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异噻菌胺和吡蚜酮的农用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335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异噻菌胺和吡蚜酮的农用杀虫组合物,还涉及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飞虱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稻飞虱是水稻上最主要的害虫,其发生为害具有隐藏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稻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常常引起作物的重要损失,严重危害我国的水稻生产。随着化学药剂的不断施用,抗性问题日益突出,而在农业生产实际过程中,害虫抗药性问题是影响害虫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将不同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可以扩大防治谱和提高防效,是害虫抗性治理的有效措施。异噻菌胺(Isotianil),CAS号[224049-04-1],化学名称3,4-二氯-N-(2-腈基苯基)-5异噻唑甲酰胺,属异噻唑甲酰胺类化合物。异噻唑甲酰胺类化合物包括异噻菌胺等在植物中具有强的植物诱导活性,预防性施用或者在发病早期使用,多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可激活植物自身的防卫性抗性反应即系统诱导抗性,并影响病原菌生活史的多个环节,从而使植物对多种真菌、细菌、昆虫和病毒产生广谱的自我保护作用。并且异噻菌胺能提供长期残留药效和更小的施用有效成分的剂量,适合引发植物防御性不受致植物病真菌、细菌和病毒及昆虫的侵害,能够用来在处理后一定时期内保护植物不受上述有害生物体的侵害。异噻菌胺适用的主要作物是水稻,登记为防治水稻稻瘟病和水稻白叶枯病的杀虫剂。吡蚜酮(Pymetrozine),CAS号[123312-89-0],化学名称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是一种全新结构的吡啶杂环类杀虫剂。吡蚜酮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昆虫一旦接触该药剂,立即停止取食,产生“口针穿刺阻塞”效果,且该过程为不可逆的物理作用。吡蚜酮在植物体内具有内吸传导性,穿过植物的薄壁组织进入植物体内,植物韧皮部和木质部内进行向顶端和向根的双向传导。吡蚜酮还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毒理学数据显示,吡蚜酮对哺乳动物毒性很低,对大多数非靶标的节肢动物、鸟类、鱼类、捕食螨类天敌安全,且其代谢产物淋溶性,对地下水污染极小,因此在综合防治中具有出色的表现。吡蚜酮杀虫剂对蚜虫、飞虱、粉虱活性优异,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对环境生态安全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抗性治理和综合防治,符合当今农药发展方向。为了解决吡蚜酮单独使用防治稻飞虱易产生抗性的问题,本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研制出异噻菌胺与吡蚜酮复配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利用异噻菌胺的独特植物诱导活性,增加吡蚜酮对稻飞虱的防效。技术实现要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异噻菌胺和吡蚜酮的农用杀虫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飞虱中的用途。[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杀虫组合物,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由异噻菌胺与吡蚜酮按照重量比1:1~1:10组成。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异噻菌胺与吡蚜酮的重量比为1:1~1:3。。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杀虫剂,所述的农用杀虫剂含有以重量计0.5~95.0%所述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和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助剂。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农用杀虫剂含有以重量计2~80%所述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和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助剂。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农用杀虫剂含有以重量计10~70%所述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和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助剂。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农用杀虫剂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水乳剂或颗粒剂。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农用杀虫组合物或所述的农用杀虫剂在防治水稻稻飞虱中的用途。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杀虫组合物,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由异噻菌胺与吡蚜酮按照重量比1:1~1:10组成。在本发明的农用杀虫组合物中,吡蚜酮的量在所述的范围内时,如果异噻菌胺的量超过所述量的范围,则会因用量高,安全性下降,易发生药害。异噻菌胺的量在所述的范围内时,如果吡蚜酮的量超过所述量的范围,也会因用量高,安全性下降,易发生药害。因此,在本发明的农用杀虫组合物中,异噻菌胺与吡蚜酮的重量比为1:1~1:10是合理的。优选地,异噻菌胺与吡蚜酮的重量比是1:1~1:3。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杀虫剂。所述的农用杀虫剂含有以重量计0.5~95.0%所述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和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助剂。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均为“重量百分比”。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载体或助剂应该理解是在农药制剂加工或使用中用于改善药剂理化性质,提高药效,便于运输贮藏等性能的辅助性物质,例如润湿剂、乳化剂、分散剂、粘着剂、稳定剂或增效剂等。根据本发明,凡是具有这些性能且对本发明的农用杀虫剂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化学物质都可以用于本发明,它们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根据本发明,如果所述农用杀虫剂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含量低于0.5%时,则会因有效成分低,从经济的角度不利于产品的生产制造;如果所述农用杀虫剂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含量高于95.0%时,则会因含量太高不利于药效的发挥且易产生药害;因此,所述农用杀虫剂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含量为0.5~95.0%是恰当的。优选地,所述的农用杀虫剂含有以重量计2~80%所述的农用杀虫组合物,更优选地10~70%所述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和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助剂。根据本发明,在农药上可接受的助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崩解剂、粘结剂、消泡剂或填充剂的助剂。这些助剂有利于有效成分稳定,并充分发挥其药效。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在实际应用时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剂型,较好的剂型是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水乳剂或颗粒剂。对于水分散粒剂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发明。分散剂选用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选自聚氧乙烯醇、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崩解剂选自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粘结剂选自硅藻土、玉米淀粉、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及微晶纤维素类;填料选自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海泡石、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等。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TERSPERSE2425(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乳化剂选自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乳化剂T-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农乳1601#(通用名: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TERSPERSE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FS3000(磷酸酯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聚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SXC(磺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硅酸镁铝、膨润土;防腐剂选自苯甲酸、苯甲酸钠、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填料选自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等。对微乳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吐温-80-60#、TX-10、农乳1601、农乳600#、农乳400#;助溶剂选自甲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醇;溶剂选自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苯、甲苯、溶剂油(牌号:S-150、S-180、S-200);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对水乳剂,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EO=10)磷酸酯、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600#磷酸酯)、农乳700#、农乳2201#、Span-60#、乳化剂T-60、TX-10、农乳1601#、农乳600#、农乳400#;溶剂选自二甲苯、甲苯、环己酮、溶剂油(牌号:S-150、S-180、S-200);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醋酐;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防腐剂选自苯甲酸、苯甲酸钠。对于颗粒剂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发明。分散剂选用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选自聚氧乙烯醇、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崩解剂选自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粘结剂选自硅藻土、黄原胶、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及微晶纤维素类;填料选自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海泡石、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等。本发明所述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也可以以单剂制剂提供,使用前在桶(罐)中直接混合。本发明的浓缩物通常与水混合得到所需要活性物质的浓度或根据用量直接撒施。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或所述农用杀虫剂在防治水稻稻飞虱中的用途。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危害水稻的主要是褐飞虱、白背飞虱与灰飞虱。危害严重的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在早稻生长前期以白背飞虱危害为主,在早稻生长后期以褐飞虱危害为主;中晚稻则以褐飞虱危害为主。褐飞虱并不直接危害水稲,但能传播稻、麦、玉米等作物的病毒。本发明农用杀虫组合物和农用杀虫剂可以采用常规方法施用,例如喷射、喷雾、撒施,其施用量可以根据气候条件或作物生长状态而改变,可以在害虫危害发生之前或之后施用。保护作用的持续时间通常与组合物中单个化合物的含量有关,也与外界因素相关,例如气候,但通过使用适当的剂型可以减缓气候的影响。本发明农用杀虫组合物和农用杀虫剂也可以与其它具有除草、杀虫性能的化合物混合使用,也可以与杀线虫剂、防护剂、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素或土壤调节剂混合使用。[有益效果]本发明农用杀虫组合物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异噻菌胺除本身具有杀虫活性外,还在植物中具有强的植物诱导活性,通过激发水稻自身对稻飞虱的天然防御机制,使水稻产生自身保护作用,达到抵抗稻飞虱的目的,更加安全环保;2、减少用药次数,减低用药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3、组合物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组合物对试验作物均无明显不良影响,叶色、长势等都正常,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在本发明中,如无特殊说明,用于说明用量或比例的“%”均为重量百分比,“:”或“比”均为重量比。一、本发明农用杀虫剂的制备1、制备水分散粒剂实施例1:制备20%异噻菌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1:4)称取以本农用杀虫剂水分散粒剂总重量计4%异噻菌胺、16%吡蚜酮、2%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1%N-甲基-油酰基-牛磺酸钠、1%可溶性淀粉与补充至100%的高岭土。按配方比例,将原药和助剂、填料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得到粉剂,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实施例2:制备40%异噻菌胺·吡蚜酮水分散颗粒剂(有效成分1:3)称取以本农用杀虫剂水分散颗粒剂总重量计10%异噻菌胺、30%吡蚜酮、3%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4%N-甲基-油酰基-牛磺酸钠、3%可溶性淀粉、2%硫酸钠与补充至100%的高岭土。按配方比例,将原药和助剂、填料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得到粉剂,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2、制备悬浮剂实施例3:制备30%异噻菌胺·吡蚜酮悬浮剂(有效成分1:1)称取以本农用杀虫剂悬浮剂总重量计15%异噻菌胺、15%吡蚜酮、3%TERSPERSE4894、3.5%SXC(磺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1%黄原胶、1%硅酸镁铝、5%乙二醇、0.03%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5%有机硅消泡剂TA32H(赢创德固赛公司出品),去离子水加至100%。按配方比例,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3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实施例4:制备30%异噻菌胺·吡蚜酮悬浮剂(有效成分1:3)称取以本农用杀虫剂悬浮剂总重量计7.5%异噻菌胺、22.5%吡蚜酮、3%FS3000(磷酸酯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5%SXC(磺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5%黄原胶、0.5%硅酸镁铝、5%乙二醇、0.03%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有机硅消泡剂TA32H(赢创德固赛公司出品),去离子水加至100%。按配方比例,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3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实施例5:制备27.5%异噻菌胺·吡蚜酮悬浮剂(有效成分1:10)称取以本农用杀虫剂悬浮剂总重量计2.5%异噻菌胺、25%吡蚜酮、3%FS3000(磷酸酯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SXC(磺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3%黄原胶、0.5%硅酸镁铝、5%乙二醇、0.04%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3%有机硅消泡剂TA32H(赢创德固赛公司出品),去离子水加至100%。按配方比例,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加入到高剪切乳化机中剪切30min,再用砂磨机砂磨后,得到悬浮剂。3、制备可湿性粉剂实施例6:制备49%异噻菌胺·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6)称取以本农用杀虫剂可湿性粉剂总重量计7%异噻菌胺、42%吡蚜酮、2%十二烷基硫酸钠、5%白碳黑、10%木质素磺酸钠与补充至100%的轻质碳酸钙。按配方要求,将各种助剂、填料、原药混合后经粗粉碎机粉碎后,进入气流粉碎机充分粉碎混合制得可湿性粉剂。实施例7:制备56%异噻菌胺·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5)称取以本农用杀虫剂可湿性粉剂总重量计16%异噻菌胺、40%吡蚜酮、2%十二烷基硫酸钠、5%萘磺酸甲醛缩合物、4%木质素磺酸钠、6%白碳黑与补充至100%的轻质碳酸钙。按配方要求,将各种助剂、填料、原药混合后经粗粉碎机粉碎后,进入气流粉碎机充分粉碎混合制得可湿性粉剂。4、制备微乳剂实施例8:制备10%异噻菌胺·吡蚜酮微乳剂(有效成分1:4)称取以本农用杀虫剂微乳剂总重量计2%异噻菌胺、8%吡蚜酮、2%农乳700#、2%农乳500#、2%农乳1601#、15%环已酮、5%N-甲基吡咯烷酮,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搅拌均匀后,得到产品。实施例9:制备18%异噻菌胺·吡蚜酮微乳剂(有效成分1:5)称取以本农用杀虫剂微乳剂总重量计3%异噻菌胺、15%吡蚜酮、4%农乳700#、3%农乳500#、5%斯盘-60#、20%甲苯、10%N-甲基吡咯烷酮,经溶解完全并混合均匀,去离子水加至100%,搅拌均匀后,得到产品。5、制备水乳剂实施例10:制备36%异噻菌胺·吡蚜酮水乳剂(有效成分1:8)称取以本农用杀虫剂水乳剂总重量计4%异噻菌胺、32%吡蚜酮、5%农乳2201#、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EO=10)磷酸酯、3%农乳600#、1%环氧氯丙烷、20%二甲苯、15%环己酮,混合溶解得到油相。5%乙二醇、0.1%黄原胶、0.03%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去离子水加至100%,配成水相。油相加入水相中充分混合,经高剪切乳化后,得到产品。实施例11:制备15%异噻菌胺·吡蚜酮水乳剂(有效成分1:4)称取以本农用杀虫剂水乳剂总重量计3%异噻菌胺、12%吡蚜酮、3%农乳1601、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EO=10)磷酸酯、2.5%农乳600#、2.5%Span-60#、1.5%环氧氯丙烷、20%二甲苯、20%环己酮,混合溶解得到油相。5%乙二醇、0.1%黄原胶、0.03%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去离子水加至100%,配成水相。油相加入水相中充分混合,经高剪切乳化后,得到产品。6、制备颗粒剂实施例12:制备11%异噻菌胺·吡蚜酮颗粒剂(有效成分1:10)称取以本农用杀虫剂颗粒剂总重量计1%异噻菌胺、10%吡蚜酮、2%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1%N-甲基-油酰基-牛磺酸钠、1%碳酸氢钠、1%黄原胶与补充至100%的高岭土。按配方比例,将原药和助剂、填料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得到粉剂,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实施例13:制备8%异噻菌胺·吡蚜酮颗粒剂(有效成分1:3)称取以本农用杀虫剂颗粒剂总重量计2%异噻菌胺、6%吡蚜酮、3%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4%N-甲基-油酰基-牛磺酸钠、3%可溶性淀粉、2%硫酸钠与补充至100%的高岭土。按配方比例,将原药和助剂、填料等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得到粉剂,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在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二、生物活性实施例生物活性实施例分为室内生物活性实施例和大田生物活性实施例。活性实施例1:异噻菌胺和吡蚜酮复配后对水稻稻水虱的室内毒力测定为了进一步了解异噻菌胺和吡蚜酮复配组合物的毒力,进行了大量配方筛选试验。本发明农用杀虫组合物生物活性测定如下:根据杀虫剂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即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6-2006《农药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6部分:活性试验浸虫法》和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7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测定单剂LC50与混剂LC50。选用室内常年用水稻幼苗饲养虫种(27℃,14h光照/d)。选择室内饲养低龄、大小一致的水稻稻飞虱若虫供试验用。采用浸虫法。将靶标昆虫浸入药液5~10s后,用滤纸吸去多余药液,将试虫转至正常条件下饲养,试验设不含药剂的相应有机溶剂处理为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每重复浸虫20~30头,24h后检查结果,以毛笔轻触虫体,无反应视为死虫。统计各个处理的活虫数和总虫数,计算各处理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Abbott’s公式);用“DPS数据处理系统”V14.50专业版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求出回归直线,LC50值。用孙云沛法(Sun等,1960)计算毒力指数,由下述公式计算得到共毒系数(CTC):理论混用毒力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A在混用中的含量(%)+B的毒力指数×B在混用中的含量(%)按照NY/T1154.7-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7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当复配剂的共毒系数(CTC)≥120时,表明这种混配具有增效作用;而共毒系数(CTC)≤80时,表明这种混配具有拮抗作用;而80<共毒系数(CTC)<120时,表明这种混配具有相加作用。异噻菌胺和吡蚜酮不同配比混配对水稻稻飞虱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下表1。表1:异噻菌胺与吡蚜酮及不同配比对水稻稻飞虱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药剂LC50(mg/L)ATITTICTC异噻菌胺20.52100.00——吡蚜酮5.66362.54——异噻菌胺:吡蚜酮(1:1)4.12498.06231.27215.36异噻菌胺:吡蚜酮(1:3)3.61568.42296.91191.45异噻菌胺:吡蚜酮(1:10)2.36869.49338.67256.74从上述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异噻菌胺与吡蚜酮在重量比1:1~1:10的范围内复配时,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说明异噻菌胺与吡蚜酮混配对水稻稻飞虱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2、活性实施例2: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根据农业部药检所“GB-T17980.4-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水稻飞虱”的规定开展试验。试验方法:水稻孕穗期施药一次。水稻稻飞虱以低龄若虫为主。施药量为750kg/hm2,植株叶面均匀喷雾。小区面积25m2,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试验小区平行跳跃法10点取样,每点调查2丛,共调查20丛,调查每2丛拍下的活虫数。根据调查结果,按照下面公式(1)与(2)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试验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列在下表2中。表2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从上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同等有效成分用量下,与单剂相比,异噻菌胺与吡蚜酮复配后能有效地防治水稻稻飞虱,防效优于对照药剂,7d及14d防效均显著提高,同样表明这两种活性成分复配后具有增效作用。综上所述,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与单剂相比,该杀虫组合物对防治水稻稻飞虱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延长了持效期,提高了杀虫效果;2、减少用药次数,减低用药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3、组合物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组合物对试验作物均无明显不良影响,叶色、长势等都正常,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对水稻稻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效。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