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虫害一喷三防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947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马铃薯病虫害一喷三防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马铃薯出苗后,每亩5-7天监测调查马铃薯苗情和病虫情况,根据天气状况预测马铃薯病虫发生趋势;

S2、马铃薯现蕾期,

当天气较干旱,病害发生较轻且晚疫病未发生时,先采用磷酸二氢钾兑水40公斤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后采用杀虫剂与保护性杀菌剂混合,加入磷酸二氢钾兑水40公斤叶面喷雾;或

先采用杀虫剂+磷酸二氢钾兑水40公斤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后采用保护性杀菌剂+磷酸二氢钾混合兑水40公斤叶面喷雾;

当病害发生较轻,后期多雨时,先采用保护性杀菌剂+磷酸二氢钾兑水40公斤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后采用杀虫剂与内吸治疗性杀菌剂混合,加入磷酸二氢钾兑水40公斤叶面喷雾;

当雨水正常或偏多,此时病害发生较重,采用内吸性治疗剂或保护兼治疗剂杀菌剂+磷酸二氢钾兑水40公斤叶面喷雾,若马铃薯出现徒长可加入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g叶面喷雾控制徒长;间隔7-10天后,再采用内吸性治疗剂或保护兼治疗剂杀菌剂+磷酸二氢钾兑水40公斤叶面喷雾,若病害严重间隔7天后再喷1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病虫害一喷三防技术,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杀菌剂、杀虫剂、微肥实施混合喷雾时,药剂亩用量与单剂亩用量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病虫害一喷三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及亩用量:4.5%高效氯氢菊酯乳油50ml或7.5%氯氟·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3g或20%氰戊菊酯15-20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病虫害一喷三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性杀菌剂及亩用量:80%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50g、250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0-40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病虫害一喷三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吸性治疗剂或保护兼治疗剂及亩用量:72%甲霜·锰锌WP 100g、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60-75g、80%烯酰吗啉水分散剂25g、75%霜脲氰·丙森锌水分散粒剂30-45ml、72%霜脲氰·锰锌100g、69%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剂60-80g,注意交替用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