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茶树菇营养成分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938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菌类培育方法,具体说的是一种步骤简单、提高茶树菇营养成分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菇,实体单生、双生或丛生,菌盖直径5-10cm,表面平滑,初暗红褐色,有浅皱纹,菌肉除表面和菌柄基部之外为白色,有纤维状条纹,中实。成熟期菌柄变硬,菌柄附暗淡粘状物,菌环残留在菌柄上或附于菌盖边缘自动脱落。内表面常长满孢子而呈绣褐色孢子呈椭圆形,淡褐色。茶树菇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特别是含有人体所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葡聚糖、菌蛋白、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其菇柄脆嫩爽口,味道清香。还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元素,如铁、钾、锌、硒等元素都高于其它菌类,中医认为该菇具有补肾、利尿、治腰酸痛、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是高血压、心血管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食品。其味道鲜美,脆嫩可口,又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是美味珍稀的食用菌之一。现有的培育方法采用的培养基一般以秸秆为主,所得到的茶树菇的营养成分一般比较低,因此需要一种提高营养成分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骤简单、提高茶树菇营养成分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提高茶树菇营养成分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培养基配置:桃树木屑15%~25%,柳树木屑15%~25%,山茶果壳10%~20%,麦麸10%,玉米芯5%,琼脂条2%~3%,糖1%,石膏1%,将以上各种原料搅拌均匀,然后按料水比1:1.3~1.6加水搅拌均匀;

b、打包灭菌:将上述搅拌均匀的培养基用菌袋打包,然后将打包好的菌袋分层叠放,通过3个小时升温到110°C,并保持10~12个小时,完成灭菌;

c、接种养菌:将步骤b中灭菌完成的菌袋冷却至常温,然后在接种箱内无菌操作接种,将接种完成的菌袋置于20°C~25°C的温度下养菌,保持通风和避光;

d、长菇:菌袋养菌长出菌丝后,将菌袋移送至大棚培养,保持温度在20°C~25°C,并在菌袋周围空间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打开菌袋,给予弱光照射;

e、采摘:步骤d长菇持续一周后,茶树菇菌盖开始平展,此时采摘茶树菇;

f、重复步骤d和e,将采摘过的菌袋再次生长和采摘,直到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不足以生长茶树菇为止。

所述的培养基的pH值控制在6.5~7.5。

所述的菌袋采用聚乙烯塑料袋。

所述的桃树木屑和柳树木屑的长度为0.4cm~0.8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提高茶树菇营养成分的培育方法,通过主要原料为桃树木屑、柳树木屑的培养基按照打包灭菌、接种养菌、长菇采摘等步骤的配合,不仅方法简单、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产出茶树菇的营养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提高茶树菇营养成分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培养基配置:桃树木屑15%~25%,柳树木屑15%~25%,山茶果壳10%~20%,麦麸10%,玉米芯5%,琼脂条2%~3%,糖1%,石膏1%,将以上各种原料搅拌均匀,然后按料水比1:1.3~1.6加水搅拌均匀,值得注意的是,桃树木屑和柳树木屑一般先经过老化处理,老化处理后的桃树木屑及柳树木屑容易分解成多糖及单糖,易于被茶树菇吸收;

b、打包灭菌:将上述搅拌均匀的培养基用菌袋打包,然后将打包好的菌袋分层叠放,通过3个小时升温到110°C,并保持10~12个小时,完成灭菌;

c、接种养菌:将步骤b中灭菌完成的菌袋冷却至常温,然后在接种箱内无菌操作接种,将接种完成的菌袋置于20°C~25°C的温度下养菌,保持通风和避光;

d、长菇:菌袋养菌长出菌丝后,将菌袋移送至大棚培养,保持温度在20°C~25°C,并在菌袋周围空间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打开菌袋,给予弱光照射;

e、采摘:步骤d长菇持续一周后,茶树菇菌盖开始平展,此时采摘茶树菇;

f、重复步骤d和e,将采摘过的菌袋再次生长和采摘,直到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不足以生长茶树菇为止。

本发明的提高茶树菇营养成分的培育方法,通过主要原料为桃树木屑、柳树木屑的培养基按照打包灭菌、接种养菌、长菇采摘等步骤的配合,不仅方法简单、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产出茶树菇的营养成分。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弱光照射一般是采用散射光。

实施例2: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培养基的pH值控制在6.5~7.5,利于茶树菇的生长。

实施例3: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菌袋采用聚乙烯塑料袋。

实施例4: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桃树木屑和柳树木屑的长度为0.4cm~0.8cm,利于桃树木屑及柳树木屑分解成多糖及单糖,易于被茶树菇吸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