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用树苗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503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用树苗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园林用树苗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汉族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

树苗也简称苗木,各种果树苗、乔木、灌木幼苗的总称。树苗: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树苗。

现有的种植装置存在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园林用树苗种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种植装置存在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园林用树苗种植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园林用树苗种植装置,包括有推车、放苗箱、左轴承座、右轴承座、伺服电机、丝杆、螺母、电动推杆Ⅰ、拇指气缸、电动推杆Ⅱ、电动推杆Ⅲ、连接杆Ⅰ、旋转电机、钻头、电机Ⅰ、电动推杆Ⅳ、电动推杆Ⅴ和铁片,推车内底部设有放苗箱,推车内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左轴承座、右轴承座和伺服电机,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之间连接有丝杆连接,丝杆的右端与伺服电机连接,丝杆的上设有螺母,螺母的底端连接有电动推杆Ⅰ,电动推杆Ⅰ的推杆上连接有拇指气缸,推车内的左侧设有电动推杆Ⅱ和电机Ⅰ,电动推杆Ⅱ位于电机Ⅰ的上方,电动推杆Ⅱ的推杆上连接有电动推杆Ⅲ,电动推杆Ⅲ的推杆上连接有连接杆Ⅰ,连接杆Ⅰ的底端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底端连接有钻头,电机Ⅰ的右端连接有电动推杆Ⅳ,电动推杆Ⅳ的推杆上连接有电动推杆Ⅴ,电动推杆Ⅴ的推杆上连接有铁片。

优选地,还包括有水箱、水管和阀门,推车内的底部设有水箱,水箱位于放苗箱的左侧,水箱的左侧设有水管,水管上设有阀门。

优选地,还包括有电机Ⅱ,螺母与电动推杆Ⅰ之间连接有电机Ⅱ。

工作原理:当要进行园林树苗种植时,首先控制旋转电机顺时针转动,旋转电机顺时针转动带动钻头顺时针转动,然后启动电动推杆Ⅱ伸长或缩短调节钻头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当调节好钻头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后,关闭电动推杆Ⅱ,启动电动推杆Ⅲ伸长,电动推杆Ⅲ伸长带动钻头向下运动,使钻头钻进土里钻出一个坑,当钻头全部钻进土里后,关闭电动推杆Ⅲ,再控制旋转电机逆时针转动,旋转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钻头逆时针转动,启动电动推杆Ⅲ缩短,电动推杆Ⅲ缩短带动钻头向上运动,当钻头从土里钻出后,关闭电动推杆Ⅲ,启动伺服电机电机顺时针转动,伺服电机电机顺时针转动带动丝杆顺时针转动,螺母也随之向右移动,因为螺母的底端连接有电动推杆Ⅰ,电动推杆Ⅰ的推杆上连接有拇指气缸,所以电动推杆Ⅰ和拇指气缸也随之向右移动,当拇指气缸向右移动到放苗箱的上方时,关闭伺服电机,启动电动推杆Ⅰ伸长,电动推杆Ⅰ伸长带动拇指气缸向下移动,当拇指气缸向下移动接触到树苗时,关闭电动推杆Ⅰ,控制拇指气缸将树苗夹住,当拇指气缸将树苗夹住后,启动电动推杆Ⅰ缩短,电动推杆Ⅰ缩短带动拇指气缸和树苗向上移动,当拇指气缸向上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关闭电动推杆Ⅰ,启动伺服电机电机逆时针转动,伺服电机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丝杆向左移动,螺母也随之向左移动,从而使拇指气缸和树苗向左移动,当拇指气缸向左移动到坑的正上方时,关闭伺服电机,启动电动推杆Ⅰ伸长,电动推杆Ⅰ伸长带动拇指气缸和树苗向下移动,当树苗放入坑后,关闭电动推杆Ⅰ,控制拇指气缸松开,再启动电动推杆Ⅰ缩短,电动推杆Ⅰ缩短带动拇指气缸向上移动,启动电动推杆Ⅳ伸长,电动推杆Ⅳ伸长带动电动推杆Ⅴ和铁片向右移动,当铁片向右移动到土堆的正上方时,关闭电动推杆Ⅳ,启动电动推杆Ⅴ伸长,电动推杆Ⅴ伸长带动铁片向下移动,当铁片插进土堆里时,关闭电动推杆Ⅴ,启动电机Ⅰ正反交替转动,从而使铁片前后摆动,铁片左右摆动将坑填平,当坑完全填平后,启动电动推杆Ⅴ缩短,电动推杆Ⅴ缩短带动铁片向上移动,当铁片复位后,关闭电动推杆Ⅴ。

因为还包括有水箱、水管和阀门,推车内的底部设有水箱,水箱位于放苗箱的左侧,水箱的左侧设有水管,水管上设有阀门,当树苗种植好后打开阀门,水箱里的水通过水管流出,给树苗浇水,当给树苗浇到一定量后,关闭阀门。

因为还包括有电机Ⅱ,螺母与电动推杆Ⅰ之间连接有电机Ⅱ,当拇指气缸要夹起树苗时,启动电机Ⅱ转动,电机Ⅱ转动,带动电动推杆Ⅰ和拇指气缸转动,从而更好的控制拇指气缸夹树苗的角度。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一种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推车,2-放苗箱,3-左轴承座,4-右轴承座,5-伺服电机,6-丝杆,7-螺母,8-电动推杆Ⅰ,9-拇指气缸,10-电动推杆Ⅱ,11-电动推杆Ⅲ,12-连接杆Ⅰ,13-旋转电机,14-钻头,15-电机Ⅰ,16-电动推杆Ⅳ,17-电动推杆Ⅴ,18-铁片,19-水箱,20-水管,21-阀门,22-电机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园林用树苗种植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推车1、放苗箱2、左轴承座3、右轴承座4、伺服电机5、丝杆6、螺母7、电动推杆Ⅰ8、拇指气缸9、电动推杆Ⅱ10、电动推杆Ⅲ11、连接杆Ⅰ12、旋转电机13、钻头14、电机Ⅰ15、电动推杆Ⅳ16、电动推杆Ⅴ17和铁片18,推车1内底部设有放苗箱2,推车1内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左轴承座3、右轴承座4和伺服电机5,左轴承座3和右轴承座4之间连接有丝杆6连接,丝杆6的右端与伺服电机5连接,丝杆6的上设有螺母7,螺母7的底端连接有电动推杆Ⅰ8,电动推杆Ⅰ8的推杆上连接有拇指气缸9,推车1内的左侧设有电动推杆Ⅱ10和电机Ⅰ15,电动推杆Ⅱ10位于电机Ⅰ15的上方,电动推杆Ⅱ10的推杆上连接有电动推杆Ⅲ11,电动推杆Ⅲ11的推杆上连接有连接杆Ⅰ12,连接杆Ⅰ12的底端连接有旋转电机13,旋转电机13的底端连接有钻头14,电机Ⅰ15的右端连接有电动推杆Ⅳ16,电动推杆Ⅳ16的推杆上连接有电动推杆Ⅴ17,电动推杆Ⅴ17的推杆上连接有铁片18。

还包括有水箱19、水管20和阀门21,推车1内的底部设有水箱19,水箱19位于放苗箱2的左侧,水箱19的左侧设有水管20,水管20上设有阀门21。

还包括有电机Ⅱ22,螺母7与电动推杆Ⅰ8之间连接有电机Ⅱ22。

工作原理:当要进行园林树苗种植时,首先控制旋转电机13顺时针转动,旋转电机13顺时针转动带动钻头14顺时针转动,然后启动电动推杆Ⅱ10伸长或缩短调节钻头14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当调节好钻头14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后,关闭电动推杆Ⅱ10,启动电动推杆Ⅲ11伸长,电动推杆Ⅲ11伸长带动钻头14向下运动,使钻头14钻进土里钻出一个坑,当钻头14全部钻进土里后,关闭电动推杆Ⅲ11,再控制旋转电机13逆时针转动,旋转电机13逆时针转动带动钻头14逆时针转动,启动电动推杆Ⅲ11缩短,电动推杆Ⅲ11缩短带动钻头14向上运动,当钻头14从土里钻出后,关闭电动推杆Ⅲ11,启动伺服电机5电机顺时针转动,伺服电机5电机顺时针转动带动丝杆6顺时针转动,螺母7也随之向右移动,因为螺母7的底端连接有电动推杆Ⅰ8,电动推杆Ⅰ8的推杆上连接有拇指气缸9,所以电动推杆Ⅰ8和拇指气缸9也随之向右移动,当拇指气缸9向右移动到放苗箱2的上方时,关闭伺服电机5,启动电动推杆Ⅰ8伸长,电动推杆Ⅰ8伸长带动拇指气缸9向下移动,当拇指气缸9向下移动接触到树苗时,关闭电动推杆Ⅰ8,控制拇指气缸9将树苗夹住,当拇指气缸9将树苗夹住后,启动电动推杆Ⅰ8缩短,电动推杆Ⅰ8缩短带动拇指气缸9和树苗向上移动,当拇指气缸9向上移动到一定位置时,关闭电动推杆Ⅰ8,启动伺服电机5电机逆时针转动,伺服电机5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丝杆6向左移动,螺母7也随之向左移动,从而使拇指气缸9和树苗向左移动,当拇指气缸9向左移动到坑的正上方时,关闭伺服电机5,启动电动推杆Ⅰ8伸长,电动推杆Ⅰ8伸长带动拇指气缸9和树苗向下移动,当树苗放入坑后,关闭电动推杆Ⅰ8,控制拇指气缸9松开,再启动电动推杆Ⅰ8缩短,电动推杆Ⅰ8缩短带动拇指气缸9向上移动,启动电动推杆Ⅳ16伸长,电动推杆Ⅳ16伸长带动电动推杆Ⅴ17和铁片18向右移动,当铁片18向右移动到土堆的正上方时,关闭电动推杆Ⅳ16,启动电动推杆Ⅴ17伸长,电动推杆Ⅴ17伸长带动铁片18向下移动,当铁片18插进土堆里时,关闭电动推杆Ⅴ17,启动电机Ⅰ15正反交替转动,从而使铁片18前后摆动,铁片18左右摆动将坑填平,当坑完全填平后,启动电动推杆Ⅴ17缩短,电动推杆Ⅴ17缩短带动铁片18向上移动,当铁片18复位后,关闭电动推杆Ⅴ17。

因为还包括有水箱19、水管20和阀门21,推车1内的底部设有水箱19,水箱19位于放苗箱2的左侧,水箱19的左侧设有水管20,水管20上设有阀门21,当树苗种植好后打开阀门21,水箱19里的水通过水管20流出,给树苗浇水,当给树苗浇到一定量后,关闭阀门21。

因为还包括有电机Ⅱ22,螺母7与电动推杆Ⅰ8之间连接有电机Ⅱ22,当拇指气缸9要夹起树苗时,启动电机Ⅱ22转动,电机Ⅱ22转动,带动电动推杆Ⅰ8和拇指气缸9转动,从而更好的控制拇指气缸9夹树苗的角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