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复方及其在农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4099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菌复方及其在农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己唑醇是三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能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适宜作物与安全性果树如苹果、葡萄、香蕉,蔬菜(瓜果、辣椒等),花生,咖啡,禾谷类作物和观赏植物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但有时对某些苹果品种有药害。槟榔碱是从槟郎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生物碱。目前尚未见己唑醇与槟榔碱协同防治稻瘟病的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己唑醇和槟榔碱的杀菌复方及其在农药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杀菌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己唑醇,15~25份;槟榔碱,10~20份;乙醇,40~50份;水,400~480份;增效剂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共7~9份,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6~8:1。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菌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己唑醇,20份;槟榔碱,15份;乙醇,45份;水,440份;增效剂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共8份,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7:1。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菌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己唑醇,15份;槟榔碱,10份;乙醇,40份;水,400份;增效剂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共7份,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6:1。进一步地,所述的杀菌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己唑醇,25份;槟榔碱,20份;乙醇,50份;水,480份;增效剂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共9份,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8:1。上述杀菌复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己唑醇和三乙醇胺用乙醇溶解;步骤S2,将槟榔碱和偏磷酸钠用水溶解;步骤S3,缓慢向步骤S2的溶液中添加步骤S1的溶液,边添加边搅拌,即得。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杀菌复方可以防治稻瘟病,可以开发成防治稻瘟病的农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实施例1:杀菌复方的制备原料重量份比:己唑醇,20份;槟榔碱,15份;乙醇,45份;水,440份;增效剂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共8份,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7:1。制备方法:步骤S1,将己唑醇和三乙醇胺用乙醇溶解;步骤S2,将槟榔碱和偏磷酸钠用水溶解;步骤S3,缓慢向步骤S2的溶液中添加步骤S1的溶液,边添加边搅拌,即得。实施例2:杀菌复方的制备原料重量份比:己唑醇,15份;槟榔碱,10份;乙醇,40份;水,400份;增效剂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共7份,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6:1。制备方法:步骤S1,将己唑醇和三乙醇胺用乙醇溶解;步骤S2,将槟榔碱和偏磷酸钠用水溶解;步骤S3,缓慢向步骤S2的溶液中添加步骤S1的溶液,边添加边搅拌,即得。实施例3:杀菌复方的制备原料重量份比:己唑醇,25份;槟榔碱,20份;乙醇,50份;水,480份;增效剂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共9份,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8:1。制备方法:步骤S1,将己唑醇和三乙醇胺用乙醇溶解;步骤S2,将槟榔碱和偏磷酸钠用水溶解;步骤S3,缓慢向步骤S2的溶液中添加步骤S1的溶液,边添加边搅拌,即得。实施例4:杀菌复方的制备原料重量份比:己唑醇,20份;槟榔碱,15份;乙醇,45份;水,440份;增效剂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共8份,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6:1。制备方法:步骤S1,将己唑醇和三乙醇胺用乙醇溶解;步骤S2,将槟榔碱和偏磷酸钠用水溶解;步骤S3,缓慢向步骤S2的溶液中添加步骤S1的溶液,边添加边搅拌,即得。实施例5:杀菌复方的制备原料重量份比:己唑醇,20份;槟榔碱,15份;乙醇,45份;水,440份;增效剂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共8份,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8:1。制备方法:步骤S1,将己唑醇和三乙醇胺用乙醇溶解;步骤S2,将槟榔碱和偏磷酸钠用水溶解;步骤S3,缓慢向步骤S2的溶液中添加步骤S1的溶液,边添加边搅拌,即得。实施例6:对比实施例,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5:1原料重量份比:己唑醇,20份;槟榔碱,15份;乙醇,45份;水,440份;增效剂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共8份,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5:1。制备方法:步骤S1,将己唑醇和三乙醇胺用乙醇溶解;步骤S2,将槟榔碱和偏磷酸钠用水溶解;步骤S3,缓慢向步骤S2的溶液中添加步骤S1的溶液,边添加边搅拌,即得。实施例7:对比实施例,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9:1原料重量份比:己唑醇,20份;槟榔碱,15份;乙醇,45份;水,440份;增效剂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共8份,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9:1。制备方法:步骤S1,将己唑醇和三乙醇胺用乙醇溶解;步骤S2,将槟榔碱和偏磷酸钠用水溶解;步骤S3,缓慢向步骤S2的溶液中添加步骤S1的溶液,边添加边搅拌,即得。实施例8:效果实施例分别测试实施例1~7制备的杀菌复方对稻瘟病的防治有效率(%),结果如下表。防治有效率(%)实施例1100实施例495实施例596实施例672实施例774实施例2、3的效果与实施例4、5基本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杀菌复方可以防治稻瘟病,可以开发成防治稻瘟病的农药,防治效果与原料中增效剂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有关,三乙醇胺和偏磷酸钠的重量份之比为6~8:1时,防治效果最好。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