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的杀线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2849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杀线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有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的杀线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线虫是一类常见的农业病害,寄主范围广泛,常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萝卜、白菜、姜、葱、蒜、香蕉等30多种作物。常见的有根结线虫,常造成植株根部形成肿大的根结,不能正常吸收养分,导致植株枯黄或死亡,同时还能传播一些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三氟咪啶酰胺(fluazaindolizine),非熏蒸性杀线虫剂,对大豆胞囊线虫、肾形线虫,根腐线虫、根结线虫、长针线虫等均具有极好的生物活性。

噻唑膦,英文名称为fosthiazate,属于有机磷类杀线虫剂,主要作用方式为抑制根结线虫乙酰胆碱酯酶的合成,可用于防治各类根结线虫、蚜虫等。在中国已取得了在黄瓜、番茄、西瓜上的登记,可广泛应用于蔬菜,香蕉,果树,药材等作物。

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是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申请发明人通过对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配方筛选的深入研究,发现将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内对线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有效的防治农作物线虫,减少用药量,符合“农药零增长”的需求。经过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目前,尚无关于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复配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防治农作物根结线虫和苗期病虫害的农药组合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其中,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为1:10-10:1。

所述的本发明杀线虫组合物可以配制的农药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微胶囊悬浮剂。其中有效成分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占整个制剂质量的1%~80%,其中占3%~60%时,毒性和残留达到较好的平衡,成本也较低。进一步,所述农药组合物还包括其它农用活性成分,例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肥料、安全剂。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的施药方式采用撒施、沟施、穴施、冲施、喷雾等的一种,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天气状况和线虫为害情况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施用适当的剂量达到防治目的。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适用于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尤其时防治根结线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杀线虫组合物,对线虫的防治起到了相互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增加了防治效果,有利于节省用药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2)本发明的杀线虫组合物具有工艺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能够连续生产,适合于工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实施例1:13%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颗粒剂

三氟咪啶酰胺 3%

噻唑膦 1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

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 4%

聚羧酸盐分散剂 2%

白炭黑 6%

高岭土 补齐至100%

该组合物颗粒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三氟咪啶酰胺、噻唑膦和白炭黑、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以及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进入挤压造粒机造粒,沸腾干燥机中干燥,筛分后经取样分析,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三氟咪啶酰胺和噻唑膦的颗粒剂。

实施例2:20%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水乳剂

三氟咪啶酰胺 15%

噻唑膦 5%

环氧氯丙烷 2%

溶剂油 8%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2%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2%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2%

丙二醇 2%

水 补余

该组合物水乳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环氧氯丙烷与溶剂油混合,之后加入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丙二醇等物料,搅拌均匀后加入余量高速剪切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三氟咪啶酰胺和噻唑膦的水乳剂。

实施例3:30%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微胶囊悬浮剂

三氟咪啶酰胺 10%

噻唑膦 20%

溶剂油 10

环氧氯丙烷 3%

甲苯-2,4-二异氰酸酯 3.5%

乙二胺 1.0%

聚羧酸盐分散剂 3%

木质素磺酸钠 2%

二异丁基萘磺酸钠 2%

黄原胶 0.2%

苯甲酸钠 0.2%

丙二醇 3%

水 补余

该组合物微胶囊悬浮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1、按上述配方将环氧氯丙烷与溶剂油混合,之后加入三氟咪啶酰胺、噻唑膦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使其完全溶解为油相;按上述配方将聚羧酸盐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二异丁基萘磺酸钠完全溶解于余量水中为水相;之后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后高速剪切成均匀的乳液,再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乙二胺,并在40℃保温固化1小时,之后加入余下物料搅拌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三氟咪啶酰胺和噻唑膦的微胶囊悬浮剂。

对比例1:3%三氟咪啶酰胺颗粒剂

三氟咪啶酰胺 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

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 4%

木质素磺酸钠 2%

羧甲基淀粉钠 3%

白炭黑 2%

高岭土 补齐至100%

该组合物颗粒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三氟咪啶酰胺和白炭黑、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以及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进入挤压造粒机造粒,沸腾干燥机中干燥,筛分后经取样分析,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三氟咪啶酰胺的颗粒剂。

对比例2: 10%噻唑膦颗粒剂

噻唑膦 10%

白炭黑 6%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

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 4%

木质素磺酸钠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2%

硅藻土 补齐至100%

该组合物颗粒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噻唑膦和白炭黑、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以及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进入挤压造粒机造粒,沸腾干燥机中干燥,筛分后经取样分析,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噻唑膦的颗粒剂。

对比例3: 15%三氟咪啶酰胺水乳剂

三氟咪啶酰胺 15%

环氧氯丙烷 1%

溶剂油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4%

脂肪胺聚氧乙烯酯 2%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2%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2%

丙二醇 2%

水 补余

该组合物水乳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环氧氯丙烷与溶剂油混合,之后加入三氟咪啶酰胺,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胺聚氧乙烯酯、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丙二醇等物料,搅拌均匀后加入余量高速剪切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三氟咪啶酰胺的水乳剂。

对比例4: 5%噻唑膦水乳剂

噻唑膦 5%

溶剂油 8%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4%

脂肪胺聚氧乙烯酯 2%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2%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2%

丙二醇 2%

水 补余

该组合物水乳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环氧氯丙烷与溶剂油混合,之后加入噻唑膦,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胺聚氧乙烯酯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丙二醇等物料,搅拌均匀后加入余量高速剪切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噻唑膦的水乳剂。

对比例5: 10%三氟咪啶酰胺微胶囊悬浮剂

三氟咪啶酰胺 10%

溶剂油 5%

环氧氯丙烷 2%

甲苯-2,4-二异氰酸酯 2%

乙二胺 0.5%

聚羧酸盐分散剂 2%

木质素磺酸钙 1%

N-甲基脂肪酰胺基牛磺酸盐 2%

黄原胶 0.2%

苯甲酸钠 0.2%

丙二醇 3%

水 补余

该组合物微胶囊悬浮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1、按上述配方将环氧氯丙烷与溶剂油混合,之后加入三氟咪啶酰胺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使其完全溶解为油相;按上述配方将聚羧酸盐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钙、N-甲基脂肪酰胺基牛磺酸盐完全溶解于余量水中为水相;之后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后高速剪切成均匀的乳液,再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乙二胺,并在40℃保温固化1小时,之后加入余下物料搅拌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三氟咪啶酰胺的微胶囊悬浮剂。

对比例6: 20%噻唑膦微胶囊悬浮剂

噻唑膦 20%

甲苯-2,4-二异氰酸酯 3%

乙二胺 0.6%

聚羧酸盐分散剂 3%

聚乙二醇脂肪酸酯 1%

N-甲基脂肪酰胺基牛磺酸盐 2%

黄原胶 0.2%

苯甲酸钠 0.2%

丙二醇 3%

水 补余

该组合物微胶囊悬浮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1、按上述配方将环氧氯丙烷与溶剂油混合,之后加入噻唑膦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使其完全溶解为油相;按上述配方将聚羧酸盐分散剂、聚乙二醇脂肪酸酯、N-甲基脂肪酰胺基牛磺酸盐完全溶解于余量水中为水相;之后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后高速剪切成均匀的乳液,再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乙二胺,并在40℃保温固化1小时,之后加入余下物料搅拌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噻唑膦的微胶囊悬浮剂。

二、生物测定实施例

试验名称: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混配对黄瓜根结线虫的室内生测试验

试验方法:取产生大量根结的黄瓜根系,自来水轻轻冲洗干净,用解剖针轻轻挑取病根上的乳白色卵囊,放入直径6cm的小培养皿内,加入少量无菌水,在25℃恒温箱中孵化3-4d,收集2龄幼虫,并加入无菌水将其配置成一定浓度(500条/毫升左右)的悬浮液备用。

设置不同浓度梯度处理,以无菌水为空白对照,取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加入配好的不同浓度的药剂150mL, 再加入等体积的线虫悬浮液,25 ℃条件下保湿培养,分别在处理后的不同时间检查南方根结线虫2龄虫的存活数量和死亡数量,线虫呈僵直不动为死虫,线充呈弯曲蠕动状态为活虫。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并参照NY/T1154.1-2006采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若对照死亡率<5%,不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20%之间,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20%,试验需重做。以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几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LC50、95%置信限及混剂共毒系数,比较增效情况。按照NY/T11547.7-2006 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值)≥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值)≤80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值)<120为相加作用。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对黄瓜根结线虫的联合作用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在1:30-30:1的范围内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当两者配比为1:10-10:1的范围内,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共毒系数均在200以上,协同增效作用更显著。

三、田间药效试验

为了更好的验证本发明农药组合物的田间实际应用效果,应用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的农药组合物进行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田间药效试验,每处理重复三次,每小区一个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于播种前整地施药浅混,随机播种。分别于药后30、60天调查根结线虫数量。采用对角线取样法,每点取样3株,调查病情指数及发病率根结线虫危害的记载标准,根据根结着生的多少将病情分为五级:

0级 无根结;

1级 根结占全根系的1-25%;

2级 根结占全根系的26-50%;

3级 根结占全根系的51-75%

4级 根结占全根系的76-100%

按照式(5)和式(6)计算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的组合物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和速效性,制剂实施例1-3的农药组合物在有效成分用药量均为1.5 Kg/亩时,防效均高于三氟咪啶酰胺与噻唑膦单剂,说明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能很好的防治农作物线虫、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线虫抗药性的产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综上,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