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00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 术。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马铃薯组培苗生产是在无菌培养室中的超净工作台上将马铃薯组培苗 切段扩繁,具体工艺包括三个过程一是基质配制,此过程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需 要对MS培养基所需20多种元素及植物激素进行精准称量配制成母液,再将母液加注于 煮熬后的琼脂中、用水定容后用精密PH仪器测试并用酸碱试剂调至所需PH值;二是装瓶 消毒,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当温度为40°C时进行装瓶,然后置于压力为1. lkg/cm2、温度为 121°C的高压灭菌锅中灭菌15-20分钟;第三个环节是切段扩繁,工作前开启超净工作台 20-30分钟灭菌,接种前洗手、用酒精擦洗工作台面,从培养室取来接种材料,用酒精擦洗培 养瓶表面放置于工作台上备用,将接种工具浸入酒精中灭菌,并在用前置于酒精灯上燃烧 灭菌,试管苗转接是用瓶转瓶的方法进行,即先用剪刀在基础苗瓶中将苗剪切成带一个液 芽的茎段,然后用镊子从瓶内取出接在新培养基的瓶中,将瓶口用封口膜封口放置于培养 架上培养。在以上三个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或其他杂菌感染。把切 断接好苗的扩繁瓶送到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C,光照2000— 3000Lx,每 天光照16小时;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切段扩繁后5-7天如果发现有污染瓶,须马 上将污染瓶移离培养室。健康苗25-30天就可以再扩繁或作移栽,移栽前炼苗10-15天。上述工艺存在如下技术缺陷一是操作工序异常繁琐,工作效率低下;二是投入 成本高,生产效益低;三是对生产环境要求严格,工作过程中往往达不到要求指标,组培苗 污染率较高(10-20%),同时光照和温度很难调控,致使组培苗长势细弱,生产周期长,移栽 后成活率低(80-85%);四是扩繁周期较长(需35-45天),产苗量小,达不到原原种生产所需 苗量。以上诸因素制约了马铃薯组培苗的扩繁效率和原原种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接种转接工作 效率,提高移苗成活率,缩短生产周期和扩繁周期,且操作简便,对生产环境要求低,生产成 本低的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述方案实现的
一种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其工艺过程为首先在育苗架盘内均勻铺设 蛭石,浇灌清水,使蛭石水分达到饱和,然后将经过茎尖剥离、病毒检测、组织培养而获得的 组培瓶苗作为基础苗切段,扦插,浇稳苗水,加盖小拱棚保湿膜,待苗高达到10 - 12cm时 进行剪段扩繁或移植,期间,在幼苗根系形成前,控制小拱棚里的湿度95 - 100%,苗床湿度 为100%、温度为23 - 25°C、光照2000 — 2600Lx ;在幼苗根系形成后,控制小拱棚里的湿度 90 - 95%,苗床湿度80 - 90%,苗盘温度为20 — 22°C,小拱棚内温度为18 — 20°C,适宜光
3照为3000 - 4000LX,并适时喷洒K5营养液;
所述育苗架盘包括支架,在支架上方设置有育苗盘,育苗盘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电 热丝、防渗膜、渗水管和纱网,其中渗水管上部设有小孔;
上述防渗膜紧贴育苗盘盘底包贴后又将育苗盘四围反包贴; 上述纱网为60目纱网; 上述育苗盘安装时可略倾斜;
上述组培瓶苗作为基础苗切段成2-3 cm的茎段,按2 cm X 2 cm密度扦插,扦插深度为1
cm ;
上述稳苗水为PH6. 5、温度为18-20°C的清水; 上述K5营养液,每7天喷施一次,喷施量为1 kg/Hf。本发明的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点
一是形 成了简单易行的操作流程方案,将组培苗的扩繁从无菌培养室移到普通日光 温室,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技术难度,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30-40%,节约成本10-15%,节本增 效40-55%;二是解决了组培苗扩繁过程中易产生污染问题,通过采用蛭石作为基质,避免 了 MS培养基高感真、细菌缺点,形成开放式生产环境,基本达到了不污染的程度,相对瓶苗 降低污染率20%;三是解决了温度难以调控和光照不足的问题,通过架盘苗床的温度调控 设施,能够保持苗盘温度稳定在22-25°C,保证了马铃薯组培苗繁育的适宜温度,解决了培 养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难以调控的问题,同时,架盘苗接受光照充足、均勻,克服了培养室 中培养架上层遮挡下层自然光照的弊端;四是大幅度提高了移栽成活率,通过架盘繁育的 组培苗在温室内已经形成壮苗,其培养环境与移栽环境相同,不需要炼苗即可移栽,移栽成 活率达到99%,较瓶苗提高成活率14-19% ;五是有效缩短了扩繁周期,架盘苗扩繁周期为 20-25天,较瓶苗扩繁周期缩短15-20天;六是可缓冲移栽时间,为原原种的及时移栽贮备 了大量移栽苗;七是通过架盘育苗缩短了温(网)室内脱毒苗生产原原种的生育时期,将温 (网)室原原种前期幼苗生长(缓苗)约40天的时间转移到架盘上,从而使某个原原种生产单 元(脱毒中心)周年生产由一茬增加到二茬或三茬,扩大了原原种生产量。


图1为本发明育苗架盘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所提供的育苗架盘结构为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方设置有用聚氯乙烯 苯板制作的育苗盘2,育苗盘2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电热丝3、防渗膜4、渗水管5和纱网 6。其中电热丝3的功率为为40W,纵横向铺设均可,丝间宽度为约10 cm,要求均勻一致,用 胶带粘贴牢固;防渗膜4要求铺设平展,紧贴育苗盘2盘底包贴且四边高出育苗盘2四围 20 cm反包贴,用卡簧固定;渗水管5上部设有小孔(2 mm,每10 cm 1个小孔,位置呈三角形), 管间距10 cm,两端用三通管连接,排水口接出育苗盘底部;纱网6为60目纱网,作为排水通 气网,通过渗水管和通气网设备形成苗床通透层,可将基质中多余的饱和水通过通透层排 出,从而能有效解决架盘组培苗积水怄根问题,使根部水分和氧气交换充分,保障了架盘组 培苗的健壮生长。上述育苗盘2安装时可略倾斜,即高差约12cm,这样利于积水的排出。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有六部分
一、在上述制作好的育苗盘架内均勻铺设蛭石,厚度为5 cm。二、在蛭石上面浇灌清水,使蛭石水分达到饱和,然后用木板刮平整。三、在蛭石平面上按株行距2 cm X2 cm划线器划出栽培线。四、将经过茎尖剥离、病毒检测、组织培养而获得的组培瓶苗作为基础苗切段成 2-3 cm的茎段,按2 cm X2 cm密度扦插,扦插深度为1 cm。五、对扦插好的苗盘浇稳苗水,稳苗水为PH6. 5、温度为18_20°C的清水。六、加盖小拱棚保湿膜,在扦插1-7天,小拱棚里的湿度应保持在95-100%,苗床湿 度为100%、温度为23-25°C、光照2000-2600LX ;扦插8_21天期间小拱棚里的湿度应保持 在90-95%,苗床湿度达到80-90%,苗盘温度为20-22°C,小拱棚温度为18_20°C,适宜光照为 3000-4000LX ;架盘苗生长7天后,幼苗根系形成,此时喷洒K5营养液,每隔7天1次,共2 次,喷施量为1 kg/m2。按照组培苗生长条件进行温度和水分调控,气温低时可开启苗盘增 温设备,适时喷洒清水及营养液,冬季尽可能让扦插苗多见日光,并增加温室和小拱棚的透 光度,夏季防止强光照射,中午要遮阴。当架盘苗生长够21天,苗高达到10-12 cm时可剪段 扩繁或移植。
权利要求
1.一种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其工艺过程为首先在育苗架盘内均勻铺 设蛭石,浇灌清水,使蛭石水分达到饱和,然后将经过茎尖剥离、病毒检测、组织培养而获得 的组培瓶苗作为基础苗切段,扦插,浇稳苗水,加盖小拱棚保湿膜,待苗高达到10 - 12cm时 进行剪段扩繁或移植,期间,在幼苗根系形成前,控制小拱棚里的湿度95 - 100%,苗床湿度 为100%、温度为23 - 25°C、光照2000 — 2600Lx ;在幼苗根系形成后,控制小拱棚里的湿度 90 - 95%,苗床湿度80 - 90%,苗盘温度为20 — 22°C,小拱棚内温度为18 — 20°C,适宜光 照为3000 - 4000LX,并适时喷洒K5营养液。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架 盘包括支架(1),在支架(1)上方设置有育苗盘(2),育苗盘(2)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电热 丝(3)、防渗膜(4)、渗水管(5)和纱网(6),其中渗水管(5)上部设有小孔。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其特征是上述防渗膜 (4)紧贴育苗盘(2)盘底包贴后又将育苗盘(2)四围反包贴。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其特征是上述纱网(6) 为60目纱网。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其特征是上述育苗盘 (2)安装时可略倾斜。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其特征是上述组培瓶 苗作为基础苗切段成2-3 cm的茎段,按2 cm X2 cm密度扦插,扦插深度为1 cm。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其特征是上述稳苗水 为PH6. 5、温度为18-20°C的清水。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其特征是上述K5营养 液,每7天喷施一次,喷施量为1 kg / Hf。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架盘式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该快繁技术的工艺过程为首先在育苗架盘内均匀铺设蛭石,浇灌清水,使蛭石水分达到饱和,然后将组培瓶苗作为基础苗切段,扦插,浇稳苗水,加盖小拱棚保湿膜,待苗高达到10-12cm时进行剪段扩繁或移植,期间,在幼苗根系形成前,控制小拱棚里的湿度95-100%,苗床湿度为100%、温度为23-25℃、光照2000-2600Lx;在幼苗根系形成后,控制小拱棚里的湿度90-95%,苗床湿度80-90%,苗盘温度为20-22℃,小拱棚内温度为18-20℃,适宜光照为3000-4000LX,并适时喷洒K5营养液。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接种转接工作效率,提高移苗成活率,缩短生产周期和扩繁周期,且操作简便,便于调控温度和光照,对生产环境要求低,生产成本低。
文档编号A01G31/00GK101999308SQ20101052170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7日
发明者何亚兰, 何建栋, 张涛, 柴忠良, 蒙蕊学 申请人:何建栋, 张涛, 柴忠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