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4776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潮汐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马铃薯苗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潮汐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包括营养液池(1)、滴灌装置、苗床(2)、定植篮(3)、控制装置(4)和回流管(11),其中营养液池(1)上方设有滴灌装置,在其一侧设有苗床(2)和控制装置(4),定植篮(3)设在苗床(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灌装置由设在营养液池(1)中的水泵(5)、与水泵(5)相连接的输液管(6)、与输液管(6)相连接的滴灌管(7)和设在滴灌管(7)上的环形喷管(8)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节水、节能,能够减少或者降低农药使用量,种植环境不受限制,而且种植环境洁净,能够提高生产率。
【专利说明】潮汐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马铃薯苗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潮汐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分类于无基质栽培,无基质栽培类型是指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中没有基质固定根系,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或含有营养液的潮湿空气中,但育苗时可能使用某些基质。水培指植物大部分根系直接生长在营养液液层中的无土栽培方式。
[0003]无土栽培能使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它是不用土壤或基质来栽培植物的一项农业高新技术,其因以人工创造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供应的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从而发挥作物的增长潜力,使植物生长量、生物量得到大大提高。
[0004]无土栽培除了加快植物生长速度,使农业生产上栽培的瓜果蔬菜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时间缩短生物量大大提高外,还有以下诸多优势:1、节水,水是植物生长相关因子中最为重要的外界因子,一切生理活动都赖于水,所以农业生产中水的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措施;2、节肥,无土栽培植物的根系以悬于空中的方式固定着,具有最充足的氧气环境,所以它对矿质离子肥料的吸收效率极高,也就是利用率极高;3、无药栽培,远离了土壤,创造出一个洁净的无土环境,而且是没有有机物的无机环境,病菌及细菌或者昆虫没有滋生的有机营养及藏匿的空间,使病虫发生的机率大大减小;4、种植的环境不受局限,只要有电有水有光照的地方就可以进行无土栽培,而且可以最大化地实施立体种植;5、环境洁净化,没有任何土壤或其它污染所致的污垢发生,可完全做到工厂式的洁净化生产。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控制器进行控制,对马铃薯幼苗在不同时期需要的养分量不同进行不同方式培养,能够减少或者降低农药使用量,种植环境不受限制,而且种植环境洁净的潮汐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潮汐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包括营养液池1、滴灌装置、苗床2、定植篮3、控制装置4和回流管11,其中营养液池I上方设有滴灌装置,在其一侧设有苗床2和控制装置4,定植篮3设在苗床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灌装置由设在营养液池I中的水泵5、与水泵5相连接的输液管6、与输液管6相连接的滴灌管7和设在滴灌管7上的环形喷管8组成。
[0008]所述的回流管11 一端设在苗床2底部,其另一端设在营养液池I上端,在其上还设有过滤装置12。
[0009]所述的滴灌管7上设有第一电磁阀9,在回流管11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0,在输液管6靠近苗床2处设有第三电磁阀13。
[0010]所述的控制装置4分别与水泵5、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和第三电磁阀13相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实用新型依据马铃薯幼苗在不同时期需要的养分量不同,通过控制器4进行控制第一电磁阀9的通断,进而确保在幼苗初期养分量需求小的时候,采用滴灌方式来进行培养,而当马铃薯幼苗在中期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加大时,采用潮汐式和滴管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此时二者所用的时间相同,而在马铃薯幼苗处于移栽期时,潮汐式培养的时间相对较长,滴管式培养的时间较短,因而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不同方式的培养,不仅能够节水节能,而且使得营养物质能够最大化、最优化的利用,降低了成本,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节水、节能,能够减少或者降低农药使用量,种植环境不受限制,而且种植环境洁净,能够提高生产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营养液池1、苗床2、定植篮3、控制装置4、水泵5、输液管6、滴灌管7、环形喷管8、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回流管11、过滤装置12、第三电磁阀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7]实施例1
[0018]潮汐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包括营养液池1、苗床2、定植篮3、控制装置4、水泵5、输液管6、滴灌管7、环形喷管8、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回流管11和过滤装置12。
[0019]如附图1所不,其中营养液池I上方设有由设在营养液池I中的水泵5、与水泵5相连接的输液管6、与输液管6相连接的滴灌管7和设在滴灌管7上的环形喷管8组成的滴灌装置,在营养液池I 一侧设有苗床2和控制装置4,定植篮3设在苗床2内。
[0020]其中回流管11 一端设在苗床2底部,其另一端设在营养液池I上端,在其上还设有过滤装置12。
[0021]其中滴灌管7上设有第一电磁阀9,在回流管11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0,在输液管6靠近苗床2处设有第三电磁阀13。
[0022]其中控制装置4分别与水泵5、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第三电磁阀13相连接。
[0023]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通过控制器4控制水泵5启动,关闭第二电磁阀10,将通往苗床2的输液管6上的第三电磁阀13关闭,打开第二电磁阀9,此时营养液通过滴灌管7进入环形喷管8喷出,进行滴灌作业,通过控制器4设置滴灌时间以及电磁阀的通断,来保证在马铃薯幼苗期间进行滴管式水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于马铃薯幼苗的根须还没有完全发育,马铃薯幼苗还处于定植篮3的中上部,滴灌式水培能满足马铃薯幼苗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因此滴灌式水培时间远大于潮汐式水培。
[0024]实施例2
[0025]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中使用时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此时通过控制器4进行分别对第一电磁阀9和第三电磁阀13的通断,使得营养液在第一电磁阀9打开、第三电磁阀13关闭时进行滴灌作业水培,在第三电磁阀13打开、第一电磁阀9关闭时进行潮汐式作业水培,由于此时马铃薯幼苗的根须已经发育了一定的阶段,马铃薯幼苗的根须处于定植篮3的中下部,采用滴管式作业已经满足不了马铃薯幼苗处于定植篮3中下部根须的供养模式,采用滴灌式作业与潮汐式作业相结合的模式保证马铃薯幼苗中期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而且有利于马铃薯幼苗根须继续朝着定植篮3底部发育。
[0026]实施例3
[0027]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3中使用时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此时马铃薯幼苗的根须大部分处于定植篮3的底部,此时采用以潮汐式水培为主,滴管式水培为辅的培养模式,能够将大量的营养物质输送给处于定植篮3底部的马铃薯幼苗根须,促进马铃薯幼苗的生长。
【权利要求】
1.潮汐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包括营养液池(I)、滴灌装置、苗床(2)、定植篮(3)、控制装置(4)和回流管(11),其中营养液池(I)上方设有滴灌装置,在其一侧设有苗床(2)和控制装置(4),定植篮(3)设在苗床(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灌装置由设在营养液池(I)中的水泵(5)、与水泵(5)相连接的输液管¢)、与输液管(6)相连接的滴灌管(7)和设在滴灌管(7)上的环形喷管(8)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管(11)一端设在苗床(2)底部,其另一端设在营养液池(I)上端,在其上还设有过滤装置(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潮汐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灌管(7)上设有第一电磁阀(9),在回流管(11)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0),在输液管(6)靠近苗床(2)处设有第三电磁阀(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潮汐滴灌式马铃薯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4)分别与水泵(5)、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和第三电磁阀(13)相连接。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3952039SQ201420396969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李恺, 屠建章, 张才强, 李振刚, 张丽 申请人: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