒装入手术车内,抓取困难,上台需要克服重力做功,且对动物产生较大的应激,不利于之后的胚胎移植工作。
[0003]虽然现有也有一些简单的动物引导装置,其一般为设置简单的通道通向待收集区域。使用时,首先将动物驱赶至通道中,再通过通道将动物驱赶至收集区域。由于动物对陌生环境具有天生的警惕性,欲将其驱赶到收集通道中十分困难,实现难度高,效率低,劳动强度仍然较大,且容易触发动物的应激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通过抓捕的方式将动物移送至收集装置中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容易触发动物的应激反应,且容易伤到人体;现有通过简易引导通道进行引导的方式,很难使动物驱赶入通道中,也比较麻烦。
[0006]( 二 )技术方案
[0007]—种动物引导装置,其包括并排设置的示范栏和引导栏,所述示范栏用于装入待示范动物,所述示范栏靠近于所述引导栏的一侧设有第一门栏,所述第一门栏为透明或栅栏状;所述引导栏远离于所述示范栏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引入待引导动物;与所述第一开口相邻的任一侧所述引导栏还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与收集装置连接。
[0008]优选的,在所述示范栏与所述引导栏的排布方向上,所述示范栏的宽度与所述待示范动物的体宽相适应,使所述待示范动物无法转身。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至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引导栏的宽度与待引导的动物的体宽相适应,使待弓I导动物无法掉头。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设有第二门栏。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门栏为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侧棱为轴的旋转门。
[0012]优选的,所述示范栏和所述引导栏的下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高度与收集装置的高度相适应,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有通向地面的通道。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物引导装置,其包括并排设置的示范栏和引导栏,示范栏用于装入待示范动物,示范栏靠近于引导栏的一侧设有第一门栏,第一门栏为透明或栅栏状;引导栏远离于示范栏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于引入待引导动物;与第一开口相邻的任一侧引导栏还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用于与收集装置连接。待示范动物从第一门栏进入到示范栏中,从而处于背对第一门栏的状态,其他待引导动物透过第一门栏看到示范栏中同类动物的背影,从而受印随行为的影响下,可通过轻微的驱赶而使其进入到引导栏中,最终通过第二开口将其引入到收集装置中。本实用新型利用动物的印随行为,使动物自主走入收集装置中,节省了人力,整个过程不会触发动物的应激反应,且不会对人身造成伤害,整个过程操作方便,高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动物引导装置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动物引导装置示意图。
[0017]其中:1、示范栏;2、引导栏;3、第一门栏;4、第一开口 ;5、第二开口 ;6、通道;7、第二门栏;8、支架;9、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搭接”、“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物引导装置,包括示范栏I和引导栏2,示范栏I和引导栏2均可设置为栅栏状的结构,采用钢管搭接而成,组装方便,容易携带,且成本低廉。示范栏I和引导栏2并排设置,可设置为首尾对接的一体式结构。示范栏I用于装入待示范动物,并且在示范栏I与引导栏2的排布方向上,使示范栏I与待示范动物的体宽相适应,从而使待引导动物在示范栏I中无法转身,始终保持背对引导栏2的状态。
[0023]在示范栏I靠近于引导栏2的一侧设有第一门栏3,当第一门栏3打开后,待示范动物能够进入到示范栏I中,并且将第一门栏3优选为向示范栏I的外侧开启,从而当待示范动物进入到示范栏I后,不影响第一门栏3的关闭。
[0024]上述引导栏2远离于示范栏I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 4,用于引入待引导动物,待引导动物能够通过该第一开口 4进入到引导栏2中,并且待引导的动物透过该第一开口 4和栅栏状的第一门栏3,能够观察到示范栏I中的待示范动物的背影,对此,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门栏3设置为栅栏状,是为了能够透过其观察到示范栏I中的待示范动物,因此,第一门栏3还可以是透明状或其他具有透视效果的形式。
[0025]由于动物具有印随的天性,待引导的动物会朝着待示范动物的方向行走而进入到引导栏2中。本装置在引导栏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开口 5,第二开口 5连接收集装置,并且将从第一开口 4至第二开口 5的引导栏2的宽度设置为与待引导的动物的体宽相适应,使待引导动物无法掉头,最终只能通过第二开口 5进入到收集装置中。当然,应当理解的是,第二开口 5的设置位置并不只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右侧,在示范栏I与引导栏2排布的方向上,设置在引导栏2左右两侧中的任一侧即可。
[0026]由于在引导栏2的侧向是开设了第二开口 5,为防止待示范动物在通过引导栏2时从第二开口 5跑出,可将上述第一门栏3加设限位装置,具体通过限位装置将第一门栏3限位开启90°,当第一门栏3开启90°时,恰好将第二开口 5封堵,从而恰好能够在待示范动物进入到示范栏I时起到封堵第二开口 5的作用。
[0027]由于收集装置一般为货车或手术架等具有一定的高度装置,本实施例在示范栏I和引导栏2的下方设置支架8,支架8可以是引导栏2和示范栏I的竖直支撑管材向下的延伸部分,能够起到支撑抬高引导栏2和示范栏I的作用即可。另外,在示范栏I和引导栏2的底部设置底板9,并且在第一开口 4处连接有通向地面的通道6,从而为待示范动物和待引导动物提供行走平台。支架8的高度与收集装置的高度相适应,使第一开口 4与收集装置相齐平,方便动物从第二开口 5中进入到收集装置中。
[0028]操作过程:
[0029]将本装置搭建在动物圈养区域的出口位置,使通道的底端对准动物圈养区域的出口,并且将收集装置对准第二开口。将第一门栏打开90°,第一门栏恰好将第二开口封堵。可通过食物诱导的方式将待示范动物引导至示范栏中,而后关上第一门栏,待示范动物背对第一门栏并无法转身。此时操作人员可对其他待引导动物进行轻微的驱赶,待引导动物看到示范栏中已经有同类存,并且是背对自己,会在印随本能的驱使下沿通道进入到引导栏中。由于引导栏的宽度与待引导动物的体宽相适应,待引导动物在引导栏中无法掉头,所以只能由第二开口走出,最终进入到收集装置中,由此完成动物的引导。
[0030]实施例二
[0031]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在第一开口 4处设置第二门栏7,并且第二门栏7是以第一开口 4和第二开口 5之间的侧棱为轴的旋转门,第二门栏7优选为具有三扇圆周均匀排布结构的旋转门,从而在大批待引导动物通过时,通过手动转动第二门栏7,通过三扇圆周分布的旋转门能够交替陆续地对待引导动物起到推动的作用,从而加快了动物的通过效率。并且,旋转门同时还起到防止动物掉头后退的作用,所以可以将引导栏2设置的较宽些,使引导栏2能够同时通过多只待引导动物,由此进一步加快了动物通过的效率。另外,为避免第二门栏7与通道6之间发生干涉,在通道的侧壁上还对应地设置有缺口。
[0032]本实施例二的操作过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需要手动转动第二门栏,虽然增加了操作,但是能够提高待引导动物的通过效率。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动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并排设置的示范栏(I)和引导栏(2),所述示范栏(I)用于装入待示范动物,所述示范栏(I)靠近于所述引导栏的一侧设有第一门栏(3),所述第一门栏(3)为透明或栅栏状;所述引导栏(2)远离于所述示范栏⑴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4),所述第一开口(4)用于引入待引导动物;在所述示范栏(I)与所述引导栏(2)排布的方向上,所述引导栏(2)的左右两侧中的任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5),所述第二开口(5)与用于收集动物的收集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示范栏(I)与所述引导栏(2)的排布方向上,所述示范栏(I)的宽度与所述待示范动物的体宽相适应,使所述待示范动物无法转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栏(2)的宽度与所述待弓I导的动物的体宽相适应,使所述待弓I导动物无法掉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4)处设有第二门栏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栏(7)为以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5)之间的侧棱为轴的旋转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动物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示范栏(I)和所述引导栏(2)的下方设有支架(8),所述支架(8)的高度与所述收集装置的高度相适应;所述第一开口(4)连接有通向地面的通道(6)。
【文档编号】A01K1/00GK204047475SQ201420354264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杜立新, 魏彩虹, 陈华, 张莉, 赵福平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