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4421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柜。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目前人们经常食用的食物,食用菌生长必须具备合适的温度条件,必须提供和保持洁净的生长环境。目前现有技术中,食用菌的栽培方法一般是采用床栽、露天栽种或者料袋连体栽种。食用菌培养基接菌后被送至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内有培养架,食用菌培养基分层隔开放置于培养架上,培养架一般都与墙壁靠拢,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培养室的利用率,但是会降低通风效果,延长培养周期,而且食用菌培养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环境一般都是依靠人工经验判断,由于培养室内的培养基很多,很难保证所有培养基都处于最佳培养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柜,能够精确满足食用菌培养过程中所需的温度、湿度、通风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柜,包括柜体,安装在柜体内、将所述培养柜分割为独立培养区的支撑板,以及安装在每个培养区上的柜门,所述柜体的后侧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每个培养区的一边侧壁设置有风扇,另一侧壁设置有加湿装置,所述每层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一层网状隔板,该隔板与柜体滑动连接,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灯管和加热装置,所述每个柜门的内侧安装有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其外侧安装有与加热装置和加湿器装置连接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和调节区。优选地,所述隔板的形状、大小与支撑板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柜门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存放培养基记录卡的放置槽。优选地,所述柜门外侧安装有便于开关的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在每个培养区内设置风扇、加湿装置、加热装置,并且通过每个柜门上的显示区,可以精确的掌握每个柜体内的温度、湿度情况,如果不满足培养基的生长环境,可以通过调节区的按钮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了每个培养区的培养基在可控的环境中稳定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附图中的部分零部件名称为:1-柜体,2-支撑板,3-柜门,4-风扇,5-加湿装置,6-隔板,7-灯管,8-加热装置,9-温度传感器,10-湿度传感器,11-显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柜,包括柜体1,安装在柜体1内并将所述培养柜分割为独立培养区的支撑板2,以及安装在每个培养区上的柜门3,所述柜体1的后侧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每个培养区的一边侧壁设置有风扇4,另一侧壁设置有加湿装置5,所述每层支撑板2的上方设置有一层网状隔板6,该隔板6与柜体1滑动连接,所述隔板6上设置有灯管7和加热装置8,所述每个柜门3的内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和湿度传感器10,其外侧安装有与加热装置8和加湿器装置9连接的显示装置11,该显示装置11包括显示区和调节区。优选地,所述隔板6的形状、大小与支撑板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柜门3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存放培养基记录卡的放置槽。优选地,所述柜门3外侧安装有便于开关的把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